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战争片 从海底出击

    从海底出击

    评分:
    0.0很差

    分类:战争片其它1981

    主演:尤尔根·普洛斯诺  赫贝特·格勒内梅厄  Klaus Wennemann  Jan Fedder  拉尔夫·瑞克特  古特·拉姆普雷切特   

    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长津湖

    • HD

      地狱尖兵

    • HD

      志愿军:雄兵出击

    • HD

      血战许昌

    • HD中字

      大逃亡1963

    • HD中字

      收件人不详

    • HD

      关于我妈的一切

    • 正片

      浴血狙击

     剧照

    从海底出击 剧照 NO.1从海底出击 剧照 NO.2从海底出击 剧照 NO.3从海底出击 剧照 NO.4从海底出击 剧照 NO.5从海底出击 剧照 NO.6从海底出击 剧照 NO.16从海底出击 剧照 NO.17从海底出击 剧照 NO.18从海底出击 剧照 NO.19从海底出击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发明了一艘出没无踪的潜艇,在海战中无往不利。一次,这艘潜水艇奉命出击,执行对英国船队的袭击任务,当他们完成任务返航途中,却遭遇上前所未见的危机。潜在的重重危机随时威胁着舰艇上官兵的生命安全,这个貌似强大而冷冰冰的庞然大物完全不能自保,一切 只能听天由命......  影片改编自战地记者布克海姆的畅销自传,荣获1982年第54届奥斯卡金奖六项提名。 沃尔夫冈·彼得森成为第一位凭着德语电影获得最佳导演提名的人。

     长篇影评

     1 ) 经典源于细节——以几个人物形象为例

    本文的配剧照版,请查看http://www.douban.com/note/314030943/
    转载请注明作者。【以下内容有剧透】

    作为一个关注细节的人,我在看Das Boot这部电影第一遍的时候,为整部影片安插的细节之多,感到非常吃惊。这之后我又听了导演评论音轨,在里面,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强调了这部电影是基于“让片子里的每件事物都有意义”的理念制作的,“而不是类似于,‘等着看会发生什么吧’”。听到这里,我又重新看了这部片子第二遍,很高兴地发现了一批看第一遍时没能注意到的细节。可是当我看到第三遍、第四遍乃至更多遍的时候,新的细节依然层出不穷,让我开始理解这部已经有30年历史的影片,依然历久弥新的原因。从某种角度说,影片的创作者就像是打造了又一个沉没于海底也不会被海水碾成碎片的、牢固可靠的U潜艇,种种细节充分展现了其工艺之精美,以及内涵之深远与丰富。
      
    整部电影非常娴熟地使用了两个看似普通,却异常有效的叙事手法:对比与重复,在五位主要角色中安排了三对比较——艇长与轮机长、大副与二副、沃纳少尉与上述四者;通过不同的时间节点上人物的不同行为,刻画他们的成长与发展;通过重复以往的场景与对话,重申人物不变的主导性格与动机。
      
    如果说性格刻板、生活洁癖的大副与狡黠乐天、不拘小节的二副这对人物的对立是显然的话,艇长与轮机长表面上不存在任何对比。他们同样的经验丰富,又同样爱艇如家,同样具备关键时刻“扶潜艇于将倾”的能力,也同属于日渐衰微的“alte Gang(老一群)”,面临被“嘴上逞英雄”的新一群所取代的悲剧。然而影片的创作者们希望经由本片塑造的,显然是拥有不同主导个性的两位不同人物。在两位主要角色拥有一大批重合的个性背景的情况下,就尤其需要安排细节以区分二者的不同。在这里只简略提两个表面上完全不影响剧情的小枝节。首先是他们军装外套下所穿的衬衫具有截然不同的主导色——轮机长为代表热情的红,艇长为代表沉静的蓝色。这显然是服装部门的特殊用心:当轮机长身穿一件红蓝色格、红色为主的衬衫的时候,艇长有时穿着一件蓝白格衬衫,有时穿着纯蓝的衬衫,有时穿着一件红蓝色格、蓝色为主的衬衫。在轮机长穿着一件血红色的毛背心的时候,艇长也会把深蓝色毛外套穿在里面。当轮机长捧着泛黄的照片,完全被对妻子的思念、对回家的渴望击倒时,只有刺眼的血红色毛背心能从色彩上加重这一强烈的思绪;在潜艇沉于海底,无处不需要维修时,红蓝格衬衫又变成了可以最准确地表达忘我工作与沉着应对在轮机长身上的统一的意象。侧面印证红蓝色比喻义的另一个证据是,在艇长唯一一次相对鲁莽地在暴风雨中进攻驱逐舰的场景中,他自始至终戴着一条印有明显红色花纹的围巾。这条围巾此后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在艇长因为与其他U潜艇航线重叠而暴怒的时候。所以说,红色在本片中是代表冲动与激情的视觉语言,使得轮机长之性情与艇长之冷静得到区分。作为轮机长最真挚的朋友,艇长在接到穿越直布罗陀的自杀式任务后,很快拍出更换轮机长的电报,理由是“Der Leitende ist fertig(轮机长累了)”,所以“Er muss von Bord(他必须上岸)”。隐藏在这些对话背后的事实是,艇长本人是永远不会将“累”的一面展现于外界,也不需要任何人帮助他“上岸”的。这并不是指他冷漠无情,否则也不会有听香颂唱盘,或者与无线电员亨瑞希交心的情节。只不过相对于轮机长,艇长无处不在的沉静与客观,导致了他远没有前者那么多的维系于“岸”上的感情羁绊。
      
    第二个可以充分展现轮机长与艇长区别的细节,是二者与沃纳少尉在影片一开始时,面对掀翻一桌酒瓶以搏众人一笑的二副,通过不同的面部表情,所做出的不同反应。沃纳少尉的肢体语言掺杂着愉快、兴奋与好奇,显然觉得这位陌生的中尉是个有趣的人。艇长既没有微笑也没有皱眉,像是认定了二副的所作所为既不足为恼,也不足为奇。最微妙的是此时挂在轮机长脸上与前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的,因为打电话受阻的焦虑,而显得有所迁怒的神色。全片中类似这样的片段,还有轮机长猛然听见广播里播放的军歌,狂躁地命令 “Abstellen(关上)”;听到英国皇家空军空袭科隆的消息,他把咖啡杯重重地撂在了桌子上,心急如焚地径直走出了军官舱。在这些场景中,他的本意绝不是怠慢寻欢作乐的二副、无辜的亨瑞希或者坐在一旁的另外四位军官,而只是本着至性至情、忠于内心感受的主导性格行事的结果。顺便一提,上述三个场景中的两个,他在土黄色军常服里穿着的,都是那件红蓝相间、红色为主的格子衬衫。
      
