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迷失的男孩

    迷失的男孩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韩国2023

    主演:NCT  127  文泰一  徐英浩  李泰容  中本悠太  金道英  郑在玹  金廷祐  李马克  李东赫   

    导演:内详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1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2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3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4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5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6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16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17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18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19迷失的男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出道短短七年已经成为世界级男团,镜头前总是光芒四射,纪录片中九位成员罕有剖白成名前的故事,带你经历他们从少年蜕变为大人的成长点滴。

     长篇影评

     1 ) 与其说在黑婚姻,不如说在黑中产精英

    当然首先黑的还是婚姻,或者是在探讨婚姻在现代后工业社会中的意义。

    如果说人际间交往都会不可避免的走向权利竞争,导致他人即地狱的局面,那么组建家庭后,一方或者双方不愿意切实履行生育的义务和责任,成员对婚姻本质的理解即将陷入困境。
    问题的焦点在于,有什么理由能让人在并无亲缘关系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心安理得接受另一个人的支配和控制。电影当然给出了很黑的答案:性的刺激,钱的保障,和孩子对时间和精力的消耗。

    在此讨论下,浪漫爱更像是人类未适应后工业社会而保留的落后生物特质:人受情欲冲动指使陷入爱情并缔结婚姻契约,但若把婚姻看成一种小型组织,契约的存在和其限制功能是为了统一组织内部构想,以求达到动机和行动的协调一致,使得组织在参与社会活动时提高效率,并且更持久地延续自身;而在所谓的丁克家族中,当婚配伙伴对对方的情欲渐淡已经不能更生出新鲜的刺激,但对生活的理解、对事业的追求又各不相同,无法组织共同行动,那么婚姻契约就只剩下维持婚姻存在的框架功能。这使得有人将其比喻做围城,或者监狱,或者坟墓,传达的意思不过一个:人们已经无法看到维持现状的意义,但是又不得不保持现状受其限制,因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电影中Nick指责Amy试图用孩子来拯救他们的婚姻,Amy则回答说这不是拯救而是寻找灵感。其实他们谈论的都是一回事:让婚姻回轨繁衍的本质,让组织不致解体。当这个提议被Nick否定后,Amy进行了另外的尝试,既然共同行动已然无法达成,不如由内而外制造矛盾和悬念,让家庭组织在激烈的斗争和反抗中,重获生机,重新组建。而电影看似冗长的结尾中,全幅展现的Nick从开始的厌恶,恐怖,到慢慢的纠结与妥协,甚至对Amy产生的类似斯德哥尔摩情结,都印证了Amy此策略的正确性,以及婚姻与无数其他的社会组织结构一样,其运行和发展无一例外的需要内部的统一构想作为行动保障和以及权力斗争作为前进动力这一论题。

    而从婚姻关系延伸看来,芬奇的黑冷更重的着墨在这婚姻关系之外处,并将中产的精英们黑的体无完肤。芬奇厉害的地方,常常被夸的是叙事,却少有人提及他暗搓搓的影像化功力。
    比如Nick在和Amy的权力斗争中的失利,是因为出轨导致的道德立场的缺失?性格软弱?经济软肋?这些都是表象。而从这些表象中提取的内涵,则是芬奇为我们展现的Nick和Amy间阶级差距。Nick是个金凤凰男,密苏里土豆,无权无势无钱,靠着俊脸和小有才华北上做起了扭腰客,Amy则是教科书式的中产玉女美国甜心,美貌智慧财产名气N全。当然不出所料的,一段短暂的金童玉女无限风光之后,Nick的凤凰男品质在失业之后大爆发,做尽为中产精英价值不耻之事。而Amy,尽管对自己成为密苏里人和家庭主妇的身份多有调侃,却坚守中产精英的气节和妇德,最后历经艰险成功得子挽回失足丈夫心——这当然是片中绝类FoxNews女主播们眼中的版本,也是Amy为局外人观看所精心策划的主线版本。

    而离开主线的一些细枝末节的设定,才是此片真正的重点:
    比如亲子关系上,如果我们认为Amy是因为作为其父母创作的儿童读物原型的设定,使得她的自我认同发生偏差,常常混淆虚构和真实,或者将两者等同起来,从而导致了她的疯狂,那么我们就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从认知论来说,人的自我意识以及行为都是从模仿和角色扮演开始,在生活中不断排练成为定势。而教育和经历不过是为人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更多元的剧本。因而站在教育和社会顶端的人,必定是出色的演员:在保留节目中的角色越多元,人就越社会化,越能适应更多的挑战,拥有更多的应对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
    从此讲来Amy及其父母的公众人物身份,以及在亲密关系中的冷漠和表演,不过是种比喻,并试图给这群本应代表“社会良心”的中产精英的冷漠和虚伪做合理化和去道德化的分析。
    体现之一为Amy在看到Nick接受采访时的表演所表现出的激动,是因为她狂喜于Nick即使是虚伪的示爱吗?大概不全是。婚姻后Amy最失望的不是爱情渐淡,自己对丈夫失去了吸引力。而是非中产出身的Nick放弃了表演,放弃了中产精英对智力游戏精神追求,转而进入“自暴自弃”的他所熟悉的普通人的吃喝拉撒的生活状态。Nick在和姐姐以及警察的互动中能看到他的真实,这种真实却让Amy及其父母所代表的中产精英难以接受,因为过于朴实乏味,过于缺乏雕琢,过于粗暴而缺乏美感。在节目上的表演,标志着他重新进入Amy的虚构游戏,重拾中产角色。无论是自愿或者被迫,作为伙伴还是敌人,这都另Amy兴奋,因为这是她熟悉的战场。

