•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高兴

    高兴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大陆2009

    主演:郭涛,田原,冯瓅,海一天,苗圃,黄渤,林雪,张兆辉,巴多 

    导演:刘晓光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非常家务事

    • HD

      特异功能猩求人

    • 更新HD

      警察与女兵国语

    • 更新HD

      午夜帮

    • 更新HD

      风流绅士

    • 更新HD

      朱迪之夏

    • 更新HD

      赛车狂人3

    • 更新HD

      棒打鸳鸯

     剧照

    高兴 剧照 NO.1高兴 剧照 NO.2高兴 剧照 NO.3高兴 剧照 NO.4高兴 剧照 NO.5高兴 剧照 NO.6高兴 剧照 NO.16高兴 剧照 NO.17高兴 剧照 NO.18高兴 剧照 NO.19高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陕西,农民刘高兴(郭涛 饰)是个喜欢设计飞行器的有心人。迫于生计,他跟好兄弟五富(冯砾 饰)一起来到西安打工,在老乡韩大宝(林雪 饰)的一间破旧仓库落脚,邻居包括东北大汉黄八(海一天 饰)和一对夫妇种猪(巴多 饰)和杏胡(苗圃 饰)。高兴的工作是收废品,虽然工作不那么光鲜,但是高兴却乐在其中,这种积极的心态感染了五富和邻居夫妇。另外,碰到小流氓石热闹(黄渤 饰)寻衅滋事,也是高兴挺身而出惩恶扬善。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兴结识了按摩小姐孟夷纯(田原 饰),两个人在接触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她为了给弟弟(胡清蓝 饰)上学筹钱,她曾委身商人韦达(张兆辉 饰)。高兴得知此事后,决定跟他并不富裕的伙伴们开始了积极的筹款。然而,在他们解决这个难题之后,按摩小姐却因为一次意外锒铛入狱,高兴还能跟她的爱情还会继续吗?……  本片根据贾平凹的同名小说改编,开创内地首部歌舞喜剧片类型。

     长篇影评

     1 ) 属于西安人的高兴。

    这个冬天唯二让我看完高兴的就是疯狂的赛车和高兴。其实只有疯狂的赛车可以说真正是挑动了中国人的那根幽默神经。高兴,与其说这是拍给中国人看的,不如说这是拍给西安人看的。
    从开头俯拍八百里秦川的沟沟壑壑,到郭涛那句,额要做西安人,再到熟悉的钟鼓楼,熟悉的高新区,熟悉的小寨。满篇的陕西话,满篇的西安人。羊肉泡馍臊子面,浆水耠咯裤带面。真正让我能够笑出来,哭出来的还是那种乡愁。
    这个大开大阖的城市,造就了我的性格,也造就了三千万秦川人民。
    看高兴我哭了好几次,当然,都是电影院里爆笑的时候,我一个人躲在黑暗里哭。催泪的地方我倒是笑得很开心。这种情绪,只有离开了家的人才能体会。
    看电影的时候,贾平凹老师坐在我前面的前面。黑暗中,我只能看清楚他的后脑勺。一直在那里,好像从来没有变过。
    一座城市需要一个城市的符号。一个人,一座雕像,一条街,一种食物。
    对我来说,这座城市的符号,就是电影院里那些憨厚,朴实,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生活的我的乡党们。那些被所谓俗气的笑料逗乐,被俗套的煽情弄哭的人们。就像我的父母,像我,像八百万西安人。他们在这一年的开端,走进电影院,送出自己的掌声,笑容,感情。真挚,诚恳。这种东西最为难得,也最为易得。
    这部片子,是拍给西安人的。拍给那些在这个古老城市里繁衍生息一代代的人的,拍给那些和我一样离乡背井,在电影院里被熟悉的口音一次次唤起离愁的人的,拍给那些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所谓古城是我家之类肤浅口号的人,却在别人提起西安时骄傲仰头的人的。
    看完高兴,我很高兴。

    其实,他到底讲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是清洁工还是收破烂的,是按摩女还是洗头妹,是造飞机还是开宝马,是笑还是哭,是说还是唱,根本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发生在那古老的城墙下,故事里的人说着地道的陕西话,故事的载体,是我们所有西安人的家。

     2 ) 既山寨之,则乱炖之

    未看《高兴》,先听了满耳朵的评论,——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有的说很搞笑,有的说很低俗,还有个小孩儿说悲喜交集;有人说它是喜剧,有人说它是闹剧,还有人说它是歌舞喜剧片很有百老汇和宝莱坞的范儿。真是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正好赶上那一阵子轮到我带娱乐新闻,想充耳不闻都不行。