    另外一对已经提及的对比,就是刻板到“可以用后面夹坚果”的大副和想出这句玩笑话的二副。此二人的对立简直就像水与火:海归报效祖国的大副身高超过一米九,满口方言的二副身高不足一米七;大副谈及宏伟的志向与高尚的理想时,二副总在一旁瞪大了眼睛吃惊地盯着他看,二副笑闹耍宝的时候,大副一般也在背后冷冷地旁观。有一个细节是,二副在酒吧捉弄歌女的同时——据导演评论音轨所述,连饰演歌女的法国女歌手事先都不知道二副打算开的玩笑是如此出格——大副却在远景处倚着一扇门的门框,自始至终不带一丝表情地凝视着眼前的这场喜闹剧。为了突出这个角色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大副在四个小时的影片里就很少穿与艇内其他人相同的衣服,罕见的几次与人衣着相同,却都是与二副身着相同款式的军常服,不过二人的天差地别同样可以体现在领带的系法、衬衫的整洁与否甚至是徽章的光亮程度上。在二副非常满足于生活中平庸的乐趣的时候,大副却几乎已经不属于这个俗世了,因为纵观全片,他几乎没有吃饭。诚然,他没有缺席过一次片中所铺陈了的正餐,并且总要以夸张的餐桌礼仪震慑住不够讲究的艇长、轮机长、沃纳少尉与二副。但是且看他在四次正餐中吃进了什么——
    主餐为羊排的第一餐,大副用刀叉细细地分割成块,还没等吃就满腔热情地去值第一班观察哨;
    主餐为鱼的第二餐,大副用刀叉完美地剔到骨肉分离,还没等吃就被艇长撵去放英国军歌;
    主餐为猪肉的第三餐,大副用刀叉耐心地把没长毛的部分挑了出来,还没等吃就被轮机长骗去找了医生;
    在“维悉号”上的饕餮,镜头的右侧,大副拘谨地拿着一截类似于瓜条的东西往嘴里送,镜头的左侧,二副已经大半只鸡腿下肚。
    尽管错过了所有正餐,大副对另外四人吃布丁、榨柠檬汁、喝咖啡的“小灶”行为依然毫不热衷,他宁愿在一旁向见习军官乌尔曼口述自己对于军容军纪、军事领导力的思想认识。乌尔曼是一个我还想在后文中加以详述的角色,但此处代表着艇上唯一一个还能买大副账的人。但是两次“小灶”情节过后,本片细节的威力又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前景中,艇长、轮机长、二副与沃纳少尉聊着他们的话题,背景中,乌尔曼开始发愣打呵欠,直到被大副催促,才磨磨蹭蹭地拿起笔在本子上誊写,暗示了这位唯一热心的听众也已经流失。 那么大副有没有哪怕一瞬间放下他这种近乎于“存天理,灭人欲”的架子呢?事实上是有的。假如仔细观察五位军官在“维悉号”上是如何对待他们手上的香槟,可以发现艇长、轮机长和沃纳少尉仅仅抿了一口,大副和二副却痛快地把一整杯都喝干,只不过前者是出于总算见到一批热忱的纳粹的“快慰”,后者则是在任何权威面前都能本色不改地行事。

    另一个有关大副的极其微妙的细节,是他身为一个本身的存在就能给人带来不快,总在蔑视他人甚至常常在害人的纳粹分子,却一次不落地参与到了三段和救人有关的情节中。如果目的只是简单的让这个“希特勒青年团领导人”卷入战争丑陋、消耗、完全不光鲜的一面,则只需安排他在一旁惊恐地旁观便足够了,没有必要变成三次不遗余力地出手相助:首先是派格姆滑落甲板的一次,大副帮助把他抬到控制室的一个平面上,为此湿透了衣服;第二次则是配合兼职医生的亨瑞希,挽救重伤的领航员Kriechbaum;最后一次是空袭后躲在掩体内,他试着为被弹片击中的水手长止血,又一批炸弹落下,弄得所有人浑身落灰的时候,他反而是为伤员殿后的那一个。这些都是本片在电影创作空间内的自由发挥,但事实上已经大大地偏离了原著小说作者Buchheim的本意——在原著小说里,Buchheim连最后一个讽刺这一角色的机会都没有放弃,在重返拉罗谢尔的航程中,还记述了一次此人“足以上军事法庭”级别的重大失误,并反复使用“unfähig(不称职)”一词用于贬低。而在电影里,艇长对大副所下的“判词”只有“Kinnmuskelspanner, junger Marschierer, weltanschaulich durchgeformt(自以为是的人,年轻的进军者,世界观被塑造了)”,有必要注意的是,这些评价没有一个同艇长抨击拉罗谢尔酒吧里的年轻军官们的用词重合:“(jetzt kommen) die Quexe, die nassforschen Typen, Maulhelden(盛气凌人的一群,嘴上逞英雄)”。这就又涉及到一个回答起来或许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容易的问题:片中的大副,到底是不是一位Maulheld?从艇长与大副在第二次用正餐时剑拔弩张的言词交锋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艇长在蔑视地说出“Maulhelden, nichts als Maulhelden, allesamt”一句时,“allesamt(所有人都是)”也把大副包括了进去。但是我却认为,本片中真正按照Maulhelden定义塑造的,只有拉罗谢尔酒吧里喧闹的军官,以及“维悉号”上那批跳梁小丑一样的船员:艇长给予这批人的一律只有冷峻的面部表情加之轻蔑的眼神——在拉罗谢尔酒吧,他评论醉酒的“新英雄”的措辞之严厉,与此前先后三次容忍了酒后胡闹的艇员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维悉号”上,他连礼貌的微笑都不屑施舍给好奇心过剩的舰长。相比而言,艇长在对待大副的态度上,就相对软化得多。就算只是出于充分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战斗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行事,我也不相信鄙视Maulheld者如他,会在深陷海底时主动坐到一位Maulheld身边,谈论分米波、厘米波或者任何别的问题。再考虑到本段开始时提到的,电影创作者在很多细节中为大副设定的良知尚存的立场,我认为本片对大副的判断停留在“weltanschaulich durchgeformt(世界观被塑造了)”的层面,虽说有过度理想化之嫌,但对于一部电影而言,未必不是一个讨喜的设计。
        
