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掬水月在手

    掬水月在手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20

    主演:叶嘉莹,白先勇,席慕蓉 

    导演:陈传兴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剧照

    掬水月在手 剧照 NO.1掬水月在手 剧照 NO.2掬水月在手 剧照 NO.3掬水月在手 剧照 NO.4掬水月在手 剧照 NO.5掬水月在手 剧照 NO.6掬水月在手 剧照 NO.16掬水月在手 剧照 NO.17掬水月在手 剧照 NO.18掬水月在手 剧照 NO.19掬水月在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掬水月在手》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1924-)传奇的人生。她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文革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影片交织了叶嘉莹个人生命和千年中国古典诗词,表现她在诗词长河中寻求存在的意义轨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为叶嘉莹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秋兴〉八首描绘中国盛唐兴衰,本片借此隐喻叶先生经历的动荡岁月,并邀请音乐家佐藤聪明以〈秋兴〉八首为本,结合雅乐及现代乐,创作电影音乐,为杜甫诗歌带来新的生命。

     长篇影评

     1 ) “弱德之美”,不弱,不争,却坚持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的名字摘自唐代诗人于良史的《春山月夜》中的第二联,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一句诗以工整的对仗铺写了诗人水中捞月、花香沾衣的沉醉,充满着寄情山月的雅致闲情。

    《掬水月在手》海报

    《掬水月在手》在上周五10月16日上映,但始终排片稀少,所以我们也希望在推荐这部难得的影片的同时,呼吁大家抓紧时间去看。当然,更需要的,是更多的排片。

    《掬水月在手》作为一部诗歌大家的传记,它的传主叶嘉莹的人生,却并不像这部影片的名字一样有着美好的意象与意境。

    叶嘉莹

    叶嘉莹的一生是一曲苦难中的传奇,遍布着艰险与死亡的阴影,正是在这样一个饱受苦难的灵魂之中,诗歌之音从国破家亡的炮火中突围。

    叶嘉莹为中国古典诗学的研究与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她,中国的诗歌得以远渡大洋。

    同时,叶嘉莹也以自己的品格与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追寻诗歌之美的人们。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

    当导演陈传兴的名字出现在银幕上时,就注定这部电影是特别的。

    他是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同时也是纪录片导演,在《掬水月在手》之前,陈传兴的“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便另辟蹊径,以台湾诗人周梦蝶的一天来映现其一生风景,收获无数赞誉。

    导演陈传兴

    因此,由他来完成这部纪录片是非常合适的。从成片效果而言,《掬水月在手》也相当令人满意。

    导演陈传兴和叶嘉莹

    影片开场便是一连串文物和自然的影像,伴随着日本雅乐风格的背景乐,在银幕上缓缓叠化。

    这样的处理遍布了其后的全片,每当念诗之声响起,文物、文化遗址的特写与对准自然景观的空镜头们就自发地浮现,仿佛被诗歌唤醒了历史与自然的原始记忆。

    《掬水月在手》

    影片配乐由日本音乐家佐藤聪明结合杜甫的名作《秋兴八首》的文本进行创作,由此,诗的念诵、影像与音乐完美结合,化形为一个跨越视觉、听觉的诗之空间。

    在影院中,进入这样的诗之空间,如醍醐灌顶,是何等的幸福。

    《秋兴八首》是杜诗的一个顶点,在《掬水月在手》中,叶嘉莹毫不掩饰自己对其的喜爱。

    她直言,在早期的杜甫诗作中,对偶等手法的使用仍然僵硬,但在《秋兴八首》中已然臻入化境。再往下,就是进一步的打破格律。

    或许,叶嘉莹之所以喜爱杜诗,也因为她与杜甫一样,都是半辈子在地狱之中摸爬滚打的人。

    叶嘉莹出生于一九二四年,那是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一年,可以说,她的一生起始于战争与苦难之中。她仍处在孩童时代之时,卢沟桥的炮火打响了。

    年轻时的叶嘉莹

    叶嘉莹在影片中回忆道,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马路上常常有日军的车马飞驰而过,上学路上的转角就有冻死和饿死的尸骨。

    战争期间,她曾挥笔写下这样的饱含血与泪的诗句:

    “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晴明半日寒仍劲,灯火深宵夜有情。”

    抗日战争结束后,叶嘉莹随丈夫的海军部队退回台湾,随身所带不过几个皮箱,其中装着老师的笔记。

    叶嘉莹和丈夫

    好不容易逃离战争的魔掌,台湾又刮起白色恐怖之风潮,叶嘉莹的丈夫赵东荪被抓,她与仍在怀中的孩子亦不能幸免。

    年过半百之后,本来已然“向平愿了”的叶嘉莹又接到了女儿和女婿双双亡于车祸的噩耗。

    王国维说过,“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话放在叶嘉莹身上正合适。

    片中有这样一段令人心碎的影像:青年叶嘉莹背着手走在小巷之中,缥缈的歌声从远方传来,她反反复复地背诵着先秦诗篇《兔爰》中的名句:

    “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

    除了叶嘉莹艰苦的一生,《掬水月在手》中还存在着另一条线索:文化的消亡。

    影片被划分为六个小章节,每个章节的开头都以四合院的建筑空间命名,这对应了叶嘉莹的故居。

    “大门”、“脉房”、“内院”、“庭院”、“西厢房”,直到第六段,忽然没有了名字,只剩一个孤孤单单的“六”预示着本章节的开始。

    观众正疑惑之时,影片忽然转到叶嘉莹的故居被拆除的影像,于是我们便明白了,标题的消失便暗示着故居的消失。

    这一条线索为《掬水月在手》全片蒙上一层阴郁的基调,观众不禁猜测,诗歌文化也会像四合院一样,被连根拔起、最终消失于钢铁丛林的现代社会中吗?