    我看电影,喜欢拿过一部片子就看,不管别人说什么。好电影烂电影,虽然有那么一个公共标准,但其实是相对的,三十多年上千部电影看下来,我更信任自己的感觉,哪怕它与大家的评价不同,哪怕它可能是错的。不是有那么句话么?——宁肯搞错,也要独立思考。

    看完阿甘的这部《高兴》,我觉得它既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烂,甚至都不能严格地给它分类。它是一部电影,就像星爷在《喜剧之王》里那句著名的台词,——“我是一个演员”,就是这么个范儿。

    其实,《高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山寨大荟萃,——故事把贾平凹的小说原著山寨了,歌舞把美国百老汇印度宝莱坞山寨了,刘高兴的飞机把波音空客山寨了,石热闹把真流氓山寨了,五富把西瓜太郎山寨了,等等等等。片中,一群收破烂的搞了一场山寨版慈善晚会;而这片子干脆把生活也山寨了;甚至孟夷纯连也按摩小姐也山寨了,——相公,我们卖技不卖身,所以,孟夷纯也就是“梦一纯”。

    东北有“乱炖”,北京有“折箩”。拿吃食作比,《高兴》是川鲁粤淮扬都挨不上,往好里说,它是乱炖,往贬里说,它是一锅折箩。这《高兴》里边,有故事,有瞎掰,还有一点点梦想;有喜剧,有闹剧,还有一点点感情戏;有现实,有荒诞,还有一点点无厘头;有笑料,有热闹,还有一点点温情;有好听不好听的歌,有难看不难看的舞,还有一点点令人忍不住的恶心;有理想,有低俗,还有那么一点点道德。结尾处,刘高兴开着自己的山寨飞机飞翔在古城西安的上空,送已经死了的兄弟五富回老家,气流颠簸之中飞机翻了个儿,结果五富突然活了,则彻底是为了“皆大欢喜”硬生生贴上去的“光明的尾巴”。

    至此,山寨的不管不顾,乱炖的不讲章法,折箩的一勺烩,全齐了。这好吗?答案肯定是茄子萝卜,各有各的喜好,各有各的说法。但在我看来,作为贺岁档的电影,这其实就是一个“乐呵乐呵得了”的事儿,你笑了你高兴了甚至你有一点点感动了,这就齐了,——即便你大义凛然一脸正气高深莫测抵制低俗而且还真生气了,这也没啥,不就是一电影吗?较的哪门子真儿?大过年的,看一场农民工兄弟的“梦想剧场”,总比板着脸看央视那相声不乐小品不逗的春晚强吧?人家小说原作者老贾都叫了好儿,干嘛还替人家老贾原来那悲剧打抱不平?这不咸吃萝卜淡操心呢吗?

    其实,《高兴》挺挑战某些观众或传统或高雅或正经的欣赏习惯的,——这是一部很不同的电影,因为它是如此不同,所以,《高兴》本身也就成了茄子萝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来说,可能真的不能按照一般的套路去评价它。

    我倒觉得,《高兴》能够顺利公映本身,就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尤其是在当下中国的现实语境里,尤其是在一片“抵制互联网低俗之风”的荡荡春风里。而且,说实话,《高兴》把我看高兴了,一来觉得中国终于有了一部这样的电影,二来觉得中国终于有人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了,而这,对中国电影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至于《高兴》这部电影,我觉得它实在不能标签成一部喜剧,而应该是一部隐藏在喜剧外表下的悲剧,一部关于艰难的生存的悲剧,一部关于轻贱的底层人们的悲剧,一部可以让我们含泪微笑的悲剧,——尤其是在刘高兴搭载着五富“尸体”的飞机上天,山寨版《欢乐颂》的歌声响起的时候,那些高唱《欢乐颂》的小人物的眼神凝重而明亮,你会知道他们虽然挣扎在底层,但心中却满含着对生活对未来的渴望。

    至此,我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貌似低俗的《高兴》能在影片审查程序中过关斩将,因为它其实在表达一种“和谐”,虽然它披着“山寨”的外衣,——毕竟《欢乐颂》是这么唱的:“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

     3 ) 狗日的,这片儿真逗。

    看《高兴》,完全是冲着黄渤。结果没想到,随便从剧中挑一个人物都要比他出彩的多。

    比如黄八,操着一口东北腔的瘦高个,一出场便被五富惊艳的吐了一身,引发了第一次高潮,看来恶心到位了确实能为喜剧电影添色不少。他咯噔咯噔的上楼,去看五富堆硬币,这个包袱也让我乐不可支,虽然看上去跟影片结构没什么关系,但是能让人笑不就行了嘛。他还特讨厌别人叫他王八,哈哈,可丫还是那么喜欢戴绿色的帽子。