    更何况,与小说中的大副不同,电影里的大副在海巡过程中逐渐走上了反思与救赎的道路。在导演评论音轨里,影片播放到“维悉号”上的盛宴,制片人提醒观众注意艇上军官们苍白的脸色与凌乱的胡须,以及大副是唯一一个还注重仪容仪表的人。导演随即补充道,“但他也开始瓦解了。”正如这句评论所揭示的,接到穿越直布罗陀的指令的一刻,也标志着大副这一人物形象的重塑。他停止系领带,脸上开始有胡茬,长出黑眼圈,最终在险些沉没海底的一战中,实现了朝着艇上普通官兵形象的回归。一个只在未剪版中保留的,大副怔怔地擦着望远镜,衣襟上还沾着救助Kriechbaum时落上的鲜血的镜头,传达了很多这位常常被人简单地归纳为“艇上唯一的纳粹”的“扁平人物”的更深层面的信息。几个大副如何对待自己胸前挂着的望远镜的细节,暗示了这个表面上不近人情、不通常理的人物,在内心里最为认同的是自身作为“第一观察员”的职责所在:偷袭护航船得手后,英军驱逐舰开始追击潜艇,艇长摘下了胸前的望远镜,大副把手向上移了移,揪着带子,但终究没有动手摘,一直戴到了沃纳少尉已经带着赴死的心理准备,在大副的铺位上昏沉睡去(个人认为,这实在略带讽刺——躺在“希特勒青年团领导人”的铺位,而这位“领导人”本人,倒可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艇长在维哥港口寻觅“维悉号”所踪,在指挥室和其他人一起等候的大副,赫然换上了最正式的那套军礼服,但胸前的望远镜,只是在两个引擎全部关闭时才离身;第三次便是在积水的困境中,下意识地一次又一次擦拭这件在深海中已经沦为装饰的工具。如果说大副还有什么过于常人的优点,我认为只可能是画海图——潜艇出航一段时间,却屡屡接不到任务的时候,艇长在航海图上用圆规画了八九段等距线之后,宣布“路程太远,赶不到(支援马坦的潜艇)”,轮机长沮丧得用帽子拍击大腿,大副却面有疑虑地走到海图边,想必是拿起圆规重新画了一遍;此外则是未剪版中轮机长做出“考虑到燃料问题,我们甚至开不到拉罗谢尔”的表述之后,大副在控制室里心无旁骛地画着海图,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测算凭借现有燃料顺利开回拉罗谢尔的可能性。但是在深海沉船的前提下,假如有比望远镜更无助的工具,恐怕就是圆规了。鉴于上述两点,我感觉大副对潜艇命运的缺乏信心,与其说是出于泛泛意义上的英雄主义幻想的破裂,不如说是出于他所具备的本领的无事于补。不仅如此,我认为大副的英雄主义理想非但谈不上破裂,他甚至有幸目睹了自己曾经亲口提到的一种理想境界变成了现实。在乌尔曼还乐于奋笔疾书地记录的一段心得体会中,大副曾说,“在投向指挥官的凝视中,只剩下一个古老的、彰显着终极的信赖的问题:‘长官,你要求我们在哪里去死?’……”而这恰好是“浪子回头”、“戴罪立功”的约翰在完成了他的救赎后,投向曾经慷慨地宽恕他的艇长的眼神。站在艇长背后的大副看到了,所以他感慨地微笑了,唯一一次既不带有骄傲也不带有讥讽地微笑了。这之后,他也通过监控受损情况,以及坚守值班岗位的方式,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救赎。就如同他出现于穿越直布罗陀之后的每一个镜头中都不是偶然一样,他的形象定格于艇长迎着翻滚的浪潮,畅快地大喊“Not yet, Kameraden! NOT YET!”这最著名一幕的背景中,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一种脱胎换骨和盖棺论定。大副确实洗心革面了——还是在字面意义上的,因为在逃离直布罗陀“漏斗”之后,他真的彻底不再刮胡须了。

    另一位与艇上所有军官形成对比的人物,是随军记者沃纳少尉。本片的创作者曾经在是否使用第一人称叙述的问题上举棋不定,最终只有未剪版沿用了这一构思。但很显然,即便在放弃了第一人称叙述的导演剪辑版和影院版中,沃纳也相当于观众的眼睛。当沃纳的双眼两次出于绝望而闭上的时候,艇上绝望的尖叫与无助的哭喊也戛然而止,留待沃纳再次醒来时,重塑恍然如梦的劫后余生场景。作为全片中戏份第二多的人,这位随军记者却不具备哪怕一个主导的性格特征:他既不果决,也不勇敢,没有过人的才智,也不幽默乐天;他没有描述过入伍前的经历,没有铺陈对战争的认识,没有解释对另外三位“准反法西斯分子”的容忍是怎么同他的宣传机器的身份取得的一致;前一分钟还在饶有兴致地期待二副开更多的玩笑,后一分钟就可以感同身受地理解轮机长的疲惫的心绪。如果这个人物还受哪个动机引导的话,那一定是“不要错过眼前的所有一切”,他在体验的层面,做得比反思更好。由此,我认为沃纳就是大银幕前的每一位观众在本片中的投射。假如非要指出沃纳有别于其他人的地方,可能就是有一颗容易同情别人的心,而这恰好也是电影观众作为一个整体普遍具备的唯一特点。沃纳可以轻易被带入别人营造的气氛,就像在Probealarm(测试警报)时,他紧张得不能自已,反应比影片末尾潜艇沉入深海还要强烈;听到见习军官乌尔曼所讲述的未婚妻的身世命运,沃纳给予了很多同情,并且主动提出在上岸后替乌尔曼寄出那一大沓信——就像一个一般观众会去想、去做的那样,但付诸影评人笔端,这段剧情就被不留情面地诟病为全片唯一的cliché。

