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香港剧 妙手仁心(国语版)

    妙手仁心(国语版)

    评分:
    0.0很差

    分类:香港剧中国香港1998

    主演:林保怡,吴启华,马浚伟,蔡少芬,陈慧珊,苏永康,张家辉,陈芷菁,陈美琪,梁婉静,曹众 

    导演:邓特希 

    猜你喜欢

     剧照

    妙手仁心(国语版) 剧照 NO.1妙手仁心(国语版) 剧照 NO.2妙手仁心(国语版) 剧照 NO.3妙手仁心(国语版) 剧照 NO.4妙手仁心(国语版) 剧照 NO.5妙手仁心(国语版) 剧照 NO.6妙手仁心(国语版) 剧照 NO.16妙手仁心(国语版) 剧照 NO.17妙手仁心(国语版) 剧照 NO.18妙手仁心(国语版) 剧照 NO.19妙手仁心(国语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群医务精英每天都救死扶伤,在忙碌的日子里常常有许多事烦扰他们。

     长篇影评

     1 ) 话给我听

    Annie和Henry约好,去她家里吃晚饭。当天晚上,她把房间布置好,一根一根的点上蜡烛,然后等。很久很久他也没有来,并且不回她的call。她最后不想再等了,于是心灰意冷的再把蜡烛一根一根的吹灭。

    如果只是这样而已,也没什么好黯然的,这种情节早就看惯了。但是还差一根蜡烛的时候,门铃响了。他来了。

    她去开门,看见喝得大醉的Henry。他第一句话就说:我约了你吗?她说,是啊,你迟到。然后看到一同进来的女人。不由得她惊愕,Henry居然还介绍说这是Susan。然后又说,不用麻烦了,我知道你房间在哪。之后带着Susan一起进房间,还转头对她说晚安。

    而Annie只是一个人坐在客厅里,连哭都没有哭,只是狠狠地抓着沙发,然后,吹熄了最后一点烛火。

    再见面的时候,Jackie拉着Annie要走。Annie却没有那么不自然,而是像什么也没发生过的寒暄。一切照常,她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也继续在Henry需要帮忙的时候尽上所能。Jackie不明白,我也不明白。

    如果换成是Jackie或者是我又或者大部分女人,无非是要么过去骂他抽他耳光用水泼醒他的酒然后再让他滚。要么伤心悲切摔门而去大哭一场也许也去买个醉。再见面也要用眼神杀死丫的小样的不然就装没看见从此再也看不见老死不相往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所以Jackie只能和Paul那种男人在一起。所以我一辈子也不会得到Henry那样的人的半点真心。也许是Annie段位太高或者是十年苦苦修炼的结果,也许人越长大就越隐忍宽容,也许她的感情来得格外汹涌深刻所以加倍了包容力,不得而知。

    五年前我看到男朋友和别的女生一起走都要哭一夜。后来我学会不带怨言的安慰为别人伤心欲绝根本不爱我的人。再后来我可以和我喜欢的人的女友前女友暧昧情人一起吃喝玩乐聊聊人生理想甚至爱情又甚至那个男人本身。也许再过几年,真的出现一个带着Susan来我家的Henry,我也除了沉默的抓沙发,还是沉默的抓沙发。

    不知道是女人天生更加善于忍耐,还是所谓的真爱可以让人宽容至此。我在那一集左心房被狠狠的击中,咬牙切齿的觉得Henry面目可憎。当他问Annie你打算什么时候算我和你这笔帐而Annie回答说反正我没那么早死以后还有的是时间。看到Annie淡淡的笑容,一口气终于从胸腔里舒缓开来。只有她才是他的对手。尽管她用了整整十年才做得到。

     2 ) 花心的极致就是痴心的极致

          最近因为想要学习一下成人世界的法则和理性,所以搬出来《妙手仁心》重温。
       这是一个成熟理性温情干脆利落的成人世界,有好的工作,相貌不差,有可以独立和承担的心智和资本,大家在体系内有条不紊地杂交着。

       一直是喜欢annie的,new moon,一弯新月,原本可以耐心地看完一本书,由于遭遇过太多的伤害和无疾而终,学会了只看封面而懒得去追究结果。你可以说她是花心,其实这种花心反而是痴心的极致,因为想要的东西太难得到,于是就不给承诺大家享受过快乐就好。在遇到最终可以走完一生的另一半之前,有的人是在等,等一个与他的那一半环可以契合上的另外一半环;而又有的人是在一直地追寻,合适了就在一起,不合适就立刻好合好散。

       一直觉得,annie和paul在一起最幸福,因为paul可以把一本新书看完了之后再告诉annie。可惜annie最终还是栽在了henry身上,henry这种男人,太过于危险,当男人的花心成了惯性的时候是无药可救的,因为社会对他们宽容太多,有太多的女人明知危险还飞蛾扑火上来。

       所以还是私心希望annie在第二部遇到henry的出轨离开后可以找到她的幸福,因为她不像rebecca,和一个男人相处后发现问题就去找另外一个男人。annie太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她只是欠缺一点斩断自己后路的勇气而已。

      