    五富是个从农村来的恶心大胖子,打嗝放屁样样精通,甚至会用屁声来抗议杏胡,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恶癖好恰到好处的迎合了某些人的恶趣味,实在是妙。他喜欢他老婆菊娥,喜欢他的娃,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钱。最后那段起死回生虽然看似荒诞,却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即便是在他死去的那些时间里,我们也一直在笑。

    我最喜欢的一个配角是苗圃饰演的杏胡,一个性福的娘们儿,每天夜里和她的种猪丈夫做着种种让人高兴的事,吵得仨单身汉睡不着觉。“为啥不跟他离婚?因为和谐嘛!”看,和谐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怪不得举国上下都在整治低俗,其乐也融融。

    最搞笑的是种猪打鸡蛋那段,搞笑的原因是,他确实在打鸡蛋,而不是飞机。尽管飞机是本片的重要道具,以至于后来发展到三个男人一起打鸡蛋时,我已经乐的腰都直不起来了。这时,苗圃上楼杏眼圆睁的骂了一句“狗日的”,让我突然觉得这可比“我操”给劲多了。

    黄渤在片中出场次数不算多,但依然没让我失望。他演市井之徒简直都不用排练了,许多时候我只要看到他就会笑。

    电影里的歌舞很有意思,从黄土高坡上那次开始,一次比一次惊人,而那首柔情似水的《为什么呢》和山寨慈善晚会则是所有歌舞里的亮点所在。

    郭涛扮演的刘高兴和田原扮演的孟夷纯之间小爱情似乎也是值得一提的,拾破烂的跟按摩女郎,乍一看没什么可挑的,谁也别嫌弃谁,因为这是一部喜剧电影,纯粹供人娱乐的,你要想多了那就是给自己找没劲了,虽然这种故事搁现实里是百分百不可能的吧。

    爱,就是付出;爱,还是怜悯;爱,更是欢乐。

    积极向上可以被当成本片的一个主题,而一切不合逻辑的桥段统统都是为了快乐而准备的。感谢阿甘,这部电影比《疯狂的赛车》让我笑的更多。

    对了,孟夷纯的饰演者是田原,很漂亮。


    你的嘴角微微上翘
    性感得无可救药
    想象不到如此心跳
    你的一切都想要
    你的唇膏鲜艳讨好
    一股自信的骄傲
    ……
    你随风飘扬的笑
    有迷迭香的味道
    ……