    沃纳以随军记者的身份,满怀好奇心地随这艘潜艇一起远航,但他毕竟是个外来者。明里,他被称之为客,享受到很多别人无法获得的照顾;暗里,也偶尔遭到老兵欺负。在指令室的舱口,他的每次请示“Mann auf Brücke?(请求上舰桥?)”,如同请求一扇紧闭的门背后的对方允许,以便一睹掩盖于其后的所有神秘。随着航程越来越远,沃纳,或者说他所代表的观众,与潜艇的其他官兵遭受的磨炼也越来越多。饱经了风霜洗礼,他们盼望自己能在求生的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影片给了他们机会——在最后一次也是最重大的事故发生后,沃纳举着照明灯与约翰反复钻入冷水,弥补了艇身的所有漏洞。当约翰向艇长报告,所有进水处封堵完毕后,艇长的声音哽咽、眼圈湿润了。“Gut, Johann.(好啊,约翰。)”他停顿了一下,“Sehr gut.(太好了。)”这里,一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sehr”,却远不是随随便便插进文本中的。初看时,我理解它是说给绝望中的转机,也是说给“浪子回头”的约翰听的。但比对十几个小时的抢修全部完成后,同样是艇长说给绝望中的转机,说给几近劳心至死的轮机长的“Gut, ... Gut.”我意识到,这个意义深远的“sehr”,一定也是说给站在约翰背后,在寒冷中颤颤发抖的沃纳,以及移情于其中的每位观众听的。这也是属于他们的胜利。

    在艇上的士官人物群像里,轮机室里的“Gespenst(鬼魂)”约翰,有着谜一般的、充满了矛盾的人物形象。往简单的方向理解,约翰对潜艇的柴油发动机有着“准恋物癖”一般的依恋。导演剪辑版和未剪版中的一幕显示,这位主机械师连睡也睡在嘈杂的引擎边。未剪版还保留了一段大副准备去轮机室找艇长汇报事项的情节,他花了很大气力才拧开通往轮机室的舱门,暗示了外表的体面与光鲜在轮机室的一钱不值。能驾驭这方狂暴的天地,并且深得其中乐趣的,只有约翰。但就是这样一个与人沟通有碍,与钢筋铁臂交流却无妨的人物,却难敌自己内心的恐惧,穿着逃生用的充气背心,直奔指令室的舱口,险些爬上梯子,打开舱门,让全艇人死个干脆。目睹这一事件的艇长,只能用颓然无助的语气喟叹:“Ausgerechnet Johann.(在所有人里,(怎么会)是约翰。)”此后,艇长在另一情节中更是重复了上述感慨。从常理角度,一个把轮机室视作家的人,无论如何不会选择在死亡降临之前,离开自己的“恋物”对象和“舒适区”,反而求诸危险的真正所在——舰桥舱口。对此,我只能理解为导演故意选择背离人物性格特征的行为,反映死亡的恐惧是多么轻易地把人压垮,在一次次的声呐探测与深水炸弹袭击中,将理智与情感全部交还给求生的本能。

    约翰之所以得名“鬼魂”的原因,我想不外乎以下三个。首先是上文已经提到的,他跟引擎的交流比跟人的交流更融洽,这点决定了外界对他的“非人化”已经无可避免。其次是在夜幕降临之时,他确实总会变得异乎寻常地兴奋,两次夜间进食就是很好的例证(其中一次只收录于未剪版)。第三点也是很细节的一点,就是约翰行走坐立事实上都和军人作风相差太远。单说约翰的“站”,那绝对是典型的“站无三分直”,在出海的一场戏中,不妨仔细看看是谁频频摘下帽子,朝岸边的送行人挥舞,是谁夸张地爬到舰桥的护栏上,和汤普森舰长挥手道别。对准约翰的镜头往往是特写加仰拍,有意渲染一种不稳定感。饰演约翰的演员那种神经质般的枯瘦,也让他的筋骨看起来就像是老树上的结节。种种这些都在暗示观众,眼前的这个人好像确实来自另外一个世界。

    有趣的是,作为“人”的约翰却与作为“鬼”的约翰又有着天壤之别。一种在全艇其他成员身上都无法找到的气质,深藏在约翰习惯性的眼睑低垂后面。在约翰首次和全体官兵一起登场,艇长介绍沃纳少尉的情节中,艇长谈及:
    “Wir haben einen Gast an Bord. Leutnant Werner, Marinekriegsberichter. Will sich bei uns ein bisschen umsehen.(我们艇上有一位客人。沃纳少尉,海军随军记者。他想观察一下我们。)”
    士官们纷纷扭头打量沃纳,二副朝沃纳咧嘴一笑。反观约翰,虽然脸上也带着笑容,但同时也把视线深深地垂了下去,与众人形成极大的反差。

    第二次则是听到艇长哽咽着声音,给予他“sehr gut”的赞扬,在随后的特写镜头里,约翰的视线反倒先是望着地板,然后扬起看了看艇长,眼珠转动了几下,像是欲言又止,很快又把视线转向了下边。未剪版本中,艇长找约翰讨论柴油机油耗的一段,更是上述场景的翻版,整整两分钟的时间里,约翰就很少把头仰起来。

    饰演约翰的演员很会通过眼睛演戏。而他眼中天生带着的惊恐,更是为角色的塑造加分不少。即使是没有台词的时候,他也能通过双眼表达出细微的感情。比如这一人物第一次经水手长介绍给沃纳,也相当于介绍给银幕前的观众的时候,水手长半打趣地打招呼,“Na Johann, alles schön geschmiert?(机器都润滑了吧?)”约翰伴随着轮机室的巨大噪音转身微笑,缓慢地眨了眨眼,以表肯定。在向艇长致歉的情节中,约翰眼神中的惶恐与羞赧,为他言不成句的申辩做了余下的发言。或许艇上为数不少的官兵都能被称为心地诚恳,有同情心,向往和平,富有良知,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以“迎战”的硬汉心态面对生活、面对命运和所有一切。假如必须要找出一个羞怯与内敛个性的代言人的话,只能是轮机室的鬼魂——约翰。