    影片中也多次向我们呈现了现代科技的侵入:视频通话、平板电脑……

    还好,影片最后给我们留下的是希望的目光:叶嘉莹将她吟诗的声音保留下来,希望日后有人能够欣赏。这时,科技反而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道保护伞。

    叶嘉莹说,吟诗是一种共鸣,借助声音,死去的诗人复活了。

    诗歌文化并不会轻易消亡,只要写诗、读诗、吟诗的人还存在,诗歌就永不腐坏,永远一次次地起死回生。

    与“消失”相对的,自然是对过往的探索与回溯。不断重现的文物与文化遗迹,正是这以“过去”的一种象征。

    叶嘉莹不仅一生是传奇,她的出身便带着神秘的色彩。

    幼年时期的叶嘉莹(中)

    叶嘉莹是满族叶赫那拉氏的后代,但叶赫那拉其实是蒙古人的一支,她的祖先跨过了名为“叶赫水”的河流,登上了中原大陆。

    新千年之后,在席慕蓉的帮助下,“叶赫水”终于被找到了。

    叶嘉莹终于能够登上蒙古原乡,在大片大片金黄色的玉米田之中,抚摸着故乡的痕迹。

    她成为了第一个回到叶赫水的叶赫那拉氏后代,此后,这一离乡已久的氏族的子子孙孙陆续回访。

    叶赫那拉氏陵

    当叶嘉莹第一次看到刻着古城遗址之名的石碑时,她说道:“这不就是诗经中所写的’彼黍离离’吗?”这就是叶嘉莹,她的一生与诗歌已然难以分割。

    那么,如此苦难与乡愁缠身的叶嘉莹的纪录片,为何要冠名为“掬水月在手”呢?

    除了杜甫这样坚韧不拔的现实主义诗人,叶嘉莹也偏爱李商隐这样书写幻想之景与心中之情的诗人,和朱彝尊这样致力于阐发“全人类共同的哀愁”的词人。

    诗人杜甫

    叶嘉莹在研究朱彝尊的爱情词时,为了形容其中那种被压抑却不断持守的道德,创造了一个词——“弱德之美”。

    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名词,而是贯穿叶嘉莹一生的价值观。

    “弱德之美”并不是“弱”,只是“不争”但“坚持”。

    如叶嘉莹的朋友所言,“将自己退到一个位置,以同样的态度去面对所有事情。”

    叶嘉莹自述,女儿与女婿的死对她而言是“青天霹雳”;但在她的同事的眼中,过了几天,她又照常上班了,只是偶尔红红眼圈。“

    叶嘉莹和女儿

    掬水月在手”不就有着如此的寓意吗?“月”本是极阴柔之物,但它却不断发着光,即使在一片漆黑无垠的夜空中,依然保持着自身的洁白。

    月在手,弱德之美在身,叶嘉莹就这样迈过漫漫人生之路。无怪乎人们在提到她时连叹:“什么是真正的君子啊!”

    -END-

     2 ) 遗憾很多

    因为疫情的原因几年没有回国,在电影院看到《掬水月在手》这部电影比国内晚了不少。关于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很多人已经说过了,包括几位豆瓣的友邻,他们说得很好,我也很难再说出什么新意。但是在国外看,本来是应该有很多精神的乡愁可以寄托,可以多多少少唤起很多共鸣的,不过看了之后,我只能说:遗憾很多。

    以前我曾问过很多老师,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做古代诗词研究的意义在哪里。有的老师迂腐,说我们的研究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这个回答并不能让我接受——善则善矣,但与“我”无关。古代文学带给我们的,往大处说当然可以是文化自豪感和身份认同感,但是我不喜欢说这样的大话,这可能是我不喜欢这个电影无形中端着的“古典文化继承者”、“为往圣继绝学”“对坚守者的致敬”这种态度的一个根本原因。当我到了中年,对青年时期的问题也只有一些朴素的想法,我觉得古典文学对我来说,就是很多同样运用汉字的前辈们写出了细腻、幽微而宽广的东西,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开拓和深化,经过漫长的时间沉淀,一点点塑造了我们的情感,塑造了我们的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让我们变成“我们”。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从屈原、宋玉、汉武帝开始,中国诗人们就教会了我们“悲秋”,但是日本人对秋就全然没有“悲”的感受,日本和歌里是几乎没有“悲秋”的内容的,所以他们的秋是体育之秋、读书之秋、食欲之秋等等。这就是传统文学对我们心灵的塑造,是“我们”与其它人群的情感方式的不同之处。而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塑造,因为当我们面对自然,面对人事世事、时间空间时,我们得有一些东西垫底;我们生而孤独,得有一些共鸣。就比如身在异乡,月圆之夜我们提醒远方的亲人也看看月亮圆不圆,其他不必多说,那些融入了我们的血液的古诗自会替我们传递。这些都是我们的底气,让我们成为在心理上有根基和有来处的人,成为一个能和他人共情的人。我们越拥有这些,就越能得到一个更厚实的“气”,在应付人生的各种难题时,能多一个“底”。所以人对于古典、对于传统、对于故土家国、对于传承,是会有一种寻求的,但这种寻求并不适合拔得太高、说得太玄。

    而这些,作为古典诗词的创作和研究的大前辈与大先生的叶嘉莹先生,她一定早就更深地认识到了这些。“诗词渡她”这个主题,其实就可以做出好文章了;至于“她渡诗词”这个主题,电影似乎很刻意地去强调,却很容易做成假高深的空洞。就像那些空镜头一样,铜镜、壁画、无字碑、观音,都看上去很美,似乎都很有隐喻性,都是古典的符号,但是也正因为过分符号化,过分附加了象征意义,成了过于刻意而做作的留白——但留白留不好,就会成为空洞和苍白。文学之于人,古典之于人,它是活生生的,是融入生命的,不是符号,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空头意义。