    天亮天黑
    http://freewu915.blogbus.com/

     4 ) 给生命一抹亮色

    悲欣交集献给狂躁时代
    我第一回听到电影《高兴》时,我和同学在上海乌鲁木齐路上的火锅店吃着“热气羊肉”,聊着即将来的2009年之前我们有什么娱乐项目值得掏钱来投支持票。“就是拍《大电影两个傻瓜的荒唐事》也就是《幸福的黄色电影》那个导演拍的”,我的同学从锅里夹出一片涮好的羊肉,塞进嘴里,他咪了口酒,“这是年度最期待影片。”
    我的同学是一个公务员,虽然我经常飞来飞去偶尔有点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这个空荡荡的城市里想要找一个气场散发一下自己身上的文青细胞,还得找我这位同学。从文艺片到三级片,他就是一本活的观片指南。我一直觉得,他的内心世界很丰富,活得比我有趣味。
    我也咪了口酒,酒是从西安带回的稠酒,思忖着《高兴》会是一部怎样好看的平民电影。
    “高兴高兴……”,稠酒不醉人,回家便在网上开始搜这部电影的消息来。在漫天都是《梅兰芳》和《非诚勿扰》的“斗法”信息下,要想找一个不是大制作的电影的信息,最快还得上网。
    哦,就是贾平凹先生的小说《高兴》啊!怪不得值得推荐,我兴致陡升。从2007年8月开始,因为工作关系,我已经往返西安上海两地20多趟,从初到时的两眼一摸黑,居然到了跟着西安的朋友开车到咸阳吃手抓羊肉的境界,对于西安也从好奇走到兴致浓厚。
    一次看《华商报》读到《高兴》的连载,立刻掉了进去——已经有很多年,我没有被小说抓住了。接下来便是拉着行李箱在咸阳机场,邂逅《高兴》单行本,豪不犹豫地掏钱买了来读。曾经被《废都》“此处删去XX字”撩拨得难以自抑的少年,现在已不再年轻。贾平凹的文字也变成了一剂安慰良方,让我在一刻也静不下心来的数字里,有一点沉浸在优美的文字和引人入胜的故事里的心情。2007年,是怎样高亢的一年啊,身边时时刻刻都上演着财富神话和喜剧,在这个热气腾腾年份里,我听到内心的不安,当一桌吃饭的人6个有4个在读《货币战争》同时担心自己的财富“被国际银行家阴谋势力给剥削走”时,我隐约感到内心不安的来源,人们想着不断地创富,这个社会被架到了一个大众自己都闹不清的高处,往下看,如果掉到尘土里呢?尘土里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你还能尘土过一个在城里收破烂的吗?这是他们的生活,他们做着这样的营生,虽然卑微但是仍努力有尊严的活着。我们这些自认为活得不错的城里人呢?
    出差西安,工作之余得以偷闲的我站在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突然想到我妈跟我谈及她参观兵马俑的感想:“中国数千年历史归结为一字,就是‘打’,过去是打仗,现在是打工,乌央乌央人来人去。”我和刘高兴有什么不同呢?生活之于我们就是一个悲欣交集的戏剧,我们戴不同的面具活着,在生活面前都是同样的卑微与无力。甚至,我还不及刘高兴,因为在小说中的大段独白让人觉得他还是个内心丰富和安静的人。至此,每每看到收破烂的人,我便会想到小说《高兴》,大脑便会神游,我们这个狂躁时代里,有这么一个收破烂的人,也许他就骑着车子路过我们的身边。
    去西安多了,便成了朋友们西安的旅游顾问。一回,一个朋友急急打来电话,他要陪领导出差西安,也许这趟出差关系着他的升迁,想电话速成一下关于西安的风土人情、有趣掌故,临阵磨枪,在领导前亮亮水平。我叹了口气,但是还是从历史文化说到小吃娱乐,末了还加急快递了三本书给他,放在身边当作锦囊,以备应急,一本是兵马俑的彩色图册,一本是李开元教授写秦朝的《消失的帝国》,再一本就是《高兴》。不知道这本仍能在机场书店买到的图书是否真地能给这个朋友以及有病的社会以启迪,我们的这个社会如果缩影看,也像机场的书店,一群拖着行李箱的“精英”蜻蜓点水傻站着被余世维、翟鸿燊课程视频片断催眠——渠道贩卖出的似是而非的管理与国学,主宰着这个稀里糊涂不明去向的社会。
    好在,还有一本诚实的《高兴》安静地躺在一堆堆教你赚钱、教你厚黑的书籍中。