    最后我想说说让我感到不满意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扁平人物,乌尔曼。让我们来看看乌尔曼在整个出海过程中都做了什么:偶尔在值观察哨,常常在写信;身为见习军官,却只有大副向他灌输一些过于理想化的价值观,其他三位军官,尤其是艇长,不仅不曾对他加以任何指导,甚至都没有过直接交流;在油轮沉没,船员纷纷落水,面临溺亡的命运时,他在舰桥上啜泣(我又觉得此情此景有点讽刺——电影中着力塑造的角色,对战事的变化没起什么关键作用,哭泣时反倒不落人后);在潜艇深陷直布罗陀海底的时候,这位见习军官躺在铺位上茫然无措,在艇长下令把水引到控制室后,才加入了拎水桶的队伍;最后他死了。如果这还不算缺乏性格的话,我不知道要怎么样才算。尚且不提在直布罗陀海底的束手无策,是一个给人物加负面分的剧情,因为无所事事在彼情彼景中,已经是仅次于“讲福音”的、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

    在导演评论音轨的最后,沃尔夫冈•彼得森介绍说,U-96潜艇官兵的最终生死存亡,是由他的妻子Maria一手敲定的。一开始的时候,我意识到这种命运安排不是出于抽签式的偶然,却难以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所在。直到后来不知道看到第几遍的时候,这个问题忽然迎刃而解。这场历史中并不存在的空袭,存在于本片的意义是为了突出战争的无情与荒谬。为此,导演牺牲了所有主观上并不具备强烈的反抗精神,而更像是完全被动地绞入这场战争的人,在故事里,是性格最为平和的约翰、乌尔曼和“讲福音的朋友”,在和平年代,可能就是银幕之外欣赏这部电影的你我他。至于为什么游戏人生的二副也要承担这一命运?查询一下1941年冬季第三帝国的U潜艇海巡记录就会知道了:全艇的军官中只有当时的二副生卒年月不明,其他成员如战后改任商船船长的艇长,以及回到墨西哥城的大副,甚至见证了本片1981年的拍就与上映——这种登峰造极的对细节的尊重,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

     2 ) 从海底出击

    战争背景之下的生命失去意义,符号化的个体丢失人性也丢失特色,沦为毫无生命的数字,残酷而麻木。狭窄密闭的潜艇空间在深海之中暗夜航行,与孤独与自然与危险的搏斗,杀出一条血路,但从大自然抗争中逃生后却葬身在战斗机轰炸之下,意味深远,振聋发聩。荡气回肠!
    三小时十九分的导演剪辑版,不知道完整版什么情况。就剪辑版而言,是很很到位的潜艇题材,有如教科书般。潜艇作战在其天敌驱逐舰诞生前一直是取得制海权的极有效手段,风险也小,但随着声呐和驱逐舰的出现,潜艇的优势越来越小,并且潜艇需要经常潜伏在海下很长时间等待机会,有时是以月为单位的。狭小密闭的空间,沉闷枯燥的水下生活,腐败变质的食物和长期食用罐头食品,还有战争的危险,这些无疑是对潜艇兵最大的考验,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

     3 ) 纳粹之死

    影片以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记者的视角展开,写实的记录了希特勒失势时,德军潜艇的作战情况。执行任务的前夜,士兵们在酒吧尽情的狂欢,他们知道U型潜艇并没有强大到保障他们的安全,此行凶多吉少。法西斯组织的极大煽动性让许多年轻人不顾生死,满怀热情的参与二战,记者和从墨西哥赶回来的年轻上尉就是这群人的代表,他们还以为为了纳粹献身是无上光荣的事吧。侥幸生还的汤姆逊舰长说到那个“学画画的”的时候,年轻的上尉甚至报以仇视的目光。当然,事实会改变他们的看法。

    全片大部分在狭长的密闭舰仓内拍摄完成,在潜艇遭遇深水炸弹,被迫下潜的水压,及潜艇探测器搜寻时,摄像机对准了舰员,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驱逐舰螺旋桨声,潜艇探测器搜寻声,深水炸弹爆炸声的恐惧,观众和他们一起屏住呼吸,等待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简直是希区柯克式的悬疑。

    对舰长的刻画,正传达了导演对这场战争的态度。舰长深知负隅顽抗的德军撑不了多久,但还是为尽军人天职而服从着上级的命令,他凭借冷静的头脑和对战局的判断,带领舰员们躲避盟军的攻击,他只是希望能活着看到战争结束。他一边唱着英国军歌“It'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同时以英军为敌。他批评当局只会说大话,撒谎,把攻击商船当成战绩,为了完成任务,他又不得不冒险去攻击商船。他对商船上未被营救的船员动了恻隐之心,却又下令潜艇撤离现场。导演让观众跟着舰长一起,一次次反思人性的根本。

    两次拯救舰员的超级工程师兼轮机长更是显现了日耳曼军人的特点:顽强,勇敢,绝对服从。他和舰长一样厌战,但却尽职尽责的完成每一个任务。

    当舰长带领船员们逃离直布罗陀海峡,乘潜艇在大海乘风破浪的时候,他站在船桥上呼喊道:“他们在酒吧庆祝我们完蛋了,还没有,朋友!还没有!”这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口号,而是替残酷的战争的受害者们吼出了寻求生存的心声。

    一群纳粹官兵就这样逃离了正义的审判?导演给了我们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结局。战士们终于熬过了在肮脏,狭小的潜艇中战斗的日子,在鬼门关转悠数圈,抵达码头接受同胞们欢迎,鲜花、啤酒、美女在等着他们了,没准还有铁十字勋章呢。突然,盟军的战机袭击了这个军港,身不由己的纳粹士兵再次身不由己的叙写战争的残酷,他们没能逃脱命运,成了希特勒野心的陪葬品。舰长身中数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潜艇就在眼前被击沉,痛苦、无奈的眼神让人动容。此时,悠扬的乐曲响起,为被卷入的无辜者奏响,也仿佛是在宣告民族主义野心家的必然失败。

    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回归人性,重新审视二战,让我想起美国近年在中东等地燃起的战火,值得深思。