     3 ) 19年后再回首,乌托邦不在而美好长存


    重新拾起多年前看的《妙手仁心》,那个发生在1998年的故事,想象那群天天在兰桂坊的After five聚会的男男女女,这么年后我依然喜欢并羡慕他们那时的生活。
    19年来看过很多次《妙手仁心》,如果说年少的我先是感动于Paul&Jackie的童话爱情,后来慢慢体会出Henry&Annie暧昧情动的浪漫,那么十多年后我发现自己爱上的那个叫邓特希的监制和一众男女的生活态度。在那个小小的医院里,浓缩着人间百态,演员默契的演出,浑然天成的配乐,造就了港剧医生职业剧的最高峰。无论后面有多少关于仁爱医院的续集,我看到只有物是人非,因为心中真正的妙手只有第一部。

    邓特希:邓SIR的个人风格非常明显,他的风采在巧妙问答的对白中,或睿智或幽默,有时让人忍俊不禁有时又要深深思索。邓特希真正将香港的中产阶层的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壹号皇庭》到《妙手仁心》,律师、医生、警察组成的故事,让港剧变得非常有格调。他用纯音乐替代主题曲,那个经典萨克斯风的音乐一响起,满满的回忆。他的剧中人物一般有一份薪水丰厚令人羡慕的职业,有着一流的专业水平,一众可以交心的朋友,平日的休闲活动不是去酒吧、打网球,就是架着游艇出海,既不至于挥金如土也不用节衣缩食,有心有力去讲究生活的品质。这都是年少的我们羡慕并希望获得的生活,诱惑着我们去向往着,有很多人因为他的剧选择了律师和医生作为自己的理想。

    医院和酒吧:医院是一个载体,除了Annie之外大部分主角都是医生,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救死扶伤,无论是急诊室的井然有序,还是脑外科手术精密安排,整部剧传达的一直都是专心、专注、专业的职业精神。After Five酒吧是另一个载体,下班之后几个老友来到酒吧放松自己,每一次的聊天都是精彩绝伦,无论是表白还是讽刺,附和还是抢白,都是悠悠的吐出,笑盈盈的表情,蕴含的深意和论理都让我受益匪浅。所以对白太好,音乐氛围太好,妙手之后再没有哪部剧有这么经典酒吧镜像。



    爱情:不同于一般的电视剧,妙手中每个人都有好几段感情,小时候不明白原来电视里爱情是可以排列组合的,最后发现所有的过去的磨难只是为了让我们感动真爱的美好。

    Paul程至美&Jackie唐姿礼:全剧最经典的镜头就是Paul在病床前给昏迷的Jackie念《小王子》。他们从一点误会开始,Paul有点呆萌不善解释的性格和Jackie有点爱八卦又热心的性格让误会解开后的两人变得非常契合。都爹利街淡淡的煤油灯下Paul喝醉酒坐在台阶上,Jackie偷偷给他系好鞋带擦好眼镜,看见他醒来立刻又解开他的鞋带故作镇定提醒他鞋带掉了;Jackie担心Paul工作太忙没时间吃饭,送上两个号称神奇的永远吃不完的零食盒子,后续Jackie偷偷往零食盒子补货时的小小甜蜜;太平山顶的日出,那句“明天比今天更美好,后天一定比明天更精彩,将来的事总是比较有意思”。吴启华与蔡少芬和剧中的人物互相成就,他们在最适合的时候遇到了程至美和唐姿礼,因为这部剧他们夺得了最佳拍档,蔡少芬的史上最年轻的视后,以及无数剧迷心中的最佳CP。

    Henry黎国柱&Annie江新月:这是另外一对经典成熟男女的爱情故事,他们相识在校园时期,过了10年再见面时Henry放荡不羁游戏人生早已忘记了Annie,直到看到那本百年孤独上写着Annie的老地方邀约。“我们以前是否认识呢?”“我不告诉你,让你以后还会再想起我。”从每次见面的针锋相对到后面的双剑合璧,Annie姐这个大律师绝对是御姐气质全开,Henry的玩笑中有真真假假,但是浪子真正想安定的心让我们终于感慨Annie的等待终于有花开的一天。妙手的浪漫不是用金钱堆砌出来满地鲜花或是盛大的场面,它的浪漫是各种小物件小心思,不经意的触动到你。陈慧珊小小的眼睛绝对不是传统的美女,但是她是港剧里面的最有职业女性气质的人,没有之一。

    友情:妙手中最难得的还有友情,三个男人(Paul&Henry&Gilbert)同住一屋,一个人有事另外两个及时调侃也好安慰也好,朋友的关心恰到好处;两个女人(Jackie&Annie)姐妹同住,八卦也好卧谈也好,真实感人。再加上After five的老友鬼鬼,平淡里见真章。很多年以后我知道那个只是邓SIR给我们的乌托邦,现实中哪来那么美好的友情,人还是自私多些,当有了家庭的责任后,友情渐渐模糊。

    谨以此文献给自己爱了十九年的妙手仁心,乌托邦不在但感动和美好长存。

    小薰
    2017.5.29

     4 ) 那个不再的香港

     想写的不是影评,不过的确跟《妙手仁心》有关。想写的是剧里的那个香港,那个有点模糊了的香港,还有此刻的香港。我没有看过二和三,一来从来不看好续集,二来实在不忍看Paul谈恋爱那么辛苦。如果看过,可能有更多的话说吧,anyway看电视剧是为了娱乐,此类评说亦属娱己。

        1998年,《妙手仁心》播放的年份,香港发生着多少事啊。这个香港主权从英国转交到中国的第一个年头,人们踌躇满志“港人治港”。这个金融风暴一浪接一浪袭击香港的年份,金管局一再大手笔出手,并引来中央声援,“大陆”从未如此深刻地进入港人视野。1998年,疯涨几年的香港房市进入拐点,市场忧云密布。