    这群没有承担社会良心,却掌握着社会话语和诠释的中产精英,被脱产的空虚和无聊被激起了创造性,编制了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幻想和虚构的精神产物,联合媒体将社会构陷于解析泥沼,并且自己欢欣鼓舞的在于其中沉浮。这当然是对信息时代每一次媒体狂欢的讽刺。
    而对此受众的反应大概是三种:卖鸡肉女看到的商机,密苏里邻居怀孕妇女的痴迷,和出租房邻居失足少女的透彻和抵制。除了各色人物用新闻故事为自己私利服务外,另外一种对媒体狂欢的推动从美国开始也渐渐向全球蔓延,那就是群众的狂热。在美国主流的中产价值语境诠释下和精英们的操纵和话语导向下,Amy的“悲惨遭遇”使怀孕妇女所代表的狂热群众深陷Amy的故事不能自拔,简直以寻求“事实真相”为己任,联合片中无处不在的和记者一起,构成羊羔式受众图谱。

    与之相对的,失足少女在底层的经历、女刑警的侦查经验使得她们具有锐利的自我思考和判断辨别的能力。中产价值导向缺位的语境下,失足少女几次一语戳破Amy对于自己幻想的的沉迷,甚至凶残突破Amy的伪装防线,将Amy逼入真正的绝望境地时,Amy在婚姻中另人同情的受害人的身份也显得苍白而薄弱了。少女在离开的时候说:在这社会上有比我们坏得多的人,我们只是比你更需要钱。这无疑是整部电影唯一的真话。


    芬奇在此结构上,不光由主情节的推动,更多的借用制造影像和旁白的冲突来强调众人口述版本的虚构性,是一个结构性的比喻:我们对真实的意识和观感究竟多大程度上受掌握话语权的他者的支配,人类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有独立思考和自主意识的能力。为什么我们常常忽略自己的直观感受、判断,而选择倾听和接受他人的诠释声音,而这些声音又都从哪里产生。最后,人能不能逃离这些声音的控制。
    芬奇当然给出了答案:不能。这才有了片尾十五分钟的纠结和茫然。Nick在经历一切之后仍旧选择和Amy在一起,并且放弃自我立场,决意进入和Amy共同战斗的状态,很多人表示不解,包括Nick的孪生姐姐。
    但道理很简单,无须过度诠释:真相就是无聊的,真实的生活就像女学生的胸,生理欲望满足过后甚至不想再多看一眼。为了逃离这无聊人们需要刺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虚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电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没有繁衍欲望的情况下任然渴望浪漫爱情。

     2 ) 仅是刺激了神经而已

           如果以之前的搏击俱乐部和七宗罪作为坐标,我认为大卫芬奇的这部新片并不值得豆瓣9.1虚高的分数。
          (先提有趣的事,在伯克利的影院有幸首映日看这部片子时,发现美国民众的观影人群真的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年或者是打扮良好的老年人,不禁感慨文化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经久的事情,起码白发苍苍的婆婆伯伯都对大卫芬奇充满着兴趣。这让我非常向往。影片前面有非常多的无聊的预告片,后半部分的剧情人们都是在笑声中。惊悚却有笑声,这的确很奇怪。)

           作为心理悬疑片的爱好者,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非常刺激神经的影片。首先,有畅销书的先导,我想大多数观者在观看之前都已经知道故事前半部分的大体情节:
            妻子突然失踪,看似急切的丈夫发表宣言宣布寻找,随即层层线索不断出现,过去和当下的情节不断交叉,从妻子日记中逐渐发现对丈夫谋杀的指控.......
            这个故事到这里已经充满了噱头,在最普通的场景中发生的最耸人听闻的故事一向深受人们所爱,也难怪每次拿起纽约时报书评都可以看到gone girl稳固地守在畅销榜上。然而对于大卫芬奇来说,这部影片的创新点乏善可陈。开头典型的大卫芬奇式镜头依然让人觉得干净,爽朗,灰色调的冷峻,优美又率性的利落。这是看他的电影时最享受的部分,随后镜头缓缓移动到一个呆滞的中年男人,他缓慢的移动,你感觉剧情开始了,观众充满了期待感......
            与其说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以我的的角度理解不如说这是一个psycho的故事,因为复仇者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目的,即是使被报复者痛苦,但在我看来,剧中的Amy经历了中途的心理变化,到最终已经丝毫没有想造成丈夫痛苦的倾向。
            你以为丈夫深情寻找妻子,结果他很有可能是杀了她的凶手。你以为丈夫杀害了妻子,结果妻子是疯狂的。你以为妻子是疯狂的,丈夫值得可怜,妻子出现了,描述了她的状况,你觉得她才是值得同情的那个。你以为妻子值得同情,结果从她的过去发现她一直习惯说谎,并不知道她哪句真哪句假。你以为她赢了,结果她被抢了。你以为她改邪归正了,剧情归于平静,结果血腥溅幕,她把救她的人杀在了床上。你以为她彻底崩溃了,结果她精心设计回到了她”正常的“生活。你以为绝对没有人能接受这样的”正常“,丈夫绝对没有办法生活伪装的状况中,肯定会再发生些什么乒乒乓乓响击碎这虚伪的爆发。结果什么都没有爆发,一切都将这样”疯狂的“”正常“下去...........
            这是剧情片中最让人们期待的东西。峰回路转,不断创新的情节,而且确实是合理叠加的。在大卫芬奇的这部电影中,的确如此看似荒谬的情节是在一个层层递进的引导下完成的。从Amy设计方案的时候可以看出她的作家式的兴奋以及报复的欲望,这个时候还是非常好理解的,普通的变态。随即发生的精心设计,在监控录像下把漠不相关的人无比冷酷的在性爱中杀害,而且完全缺场的歉意和情绪,已经将可以理解的痛苦和恨意转化为了不可理解的变态和冷酷。而最终在这样的枷锁的婚姻中,双方的”和解“成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极致变态。
           大卫芬奇的片子总是理性的直接揭发人性里最阴暗的一面,没有一点含糊。片中的无数细小的情节,所有关于这个事件出现的人,可以都算作疯狂的大军中的一员。从姐弟畸形恋的丈夫,孕妇,过于激动的人群,轻信的警员,冷漠的可怕的父母,悔恨的小情人。都显得那么apathy。与其说是他们的愚蠢,轻信或表面,不如说所有人都懒得care the real deep truth. 所有这些apathy集中在一起,汇聚在Amy身上,成为了她极致的apathy. 最终到达了终极变态,而导演表达了每个人都是变态。
           然而这是影片的核心思想却也让人异常遗憾。关于心理的影片,在禁闭岛里感受到挤压在痛苦中的两种幻想,在惊魂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很细致的心理现象,在搏击俱乐部中体会这个人每个想法上的转变和挣扎,这些心理上的悬疑和惊悚都是让人感觉到痛苦,纠结,忧郁,怜悯的,因为他们都很细腻,很具体,让人能够巧妙地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心理现象不是目的而是思考的引线,思想的引导者。这让我想到黑镜第二部中的白熊,同样是用巧妙的方法提出了有可能造成的整个社会的扭曲,但是会更有具体的原因和指向,而不是因为 所有人都是变态。 而这部gone girl连痛苦都没有,甚至没有办法让你觉得恶心。apathy是核心,导演很合理的连表现细节都表现得非常apathy,贯彻着既然变态就变态到底的政策,循循善诱直接引向结论,非常不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变化,没有旁敲侧击也没有旁征博引,以至只要跟着剧情走到尽头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引出思考。
           另外,关于婚姻与爱情的思考,这部影片让人觉得压抑和悲伤,然而这种悲伤又没有真正的说服力,让人真的能够信以为真。
           这部影片就像打了一连串机关枪,噼噼啪啪非常响亮,最后没有礼花也没有留下战利品,没有击中任何东西。
            