    叶先生最让我佩服的地方,是她对诗词的挚爱。这么长的人生、这么多的困苦,我们看到支撑着她的就是这份诗心。在国内,我听过叶先生不下十次演讲,说实话,演讲的内容也许更适合对非专业的大众的启蒙,而且,毋庸讳言,这些演讲有重复、有啰嗦、有错误。但是,这并不妨碍叶先生演讲的感人——因为她自己是真的被感动了,她无比诚恳地要把这份感动分享给所有的人。我在国内最后一次听叶先生的演讲,是在十几年前的某次唐代文学研究年会的闭幕大会上,时间紧迫,主席台上坐着的业内大咖们也每人只有两三分钟的发言时间,然而叶先生说着说着便站起了身,将她前两天在一所中学做过的诗词欣赏的演讲又从头至尾讲了一遍,讲诗词的热望让她刹不住车,让她甚至忘记了时间和场合,讲到了真正的“物我两忘”的境界。她对诗词这份赤诚忘我的热爱,是我们许许多多以诗词研究为饭碗的人身上都不具备的,是会让我们反省、惭愧和汗颜的,也是我们由衷尊重的。叶先生曾经说过,她讲诗词的时候从来不坐着讲。确实,无论是七十多岁还是八十多岁,我见到她演讲时永远是站着的,永远是投入的,永远是深情的,也永远是慷慨激动的。这是叶先生最打动我的地方,在我看来是最能说明她这个人的地方,她的一生历尽坎坷,都是靠着这份底气撑着,撑到年近百岁,仍不乏诗心和天真。很可惜,电影导演似乎没有突出表现这一点,没有把叶先生这个人的“诗魂”、“精魂”给表现出来。电影好像更爱强调“弱德”之美,却并没有一个贴切的说明。

    我不懂电影,但是我的一位老领导是日本学者中研究中国电影的权威。看完电影后,我向他请教这个电影的结构:为什么它作为纪传性的电影,既不是大家最容易接受的编年体,也不是分主题的组合,实在看不出是什么分类体,用四合院建筑的门、房、院等为章节标题分出了几节,可是每节的主题并不鲜明,甚至可以说是分段混乱、杂乱无章的。难道这些分段是有什么深意,而我没有看出来吗?老师只回复说:导演人很好。

    叶先生对自己的生平遭际,其实她讲得比较多,也有自传出版,对我来说是不陌生的。我知道这部电影以后,我也曾猜想过,导演会怎样来展示叶先生的一生。然而看到电影后我是失望的,因为电影里对主人公浅尝辄止的人生讲述,都是我们已经都知道的那些内容,没有更新的视点,也没有更深的挖掘。但是还是有些细节我记住了,比如叶先生去看牙医的时候头脑里就有诗蹦出来,比如叶先生说她的头发多,还有对其他人的采访里有少数几个讲述,这些都很好,可惜也淹没在更多平庸无奇的表现里。叶先生她不是神,我们想知道的,是她作为一个人的让我们亲近和尊敬之处,是她作为一个人做到的那些让普通人很难做到的事。

    另外,制作团队对诗词、文章不知道是理解过深还是过浅,他们非常希望将读者带入诗歌、文化的境界中,但下的功夫显然不够,所以它的诗歌部分无论对古典文学专业的观众还是对普通观众其实都不友好。专业者会嫌它的诗歌部分流于表面、堆砌潦草;一般观众会嫌它连字幕都没有做全,有字幕的地方也多敷衍不细致,音效也不佳,看不清也听不清,如果是陌生的诗词和文章则完全不知所云。举一个例子,例如叶嘉莹与她的老师顾随通信的画面出来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封顾随给周汝昌的信,信是手写草书,在镜头上晃动的几秒时间里完全无法看清内容,却没有字幕说明。而且恐怕非专业的观众也不知道周汝昌与顾随、叶嘉莹是什么关系,于是造成非专业的观众不知所云;有知识背景的观众想更多地看到细节却一带而过。类似这样的处理非常多,这些浮光掠影的一个个镜头让人的观感很难舒适。再如顾随和叶嘉莹同一词牌、且结尾用到同一诗句的唱和,电影中是同时用一个男声和一个女声读的,字幕也是分左右两边同时出现,我不知道有几位观众听清或者看清了这两首词。毕竟,即使常年和诗词打交道的人,也很难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在同一时间各接受一首词,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完全不考虑观众的感受,不如说是制作团队耍小聪明、自以为是、故弄高深,不肯踏踏实实做出一个朴素但实在的形式。

    顺便说一下,这部电影被配上日文字幕后,11月16号在东京举行了首映式。日文字幕的翻译者自己另外给加了一些注释,反而比中文字幕做得更细致些。

     3 ) 片子中没有讲清楚的叶嘉莹先生,到底是谁?

    这不算是一篇影评吧,我对这部片子本身很有意见,真是白瞎了那么多珍贵的一手资料,最后竟煮成了一锅矫揉造作的伪文艺大杂烩。虚有框架,没有血肉,更可气的还有有意无意的造神,空洞的宏大叙事。片子既没能讲好关于先生的故事,也没讲好先生对诗词的研究和造诣,更讲不好先生颠沛流离的一生背后的时代背景,以及以先生为一个重要节点联系起来的那一群优秀学者(如顾随、缪钺、宇文所安等等)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师承。唯一有点价值的就是那些穿插在莫名其妙的空镜之间的一手采访资料。

    想看这类片子的,还是推荐大家去看看上海纪实当年出的系列纪录片《大师》,B站就有。

    我相信很多不知道叶嘉莹先生的人看完这部片子,依然不知道先生是做什么的,她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想随手分享一下关于叶嘉莹先生的一些私人记忆和见解。

    叶嘉莹先生是谁?如果你不是中文系或者诗词爱好者估计不会知道。这很正常,因为叶先生不是作家,最重要的身份也不是诗人,而是学者,唐宋诗词研究的专家,而她最重要的贡献,我觉得是把唐宋诗词介绍给了普通人,为无数个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打开了通往古典诗词的门。

    01

    在我已经慢慢变淡的文学记忆中,先生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人,这跟对学者的刻板印象不一样。先生是一名女性学者,女性学者本就不多,除了叶先生之外,杨绛先生也是,她们的著作都有一种区别于男性学者的生动和灵性。

    刚接触到叶先生,是在大学唐宋文学的课上,我们当时古代文学课的老师也是女性,她说你们应该去看看叶嘉莹的唐宋词解读,她跟别人解得不一样。

    比如韦庄的《菩萨蛮》中有“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两句,是美人劝情郎早日归来之语。“绿窗人似花”明显是以花喻人,一般男性的解读都是美人如花一般美好,但叶先生说美人以花自比至少有两层意思,一层当然是指姣好的容颜,另一层是暗指容颜易老,劝君珍惜。