    混搭元素生喜感,演兵收获在未来
    悲天悯人后,却还是要从社会的小说回到黑黢黢的电影院。
    这个悲剧故事该怎样演绎为一个喜剧故事呢?而且还是一个过年节的时候放给大家一乐的故事?导演会怎样结构高兴和孟夷纯的故事呢?网上消息说电影里有刘高兴造飞机飞上天的桥段,为什么要有这个桥段?贾平凹笔下的破烂王的生活环境,本是不美的,导演怎样拍得好看?为什么有的宣传要用山寨歌舞这样的表达?借用百老汇歌舞形式的表达一定要用山寨这样“雷人”的词汇吗?是宣传方的视野不开阔还是山寨文化今年太强?太多的疑问需要来电影本身来解答。
    电影《高兴》最亮眼的元素是歌舞,离开电影院时再反思,这样一个本子,要从沉闷的现实中走出,荒诞而有理,歌舞形式大概也许是最贴切的,因为电影不可能安排广播剧那种旁白,坐在电影院的观众需要明显的线索把背景和时代的感觉串联起来。这种跳跃需要一种打断。歌声起,便是进入时代大背景,你可以直白地听到人物内心独白,对时代的吟唱;歌舞息,便是跟随着主人公一起哀乐,你只能在黑暗中体会到一声叹息。
    自从《如果,爱》以后,便没有人在电影里大规模地尝试了。但有趣的是,歌舞表达形式开始频频出现在话剧的舞台上。2007年,宁财神借电视剧的余威推出《武林外传》同名话剧,话剧舞台上演员便有了更多的动作,本子好,形式新让《武林外传》大获成功;紧接着《罗密欧与祝英台》舞美越做越多,一段双人舞倒是有板有眼;到了2008年底《鹿鼎记》推出,应该是有了更多预算,在安福路话剧中心已经可以用视听盛宴来形容舞美,但是歌舞本身却并不好看,推想应该还是演员缺乏训练,既不能像百老汇的音乐剧演员那样有很棒的舞蹈能吸引全场,也不能像传统戏剧演员有很好的功底以数人带来千军万马的气势。
    《高兴》相较,略好一些。例如刚开头郭涛饰演的刘高兴和一帮乡党进城路上碰到警察查验身份证那段,从西安人到“我的家在黄土高原B窑洞……”那段真是让人击节赞叹,若不是去看《高兴》试映之前,因为爱不释眼,从土豆网上反复看了4次这段视频而少了惊喜感,我会狂喜的。用R&B这样表达底层生活状况,一堆穿得脏兮兮的男人跳舞,很有趣。这段词也写得不错,若是没看过且笑点低的人,可能会笑翻。
    看到土豆上的这段视频,我正在济南出差,知道是由黑撒乐队这个西安本地乐队演唱,便搜来他们的歌曲听,听到《陕西美食》,便是按捺不住我的胃,我饿了,因为去西安太多次,知道西安小吃的好。当时还不知道这一段会进入《高兴》,后来在电影里听到,甚是大爽。也许是因为听过原歌,觉得电影里切进去的时候,从对白进入到演唱虽是创意不错,但好像音效处理上是对白加上原声带,因此有点断的感觉。不知道实际拍摄时是不是这样。
    讲到黑撒乐队,便想到了西安元素。这是一部透着浓浓西安味道的电影,也许和导演是西安人有关,这等调度西安元素的信手拈来和自信成熟只有根在西安的人才能做到。比如影片的色彩,比如西安市井感觉——从杂乱中找到美感不容易。因为经常跑中国二三线城市,而工作的主要办公室在上海,因此得以有机会去不断反思“东部沿海国际大都市”里的人的狭隘的文化自豪感。西安跑越多,便越觉得这里犹如一个文化富矿,自信而从容,一旦被包装、找到合适的时机展现,可以吸引很多人。早些年的例子是西安搞油画的刘令华,用油画表达中国京剧,作品拍出天价。这些年,创意产业的概念在中国兴盛,不时有西安的小朋友冒出来。观影后的与导演的交流环节,一些观众认为这部片子最大的受众应该是农民,这样看太有些孔见了。这就像很多人不知道,虽然上海可能有中国最好硬件的酒店,但是酒店管理最优秀的人才,很多来自西安——因为西安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开放的观光城市,每年接待外国游客不计其数。2006年,我第一次到西安,去了趟陕西历史博物馆,博物馆里卖品部的员工英文流利和发音,足以让上海博物馆卖品部的员工叹为观止。这也像我曾见过的一个商业计划书,说是要引入欧洲的三线品牌,组合成卖场到中国西部三线城市去卖。如果你到西安东大街看到美特斯•邦威,甚至是以纯的超豪华旗舰店,我们这些傲慢无知的东部“大都市”里有着优越感的人,还是乖乖去书店买一本《高兴》原著来读。不但要读正文,还要读贾平凹的后记。去诚实的面对我们自己。
    2008年的圣诞节前,我最后一次出差到西安,晚上和一个朋友到雕刻时光咖啡馆在西安交大那里开的连锁店。这间从北京起家的人文咖啡馆,在西安开了两家店。一群年轻人挤在里边的一个大间里看赖声川早年的《暗恋•桃花源》。过几天,黄磊版的《暗恋•桃花源》也要在西安上演。我当时就感叹,我们读大学时一无所有,但确拥有无穷创造力的时候,只能以周星驰或者好莱坞的暴力来陪伴我们度过无聊的周末,未来我们一度以《大话西游》作为文化认同符号;而现在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文化品,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品是中文的,或者说国语的,再进一步说,地方特色的东西也开始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经济走上一个台阶后,文化自信的表现。从这里起步,他们创造出的文化品可能会更多元与丰富,而且有了高起点的文化品作为参照,他们的时代之作会更好。
    所以,虽然现在看舞台上、电影里开始歌舞登场,估计接下来模仿甚众,但是我想这是未来的演兵与准备。《高兴》里短裙大腿按摩舞那段还有些仓促感,但是我相信不久就会有达到《芝加哥》水平的舞蹈和编排。顺便说一句,这段配乐的感觉很有在街边听到山寨手机大喇叭放出庙歌、街歌的意境,音乐一起,便传达出紫红霓虹灯下那种薄纱蕾丝的撩人心魄(原作中孟夷纯是个妓女,估计为了通过审查,只能改为按摩小姐,但这里有了暧昧气息的表达),这种撩人气息在《西西里美丽传说》(《玛莲娜》)里、在《我曾侍奉过英国国王》里都有类似的准确表达。