        有意思的是,《妙手仁心》里的香港社会如此安定有序。第一个镜头描述的就是急救病人的场面,跟足程序、秩序井然、技术娴熟。同样的镜头在开头几集中出现了几次,作为专业人士的医生、警察面对突发事件无不凭着专业素养充当定海神针,制度完善、分工明确、训练有素,保证所有事件都恰如其分地处置。连个人问题的处置都是,Paul面对背叛的妻子理直气壮要求离婚的事实,充分理性与自信,冷静分析认定自己没有在婚姻中犯错,另一方面以高度责任感完成医生的职责。虽说资本主义社会的香港,出影视作品从不会高举***旗帜,贯彻***精神,虽说《妙手仁心》中几乎没有提到1998年香港的现实大背景,但看着这部剧,不能不让人对香港社会抱有充分的信任感,因为香港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因为香港有一批不折不扣完成制度的专业人士,他们的理性与专业足以面对任何难事。

        吴启华从来没演过如此“正”的角色,在这部剧中彻底洗底。事实上,纵观香港影视剧,《妙手仁心》这样意含大关怀的剧也不多,少了很多港式无厘头,又不失可看性,或许这就是它是我破天荒喜爱的港剧。某种程度上,也塑造了我对香港的好感。等到十年后的2008年来到香港,街道上还跑着一样的大小巴,差不多的公屋里还继续住着一大部分香港人,商科的学生早早穿起正装举手投足初露专业风范,凡事首要“按程序跟进”,因为这个港人对许多事情抱着相对单纯的信任与相对大度的包容。我的确喜欢这样的社会,来自社会主义社会的孩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感到更多的安全感和温情。前两天一位香港学生说:“香港在文化上不知不觉变了很多。”我说是的,我也能感受到,理据的起点多少跟《妙手仁心》有关。

        凭什么“港人能治港”?这不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问题。大陆的逻辑是:人民是主人,当然是当家做主的人,因此虽然大陆人明显不如香港人在自我组织合作动员上训练有素,对这点倒是深信不疑。香港人不是,香港英殖民地是殖民时代晚期的产物,大英帝国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香港的本土文化,只是在上面顶替大清王朝加盖了一层英国统治机器及其本土办事人员。所以香港是世界上鲜有的从未反抗的殖民地,多少都存有对英国的好感,这在英国庇护下的百年,一如借来的百年,换得一个不一样的“香港”。当初时,英国人顶替了拖辫子的清人,将不列颠的制度一气搬到香港,和香港人一起跟着程序做事,再一齐效忠“英女皇”。既然都是“跟程序做事”,那就找个人“跟总督程序”做事吧,以此逻辑,特首出身必为公务员出身。如果说商人出身、只有短暂政府工作经验的董建华上任有政权交接的政治考虑,那么曾荫权全凭个人几十年不错的政府工作经验上位。为了保证顺利过渡,香港别出心裁地设置了“功能组别”,赋予各方面“专业人士”第二张选票的特权,虽然按“基本法”早该撤销,但直至2010年爆发“五区公投”功能组别仍稳坐泰山。对“专业人士”的倚重“群众基础”根深蒂固。“港人治港”很大程度上是专业人士治港。

        《妙手仁心》讲的就是一群专业人士的故事。他们各有各精彩甚至从中国传统意义而言混乱的私生活,但在专业领域内绝对地保持专业精神,信奉“医生-病人,警察-犯人”的配对分清职责井水不犯河水,与情理发生冲突时仍然选择“专业精神至上”。我也的确相信正是这种专业精神让700万人的香港成为世界上最有序的地方。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可以放心地交给专职人士管,但一人一票的民主不是。专业精神造就专业人士可以从专业角度思考从工作对象的角度思考,但自动屏蔽从其他专业角度考虑问题,也难以把对立的医生病人警察犯人放到同一阵线来统合考虑整个社会。

        我想,看过《妙手仁心》的人一定对里面人物的规则意识印象深刻。无论公还是私,是讲求理性的工作还是感性的情感时,都会问:“问题在哪里呢?”再按照所出的位置来判断所负的责任,以责任评判应对与进退。如果在一己责任以外就释然,如果是自己的责任就该由自己担负起来,想出解决的办法。这种想问题的方式,有利于专业化,极有利于责任范围内把工作做得完美。潜在的一个心理是:只做职责之内的事,担有限的责,尽量杜绝职责内犯错。曾荫权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2009年10月14日他在立法会宣读施政报告,泛民议员展示争取双普选的英文标语“Bow Tie Keep Your Election Promise”,曾荫权读着报告突然停下来喃喃自语:“标语的文法错了,单数动词应该有s。”实际是标语为祈使句,无需加s。作为一个正在宣读施政报告的特首,还是难以摆脱几十年公务员对细节的追求。想到曾荫权一再拖延民主进程,甚至公开表示不倾向在任内达成民主,这个金融风暴时运筹帷幄颇有功勋的资深官员想来是感到了超越“专业”的责任和压力,不如留给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吧。那么,作为一个公民的职责是什么呢?握着选票,把着香港社会的方向盘,要香港社会怎样走向哪里?正如所说,香港是个“行政吸纳政治”的地方,这套模式保证了过去港英政府的稳固统治,有行政没政治,政治的头脑在英国国会。的确制度很完备,港督走了,留下来的只是一架走了工程师的行政机器,机器要精密运转少不了维护,环境在变化少不了修补替换,香港怎么办?