    只看到花的美好是男性视角,能看到花的易逝就非常女性视角了。小王子可能会遇到很多玫瑰花,而这朵玫瑰却只能绽放一次。

    而词很多时候是需要用女性视角去解的。

    我还记得刚进大一时,在学校针对研究生的阅览室里看叶嘉莹和缪钺合著的《灵谿词说》,一本很旧的书。当时不知道叶嘉莹和谁,更不知道缪钺是谁,这本书是当工具书一样来查找阅读的。

    后来学习诗词鉴赏买的多半是叶先生的著作,因为她的讲解读起来就是有灵性,而且很容易进入,不是必须坐在案头一板一眼洗耳恭听的那种。叶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是我唯一包了书面的书,因为真的翻看了很多次。

    对诗词有兴趣的朋友,找叶先生的唐宋词选讲作为一个入门是个很好的选择。

    02

    这部纪录片,我认为到引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词之为体,要眇宜修”那里才算慢慢入了港的。

    王国维即片中叶先生口述时不止一次提到的“静安先生”,是研究诗词绕不过去的泰斗级人物,他的《人间词话》是一本关于诗词的美学著作,无一字不经典。

    要眇宜修”四字很难解释,它出自屈原的《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形容一种纤细幽微之美,就像先生在片子里说的,在这里表现一种言所不能言的情感。

    诗言志,词缘情”,这是古人对于诗和词最基本的区分。对于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而言,诗是开阔通达的前厅,词则是曲径通幽的后院,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只有在词中,作者才能放下身段,回归到人本身去抒发情感。

    片中也讲到了朱彝尊的《桂殿秋》以及他与小姨子之间世所不容的爱情,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评价这首词说,自古写爱情从没有这么好的: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轲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这首短短27字的词之所以好,不仅因为他描写了世所不容的爱情,也描写了前所未有的爱情。

    古代词人描写的爱情诗,多是与歌女妓女之间的,像《花间词》中,很多都沦为描写肉体之爱的淫词艳曲。写与妻子之间的基本没有,顶多是悼念亡妻之作,像苏轼的《江城子》,贺铸的《鹧鸪天》。而谁敢描写与别人妻子之间的爱情?没有,朱彝尊是第一个。

    大学时老师说过,清代文人最适合拍成电视剧的当属朱彝尊,而让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为人熟知的,正是叶嘉莹先生在她的著作《清词选讲:朱彝尊》中的讲解。

    朱彝尊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有名的大才子,然而年青时家道中落,连聘礼都拿不出来,只能入赘冯家。婚后也无谋生的本领,在冯家受尽白眼,只有妻子的妹妹一人非常敬佩姐夫的才华,两人情意相通,而两人的爱情,大多发生在小姨出嫁又回到娘家住的时候。

    《桂殿秋》是在他们一家人逃难途中写下的,词中的恋情表现得非常婉转而深情,可算是“发乎情,止乎礼”。

    共眠一轲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共眠”一句有两个意象:“轲”“秋雨”,这两句表面是写实的,却深藏着作者爱而不得的心结。

    当时为了逃难两人在一条船上,当然船上还有很多其他人。“轲”即“船”,我们常说“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船在这里象征着一段共同的生命历程。

    词人当然想与所爱之人同船而度,共枕而眠,然而他们不能。淅沥的秋雨是极富江南特色的意象,秋雨可以掩盖一夜无眠之人的思念和眼泪,也可以替他们落泪。

    “小簟”指小席子,“轻衾”指薄被,他们两人都在寒冷之中,都不能成眠,但他们能共枕而眠吗?当然不能!能互相诉说思念和心事吗?也不能!你要忍受你的孤独和寒冷,我也要忍受我的。虽然是为世人所不齿的恋情,作者却写得含蓄而庄重,使得这段不伦之恋显得很有尊严。

    叶嘉莹先生在片中也极力推崇了这两句词,她说这两句写出了人类最深层次的孤独,英文叫solitude,这种最本质的孤独是可以跨越文化和时空而相通的。

    诗词在叶先生的解说下可以重新绽放有血有肉的生命,不再是故纸堆里无人问津的陈词滥调,就像先生说的,传统的东西这么好,我当然要把它讲给年轻人听。

    03

    叶先生提到“弱德之美”,我脑海中总会浮现对林黛玉的两句描写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这娇花和弱柳并不是气息奄奄的,它们蕴藏着纤细而绵长的生命力,可能正是所谓的“弱德”。

    要说现实中谁有几分黛玉的风骨,我觉得叶先生有。她少女和少妇时期的照片那么美,作为叶赫那拉氏的后裔,她确实一看就是天生的贵族。

    但她的眼神总带着一点疏离感,似乎不想与这个世界靠得太近。有学生回忆她说,叶先生给我们教课的时候只有30几岁,她很紧张,眼睛都不敢看我们,但她的声音多动听啊,会让人完全沉浸进去。

    先生出生于1924年,正是军阀混战的乱世。这个时代出身的人多经历过我辈不能想象的跌宕起伏的人生,这其实是我在片子里最想看到的,可惜不知道是因为讲述的原因还是意识形态的原因我没能看到,连先生被采访时到底是几岁都不知道。

    因为之前没有仔细了解过先生的生平,我只大概知道了她青年时经历了日本侵华,国破家亡,母亲早早离世;婚后来又在台湾遭遇白色恐怖,丈夫被关,一个人养大了两个女儿再加照顾老父;后辗转加拿大、美国多个国家教学,中年遭受丧女之痛,直到2014年才正式回国定居。

    她常引用王国维的:“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也是她自己的写照。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是不是颇有《葬花词》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感觉?