       

     3 ) 让我们选择一场表演

    艾米和尼克相识于纽约的一场文化派对。尼克是来自南部的杂志撰稿人,艾米是心理题的写手,土生土长的纽约客,因其父母曾出了一套“小魔女艾米”漫画风靡全美,身家富贵。两人迅速相爱然后结婚,却经历了双双失业和破产,回到了尼克老家密西西比州。一年多后,艾米突然失踪,尼克报警。被擦拭的大片血迹,艾米的日记,诸多旁观者的叙述,都指向尼克这个有外遇的渣男,是杀妻凶手。尼克百口莫辩只待收监时。视角一转,变成了潜逃在外的艾米的叙述。原来她的日记和布局,是其一年多来精心设计的陷害嫁祸。

    《消失的爱人》是美国女作家吉莉安•弗琳的悬疑小说。今年大卫•芬奇奉上的改编电影,强化了小说中的暗黑和惊悚气质,视听元素则传承了一贯高冷和简洁的风格,从结构到细节、从场景到段落剪辑,无一不呈现了一种“异样的寒意”。

    这个故事本质是“两情相悦”,“天造地设”走到一起的婚姻,如何变成了一场场环环相扣的恐怖案件。丈夫和妻子,媒体和大众,旁观者和亲历者,尽皆演的停不下来,拧成了一种扭曲的怪局。抽丝剥茧之后,面具纷纷碎裂,露出了本来的阴郁面目——旧的血腥终结于一场新的杀戮,新的表演又取代了旧的舞台,而表演永不能结束——洗脑话语权永远掌握在那一小撮人手里,公众则继续维持着虚伪的道德制高感。

    结构上,电影和小说亦相同。篇幅一半是男方尼克老婆失踪事发后的生活记录,穿插另一半是妻子艾米的日记和真实独白。电视节目,媒体采访、公众舆论和集体无意识的无休止介入,加上后半段的情节和视角翻牌,更是各种脏水泼的精彩。

    艾米是一个冷酷自我、控制狂、精于表演的狠角色。尼克是个不负责任、天性快活、享乐自私的伪好人。两人由炽烈的爱情捆绑,却一路堕入生活的泥潭。尼克选择出轨,继续快活,而艾米由爱生恨,毒心复发,想除之而后快。被其用媒体和法律“借刀杀人”后,男方一贯讨人喜欢的伪装也轰然倒塌,懦弱和恨世的一面爆发。值得一提的是,妻子罗莎蒙德•派克的表演的蛇蝎老辣、精确到位,而本•阿弗莱克的面瘫脸亦给了这个角色更加意味深长的复杂感。

    这是一个究极变态拴上了一个初级人渣的设定。一个心机很深,计划缜密;另一个大大咧咧、朝三暮四。电影摒弃了一部分人物复杂的心理独白,生活场景的冗余,女性视角的细节渲染,变成了镜头语言和声画剪切的言简意赅,一如当年的《七宗罪》和《十二宫》风格,而更继承了《双重赔偿》和《日落大道》的黑色特质,加以芬奇一贯的冷眼旁观镜头语言,展现了生活中人人或多或少都无法逃避的表演、死局以及荒诞。

    不同于说婚姻是默默的“杀人于无形”的表达,如萨姆·门德斯的《美国美人》、《革命之路》,波兰斯基的《杀戮》,和库布里克的《大开眼界》,此片是用悬疑探案剧的方式表现了一种外化的、置人于死地的双人关系。而事态一再扩大,变成了一出纵览全局的社会讽刺。从一人到多人,一步一步编织的谎言和表演,把这一对男女、社会人群和媒体的共场描写的犀利,罗生门一样的纠缠不清。