    于无声处
    《高兴》里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细节,刘高兴为一位中风老人带来一束黄花。一开始,刘高兴拿着这把花时,我以为他会送给孟夷纯,黑暗中的这种俗套期许在花递到老人手中时,被打破,继而眼眶湿润。后来老人与刘高兴的这种互动多次出现,高兴在雨天路过老人没有停下,我担心得心到嗓眼,可是他折返回来,我便觉得安心与欣慰。导演读到这里大概要暗爽吧,他牵动了我的泪腺。
    电影试映结束交流,导演透露出黄花原是人物故土关联的表达,农村人要把一份良善与美好带给有病的城里人。导演导戏时肯定很暗爽,虽然观众看时并不知道这个背后的隐喻,但是用心做的东西的确很杀人。
    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的大学同学李然。他是上海一所大学的行政老师,工余带了一个学生剧团。年年参加大学生话剧节,也年年获奖。他的剧在嬉笑怒骂中有很强的悲剧感,作为相熟的朋友,我一直期待他能出一个严肃而悲的剧目,献给我们这个年龄。
    2009年1月1日晚,我在上海话剧中心看《鹿鼎记》,看到演出册上主演A角郭京飞的一段话:过了三十岁我就要跟韦小宝和莫小宝这类角色告别了,因为我调皮不动了。
    阿甘导演说人生无常,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不堪。那么我们对于生命本身思索的结果是什么呢?我读到郭京飞的内心密码,继而在《话剧》季刊上看到李然的《关于<叠梦长征>随记》(他带领的剧团演的《叠梦长征》夺得今年上海大学生话剧节一等奖),请允许我摘引他文章中的一段话“长征,70年前的特殊旅程。我们在历史和语文课本上看到的,都是被修改和放大了片段。这次为了写这个本子,认真地研究了一下长征的历史。我想说,真实的历史的细节是如此丰富、如此饱满,如此让人着迷。这个戏里涉及到的很多细节,比如番号、环境、地名、……甚至小六这个人物,都是在许多资料中搜集抽取出来的,我可以一个一个地说出为什么我要这么写……为什么是二师六团,为什么是紫云,为什么他14岁,从贵州出来,为什么用樟脑丸,吴起镇的故事……其实都是有据可查的真实故事。
    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这是每一个真地了解了长征之后的人都会发出的追问。那些年轻的生命,就为了一个理想,前仆后继,斗志高昂,死而无憾,这种精神的欢乐究竟从哪里来?……这是让我非常受触动的地方。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觉得被感动,我是不可能写这个本子的。
    再者,从剧团的发展来说,我们也不能总是插科打诨,只图热闹,是该沉下来做点传统的东西。这是我近年来一直的想法。”看到这里,我的眼泪立刻就在眼眶里打转了。这是内心独白吗?当这一份份内心独白汇成洪流呢?这是新一轮创作议题喷涌前的不约而同的思想准备,这孕育了一份隽永的清香。
    回到电影《高兴》,这里有那么一份关怀在。无论是阿甘驾飞机上天、还是孟夷纯很单纯,还是最后高兴从看守所接来心目中的佳人,这都不是贾平凹先生原著内容,但放在电影里,让过年节的观众走出影院心存希望和美好,这就够了。
    这多像当年鲁迅,在革命者的坟上放上了一个花环。
    生命因此有亮色,于无声处。

     5 ) 含泪微笑,笑中带泪


    我还是认为衡量一部喜剧优秀与否的标准并不只是它把人逗笑了多少次。看《高兴》的时候,大厅里的笑声一直是零散的,次数也并不怎么多,但我仍边看边不住地想这真好看。有些情节发生的时候大厅里一片寂静,但我自己却带着微笑,并也知道大家都是在微笑地看着它。出门之前看介绍说《高兴》虽然结尾被改成了喜剧,却仍然是“喜剧形式的悲剧”,不甚理解。直到影片进行到五富死了,我才开始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并也想到了茅盾《海南杂忆》中所说“含泪微笑式”的含义。悲剧正在发生,观看者的我们都明白这是悲剧并准备好了为他们悲痛,影片却继续坚持着它喜剧的调子。片中的人物没有深沉地叹息,背景音乐没有变得悲怆,画面上是高兴和黄八一人绑上五富的一条腿,架着他十分滑稽地走出医院。他们甚至还给五富叼了根儿没点着的烟。这确实是悲剧,但影片却用这种微妙地自嘲向我们表达着片中人物无力却美好的人格。他们就像在调侃着自己轻贱的生活,无暇顾及那种你希望看到的“放下一切的悲痛”。你发自内心地感到难过,他们却仍在惹你发笑。这样的氛围到了众人目送高兴载着五富飞行并合唱欢乐颂被发展到了极致。在歌声中,我们已经要流泪了,我们已经在流泪了,画面却仍让妇女们手中的菜刀老太太的红脸蛋跟胖子的大肚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每个人的眼神都凝重而有光亮。这并不是低俗的笑料,而是暗藏于所有小人物心中微薄却不灭的希望。这真正是含泪微笑,笑中带泪。他们在承认:我很轻贱,我们感到他们很宝贵。