    先生承受过的苦难,远比我们能看到的要多得多,她为杜甫的《秋兴八首》作的注解,也是她对自己人生的注解。这乱世浮生对于一个弱女子已经够难了,何况她还有一颗具有超凡感知力的心,连风吹草动的细微都能捕捉到。席慕容说叶嘉莹先生是诗魂,曹雪芹也用这个词形容林黛玉。

    但现实中的先生要坚韧得多,老年的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声音那么洪亮清晰,眼神也不再逃避,她轻描淡写地讲述了女儿的去世,父母的去世,旧屋被拆等等无法言说的往事,就像在从容地讲述一本旧书的内容,而在吟诵诗歌时,她那么投入,好像在做一件最重要的事,完成必须完成的使命。

    全片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对她多年的好朋友刘秉松的采访。她说当知道叶嘉莹的女儿女婿双双离世时,她不知道好友怎么能承受这样巨大的打击。但几天后她就来上班了,看到我们只是眼圈一红,然后继续上班。人世间能承受不能承受的苦痛,她似乎都用诗词克化了。

    克化这个词用得太好了,弱德之美看上去弱不经风,实则能化百炼钢为绕指柔,克化一切。

    诗歌与先生,互相成就了。

    先生有一篇谈吴文英词的文章,叫《拆碎七宝楼台》,用在结尾非常合适,先生用自己的学问和人生告诉我们,文学不是七宝楼台,古典文学不该被束之高阁。

    文学对人生是有现实意义的,它离我们很近。

     4 ) 缺点很多,但值得一看。

    10月14日在电影资料馆看了北京首映场和导演对谈,但当晚只是标了一个“想看”,没有公开讲任何评价性的话出来,大概也是希望“子弹再飞一会儿”。

    到今天已经一个周末过去。可以看到网络上的声音多了起来,宣发也找了很多人做转发推广,并且从很多视角来谈电影本身的好处和传主叶嘉莹老师本人的身份地位贡献,那我这边相对各打五十大板的意见发出来也就没什么所谓。毕竟这部作品的缺点和价值都非常显眼。

    首先必须明确给所有人的一点是:这是一部对普通观众非常不友好的纪录片。晦涩、拖沓、破碎、平淡、音效刺耳、不知所谓之类形容词都是可能会使用到的评价,对于一个不习惯此类风格的国内院线商业片观众而言,它们可能都是灾难性的,会让两个小时的片场如坐针毡。如果大家自觉对这些词汇存在ptsd,则不要关心这个四星了,可以直接忽略掉,节约一个一星或者两星。

    其次,如果从纪录片本身的技法和内容而言,片子也有浮皮潦草的缺点。导演本人对古诗词研究和叶老师价值的体认,以及对素材的编排和使用,我个人都持一定的保留意见。六个段落以叶家老宅的布局层层深入,虽然算得上是一点形式框架,然则它们与实际内容之间的关联其实还是比较叵测,尤其是与叶老师一生经历的对照,有牵强之嫌。整部片子里,叶老师一直在吟诵自己从少年直至老年的诗作,串联起讲述主体,其实导演完全可以采取更加简单的“以诗证史”的逻辑,就以叶氏诗词创作编年为纲,横向牵引出个人遭际和历史事件,从而谈到不同时期传主本人的思想转变和学术境界。这种更省力和更讨好的路线何以弃之不取,令人有些疑惑。

    当然,浮皮潦草的更多理由实在也很容易理解,毕竟是敏感时代的人和事,事涉近现代史和国际关系,自有一份难言之隐。

    以上缺点说完,我还是愿意推荐对叶老师本人和古诗词有兴趣的朋友们去看上一看,片子虽然有以上问题,但本身也有其可观赏的价值所在。就我的感受,比较推荐的点主要在以下三个:

    第一,导演很努力地还原了古诗词的表达逻辑——意象感发之力。叶氏本人论诗词的看法很传统,盛唐诗,北宋词,都注重词句意象本身的感发之力。而导演在电影中设置了几乎一半篇幅的空镜头,对自然景物和古代文物各种细节特写,其实都是在还原某种意象感发的氛围。这种感发本身是超越文字信息的某种“模拟信号”,与或旁白或字幕的诗词原句配合起来,达成了画面和文本的联动与意境拓展,叠加了其感染力。这种体验并非总能在电影银幕上体验的,如果对古诗词本身有一定鉴赏力,更容易发现这种互文关系。

    第二,虽然流于表面,但如果熟读叶老师的著作,或者是其课程的听众,应当能发现电影和叶氏学术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加深对其观点和理论的认识。虽然其中有一些重复的文字片段,然则若能将叶老师所写的文章还原回当时的时空背景中,其实也有另外一种“知人论世”的妙味。比如其讲常州词派张惠言《水调歌头》五首的文章在文集中很突出,而这篇文章成文和讲述的背景,更能让人感受到她研究眼光与个人经历之间的关系。

    第三,和导演这三部曲的核心价值有关,这些注定即将逝去的人物和回忆,实在当得上“看一次少一次”这句话。特别是迁台之后直至当今的这几十年历史纷纭中,叶老师虽然不一定是学术上成就最高深的一位,但是在那时那地,她的价值和意义或许自有其无可替代又影响深远的一面。正如电影的第六段落,无一字标题,而其中从始至终涌动的那种悲凉自失、前路茫茫之感,凡是对当今时事有所感喟者,恐怕也将心有戚戚吧。真可谓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

    由此,希望叶老师的读者、听众和学生,以及对古诗词心有向往的人,都能够去近距离地在大银幕上感受一下那些属于上个时代的、终将逝去的往日风华吧。

     5 ) 关于片子里提到的一些诗词

    1、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据传是顾随引雪莱《西风颂》“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踏莎行·烛短宵长》 叶嘉莹 用羡季师句,试勉学其作风,苦未能似:烛短宵长,月明人悄,梦回何事萦怀抱。撇开烦恼即欢娱,世人偏道欢娱少。软语叮咛,阶前细草,落梅花信今年早。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踏莎行·昔日填词》 顾随 今春沽上风雪间作,寒甚。今冬忆得十余年前困居北京时曾有断句,兹足成之,歇拍两句是也:昔日填词,时常叹老,如今看去真堪笑。江山别换主人公,自然白发成年少。柳柳梅梅,花花草草,眼前几日风光好。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顾随与叶嘉莹》收录了两位的书信、批改的诗词作业以及纪念文章,顾随之女顾之京题跋。

    2、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浣溪沙·山寺微茫背锡曛》王国维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七章:研读治学(节选)