     4 ) 关于两个版本的剪辑

    早些年前,我更愿意在影院看到完整的导演版,但此片对我当年的观影经验是一个打破。
    记得高二时候在家看得影院版,记得还是vcd,看了后大呼过瘾。能把单调无聊的潜艇生活,能在封闭空间内演绎如此长度的故事,至今我也没见到第二例。
    大二的时候,我买到了《das boot》的导演剪辑版,293分钟,我很期待没有经过制片方阉割过的完整故事,看完后却大失所望。第一感觉就是情节线显得拖沓,其次就是支脉故事无疾而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有上文没下文。感觉是不是还有一个更长的电视剧版本。。。后来又看了边影院版,发现剪掉了如此多的枝节,反而语句更加通顺,逻辑更加严谨,时长更短,容易进入院线播放。
    感觉上制片方的剪辑有以下几个针对点,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旁枝感情,比如小水兵和法国姑娘之间的恋情,两人会面完全剪掉,只保留互通照片,因为女孩后来基本没有戏,前面打个照面匆匆一眼,的确毫无意义,还有就是鱼雷长和记者间的关系重剪掉了若干镜头,导演版里可以得到,真正排挤记者的幕后黑手就是鱼雷长,而影院版里鱼雷长却是维护记者尊严的天使。原因也很明显,后面的篇幅里记者和艇上水手的关系并非强调重点,并且感情的转化也没有足够的长度,很难做戏,与其说半头话不如剪掉。
    其次就是整体节奏的加快,第一次遭空袭的镜头完全给剪掉了,这是制片方剪掉的一个完整段落。原因也很明显,加快节奏。导演的想法很明确,飞机的炸弹一步一步的靠近这艘潜艇,不过这个步骤在导演版里过于繁琐,拖慢了影片整体节奏。
    最后影院版的是3个半小时,影院上映的话可以分为上下部投放,如果是导演版的293分钟,那肯定是三部投放,严重影响其档期安排。所以说制片方如此处理皆大欢喜。

     5 ) 最好的潜水艇电影

    到后面我被震撼了,这帮军人活下来不容易,军人怎么也是政治机器,遭遇不测是正常的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假如命令是错的呢?

    它是一部不像战争的战争片。很少笔墨放在宏大的战争场面的呈现上。而是将触角深入了军旅生活的细微处。艇员此起彼伏的鼾声。毫不遮掩的放屁声。对于性粗俗到下流的渴望。艇舱内永远散不去的臭味。漫长无望没有尽头的海上生活。狂吼的暴风雨与整日整日的百无聊赖。因为卫生条件落后而蔓延的虱子。60多个人共用一间厕所的尴尬。它没有去谄媚观众对于所谓的壮伟震撼的战争场面的无稽想象。而是将其无趣的一面如卷轴铺开。讲述的更多的是平淡无奇的千日。场景腾挪转移也永远是那几个。四个人坐在桌旁用餐。一群人站在甲板上举着望远镜瞭望。收到警报迅速下沉时的戒备行动。看似乏味却自有属于真实的千钧之力。

     6 ) 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长的电影了

    《DAS BOOT》直译过来是《船》,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长的电影了(《星战6部曲》、《魔戒3部曲》这些系列电影不算),长达4小时53分钟。
    《DAS BOOT》首次上映是在1981年9月17日,当时放的版本是3小时36分钟的,1982年在美国放的时候被压缩到2小时29分钟,不过我看的是美国哥伦比亚三星在2004年6月1日发行的原始未剪辑版。
    《DAS BOOT》讲述的是一艘德国潜艇在二战中的一次出海的经历,船员中有记者、有屡次出海的老鸟、有千里迢迢从墨西哥赶来支援祖国战争的毛头小子还有跟法国姑娘订婚的小伙子……
    他们的巡航充满了危险,虽然非常渴望碰上英国的商船队好干它一票,但是却又得时时刻刻提防盟军的反潜飞机和舰队。就在好不容易等到机会干掉了3艘商船准备回家过圣诞节的时候,总部却又命令他们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去支援非洲军团。由此整个片子开始进入高潮,因为直布罗陀海峡不仅窄,而且还是英军重点把守的地方,要过去谈何容易。果然,在直布罗陀潜艇遭受重创,被飞机击中。领航员差点挂了,极限潜深260米的潜艇竟然沉到了280米的海底,艇上开始到处漏水,畜电池也几乎全部报废,声纳损坏,无线电损坏,空气也被氯气污染,抽水机也歇菜了。在水底折腾了15个小时后,最后终于浮出水面。但是,等到他们九死一生、千辛万苦把伤痕累累的潜艇开会基地的时候,等待着的却是盟军的轰炸。最后,当受伤的艇长看着他费尽力气保护下来的潜艇在基地里被炸沉,顿时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潜艇片,以前我认为《Crimson Tide》和《The Hunt for Red October》是最好的潜艇片。不过,跟这部《DAS BOOT》比起来还差点。虽然没有运用高深的电脑科技,但是《DAS BOOT》却营造了异乎寻常的幽闭恐怖气氛,并且让观众跟着走。当看到艇员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上浮成功,艇员们凑在舱口呼吸到新鲜空气的时候,我相信每个观众都会激动的。全片没有什么“维护世界和平”等冠冕唐璜的说辞或者豪言壮语,所有的艇员对话都非常平淡,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性、家庭、活着回家”。影片中塑造了很多普通士兵角色,有的甚至露面时间不超过1分钟,但是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二副的“alarm”的叫声,绝对的惊天动地,他是整部片里唯一一个没有一次流露出沮丧情绪的人,喜欢讲笑话。水手长喜欢作弄人,爱开玩笑,特别是在领着记者拍摄鱼雷仓工作场面的那段戏里。轮机长是最能干的,没有他潜艇也浮不上去,当听到科隆被炸的时候,又深深得为妻子担心。从墨西哥来支援祖国的大副虽然年轻,而且第一印象是油头粉面,但是却非常的坚强,在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像轮机长那样担忧家乡被轰炸那幕里,你会改变对他的坏印象。艇长深谙心理学,不断给人鼓励,不让艇员们紧张,虽然他自己非常悲观甚至厌世。全片有一个镜头非常令人难忘,就是他们在直布罗陀被击伤后下沉的时候,当潜艇下沉到220米的时候,有人开始大喊,有人在祈求上帝的宽恕,但已经不听使唤的潜艇却还在往下沉。他们演的太棒了,特别是面部表情。因为,当他们刚出海的时候,就试着潜到220米,结果那时候潜艇就有要挤扁的迹象了,所以大家都认为超过 220米肯定玩完了。
    这部片子是德国人拍的,但是却不是给德国二战招魂,这跟个日本鬼子拍的什么《啊,海军》那类的电影不一样。片中你倒是可以听到艇长对格林的讥讽。导演只想表现战争中的士兵也是人,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也有人的尊严和生存的权利。战争是可恶的,多少个年轻美好的生命会因此被浪费掉。正因为此片不是给纳粹招魂,所以得到了大都数的人好评,获得1983年奥斯卡6项提名。特别值得一提是《DAS BOOT》在洛杉矶电影节上进行全美首映式的时候,得到了这个犹太人聚居城市的观众们长时间起立鼓掌的致敬。