        2003年7月1日香港破天荒出现几十万人大游行,其中包括了以团体身份出现的医生群体。要知道过去“专业人士”以团体身份绝少出现在游行队伍中,这次的缘起是对政府SARS期间处理不当而引起了不满。政府在跟足程序情况下的失职令医生无法行使职责,还人员受创惨重。同年队伍中的律师,也因为“二十三条”再次危及“司法独立”而参与其中。专业人士之中亦响起对政治的呼唤之声,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专业人士的质疑、争拗与困惑是那架由专业人士组成的精密机器内部齿轮不咬合的表现。

        一直以来,香港教育训练的是怎样成为好的“办事人”,没受过“当家做主”的训练,更没人受过“特首”训练,有的是“效忠”。于是,从临近回归开始香港讲了很久“解殖”。说起解殖,“专业人士”很尴尬,这些“英式教育”下的精英,被殖民程度远远高于基层;奉为金科玉律的制度也很尴尬,它全然是舶来之物。更为尴尬的是,香港作为特区的身份决定他们还要与广阔中国内地划清界限。新出台的制度要怎样体现香港人主体性?董建华大力推广母语教育,结果被批得一无是处:香港学生怎么可以不学好英语?!比起更多地出入教会的中产及以上人士,打醮拜神的港人更能代表香港特色,更何况边境之外的粤文化早已染上社会主义特色。

        过去读好英文做公务员做医生等等是港人阶层上升的主流通道,一旦上升多少程度上便采纳西方行为方式,努力摆脱传统中国人的种种“老土”,并极力与下层划清界限。Joe的妈妈是卖菜的,出了个医生儿子使妈妈成为街坊羡慕的对象,另一方面Joe的“老土”亦即种种不符行为潜规则的行为常常是Henry等人玩笑的对象,Jackey的爸爸开中药铺开中药,虽不会英文没喝过洋墨水却一身西装领结,同是出了车祸Joe的妈妈拉他去酬神,Jackey的父母责怪她过去跟下层人士阿广来往学了骑摩托才导致车祸。虽然这样,Joe还是有资格笑话差人张创业的老土,从台词上来说张的语言相比几个医生也乡土得多。Annie和Gilbert姐弟的父母移民加拿大,对这双儿女在感情上的颠覆传统大体上只能放任自流。当Joe的妈妈知道儿子挑中个寡妇,只能干生闷气,最后听之任之,否则难逃“老土”的标签。回归后,“老土”的那班人时来运转。港英政府采取合作方式,而没有动摇新界宗族势力,回归后借着“解殖”风与中方力量土著宗族的力量借重重“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大力量。中资机构大量进入,及与大陆联系的增多也导致更“中国”的劳动力有了更多的机会。就连喝洋墨水的人们负责的对象也已经成了内地的“阿爷”,普通话不会说也要卷着舌头说。

        对于脱离底层的人们来说,说英文、不迷信、守规则等等都是香港社会阶层的标志,不可能再回头。而要维持身份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好好为现在的负责对象尽责。都说大陆的中国人有力量破坏世界上任何制度,大陆的行事规则先天与英国制度相左,死守制度还是灵活处理完成职责?这莫过于对“专业精神”的最大考验。

        《妙手仁心》中大陆来的Amy是个有意思的角色,她利用第三者好处来到香港,自己的好朋友在香港沦落贫贱。最终她凭着努力,靠着Joe等人的接纳融入了群体。那时候,香港人在大陆人面前多少有优越感,在Amy这样的大陆医生面前可以扮演者教化者的角色。2003年SARS开粤港合作新篇章,钟南山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得到肯定,香港医生对大陆医疗水平另眼相看。近年,随着港澳行的不断开放,大量有钱人来到香港购物让香港人认识到一部分大陆人有钱到咋舌的一面。而大学对内地优秀学生的开放、对他们留港的鼓励,让香港人见识到大陆学生学业工作上的优异表现,他们的见多识广也让人讶异。无论是传统社会中的“效忠”情结还是西方基督教中的“平等”思想,都造就香港人待人处事上的谦卑,当两者混合在一起,可以说是内心难以遮掩的“卑微”感。对中产以上人士,当“专业精神”的基石被动摇,信心还剩多少?无怪乎,对英国的“解殖”很快又转向对大陆“殖民”香港的恐惧,“解殖”的对象还有一方。
        毋论解殖的对象有多少,“解殖”的核心问题是:香港人该站在哪个位置?某种程度上,香港人在经历着自信心危机,而如本不该怀疑一个人的价值,如Joe教Amy那样,这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香港社会总体上的趋于保守,经济起飞之后这些年香港社会总体上处于稳定状态,人们经历的变动少,大部分人都享受到了经济腾飞的好处因而倾向于维持现状享受成果,而对香港社会本身反思不够。再加上如前文所述,习惯上以所处“位置”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狭隘性,还有整体上教育对“个人意见”表达鼓励的不足,“勤力做事就可过上好日子”习惯想法的延续,以及效率至上任务中心的工作模式,消费主义至上思想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香港社会自由思想的茁壮生长和公议的形成,以至于无法形成有“香港人”鲜明标记的讨论空间。空失落。