    我以为王国维在这首词中写的不是抒情,不是叙事,也不是说理,他写的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点体悟。王国维曾经说,写实的作品中间也要有理想,而理想的境界也要合乎现实。我们从上半首来看好像是写实的。“山寺微茫背夕曛”,他说山上有一个寺庙,在微茫遥远的地方看不清楚。“夕曛 ”是傍晚的斜晖,西天落照,太阳已经沉下去了,但还有一点光影在那里。这座寺庙还不是对着斜晖,而是背着斜晖。他这里写的是一个非常高远,非常渺茫的,看不清楚的境界。“鸟飞不到半山昏 ”是说这个寺庙那么高,那么微茫,看都看不清楚,连鸟都飞不到那里,而且半山的天色已经昏暗了。“上方孤磬定行云 ”是说你虽然看不见,也飞不上去,可是你却能听到在那上边的寺庙里有孤磬的声音传来。这个孤磬的声音非常美妙,使得天上飘行的云都停在那里不肯离开。这里用的是《列子 ·汤问篇》的典故,《列子》上说:有一个叫秦青的人,唱的歌很动人,秦青唱歌的时候,“响遏行云 ”,能把天上的云彩留住。这里写得很妙,上方那个高远的寺庙你看不清楚,也不能到达,可是有一个孤独的击磬声使你动心,吸引着你。所以你就要“试上高峰窥皓月”,“试”是尝试,努力。当你努力想爬到那寺庙所在的高高的山峰上,看一看天上的明月的时候,“偶开天眼觑红尘 ”,你偶然睁开了眼睛看见了红尘间的人世;“可怜身是眼中人 ”,可悲哀的是,你其实就是你所看见的下面蠕蠕蠢蠢的红尘中的人。

    从前我在辅仁大学读书的时候,曾经见到文学院院长沈兼士先生书法所写的两句诗:“轮囷胆气唯宜酒,寂寞心情好著书。”人只有在寂寞中才能观察,才能感受,才能读书,才能写作。作为一个诗人,更要有仔细的观察和锐敏的感觉,所以诗人大多都是有寂寞心的。诗人有诗人的感情,常人是不能体会的,就是说常人的境界常人能够体会,可诗人的某一种感情常人不能够理会。王国维所说的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 ”,那也是他离开了尘世,不同于常人的那种感觉和感情。可另一方面你实在离不开常人,你也要过常人的生活,也要经历常人的悲欢哀乐,这就是 “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

    我觉得一般人都是在欲望的驱使之下过这样的生活。一个人过着像蚕这样愚蠢的劳苦的没有意义的生活,但他自己不以为他是劳苦的、他是愚蠢的,他是心甘情愿这样过的还不算什么,他没有觉醒。痛苦的人是什么?痛苦的人是他醒了以后,觉得他是劳苦的,觉得是没有意义的。可是他又跳不出去,还得过这样的生活。这就是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就如同一个人死了,尸身已经腐烂了,长满了蚂蚁、蛆虫,他也不知道,没有痛苦。难堪的是,有一个人死了,可他没有完全死掉,他还有知觉,是清醒的。他看见自己这样的腐烂,那才真是一件痛苦的事。王国维就是那个觉醒的人,那个不幸的人。这是那时我对王国维的解说。

    3、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转蓬》叶嘉莹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九十回眸——《迦陵诗词稿》中之心路历程

    4、一任韶华随逝水,空余生事付雕虫。

    《留别哈佛》三首(一九六八年秋) 叶嘉莹

    一、又到人间落叶时,飘飘行色我何之。曰归妄自悲乡远,命驾真当泣路歧。早是神州非故土,更留弱女向天涯。浮生可叹浮家客,却羡浮槎有定期。

    二、天北天南有断鸿,几年常在别离中。已看林叶惊霜老,却怪残阳似血红。一任韶华随逝水,空余生事付雕虫。将行渐进登高节,惆怅征蓬九月风。

    三、临分珍重主人心,酒美无多细细斟。案上好书能忘晷,窗前嘉树任移阴。吝情忽共伤留去,论学曾同辨古今。试写长谣抒别意,云天东望海沉沉。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中华书局

    5、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弱德之美)

    《桂殿秋·思往事》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清词选讲之朱彝尊》(节选)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表面写的是一段现实的情事。共眠使人想到同床共枕,真正爱情的事实。可是他接下来说的是“听秋雨”,他们不能成眠。他对爱情的希望是能同衾共枕而眠,这是他隐藏的愿望。江南夜雨淅淅沥沥的声音是很诗意的,藉着雨声,这些失去爱情的人,这些悲哀的人,可以随着雨声一起流泪。朱彝尊并没有写流泪,他写得含蓄庄严,而且有一种尊严和高贵的情操在里面。“小簟轻衾各自寒”,“小簟”是竹席,“轻衾”是轻薄的被。我们都在寒冷之中,我们都不能成眠。我能对你诉说我的孤独和对你的怀念吗?我不能!你能对我诉说你的孤独和对我的怀念吗?你也不能!你要单独忍受你的寒冷,我也要单独忍受我的寒冷。

    他们曾经共在一条船上,两个人都在相思怀念不能成眠,而连诉说爱情的机会都没有。船的形象一般就是一段生命的历程,把这两句词延伸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在一起的,在一个天空下的,可以说都是“共眠一舸”,但各有各的“小簟轻衾”,各自忍受承担自己的苦难,人又能替另外一个人分担什么呢?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相助。”

    *《弱德之美:谈词的美感特质》(商务印书馆 2019)(节选)

    “弱德之美”,这个是我自己创造的一个名词。我创造这个名词的时候,是在我写朱彝尊爱情词的时候。我这个人讲了一辈子的诗词,当然唐宋的诗词是讲了很多,后来就慢慢讲到清代的词人。我就讲到朱彝尊的词,朱彝尊的词里边,他有一卷——他的词很多,朱彝尊词很多,诗当然也很多——他有一卷词叫做《静志居琴趣》。这个“静志居”,就是把你的心志安静下来。“居”呢,就是一个人称一个房子,就是静志居;“琴趣”,就是说古代的词是可以配着琴来吟唱的,所以其实就是静志居的他的词作。那么他的这个住房叫做“静志居”。