    这是一个表演人格可以淋漓尽致发挥的时代,网络和媒体又加剧了这种异化和表演。一个极端案例就是女主艾米这个人物,从小就深谙表演之道,人生就是一场虚饰的舞台,她必须是各个角色扮演中的赢家,甚至自认是旧约中的上帝,“惩罚”(其实是陷害和谋杀)让她不爽的存在。最后借助法律、媒体和公众之愚蠢,她“处死”了一个旧日的男伴,也让丈夫尼克“进化”成了一个可以和她“同台共演”的“奇行种”。

    从此,生活的动荡、幻想的破灭、日常的停滞、现实不顺、振作不能,消失于无形,她再也不用作为个体独自面对,互动的表演让这一切不复存在,自我也随之扭曲和消失。如小说和电影的尼克最后一句台词:“我为你难过。每天你都必须醒来扮作你这副模样。”——胎儿的即将诞生,让这两人乃至更多生命,会在病态捆绑中堕入麻木心灵的地狱。

    其实值得一说,大卫•芬奇的人物一般都是一个人能活更好,他从来没想渲染孤独,这就是一吃饭喝水似的常态。他描写人和人的关系,表面上特别和谐的,背地里则是杀戮和暗捅。但一切都很冷静,分寸有余。他镜头下真正内心炽热的人,越是面儿上看起来边缘冷漠,不合常理。这是他的气质和美学。是以,不难看出此片中两人粉饰太平的一路表演,符合大众美学的编造故事,舞台背后是毛骨悚然的畸形真相,而创作者在其中的态度是冷笑不止。

    150分钟的一场场戏下来,更是充满了对人性和媒体的不屑,及不齿于寄生在互动关系幻觉之上的身份认同,甚至也可说是一种精英分子发自灵魂和结构深处的、对世界和人的“略带恶意”的洞察力和剖析力了。


     4 ) 人闲是非多

    有几天经常看到陈赫离婚的消息,在任何可能看到的地方。现在,我已是个成熟的人,对陈赫一无所知,也没去Google。好多强迫我看的消息,新闻,电影,电视,就这么过滤了。人生苦短,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取舍上,我已经学会了断舍离。而且是完全自然的那种,简言之,已经成佛。很欢喜。

    所以,看《Gone Girl》(失踪罪)时,我笑场了几次,一次是人心的邻居在她家草坪上点蜡烛,一次是俩访谈主持人出场时。

    这是个娱乐致死时代,不管是有GFW的中国,还是完全自由自在的美国,不同的只是大家八卦的话题,八卦的层次高低而已,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在这个信息时代,每个人获取信息参与事件是如此方便,以至于每个人都关心别人的JJ和MM胜过关心自己身边的人。

    这种八卦精神,互联网精神,信息传播互动时代,加上虚伪的政治正确,营造了一个强大的『场』。这其实是很可怕的。

    你想想看,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点儿外遇,有一天老婆忽然不见了,家里家具又有点儿乱的痕迹,很自然的就报警了。然后.......

    反正邻居点蜡绝对不是你曾经想过可能发生的事。然后,你的一切隐私都曝光了。你忽然之间变成一个全国著名的负心汉。

    这事儿的可怕之处是你并不是个娱乐人物,忽然就变成了全民的娱乐。
    而这事儿随时会在任何人身上发生。你觉得你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可你根本不明白外人对你是什么评价,你觉得是小事儿,私事儿,大家可不这么认为。

    如果说这是个恐怖片,这才是最恐怖的。

    而人民群众为啥会变成事儿B呢?还是人民群众本来就是事儿B?
    答案是:事儿B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本来人畜无害。茶余饭后,碟大盘小随便聊两句。但有了大众传媒后,一切都不同了,大众传媒开始竞争后完全是另一回事儿了。大家推波助澜,互相诱导终于变成今天这个模样。

    大概十年前,我看六十分访谈时有一个大家(记不得是谁了)说,我家里没电视,知识分子是不看电视的。我当时很震惊----我也是知识分子啊,怎么我那么喜欢看电视呢,还对吴宗宪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这种爱的发狂。

    现在我已经不看电视了,不是强迫自己做个合格的知识分子,而是完全没兴趣看。时至今日,我终于理解那个老头那句话:知识分子是不需要看电视的。

    所以,这部电影根本就不是黑婚姻生活,也不是黑什么中产精英的虚伪,它黑的其实是庸众和大众传播媒体。和《革命之路》,《美国美人》真不是一回事儿。

    这俩人也算婚姻生活么?他们切土豆么?带孩子么?洗碗抹桌子么?有没有日夜相对,有没有激情消退的证据?(俩人才结婚五年!学人家谈什么婚姻!)这不是导演的重点。此处请参考以上两部电影如何不露声色的宣告爱情在婚姻里的死亡。

    而这部电影里这夫妻俩,一开始就是奇葩,和婚姻无关。尤其是Amy,说她神经病都是合理的。在那样的环境长大,有那么一对儿虚伪透顶的爸妈。(演戏演到自己都入了戏),和她比起来,她老公至多是个麻甩佬,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用成龙的话说『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的男人而已。

    眼睛雪亮的是那个律师。他接过太多这样的案子,深谙其中之道,并且运用的如鱼得水。在这个时代,谁能操控庸众,谁就能赚到钱,竞选到总统议员,甚至可以为所欲为---这是个比任何时代都看脸的时代。只要演技好,公关好,坏事儿可以变好事儿(出书,拍戏,卖故事版权...)