        似乎话题扯远了,想说的是《妙手仁心》这个港人“专业精神”治港自信之下的产物在现实中逐渐隐退的状况,其中所描绘的社会我不知道是否存在过,于我个人而言是“那个不再的香港”。香港要避免沦为中国的一座普通城市,不是死抱殖民时代遗产,也不是兴奋或失落地空向往,而是不断地沟通、尝试、表达,从中塑造起自身独有的身份,那不是英殖民地的,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是香港自己的。这个失望与希望交织的时代与社会,谁能说清楚将来呢?我的确对香港的未来开始担忧,不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大陆人、越来越多的人民币,而是香港人对自身的迷失对未来的短视。作为一个大陆人,我为七一游行变成文艺游行而遗憾,我为一些人的政治“冷感”而遗憾,隐隐约约我觉得有过的机会错过便不再,可作为一个外人除了遗憾又能怎样。我不可能反对大陆人。本来,大陆人在香港的强势对个人是好事。

     5 ) 再谈妙手仁心

       四年前的夏天,南京电视台的“经典引进剧场”在7月份的某个黄金档期引进了《妙手仁心》也算是我真正意义上了解到原来那么多经常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熟悉面孔都是来自于一个厂家---TVB。
       四年多过去了,我看过的港剧不下50-60部了,如果要我只选一部的话,毫无疑问我还是会选《妙手仁心I》TVB让我佩服的一个地方就是插曲的选择,尤其是英文插曲。或许因为香港曾经在100年内都是British Colony,港人本身就具备了相对深厚的英文功底。在《妙I》中最为出彩的几首诸如“Miss You Finally”“Angel Eyes”“Paint My Love”“Only Love”等,总是能应着剧情的发展适时地烘托气氛。《妙I》中的主人翁表面上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有温文尔雅的,有放荡不羁的,有天真烂漫的,但是内心世界总是难以让人捉摸。就像Henry,作为急诊室的SMO,他在收工后酒吧里的不羁行为以及与无数女人淫乱的确让人费解,然而在这事实的背后总有一定的前因,比如十年之前他失去了挚爱的女朋友。打火机作为一件不起眼的物品,对于Henry来说确实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过去他曾习惯于用打火机为死去的女朋友点烟,当然后来他又为Annie点烟。在前女友与Annie之间的这段空白,他通过放荡自己的生活来麻醉自我内心的痛苦。Jackie,一个心直口快,豁达开朗的急诊室女医生,对待感情的事情相当认真。她可以等着留守在监狱里的男友阿广,不离不弃。和平分手之后,与Paul的感情道路也并非走得一帆风顺,更是在剧集结尾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妙II》可以直接无视了)。在地下走道里,她想去抓Paul的手,却怎么也抓不到,不知道是不是Paul太迂了,让人看得又好气又好笑。Jackie的病是出自于头几集中,一次骑摩托车带Joe出去兜风而不幸甩出马路后留下的隐患。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这次事故,或许《妙I》中的感情路线也不会走的这么曲折迂回。当然也就没有剧末Paul坐在Jackie昏迷的病床前为她读《小王子》的经典镜头了。
        至于Paul,印象中本剧的第一主角,在故事的开头就已经是有名的脑外科医生了,然而却没有兼顾到家庭,不久就和妻子离婚收场。为了这件事,蒙在鼓里的 Jackie在前几集中一直对Paul心存误会。Paul一直是一完美的人格与专业形象出现在《妙I》中的,惟一的瑕疵恐怕就是14集中和Annie的一夜情了,没想到这并没有成为“妙I”后来剧情发展的伏笔反而成为了“妙II”中Paul和Henry反目的导火索。与Paul和Henry同住的另外一个主角Gilbert则算是一个悲剧角色,Gilbert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也有些优柔寡断,他一开始一直被大伙儿误解为一同性恋,向Jackie表白的时候还被Jackie取笑,当然失败的原因多半也是Jackie当时对身处狱中的阿广还不离不弃。要不然,Paul和Gilbert谁和Jackie一对还两说。Gilbert的悲剧在于,在剧尾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中意的人Fanny,却同时不幸的因为身患AIDS而先后离世。真的替Gilbert不值,Henry淫乱多年安然无恙,而老实本分的他却染上AIDS真是天理不在啊。
        Annie,其实是女中的Henry,和Henry也算棋逢对手吧,如果说Henry放不下的是十年前的那段感情,那么Annie是放不下大学时代与 Henry的短暂交往(Henry当然是忘得一干二净了),之所以他们俩的感情后来如此纠结,多半也是Annie一直不愿像大学时代那样放下身段主动来找 Henry,而且似乎那年的遭遇给了她不小的创伤,也导致了她对男人有些许的厌恶。我相信她是爱Henry的,至于Henry爱不爱她,打火机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且不管“妙II”,他们毕竟在“妙I”有了很美满的结局。除了这五个人,《妙手仁心》还有一条支线,即Joe,Peter和Helen的错综复杂的关系。Joe和Henry,Jackie共事于急症室,Joe就是那种爽朗热情,对感情认真执着的年轻小伙子,他没有去追求和他年龄相若的May而是追求年长于她的失婚护士Helen并且屡败屡战,勇气可嘉。Peter在此剧中,更多是增添欢乐因素,性格特征并不是十分明显,但是确实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朋友,他也是剧中惟一的一位警察。
        《妙手仁心I》描述的是医生之间的工作,生活上的事情,也涉及到了很多其他职业,比如Annie是律师,Peter是警察,Paul的前妻是保险经纪。与什么豪门剧,偶像剧,古装剧不同的是,这一类素材的剧集很贴近观众的生活。很客观真实的反映出了工作一族在生活各个方面所遇到的困扰与收获,虽然爱情几乎永远是所有电视剧不可避免的一条剧情线路,但是在它之外,《妙手仁心》很好地诠释了“现实”与“生活”两个词。面对各种棘手的手术,不同症状的病人,人际关系之间的微妙变化,你总能从他们的言语行为中得到一些启示和感触。每天After Five酒吧里一群人的畅饮谈天也成为不少深受“妙I”影响的观众所向往的生活。
        再说演员,Paul:吴启华,成功洗底的一个角色。他不再被定位成大奸大恶的反派,在TVB地位稳定陆续做了多年TVB一线小生,直至离巢来大陆发展,其实他的骨子里就透着一种儒雅绅士的气息,看他的剧是一种享受。Jackie:蔡少芬,个人认为在《妙手仁心》里面的蔡少芬是她最美的时候,很清爽率真,不妖艳魅惑。直至最近的《珠光宝气》不得不说,岁月不饶人,即便是烟熏妆浓妆上阵也难掩岁月痕迹,作为四大花旦之一,她的演技毋庸置疑,只是Jackie的形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Henry:林保怡,现在的林保怡是TVB的一线小生,每年1-2部男1号的戏,只是似乎都是跟着戚其义,戚其义的天地三部曲《天地男儿》《天地豪情》《创世纪》的确是TVB中的上乘经典之作,只是毕竟监制各有千秋,他虽擅长豪门恩怨剧,对于《妙手仁心》这种细腻刻画中产阶级平凡生活的剧集明显比起《妙手仁心I》的兼职邓特希差了不少,《妙II,III》纯粹也只是因为Paul和Henry的存在才看完的。再说林保怡,这个小眼卷发男人,骨子里有种酷酷的感觉,饰演Henry的确是恰到好处。他也是那种不论正反角色都能拿捏的恰到好处的艺人。Annie:陈慧珊,也是四大花旦之一,气质型女艺人,对她的了解并不算太多,可能因为后来很快淡出TVB了,不过她与林保怡的情侣档的确是相得益彰,回味无穷。Peter:张家辉,2009年终于凭借《证人》拿到了香港金像奖影帝,其实挺怀念他在TVB的那些日子,比如《金装四大才子》里的唐伯虎,《天涯侠医》里的王甫芬;其实Peter一角也挺有趣的,当大家围坐在After Five的酒吧里讨论Jackie脑肿瘤的时候,他这个外行冒出来一句“脑生虱”,脑子里生了虱子好不好治啊?这一席话煞是可爱。也适当地缓解了众位大国手们对Jackie病情的忧虑。Joe:马浚伟,马仔至今一直是TVB的一线小生,在人们脑海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陈小春版《鹿鼎记》中的康熙一角,或许是相貌缘故,他总给人一种和蔼邻家大男孩的感觉,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的角色发挥,不过近几年的几部戏《突围行动》《铁血保镖》都算有着不错的表现。
       一晃距离《妙手仁心》香港首播的那个夏天也已经过去了11年,当年这批新晋的小生花旦们留守的留守,离巢的离巢,再重新合作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在他们的脸上终究掩盖不了岁月的痕迹,芳华不在。邓特希终究是拍完这部就离开了TVB,戚其义终究是接手拍完了两部续集,真的不希望角色的生死,剧情的发展都受限于人员的变动和监制的替换,然而这却又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1000个人脑海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邓特希如果接拍续集,蔡少芬如果不是因为档期冲突,陈慧珊如果不是因为回美国治病,剧情会怎样呢?或许根本就不会有续集,因为些许遗憾永远是完美的一部分,而Jackie是否苏醒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在她的床边,Paul曾经为她读着那本《小王子》。。。