     7 ) 太他妈吓人了!

    10分

    太他妈吓人了!

    想起一个笑话:一犯人被执行枪决 ,由于子弹是劣质的,第一枪没放出,接着又放了第二枪...第三枪...这时犯人哭了:大哥你掐死我吧,太他妈吓人了!

    本片讲述二战中,一艘潜艇及舰艇上官兵出海执行任务的过程。

    不得不说,潜艇实在太适合营造恐怖气氛了,密闭空间,窒息,煎熬、等待、死亡。一旦遭到袭击,潜艇出现故障,连逃都没地方逃,只能等死,置之死地,让人绝望。它的恐怖之处在于,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

    影片的表述过程非常有真实感,虽然惊心动魄,但一点也不显得夸张。毫无疑问是最强的潜水艇电影。

    不得不佩服三点:

    1.德国产品,品质保证,机器的质量杠杠的,良心啊!关键时刻一再给力,救了船员们的命。

    2.所有舰艇士兵的专业素质,即使个别人有畏惧和退缩,但大部分人能够临危不乱,即使身处绝境,也能保持极高的自控力和团队精神,像机器一样全力以赴的抢修和工作,才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

    3.多亏有一位好舰长啊,太牛B了!

    当然,再强大的人也不是机器,也会有畏惧和感性。真正的强者,就是那些面对恐惧,感到恐惧,并克服恐惧,战胜恐惧的人!

    所以我一再强调,要保持绝对理性,感性及感情用事没有任何用处和正面意义。就像在潜艇沉底时,只知道祈祷上苍的人,如果那样,只有死亡一途。

    同样的死亡,不同的拍摄手法,天壤之别。像《敢死队》那种商业动作片,突突突,成百上千人的死,也没什么感觉。但《从海底出击》从头到尾,并没有死什么人,但却始终充斥着死亡的危机感,让人心惊肉跳,胆寒发竖。

    过程刺激,无尿点,剧情衔接流畅,行云流水。

    各位官兵的只通过廖廖数语,就展示了人物内心,形象立体真实。既深化主题,又不喧宾夺主。

    个人年度十佳之一。

     8 ) 本片改编自真人真事

    也许有人会觉得本片很“无趣”,但真实的战争只会比这部影片更无趣。某些马屁文人大肆渲染战争的美好,坐在温暖的房间里顶着肥肚鼓吹“为国捐躯”,但“捐”的却不是他们自己的“躯”。

    影片的完整版长达5个小时,绝大多数时间是在狭隘的潜艇内容渡过,枯燥、乏味、沉闷、压抑、无聊、平淡……这些都是电影唯恐避之不及的“不良”因素,到了本片却成了经典中的经典。

    这部影片对人性的刻画,达到了其他影片难以超越的高度,让人领会什么叫“叶公好龙”、“听天由命”。

    犹太观众也给予了这部作品掌声。

    本片是改编自真人真事,剧中的随军记者在二战后将这次航海笔记整理成书出版,《从海底出击》电影版和小说版都是根据这位记者的书本改编而成。

    为了达到真实的潜艇生活效果,剧组还邀请了当年的亲历者作为本片的顾问。你可以在片中看到大量专业的技术场面,当然还有各种没完没了的汗流浃背、食物发霉、传染病等等,而这些往往是在其他战争片中被一笔带过甚至忽略的。但它们才是战争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部影片基本上是按照故事顺序来拍摄——观众们可以留意一下演员的胡须生长程度。许多影片先出现的镜头未必是先拍的。

    片中那个拥有法国女友的新兵是导演添加的虚构人物,但记者和艇长等人则有历史原型。

    艇长原名叫海因里茨·莱曼。曾击沉20多艘敌船。

    但这部作品却没有去渲染艇长的“辉煌战绩”,相反更多地停留在潜艇任务期间各种无聊而沉闷的生活片断上。(而且无论本片、还是航海笔记,都只是记者参与U-96的这次航海经历,并不是艇长的全部军事生涯。)

    二战后艇长因为曾经击沉商船的问题(剧中有提到),被判刑一年。

    出狱后艇长积极地参与各种海洋上的人道主义救援活动,并曾于1959年一次海难中、在巴西轮船“天琴座”爆炸的情况下,英勇地救出50多名船员。(这段英勇事迹,可以对比下剧中战争时、艇长不愿救遇难敌军船员的场景。)

    艇长本人看过《从海底出击》这部影片。电影于1981年上映,而他于1986年去世。

    右边是艇长本人,左边是扮演他的演员

    史实中这艘U-96沉没于1945年3月30日,不久后二战结束,当时莱曼已不在U-96任职。下一任U-96舰长黑尔里格尔,在1944年7月2日殉国(当时他驾驶的U-543被美军击中)。影片应该是把这两位舰长的结局合并了。

    莱曼艇长先后驾驶过U-8、U-6、U-96、U-256四个型号的潜艇,写过四份航海笔记。而片中的记者,是U-96的随军记者,因此本片主要改编自第三份航海笔记(1940年9月14日—1942年8月1日,U-96,八次作战巡逻。259天),只不过将U-96各时期的经历移到了片中这几个月里。

    但豆瓣上的某篇热评《既不伟大也不光荣,只有残酷和求生》却在完全不去了解事实的情况下、想当然地断言这些都是虚构不真实的。而这种不负责任的文章,还有一堆人一味无脑跟风。很多人是一看到某种导论就不加思考地被牵着鼻子走,并没有试着去了解影片的创作背景。