    看到这里希望大家能明白为什么不要看电视,因为看电视会拉低智商。真的。
    另:对于那些说这部电影道出婚姻本质的无病呻吟派,我想说,你那点儿婚姻和这部电影比,真的还差的很远,就算离婚也绝对没有『中产的虚伪』这么高级。房产证不写女方名字这事儿绝对不是啥『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个层次的危机,顶多算个被骗钱骗色的失败生意。

    最后回到标题,为啥大众有那么多时间关注别人的JJ戳哪儿了?因为太闲了。真的,像乔帮主说的,如果你知道人生还剩下一天,你会用来看电视,看八卦新闻么?虽然你每天看上去忙忙碌碌,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只要你还有时间看电视,看八卦新闻,说明还是比较闲。还没有变成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Over。


     5 ) 说说我打两星的原因

    看到好多给五星四星的,以及’冷峻’、’深刻’的评价。说说我为啥打两星。首先必须说明,无论大家怎么喷,两星是看完’全片’之后的诚实感受。之所以强调全片,是因为电影的开头是很棒的,4星甚至5星的确不过分。实际上,个人认为前1/3都很好,一直到揭穿整个失踪事件是妻子的预谋,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且悬念感很足。但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物设定走偏了,电影失控了。
    导演把妻子的角色设定成一个不折不扣的psycho——你知道这时候观众我有多失望吗。当主角变成疯子以后,所有黑婚姻,黑中产,黑中年危机,黑parenting和大众媒体等主题的深度一下子锐减。就像审问一个谋杀犯,如果他/她是故意杀人,那么背后就有很多原因值得深挖,然而一旦发现该犯人是精神失常,他/她杀人时只是在发病,性质和趣味性就完全不同了。而这部片子的2/3都是讲她如何发疯这件事,拍得再细再耸人听闻,也不过是一种基于“看精神病人如何创造性地发疯”的猎奇,并无多少深度或者批判性可言。女主psycho的基调定在那里,她再怎么疯狂、离奇,都显得“不足为奇”,不能/或者说几乎很难将其归结于7年婚姻盘根错节层层叠叠积累下来的问题的总爆发。
    导演的第二个失误是没有对该爆发交待哪怕一个说得过去的、导致她爆发的原因。因为退一步讲,假如故事中断或后半部分,一定要把女主设计成psycho,那么铺叙部分就该加强对这段婚姻的窒息性的叙事。深刻而又不露痕迹地描绘,婚姻是怎样提供了,把她从常青藤高材生一步一步逼成psycho的“可能性”的情节。但是,也许是为了保持悬疑性,也许是为了突出揭露她其实是psycho的那一刻的强烈反差,铺叙部分对这个“可能性”着墨甚少,只能看出她的父母有控制欲,经济危机加剧了心理扭曲,夫妻之间缺乏沟通。以上三点,每一点都可以往细了拍,但是这部影片的情节却是蜻蜓点水式的总结,什么都提到了,可什么都只是浅浅地一笔,所以对于她的病变,观众无法同情——因为找不到原因。
    来说个我眼中的最大败笔:抢钱的情节。情节由因果串连,因果构成了整个叙事。女主钱被抢的情节,是她联系巴尼叔叔的’因’,而且是唯一的原因——这说明,她联系巴尼叔叔纯属意外,她本来没有打算联系他——换句话说,巴尼叔叔的死,与女主的计划,以及她在电影里面忙活了大半天的事,没有一点关系。因此,叙述巴尼叔叔之死的全部情节,以及围绕此情节的悬疑部分(比如女主利用他对她的迷恋控制了他很多年的暗示),对女主的个性成因帮助不大,是进一步描写她疯狂的状态。最根本的,她这个人是怎样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原因,还是没有看到。而巴尼叔叔之死几乎占据了电影的整个后三分之一。
    个人认为,芬奇是个善于制造悬疑的高手,这从影片开头涌动的张力可以看出。芬奇真的很会撒网。但这部片子对角色设定的失误,对情节成分失去重点的把控,不仅让悬疑打了折扣(如前所述,由于缺乏对于女主心理变化过程的叙事,悬疑变成猎奇和惊悚),也让主题显得莫名其妙。网破了,不知道导演想强调什么,想黑哪一部分,一会儿是婚姻,一会儿是中年危机,一会儿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冷漠教育,结尾部分似乎又在黑大众传媒与公众舆论之间的吊诡关系。
    剧中那段至关重要的、造成了电影中一切结果的原因的婚姻(以及婚外情),还真没看出什么特殊或者特别残酷之处,更没有通过此片看出“婚姻的真相”——说有真相的同学拨冗也让咱开开眼?最真切的感受是,小本运气不好娶了一个高智商的疯子。。。。。。

    补充:其实女主到底是怎么变成这样的真的很令人好奇,可以拍成一部电影。从小家境优越,从高中起就懂得运用美貌控制男性,并且一控制就是十多二十年,控制的男性不止一个,并且高知。栽赃一名男性(致其数年不敢翻案),杀死一名男性,最后跟本来预备栽赃的男性“按照自己的意愿”复了合。要我说,她跟小本那点事应该电影开头十几分钟就讲完,倒叙,重点拍恶女前传。。。。

     6 ) Cool Girl和Gone girl之间的距离,叫做婚姻

    小说和电影都看过。小说因为文本的关系,在人物的挖掘方面更深度一些。但电影在有限的篇幅里也漂亮地叙述了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作为一部情节曲折猎奇的片子,其中的一些概念很有意思,特别是小说里的心理描写对这些概念延伸拓展,对婚姻和爱情提出了许多挑战性的问题。

    1,Cool Girl

    东西方的文化有些微差异,但总的来说,男人喜欢一种叫做“cool girl”的生物。除了脸蛋标致身材火辣这些基本硬件外,Cool girl是这样一种生物。她们可以跟男生一起穿着队服看球赛,往嘴里塞披萨汉堡,却永远不用发愁穿不进小号的衣服。她们聪明风趣又幽默,脸上总是带着灿烂的笑容。她们不会因为男朋友与别的女生说话调笑而胡乱吃醋,也完全理解男人因为哥们的聚会而错过和自己定好的约会。Cool girl不会唠叨,她知道什么时候该沉默,该给男朋友他自己的空间。她不会提无理取闹的要求,不会指手画脚干涉对方。

    而与Cool girl对应的男人版本,是一种叫做“Prince Charming”的名贵品种,多见于各种小鸡电影和韩国连续剧。当然,除了身材挺拔家财万贯笑起来一口白牙每一颗都反射出温柔的光芒这些最最基础的配备外,白马王子们还要像24小时便利店那样全年无休地体察女主角们细小的心思,别的女人腿比你长胸比你大脸比你正他全都视为粪土。他记得每一个琐碎的甚至火星外的节日纪念日,女主角随便看到个鱼塘啊楼盘啊小公园什么的,男主角都会霸道地说,“这片xx,我为你承包(买下/冠名)了!”什么是白马王子?你以为送个名牌包包就够了吗?里面还要有配套的钱包。你以为钱包就够了吗?里面还得放进各种白金卡贵宾卡和足够的现金!