    所以我有一点儿感觉五富没有复活可能更好。但是当他真的活过来了,我却又觉得这样真好,于是由衷地笑了起来。在他复活之后很明显地笑声也重新回到了电影厅里。所以即便确实消弱了主题的意味,大家却还是愿意看到一个更完满的结局。这也是面对他们这样一群人,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怀揣的一份善意吧。

     6 ) “高兴”般活着

        总是喜欢站在20楼的窗边俯瞰路面的车水马龙。那样风光无限的华丽外表之下掩埋的依然是为生计奔波的疲惫怠颜。红灯停,绿灯行,行人眼中充斥的永远只有规则和默然。
        现代人总是妄图寻找着自己所谓的生活,如复一日,年复一年,激情和新鲜却在棱角分明的碰撞中支离破碎,剩下苟延残喘的失望和无可奈何。
        于是,他们麻木了,从激情中退却,从新鲜中抽离;于是他们学会了安于现状,学会了怨天尤人,学会了得过且过,然后朝九晚五的垂垂暮老,直至鬓白苍苍。
        人生如是,十之八九。
        当人们眼中看不到奋发的隐忍,再看不到踌躇满志的昂扬,于是一切色彩变得单调,弥漫着倦怠和腐朽,黯然而嘶哑。
        那生活又该如此?

        《高兴》
        我不敢恭维它算一部大片,因为它不具备大片的资本,画面、剪辑、音乐都不是一流的水准,甚至有“山寨”之嫌,但是我还是固执的把它定为一部好片,在我看来,能让人感动的影片都是好片。就是这样一部低调的影片,让我看到了一种另类的感动。
        放下剧情和穿插于整个影片的歌舞不提,整个剧节成功品的营造了一个搞笑的氛围,经典的人物造型,出彩的台词对白,都可以让人感受到恰如片名的“高兴”。
        然,在笑料之外,似乎又有着一种法人深省的悲哀。

        刘高兴是故事的主人公,陕西小镇的一个农民,却一心要成为在西安城立足的市民,他捡破烂却发下宏愿要成为西安城的破烂王,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而遥远的梦想,让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是那样高兴着,人如其名,却让所有人费解。
        其实刘高兴和阿Q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都极具自我安慰的精神疗法,然而所不同的是刘高兴的精神疗法是积极向上的追求和目标,他有大志,有目标,有理想,哪怕他只是常人眼中最底层的角色。他要成为破烂王,他要开自己制造的飞机翱翔于西安城上空,他要带给五富城市的生活,他要让心爱的女人去读书,还有很多很多……
        高兴每天都为着这些目标高兴的努力着,奋斗着,而这正是当代人处于安朽生活中所匮乏的。
        但这也正是悲哀所在。
        故事到最后高兴终于成功的制造了自己的飞机,成功的翱翔于西安城,可是生活呢?故事没有写。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明天,或者明天的明天……
        高兴还是要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的收破烂,或许命运有转机,也或许这就是一辈子。
        有理想有大志有目标有追求,固然可贵,可是生活就是生活。
        我佩服高兴的精神,却无法欣然他的生活。
        这就是现实。

        孟夷纯。
        或许是田原的演绎太为出彩,亦或许是这个角色太为深刻,竟让我渐渐分不出吸引我的究竟是田原还是孟夷纯。
        这个在城市中讨生存的按摩女,有着那样性感的外表却极为单纯的内心,终日混迹于风花雪月的场所,只是为了快一点赚钱好再去读书。
        我并不太相信这类人的存在,但是田原的演绎却又让我感觉到这类人是真实存在的,那样的生活化。
        她愿意和一个捡破烂的谈恋爱。
        她说走过白色的墙,心里很舒服。
        她说她想快一点攒够钱好再去读书。
        她说她就是一个小姐。
        ……
        