     6 ) 廿年孤独——写在《妙手仁心》20周年

    忘了是小学几年级的夏天守在电视机前看《妙手仁心》,激动的同时总觉得有些沉重。年少无知的小学女生不懂情呀爱呀,只知道两个人如果在一起就要白头偕老这种童话道理。那时刚好在播第二部的中段,因此不识得Annie,看见Dorothy与Henry一夜风流就以为这是一段罗曼蒂克的开端,殊不知大部分时候这就是故事的结尾了。

    其实,谁是谁谁爱过谁的问题根本无关紧要,长情与薄情间不过一部续集的差距。监制的人都已忘记曾经的人物有几多深情,让看剧的人去在乎就显得傻气了。反正,只要剧情需要,再多情的Henry哥也可以奋不顾身用力爱一个人——放在官方内容里就是人物成长,绝非OOC。话说回来,那时候我喜欢的其实是Dorothy,因此对那位境遇略显悲惨的前任Annie就没有太上心。至于后来的Sarah或其他,我是真的没有兴趣。不是不够好,仅是难过于人不如故。

    总之,这么多年我始终没有看过《妙I》

    然而上周我却像着了魔的开始看港剧。后知后觉地听说童年女神Flora因退出无线还拍了部告别剧,于是特别虔诚地找来看。《波士早晨》是那种俗气但无害的都市言情,部分桥段狗血得惊人,甚至超出了TVB平均值,可我竟然看得津津有味。Flora越老越有气质,男主的痞样也有一丝当年林保怡的风味。十几集看罢意犹未尽,想翻出《鉴证实录》重温,这时才突然想起我从来没有看过《妙手仁心I》——可距离我第一次看港剧都十年了。