    不管Cool Girl和Prince Charming是否真实存在,至少我们中的很多人知道怎么表演拟态而适应两性关系的丛林法则。就像Amy。聪明的Amy第一眼看到Nick,就知道他喜欢的是“Cool girl”,于是就像许多其他聪明的女孩一样,她决定进入“cool girl”模式。

    2,好的爱情让彼此变成更好的人

    这是我之前一直相信的一句话。但看了“gone girl”后,我不禁想,如果这个更好的人不是你自己呢?如果你只是在表演这个更好的人,而去符合对方的期待呢?
    就像Amy和Nick两人关系的最初,彼此都在扮演对方心目中想要的角色。虽然他们自己也从扮演中得到了许多满足和快乐,但在内心深处,他们始终知道那不是自己。所以当扮演的面具出现裂缝的时候,面具下的真面目初现端倪的时候,他们的婚姻出现了问题。
    这才是这本书以及这部电影的本质。当真实和期待之间出现了鸿沟,婚姻将立足何处。

    因为经融危机而失业,疲倦的Nick已经无心再配合Amy的期待,而Amy因为Nick的颓废也决定显露出自己的真实性格。真实的她让Nick觉得厌恶。这才是Amy真正愤怒的地方。他爱的是她扮演出来的“cool girl”,不是她。这对她的自尊心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她的报复很有趣。一开始她决定以谋杀罪名陷害他,但到中途,她的心意发生了改变。她发现她又激发出了当初见面时的那个Nick——不,甚至更好——这让她觉得激动,让她觉得他们之间的婚姻有了继续下去的希望,只要两个人都恢复到最初的角色扮演。就连Nick自己也在完成那个动人的采访以后说,“她带出了我最好的一面”。

    3,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这是否是太奢侈的一个愿望?连Amy自己的父母也无法给予她,对于他们,她是Amazing Amy的原型,是那个所有的失败需要让Amazing Amy去圆满的残缺品。如果我们让父母感到失望了,他们是否依然爱我们?爱的程度还是一样?连我们失败的那个部分也一起爱了吗?

    无条件的爱。这是Amy以及所有和Amy一样的女人对另一半的期望。也是我们以为可以从家庭中索取的东西。但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是因为爱,所以连你所有的缺点所有的黑暗面都一起爱?还是因为爱你的优点,所以可以包容你那些可以忍受的缺点?如果是后者,那如果有一天发现一个巨大到无法包容的缺点,那么爱还在吗?

    Amy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无条件的爱,所以她希望可以从自己组建的家庭里得到。在书里,她写道,婚姻不该是无条件地爱对方吗?当她没有得到的时候,她决定惩罚他。

    4,婚姻的底线

    结局真是悲伤。这比所有的生离死别更令人悲伤。仿佛继续一段婚姻的方式是,你必须带上面具表演下去。

    但世间的婚姻,本就是千姿百态的不是吗。

    Nick的姐姐不理解他为什么还能跟这样一个可怕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她是不会明白的。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聊到婚姻的底线是什么。我想了想,没有什么普世的底线,婚姻的底线就是彼此的底线。你对一段婚姻买单,就是对彼此底线的买单。
    从这点来说,Nick和Amy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7 ) Fast, and Furious

    一上来就是男主角抚摸着女主角的头发,配上温柔的画外音“我想打开她的脑壳看个究竟”,这话也说不上到底是凶狠还是怜爱,总之故事变态的基调就此奠定下了。

    酒吧里的女子我起初以为是男主角的情妇,后来随着剧情推进才知道原来是双胞胎妹妹。她是全片中与男主角对手戏最多的女性,也难怪后半段那些无良的媒体人开始造这对孪生兄妹的谣。我看到他们时也总会想到詹姆和瑟曦兰尼斯特。只不过本片中这一对兄妹对彼此的爱是纯精神的,至少在降生以后是这样的,并没有突破人伦,所以最后沉冤昭雪的男主角才会愤愤不平的质问那个喜欢煽风点火的女主播。我觉得,正因为男主角两兄妹没有发生肉体关系,所以他们才是世界上最相爱的人。男人对于自己没[哔]过的女人总是不吝奉上最美好的幻想。对于男主角来说,他的妹妹是他永远不能[哔]的,同时又是世上与他最心意相通的,所以怎么可能不爱她爱到刻骨铭心。

    看悬疑电影的乐趣就在于,明明知道自己猜不对,还是忍不住会去猜剧情。男主角在影片开头略显变态的内心独白让我一度怀疑他真是凶手。不过如果是那样的话,电影的剧情就太无趣了。另一个在我看来足以为男主角翻案的铁证就是,他对那只猫特别好。一个对猫这么体贴的男人肯定不是坏家伙。排除了男主角的嫌疑后,继续推断,觉得女主角应该压根儿就没死,因为电影花了太多笔墨来展现这个女人如何可爱了。如果这是个凶杀推理的故事,那么男主角的妻子应该在一开始就安安静静的死透了,不该在后面再通过闪回的形式跑出来刷存在感。观众一旦对这个角色产生了感情,就绝不会对导演把她弄死这件事善罢甘休。再加上开篇不久就提到的“寻宝游戏”,我开始觉得这应该是妻子跟丈夫玩的一次捉迷藏。可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人感情已经破裂了,她有什么把握丈夫一定会陪她玩这个游戏呢?