    《静志居琴趣》这一卷词,整卷都是爱情词,当然词里边写爱情,这本来是中国的词里边的一个寻常常见的内容,从五代两宋什么温飞卿、韦庄都是爱情词嘛,所以都是写爱情的词。但是这一卷词在中国爱情词的传统的历史里面,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卷词。像《花间集》里边温飞卿、韦庄所写的那个爱情词,那个是写给歌筵酒席的歌女去唱的。《花间集》前面有一篇序文,就是说在绮筵公子的这些文人聚会,要给那绣幌佳人写一些美丽的歌词,本来是这样的场合。这样的场合你当然是对这个歌女的赞美啦,假想对歌女的爱情啦,都是这样子。但是朱彝尊这一卷的爱情词,是非常不一样的。因为他所写的不是跟歌词随便这样写的,他所写的是他的一个不被世人所原谅、不被世人所接受的、不合乎世人的伦理道德的爱情。

    那么什么叫做“弱德”呢?这个德有很多种,有健者之德,有弱者之德,这是我假想的一个名词。它是有一种持守,它是有一种道德,而这个道德是在被压抑之中的,都不能够表达出来的,所以我说这种美是一种弱德之美。那我的文章有的时候在外国讲还要翻译,所以我就把它翻译成英文——The Beauty of Passive Virtue。是美,The Beauty;of Passive Virtue是弱德的谦让的这种品德。所以我是慢慢讲词从唐宋一直讲到清,那么有各种不同的成就各种不同的美,我也给了它们不同的诠释。所以你说弱德之美,弱德之美的由来就是由我从写朱彝尊的词,那么他词里面这种美,我无以名之,所以我说这是一种Betaudy of Passive Virtue,是弱德之美。

    6、天穹低处尽吾乡

    随席慕蓉女士至内蒙作原乡之旅口占绝句十首 (二〇〇五年九月)叶嘉莹 (节选)

    一、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零敢自伤。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

    注:我家本姓叶赫纳兰,先世原为蒙古土默特族,清初入关,曾祖父在咸、同间曾任佐领,祖父在光绪间任工部员外郎,在西单以西察院胡同原有祖居一所。在二零零二年的一份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公文中,曾提出要加强保护四合院的工作,我家祖居原在被保护的名单内,但终被拆迁公司所拆毁。

    四、右瞻皓月左朝阳,一片秋原入莽苍。伫立中区还四望,天穹低处尽吾乡。

    注:中秋后二日经过广袤之草原,地势平广,空气清新,西天皓月犹悬,东天朝阳已上,蓝空白云一望无垠,实为难得之景观。

    六、黑山头上旧王宫,砖础犹存伟业空。酹酒临风一回首,古今都付野云中。

    注:在额尔古纳地区有一座较高之丘陵,人称之为黑山头,其上有古城遗址,今尚可见其础石遗基及零砖断瓦,为成吉思可汗赐封其弟合撒儿之地。

    *《专访|席慕蓉:我给记忆命名,从此有了归属与顾盼》新京报节选)

    席慕蓉:……叶先生见到我就说,“我也是蒙古人,我们的部族是叶赫那拉。我的伯父曾经告诉过我,叶赫是一条河流的名字,但是我已经不能确定它的地点,也不知道如今这条河流是否还在。我一直希望能找到它。”那条河流仿佛是她记忆的根源,我说,“那我们就去找一找吧!”她说,“好的,如果你找到了叶赫水,我就跟你一起回去。”听到这个“命令”,我心里很惶恐,我怎么可能找得到?不过幸好有一位朋友,在沈阳住的内蒙古作家鲍尔吉·原野先生,他帮忙委托满族朋友、《沈阳日报》的记者关捷先生去找,过了三个月,好消息就来了——叶赫水至今犹在,它在吉林省梨树县,是一条很美的河流。

    我赶紧向叶先生报告。当年9月,我们终于成行了,还请来吉林大学的朋友做向导,一群人陪着叶先生回到她念念不忘的原乡。虽然叶赫水还在,但是叶赫那拉部族从前的居住地已经没有了。有人带我们去看为拍摄电影而盖出来的宫殿式建筑,那是假的,叶先生说想要去看真正的城楼旧址。他们就带着我们来到一片玉米田,以前我只知道草原可以延伸到天边,我不知道原来玉米田也可以伸到天边。那天傍晚,红红的太阳被尘霾遮住,秋天玉米的叶子有点干枯,风吹过来的时候发出沙沙声响。

    玉米田的远处有座稍高的土台,一位同伴怕叶先生走冤枉路,就先跑到土台上面,然后回头对叶先生说,“您不要上来了,这上面什么都没有。”虽然是善意的劝告,但幸好她没有听从。那时候她已经78岁,但身体很好,大家都想要搀着她上去。我那时有了一点点经验,就是我回到内蒙古老家,很多朋友都好意地陪着我,给我介绍,但等到回去后我才后悔没有好好看一眼,其实有时候需要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所以,我就跟那些朋友说,我们不上去了,让叶先生一个人到土台上看看吧。

    叶先生慢慢走上土台,眼前是红的、紫的、褐的、墨绿的玉米和荒草,微风吹拂着,她在台上独自伫立了好一会儿,忽然回过头来对我说,“这不就是那首黍离之悲的诗吗?我现在的心情,怎么和诗里说的完全一样?‘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因为是在故土之上,所以土地跟她一定有不一样的感应,当她站在一座别人眼里“什么都没有”的土台上,她却遇见了那首三千年前喟叹黍离之悲的诗

    7、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鹧鸪天·广乐钧天世莫知》叶嘉莹 偶阅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n )女士所写《鲸背月色》(The Moon by Whale Light )一书,谓远古之世,海洋未被污染以前,蓝鲸可以隔洋传语,因思诗中感发力可以穿越时空之作用,盖亦有类乎是,昔杜甫曾有“摇落深知宋玉悲”之言,清人亦有以“沧海遗音”题写词集者,因赋此阕:广乐钧天世莫知。伶伦吹竹自成痴。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我说‘老去余年更几多’,我还不知道能活几年,也许旦夕之间的事情,我就教大家吟诗,我觉得这个要把它传下去。所以剩将余世付吟哦,我说遥天如有蓝鲸在。沈先生说的蓝鲸可以隔洋传语,我留下的这一点海上的遗音,也许将来有一个人,会听到,会感动,现在的人都不接受也没关系,反正我就是留下来,就是这样。——《鞠水月在手》

    *腾讯儒学专访叶嘉莹(2015):