        “高兴”真正吸引我的不是刘高兴,而正是这个按摩小姐孟夷纯,或者说是田原。

        当她第一次出现在暖春的阁楼上,她是一个风情万种的按摩小姐,一颦一笑撩人心魂。
        当她接过高兴递过来的苹果,低头浅笑时,性感的外表下俨然是一个可爱的小女人。
        当她想要报答高兴时,她是一个挣扎的可怜人,平静的一句“可我是个按摩小姐,我只能用手艺来报答你”之下是汹涌的泪水。
        当她爬上高兴捡破烂的三轮车,眨着眼睛说带我一起去的时候,她是一个在恋爱中享受幸福的女人。

        我不敢说孟夷纯真的“出淤泥而不染”,毕竟那样的风月场所谁也说不清楚。但田原却用自己的方式给了我这种“纯净”的感觉。
        “高兴”始终是让人高兴得片子,而我得主题似乎也偏了。但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一个破烂王和按摩女之间得爱情故事,一个社会下三流最底层人物得真实写照,一个为了理想在现实打拼得简单情节,却让我感动或者说心动了一回。

        当我再次俯瞰霓虹灯下的山城,一样的车水马龙,一样的繁华似锦,但这个城市又有多少人如高兴般执着的生活。
        我不知道,也不想去猜测结果,毕竟有些东西只能是艺术的升华,生活终究也只是生活。
        不得不感叹贾平凹老先生得创作才华,让我看到了如此一个平民化的生活写照;当然,还有田原的孟夷纯,让我“心动”了一次。
        
        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如高兴一样,可又有多少人如“高兴”般活着?
        (个人言论,不代表任何立场)


        

     7 ) 莫对比……

    阿甘的《高兴》只是在贾平凹的原作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本来就没有忠于原著 那我们看的时候又何必一定要把那本书当一个标尺来看待呢
    本身就是娱乐 带给你快乐 让黑撒一下子火到了全国 这就是成功了
    生活本来就是一场戏 喜剧本来就是一场悲剧……

     短评

    谢谢徐导

    7分钟前
    • ♣ 9
    • 还行

    加一颗星鼓励吧。

    8分钟前
    • 0932313
    • 力荐

    果然山寨

    9分钟前
    • senna
    • 还行

    中国草根CULT

    13分钟前
    • 小老鼠
    • 推荐

    我觉得至少挺温暖的,郭涛很可爱。我不觉得它是烂片。

    15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还行

    田原就是给文艺青年YY的。这话可能说得过了点,但戏里田原的表现力与其他老演员相比确实逊色得多。田原的嘴唇和说话的调调让我想起了舒淇,可是她和舒淇没得比,只能说是东施效颦,而她塑造的孟夷纯很空洞,有故意出淤泥而不染的嫌疑。只能说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路线,走对了起码自己爽,走错了包括自己都觉得浑身不对,但是偏偏很多人都想要尝试不同。田原是个很有灵性天赋的艺人,除了演戏其他方面确实不错,面面俱到难,综合素质高的人更少。演员的表演不应该用年龄和作品的多少去衡量的。表演中更重要的是态度和感知力。

    18分钟前
    • Song³
    • 还行

    没感觉、不过瘾、就像冯巩的那些片子一样的窝囊。

    20分钟前
    • 较差

    有点乱不过挺好看

    22分钟前
    • 宫廷阉割师大人
    • 推荐

    老陕这回扎势了

    27分钟前
    • boks
    • 推荐

    女主角还不错啦~~张达明居然都学说了陕西话说得那叫一个orz。。。

    31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打鸡蛋哟 亲

    35分钟前
    • 庆阳公子
    • 还行

    演的够烂,故事还成

    40分钟前
    • 大刚
    • 还行

    x

    42分钟前
    • 我还是我
    • 还行

    哦,这能掰啊。

    43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还行

    失望

    45分钟前
    • 阿尔法
    • 还行

    2.22

    47分钟前
    • 石中剑
    • 推荐

    超现实主义的小人物的喜乐

    48分钟前
    • 追忆
    • 推荐

    我一点都不高兴

    53分钟前
    • lisa|离
    • 还行

    乱笑·乱唱·乱跳·乱说·乱死·乱生 乱讲故事···还是去看小说吧······(除非你想看西安)

    54分钟前
    • Aaroncae
    • 较差

    几段rap配得很精彩,草地里信天游最棒。很令人惊喜的尝试。

    56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