    正如我一直喜欢引用的那句电影台词,“光是把东西变不见了还不够,所以每个魔术都有第三个步骤。”只是万万没想到这个常常被用在商业片临近结尾处做大反转来给观众当头棒喝的谜底揭晓,居然出现在了电影演了不到一半的地方。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导演压根没拿悬疑和反转来当做卖点,这只是调动起观众的积极性使我们快速进入角色的手段罢了。

    老实说,我对于自己那个凭借一只猫推断出来的男主角无罪的结论也不是特别有信心,在影片的前三分之一的时间里,他的形象随着剧情推进不断向不靠谱的方向滑落。我比较单纯,对于闪回的镜头倾向于相信是真的,再加上还有赖不掉的出轨事件,我的立场真的几乎要动摇了。这时候导演说,“好了不跟你闹了”,然后非常洒脱的把答案给了我。而看完全片最回过头想想,才发现演到这里故事才真正开始展开。

    最早看大卫芬奇的电影是《七宗罪》《搏击俱乐部》,当时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在女同学面前装个逼。那年我做了件特别厚道的事,就是在带领室友们一起看《搏击俱乐部》时,成功憋住了话。我在搜那部电影时,被百[哔]百科里贴心的剧情介绍给剧透了。但我并没有放任自己就这么继续传递负能量。憋话有时比憋尿还难,对于那时还年轻的我来说,要忍住不向别人炫耀“我比你们掌握了更多信息,我要来剧透啦”的冲动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我还是做到了,并因此欣赏到了真相揭晓的一刻室友们大惊失色的表情。将一部好的电影推荐给身边的朋友,然后收获预料之中的反馈,这也是件让人很有成就感的事。再后来又看了《十二宫》,觉得自己被欺骗感情了,冲着悬疑反转来的,结果看了篇流水账,比《杀人回忆》还无聊。再再后来大受好评的《社交网络》,我也没什么感觉,原因非常扯:因为那年我跟人打赌,断定《国王的演讲》肯定得奥斯卡,并因此对该电影莫名其妙的投入了很多感情,以至于对它的竞争对手会有种无意识的疏远感。

    所以我对大卫芬奇是年轻时粉过相当一阵子,经历《十二宫》后转路人了,然后一直到《龙纹身的女孩》又重新粉起来了。那部电影实在太酷了,只能用过瘾来形容。我多次强调自己最爱看的就是爆米花电影,比如超级英雄片(所以我到现在关于《十二宫》唯一能记住的就是里面有钢铁侠和绿巨人),然而对于《龙》这部节奏风格跟爆米花大片完全不同的电影我却也看的如痴如醉。我觉得这导演的厉害之处也许就在于我虽被他征服了,但却说不出是被怎么征服的。年轻时给人推荐《搏击俱乐部》,自己笨嘴拙舌,只会说“反正你去看就对了”;后来看的电影稍微多一些了,再给人推荐时也喜欢絮絮叨叨一番来增加说服力;然而到了《龙纹身的女孩》,再给人推荐时,又变得语塞了,只好再拿出当年的话,“反正你去看就对了”。

    这部电影也跟《龙纹身的女孩》一样,是部很过瘾的作品。导演无所恃,不依赖悬疑和反转,也不贩卖甜蜜爱情,你找不到一个最核心的卖点,但又觉得这电影从头到脚都是卖点。现在回过头来,有点能明白当年大卫芬奇为什么要拍《十二宫》那样的电影了。一个令观众醍醐灌顶的反转剧情会极大提升影片的娱乐性,但有追求的导演总不希望自己一辈子依赖这种“奇技淫巧”。悬疑反转就像辣椒,做菜时使劲儿放肯定香,但大厨要检验自己的厨艺到了何种境界,终归要摆脱对食客单纯的味觉刺激。今时今日,在这部《消失的爱人》中,导演已经完全没打算拿剧情的反转来当做杀手锏了,因为纵观全片,看点、卖点俯拾皆是。观众甚至会发现,这一部整体风格阴暗的电影居然还有这不错的幽默感。后半段我几乎是笑着看完的,最喜欢的笑点是机器狗和那句耳语“You fucking bitch.”

    电影要讨论的就是婚姻这座围城到底有多阴森恐怖。它用了个现实生活中不太常见的离奇事件来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稍有经验甚至只是对婚姻问题有过一些思考的观众,都能明白,导演并没有在开玩笑。真实的婚姻生活当然没有电影情节这么惊心动魄,但论到“可怕”程度却不遑多让。电影起码给了夫妻二人一个矛盾集中爆发的机会,最后的结局看似无奈,其实却是最好的结局。尼克离开艾米后就真的能找到幸福生活吗?比起电影中的故事,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间互相忍耐、互相埋怨的暗潮汹涌或许更令人不寒而栗。但即使这样,或者说,正是因为这样,那些携手走过几十年的老夫老妻才更令人肃然起敬。也许在进入婚姻的一刻,他们都成了困兽,但当几十年后他们吵不动了,把手和心都真正牵到一起,并终于一笑泯恩仇,那一刻的释然与成就感是对前面几十年的痛苦的最好回报。所以,为了这份结婚五十周年、六十周年的大礼,也务请各位一定要坚持住,不要轻言放弃。像片中尼克的父亲,虽然赚得一世清闲,但也必然承受一生无趣。