    十年前的我甚至没有“十年”的概念,似乎这个词重如一生。其实十年轻得不过弹指一挥间。当江大状第一次在吧台边轻描淡写地说出“十年”时,她或许真的没有想起很多,再多不过黎医生曾经的一张稚嫩傻脸。但,淡也正淡在如此,淡在他们之间什么故事都没有,除了一个写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页脚的伏笔。她多少次讲起往事,笑得没心没肺、漫不尽心,说要人记得太难太辛苦,可分明是她自己将自己变成他都记不起的样子。你说说,那轻佻模样究竟像谁?Henry或许会在自己的倒影中想起她细长的眼眸。

    因为Henry,Annie“潜心修炼”十年。后来的她自以为所给的爱情旗鼓相当,到头来也不过一阵暗涌,最后消失在无数海流里。Henry一语道破她不是玩得起的人,Annie笑而不语。而对于Henry自己,或许玩得起是真的,深情也是真的,可惜他习惯了张口便是甜言蜜语,以至于当他再次说出爱或不爱时,他自己都不知究竟是真是假——这恰是欺骗的最高境界了。

    我最喜欢的一幕是Henry离开After Five送Annie回家,但在各怀鬼胎的两人之间竟然除了一杯咖啡和一个吻什么也没发生。深夜,男人独自坐在自家客厅,没人知道让他失眠的究竟是那杯咖啡还是那个吻。我说这就是爱情。

    如果后来黎医生想起一弯新月曾经苦等十年的爱情时,他摇头说游戏规则不是如此,我定会抄起拖鞋砸屏幕上他的脸。输了还谈什么狗屁游戏规则?究竟是谁的错,让对手在这场博弈中动了心?真正高明的玩家不应该给人以期待,他也不应当期待所有人都能懂得走肾不走心的道理。可惜Annie最初是懂的,甚至想成全Henry成为那位头号玩家——瞧,十年前的她根本没有期待什么,居然将邀请写在《百年孤独》的中间一页——不是开始也不是结尾,是毫无理由的中间。比起期待Henry能看见,她大概更期待Henry没看见,只是一厢情愿地浪漫自己,幻想新月与国柱可能有但最好没有的爱情。那一页或许写着某位何塞·阿尔卡蒂奥的风流,又或许写着另一位何塞·阿尔卡蒂奥的死亡,可无论哪一段都是结局既定的孤独中的一环。

    后来的Annie已经不再看小说结局,好奇心旺盛的我虽认为这样不妥,但却真切地理解她想要逃避结局的心——所有的故事到最后都是悲剧,而喜剧不过是在故事的中途戛然而止。她知道世间结局不过仅此一种,只有尚未开始的暧昧最美。

    话说回来,既然Annie与Henry读过同一本《百年孤独》,亦有一个可以分享的“老地方”,那么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才能使Annie恰好记住,Henry恰好遗忘?

    当我这次看完《妙I》,我不会再去重温《妙II》中Annie与Henry的结局。不是因为我记得那不会很好,而是因为他们之间最美好的暧昧其实在《妙I》的廿七八集时就已结束,悲剧的尾声正要渐渐到来。就像我之前说,Annie在最初是懂得游戏规则的,可惜她后来忘记了。Henry所渴望的棋逢对手,是一个足够现实的玩家:她不会偷偷打量酒杯后的人,不会在Henry接近时狂喜还装作不以为意,不会期待他能变成一个好伴侣;那个玩家确实会在他带别的女人走进她的房间后装作毫不介意,确实会独自熄灭一支蜡烛,不同他多说任何一句出卖自己的话。

    Henry需要的她恰好是她伪装的那一半。他开口闭口都是游戏和规则,就是因为他希望为暧昧预设一种无风险模式,使得自己不要为谁心碎,更没有谁会为他心碎。而Annie欲擒故纵的把戏虽高明,却不过一种伪装。她的漫不经心就算骗过了黎国柱,也不可能骗到自己的心。结果他们都失算了,酿成一场大祸。假象中,男人以为自己找到天造地设的灵魂伴侣,女人以为自己终可以让多情种对一人痴情。可事实是,没有人能够真正为谁改变。Annie还是那个Annie,Henry也还是那个Henry。

    就像所有TVB的“职业剧”,《妙手仁心》不过是披着医疗外皮的医生罗曼史。虽然情感细腻真实,但剧中浪漫脆弱的一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可复制。甚至,在TVB自己的剧集中也不再有这样的一幕:男女主人公相约酒吧,乱侃感情生活与人生哲理,像排列组合般尝试各种不同的爱情,而心中始终还有一个不是眼前人的她或他。我已无心揣摩Henry是否曾有一秒想与Annie白头偕老,只知他虽为Annie等待的人,可绝非Annie期待的人。难得他们看上去有多登对。

    十年廿年后,我不再记得《妙II》中关于Annie的情节,更不知道《妙III》中黎国柱是否曾有一次饱含热泪提起她。但我希望她在他心中能有一个无法被超越的位置,即使在她之下永远后继有人。至于结局是否真的如此,你莫话给我知。