     短评

    毫无疑问是最强的潜水艇电影。

    6分钟前
    • 僧撸矛机茅笆时
    • 力荐

    5个小时。原声乐不错。剧情也不错,扣人心悬,虽然冗长但不拖沓。

    10分钟前
    • 船长刚哥
    • 力荐

    看的是5小时未剪辑版。终于明白为啥有149分钟/210分钟的另两个版本了。因为未剪辑版实在是拖沓冗长。除了艇长和上尉外没有塑造出形象生动印象深刻的角色。很遗憾。优点也不少,多个出色的长镜头极好地表现出潜艇的幽闭,气氛的紧张。海战戏逼真而震撼。让我怀念小时候玩的《猎杀潜航》,忍不住去找来玩

    15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平实、冗长、出彩。都说潜艇电影闷,我倒不觉得,空间限制了只能直线推进,简单舒心,比看那些装逼导演故弄玄虚的解构片好得多,那种看得一头雾水的才叫烦闷。以德方视角拍的,看得情感难分敌我。比起这普通潜艇的伧陋,那“”红十月”核潜艇简直是豪宅,舰长还有小单间。原来还区分得出演员,海底呆久胡子拉渣后脸盲了。

    20分钟前
    • 小重山
    • 力荐

    最好的战争片之一!狭小潜艇中精妙的运镜开创同类题材之先河。加长版近5小时片长却毫无拖沓感,随着剧情时间的流逝,形形色色的细节真切无比。我们跟随官兵们一起体验密闭空间中的绝望与焦虑,在意想不到的结局面前大跌眼镜,潸然泪下。影片消解了宏大叙事与英雄主义,呈现了最真实的人性。(9.0/10)

    2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10.31 三小时版,窒息、煎熬、等待、致命,欲望无法停息,意志无法止歇。狩猎、鏖战、重生、荣归、消逝。封闭空间,永不放弃希望,憾人心魄。人格完整意志完整,男人教程。

    25分钟前
    • arlmy
    • 力荐

    一开始觉得冗长、重复、无聊,结果越看越觉得给劲,最后的逆境重“升”真是看high了,演员演技了得;密闭空间,压抑情绪,黯淡的灯光好像在每个船员脸上都写上了悲伤;舰长无情的面对死亡,在生的曙光面前,却湿润了眼眶,这种人格魅力真让我欣赏。

    2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五小时的超长战争写实,拥有潜艇片的一切要素:幽闭空间,深水炸弹,舰艇对战,绝境逢生,不可逆转的命运...

    29分钟前
    • 噩梦枕头
    • 还行

    实在是好,5个小时不间断。。。最好的写实战争电影,和它比,各路好莱坞经典战争片儿加一块也是渣

    32分钟前
    • 沮!
    • 力荐

    密闭空间的残酷和求生,不光荣也不伟大,却把战争中最普通的官兵生活心理状态真实的展现出来了。看过二战时期德国军队在海上阻击英国货船的那段历史,英国损失惨重。没想到德国潜艇大多数时候都在隐藏和躲避,也同样过的很惨。战争中真的没有赢家。结局反转,在海上遭遇大风大浪和那么多次攻击甚至停车搁浅在海底,都幸运的与死神擦肩而过,没想到回到祖国回到港口反而送了命,唏嘘不已!看电影的心情随着剧情跌宕起伏,三个半小时一直揪着心,最后荡到谷底。摄影配乐场景布置都很好,舰长太帅了

    33分钟前
    • 带刺的黑玫瑰99
    • 推荐

    一气呵成的导演剪辑版,三个半小时竟然不觉得冗长。虽然一开始会觉得有点沉闷。但随着剧情的推进,配乐的渲染以及演员的表演,就会觉得很精彩。影片用狭窄场景,取得了宏大场面所特有的巨片气氛,被誉为潜艇片的经典。以战争中的一群普通士兵为主角,从人性的角度极其真实地再现了二战期间一艘巡游于大西洋的德军潜艇:狭小的空间,让观众完全进入人物的情景,感受到他们的恐惧。影史上最好的战争片之一。8.3

    37分钟前
    • 梦之安魂曲
    • 推荐

    真没想到这部电影是1981年拍的 ,比我年纪还大,佩服那时候的技术,现在看也不会说很过时

    40分钟前
    • ✨小宝贝✨
    • 推荐

    这是一部伟大电影,它有史诗级的画面和能量,在潜艇题材的电影中更是无人能及,在它的面前,《猎杀U-571》只能算是一场令人激动的游戏。电影让人令人无法呼吸般地绷紧神经,在紧张和放松之间往复来回,这源于电影出色的叙事结构和对于人物心理的描绘,带有战争中的人性光辉。

    42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最后一场潜艇里的戏,泛着青光的场景如地狱一样。写实的战争片,让观众承受如片中人一样的煎熬。一种生与死的对抗,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最好的潜艇片

    47分钟前
    • agean
    • 力荐

    5小时版,这长度也更能体现影片主旨。影片并不十分强调视觉效果,更多地是描写密闭空间里真实的在绝望和崩溃边缘徘徊的船员们。战争并不只是英雄和打打杀杀,更是对人类意志的考验。

    50分钟前
    • 彦夕
    • 推荐

    结尾沉重一击,群像表演与空间惊叹调度,斯皮尔伯格一辈子也没达到这种高度!

    55分钟前
    • 尚在影
    • 推荐

    长达五个小时的电影时长,并未尝有以何般冗长的难耐,相反《从海底出击》严谨的架构,残酷的真实写照,使战争阴云下人性的挣扎在潜艇这个幽闭的空间中得以极具张力的呈现,当那震撼为人唏嘘的结局到来,唯感这部以德国视角对战争的反思是如此深刻。

    58分钟前
    • 梦里诗书
    • 力荐

    潜艇真是个邪恶又让人绝望的发明。

    1小时前
    • 愔之
    • 力荐

    1981年的德国电影,209分钟的导演剪辑版,没有先进的拍摄技术和特效,一部纯正的男人戏,看完心情却异常的沉重。

    1小时前
    • 夏洛特的舟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