    我刚刚才发现这电影的中文译名,对我这种口齿不清的观众来说,极容易一快就念成某个以撕逼为主题的国产系列电影的名字。

    尼克与妹妹玛格在故事一开始时对这段婚姻的评价时“很快很狂暴”。这段对婚姻生活的高度概括在接下来的两个半小时的片长里得到了非常到位的诠释。不过这两个形容词倒是也可以用来作为评价夫妻生活某些特定方面的标准,不过在这方面“狂暴”一点还好,“快”就不必了。当然在“快”这方面,如果实在没有把握,那也有别的补救办法。身为一个男人,口才也是很重要的。片中尼克征服艾米也是靠的这一点,两人第一次约会,大晚上的,尼克就是凭借不得了的嘴上功夫,成功的让艾米表示“我要跟你生很多很多猴子”。如我上面所说,我有口齿不清这个大毛病,所以要弥补缺陷需要进行大量的矫正工作。如果有哪位朋友有志于像我一样在这方面不断提高自己,不妨跟我一起从现在就开始练习: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八百标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

     短评

    I love David Fincher! P.S.: 开始前,旁边坐在一群couples中的单身小哥无聊郁闷地喝咖啡;结束后,他幸灾乐祸地跟我说,Now every couple feels no good...

    8分钟前
    • Wilkins
    • 力荐

    很讽刺啊,高帅富输在大电视上,因为丈夫的深情表演被高分别率的宽屏大电视放大了,如果妻子看的是旅馆里飘着雪花的小电视的渣画质,八成是不会被忽悠的。所以这片子说得就是媒体,尤其是装备精良的媒体有多么可怕,正是为了对抗扭曲现实的媒体,才有的广电总局吧 #工业改变一切#

    10分钟前
    • 张小强
    • 力荐

    以为结局会改,但只是比小说延续了一些情节,但本质上还是那种生活。全片越看越浑身发冷,女主角的表现确实是奔着小金人去的,但若不是为了冲击奥斯卡,这片本该是情人节的最佳献礼。

    12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一对和谐的夫妇坐在沙发上尴尬地看完了这片。。。

    16分钟前
    • 朱老板
    • 力荐

    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女主角的有力竞争者,当然这也绝对是一部芬奇风格的佳作。这是一个从头到尾都猜不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节的故事,叙事视角转换,真相谎言交织,边看只能边感概中国再过一百年也写不出这水平,回来一查原著小说曾经连续八周位居纽约时报精装小说畅销排行榜第一名。【MCL JP】

    19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哈内克似的割喉真是万能药... 大卫芬奇要多恨现代媒体。美国社会结构就是少数精英控制了洗脑话语权,而大部分人则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维护着虚幻的道德...

    22分钟前
    • 文西
    • 推荐

    芬奇的导演值得五星:干净、冷峻、爽利、紧凑而又松弛有度,高潮一幕的配乐甚为精彩,视觉冲击力十足。情节编排上出人意料,有较为明显的社会讽刺,唯一不足在于对Amy的性格解释缺乏,过分聪明的同时也相当愚蠢,而这一切却都理所当然。

    24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相信我...其实,这就是马伊琍和文章的故事...

    29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力荐

    FFF团大作,四星半,好一对天”作”之合,结局没有改动,剪辑依旧犀利干净,本阿弗莱克真的很贴男主的人设,笑起来又creepy又喜感,面瘫一点不浪费,还贡献了本片90%笑点,其实这是荒诞喜剧我会说,女主SJB起来睫毛都会颤抖,太SJB了,男女主简直天造地设配一脸HE,哈哈哈单身狗笑着出影院最佳选择

    34分钟前
    • DEPARTURES
    • 力荐

    唯一令我不解的是,聪明绝顶的女主为什么不好好跟长得像马云的富二代在一块儿,而要回到那呆傻的丈夫身边呢?就因为看了会儿电视?

    36分钟前
    • 似零
    • 推荐

    人渣大战

    39分钟前
    • RKO
    • 力荐

    酷到不需要朋友。一个狗咬狗的故事,没有人是无辜的。喜欢男主问为什么我们要毁掉对方互相伤害的时候女主面无表情的答因为这就是婚姻。结局啊结局,我原本以为两个人中终究会有一个杀掉另一个,没想到是一个更加恐怖的结局。

    42分钟前
    • 我不是盆栽啊
    • 还行

    男:我们互相折磨,互相控制,这样有什么意义呢?女:这就是婚姻。

    46分钟前
    • ToTheMoon1900
    • 力荐

    这片无敌了。故事太尼玛牛了。人物状态看得我蛋都疼了。芬奇就是我的神!

    48分钟前
    • 云中
    • 力荐

    讲了一个天蝎腹黑绿茶婊的故事!

    52分钟前
    • 幸运儿与脱身术
    • 推荐

    “我爱过你,可后来我们做的一切就只有互相怨恨、互相控制,带给我们的只有痛苦…这就是婚姻” 大卫·芬奇近几年最具观赏性的惊悚悬疑片,水准直抵《七宗罪》,观感介于《危情十日》《登堂入室》之间,手脚发麻,牛逼到停不下来,2014年度十佳。“当两个人相爱,但无法幸福,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5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后半段我一直期待有更惊喜的东西,可惜没有。

    55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最近看了太多不温不火的文艺片 芬奇叔一出手直接被震得回不到现实世界 原作者执笔很棒 跳切这么多叙事一点都不乱! 女主是一朵最高等级的白莲花! 人美心狠手辣 专注高层次人格扭曲数十年! 自打中段揭露是自导自演以后 我胃部搅动和后脑发麻的感觉就没停过啊! 层层转折后的结局那真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59分钟前
    • kidpt
    • 力荐

    年度最佳date movie💄

    1小时前
    • 推荐

    爱人不见了,千夫所指。爱人回来了,万丈深渊;婚姻是一袭华美的袍,这是面子。爬满了虱子,这是里子。

    1小时前
    • 芦哲峰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