     7 ) 我最爱的角色——Gilbert

    剧才看到一半就被无意间忘记关掉的弹幕剧透了Gilbert的结局,难过到都有点不想看下去了。从小到大看过的所有时装剧里,阿Gil真的是我觉得最好的男性角色了,三观极正,骨子里的善良正直;即便小时候被病折磨得几乎没命依然热爱生活;说话总是能一语切中要害,直言直语;不会因为自己的性取向自卑,喜欢男人的时候就交男朋友,后来被Jackie吸引慢慢发现自己也可以喜欢女人的时候也没有刻意回避;对待自己的病人尽心尽责关怀备至,但也始终公私分明;喜欢随身带着唇膏时不时擦一擦;说话总是温声细语,很少发脾气很少较真,礼貌绅士;有点小护短有点小傲娇有点小少女;最大的弱点是烦恼的时候对任何事都没有抵抗力,因此老是被Henry使坏地使唤……还有好多好多小细节,阿Gil这个人我真的说不完,他太真实太真实又太吸引我了,这可能就是我最想要的朋友的样子吧,以至于看剧的时候我的注意力甚至从程至美和阿Paul身上全部转移到了他的身上。为什么这么好的一个人居然会因为救人而被感染艾滋去世?越来越不敢往后面看了,看一集,阿Gil的镜头就少一集,真的无法想象他在得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的时候心里有多么震惊多么难以接受,总之我真的很无法接受。“我叫Gilbert,英文名来的,不是叫娇拔啊伯父,我姓江,我的中文名叫江满月。”江满月,拥有这么美好的寓意的名字的这么美好的一个人,却没能拥有一个好的结局。

    Gilbert 的死,让我无法给这部剧五星。

     短评

    港剧评分:85/100 我为什么爱港剧……理由之一便是少年时代的精神食粮大多来自港剧,是我“见识”的一部分,职业观更如是。工作多年后更是发现,那个职场依然只存在精神世界。

    4分钟前
    • 朱叉叉
    • 推荐

    补老剧。虽然如今看起来节奏慢了些,但是那些感情戏还是很美好,而且有那么多熟悉的脸,现在都不知道要到哪里找了。Henry和Annie果然就是需要被拯救的男人和圣母的配对呢。演得最好的绝对是张家辉啦!这片子放到现在,他和马浚伟绝对会变成CP的啊!

    7分钟前
    • 烏滌非
    • 推荐

    除了Gil和艾滋女、Joe和Helen的感情有点莫名,其他都堪称完美

    10分钟前
    • 雷霆老姐姐
    • 推荐

    吴启华 蔡少芬

    11分钟前
    • 甜椒Oli
    • 还行

    都是让人怀念到哭的演员。特别是陈慧珊和林保怡这一对!

    13分钟前
    • Mallow|淡水水
    • 力荐

    我能与每一位喜爱「妙手仁心」的人成为朋友。

    18分钟前
    • 昊海星空
    • 力荐

    喜欢里面的每一个人,喜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每一段故事,喜欢里面的配乐~~

    19分钟前
    • Lavender
    • 力荐

    过了这么多年再重温一遍,发现小时候崇拜的香港是精英社会的香港,中产那种理性,平和,洒脱,以及工作上的专业精神,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让人心向往之。Paul完全是编剧造出来的理想型代表。为何九十年代的港片职业剧出色,大概就是这些价值观让人着迷吧。

    20分钟前
    • 春山可望
    • 力荐

    超级好看!

    23分钟前
    • 多看电影爱电影
    • 推荐

    为paul雨中深情的眼神难忘。不得不说,昔日的tvb跟如今很大不同,一是情感的理性,二是人物价值观的多元。如今的tvb,动辄撕逼扇耳光,哪还有精英气质可言。林保怡的角色换到如今,要被骂死了渣男,可剧里一众人物都公私分明,对业务能力私人情感利落分开,女性角色也没有荡妇羞辱,更没有丝毫说教和讲道理 。那真是香港最好的年代。

    25分钟前
    • Titiany
    • 推荐

    Annie Henry 我就是喜欢这种很ging的人 肿么办

    29分钟前
    • 林翛然
    • 力荐

    忽然想看吴启华遂又重看,喜欢Jackie和Paul,Jackie大方热情开朗阳光,Paul温良谦和,温暖感人的一对~原以为吴启华是儿时的菜,现在看还是不禁动了凡心

    33分钟前
    • 一二
    • 推荐

    吴启华造就了我对男人的初步审美标准...

    36分钟前
    • 樹一
    • 推荐

    现在看九十年代的TVB剧能明显感到时代感,但是剧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竟不落后于现在。每个角色的台词恰到好处,简单又精彩。他们在感情处理上更是充满智慧,平淡真实,又潇洒动人。p.s.几个主角的关系设定上像极了老友记,连泡吧都是主要场景,真是喜欢。

    39分钟前
    • Raphael
    • 推荐

    很典型的港剧,很真实又很浪漫,喜欢里面的每个人,心目中的港剧经典~~

    41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很喜欢蔡少芬。

    44分钟前
    • 俞晓之
    • 还行

    小时候看该局,就特别羡慕和向往都市精英的生活,早上施展自己的专业,晚上泡吧闲侃,人格独立,包容多样。现在工作后发现,妈的,从早到晚都是狗,早上上班狗,晚上单身狗,艹

    47分钟前
    • 南国小主
    • 推荐

    少年时期就是被TVB包围!经典!

    50分钟前
    • yocofcjx28
    • 推荐

    经典剧,好看,演员演技在线

    55分钟前
    • 苏幼
    • 还行

    当时很喜欢的一部港剧,很怀念陈慧珊。

    58分钟前
    • 爱情海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