    我觉得诗歌里边是有一种生命,虽然是我们距离唐朝已经很久远了,但是你读杜甫的诗同样有感动,所以我就想到杜甫还写过一首诗,说“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说我读宋玉的诗赋我很感动,我了解宋玉的悲哀。辛弃疾有一首词,说“老来初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他说我年岁老了我才懂得陶渊明诗里边那一份情意,他说我昨天晚上就梦见了陶渊明,我想陶渊明就应该是那个样子。

    所以诗歌是有生命的,它自己有生命,所以杜甫读到战国时候的宋玉的诗赋他会感动,那么南宋的辛弃疾,他读到晋朝的陶渊明的诗也会感动,所以诗歌本身有一种生命,那个生命到现在也是活的,只要你真正能够理解这个诗人的生平,他的情感、他的生活背景,你就会感动。而且不但是你感动于他,这个时候你所感动的就不只是杜甫当年的感动,你的感动是被他感动了,可是这个时候就带着你自己的感动了,你自己的感动就有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了。所以诗歌里边不但有一种感发的生命,而且是生生不已的,是一可以生二,二可以生三的。

    Bonus: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配乐:佐藤聪明)

    《秋兴》八首 杜甫

    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三、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四、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 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

    五、蓬莱宫阙对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

    六、瞿塘峡口曲江头, 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 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 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

    七、昆明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 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

    八、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腾讯儒学专访叶嘉莹(2015):

    《秋兴八首》,说是“夔府孤城落日斜”,这个读诗要很讲究声音,这个倾斜的“斜”字押韵是念xiá,是在麻韵。“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那我就讲杜甫,说当时他在四川住了很多年,但是他老年想要回到故乡,他想要回到长安,他就想顺着长江,所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可是他坐着船经过长江三峡的巫峡的时候,那时候地方也不安静,还是有很多战乱,那杜甫就羁留,就说不能前进,就留在巫峡(夔州)了。所以在那一年的秋天,杜甫就写了《秋兴》。这个兴起的“兴”有几个读音,说动词,我们说兴起了,复兴了,这是兴(xīng)起。但是当它(是)名词的时候,就念作xìng,所以不能念秋兴(xīng),是秋兴(xìng),就是我在秋天,面对秋天的景物,我内心的一种感动。所以他说的是“夔府孤城”,当时这个长江三峡在当年是夔州的地方,在夔州这里,夔府,远远地可以看到白帝城,是一个孤城,夔府孤城落日斜,这个落日已经西斜了,“斜”字也不能念xié,押韵念xiá。如果你不按照押韵的字念,这个诗就很不好听。他说“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他希望回到长安,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够回去,所以他说我怀念长安的时候,我只能向北方长安所在的地方遥望,我就想那北斗星,那个斗柄所指的那个方位就是我所怀念的我的故国,我所怀念的长安,所以“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那个时候我到台湾大学去教书,那是大概50年代初,大概1953年,(略)不但我先生被关了,我也被关了。那那个时候我们就不能够跟我们的故乡、老家都不能通信了,都不能来往,一切都断绝了。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很怀念故乡,我就常常做梦回到故乡,但是我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我的老家,当时叫北平啊,我的家人、亲戚、朋友、老师、同学都在那边,所以我说“每依北斗望京华”,那时候我给学生讲课的时候真是讲到这一句非常地感动,几乎要落泪的这样的感觉。所以在我的生活的经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当我给学生讲授诗词也越来越要仔细地分析的时候,我觉得我对诗词有了比较深刻的一种理解和感动。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作者先后搜辑了自宋迄清的杜诗注本53家,不同之版本70种,考订异同,对诗歌内容、形式作了精细的说明。学术研究著作。

    *《叶嘉莹说杜甫诗》“迦陵说诗”系列丛书之一,共八册,中华书局出版。讲演集。其中《叶嘉莹说汉魏六朝》与《叶嘉莹说唐诗》(包含“说初盛唐诗”、“说中晚唐诗”及“说杜甫诗”三册),二者均为20世纪80年代作者在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讲授古典诗歌时的录音记录整理成稿。

    fin.

     6 ) 人生如梦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正如《春山夜月》里轻巧的摘句,这部关于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充满了诗艺层面的雅趣兴致。诗词大家叶嘉莹,一生波澜却飘零,历经社会动乱与时代变迁,途中孜孜不倦的写诗、解诗、讲诗,在诗歌的陪伴下始终保持着一颗沉稳而澄澈的心。

    《掬水月在手》选择以建筑空间的方式划分叙事段落,用漂游般的意境想象去勾勒她的传奇故事。打开一扇扇已经消逝的窗门,就能抵达叶先生用诗歌塑造的那片精神居所。

    叶嘉莹生于1924年,自幼熟习古诗词,17岁考入辅仁大学,师从顾随。少年时代便经历丧母、战乱,身陷困苦流离的生活,也因此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成家后叶嘉莹随先生迁至台湾,在几所大学任教,后又赴派美国、定居加拿大,改革开放后回归祖国,继续着古典诗词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工作,学术成就斐然,桃李满天下。

    《掬水月在手》的前半部分,是关于叶先生对于遥远故乡的回忆。其中,大部分的讲述来自叶先生清朗的诵读。叶嘉莹的口述音调顿挫,柔软却有力。以空镜形式顺应复现的,除去其语境当中的童时居所,陈年旧事,城市建筑,古刹佛雕,也包括秋冬交织轮换时的情绪感怀。叶先生用轻巧的文字准确找到古典诗歌的美,并且将她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的气质相契合,消融掉古典词汇与现代语言的隔阂。同时,影片也用大量的空镜、留白和配乐,去渲染那份意境表达和精神想象。

    在电影院静谧的环境下听叶先生读诗,是种酣畅淋漓的享受。

    叶嘉莹讲话和吟诗不同,语速很慢,语调平缓,双手会跟着渐渐的开合,眉眼间布满着皱纹,神色却明采奕奕,浑身有种淡雅的贵族风度。那些亲人离去,故土流离,所有的颠沛和辉煌被她以平静的语气娓娓道来,声音忽远忽近,伴随着轻笑声和调皮语气,就像是在讲述别人的人生。

    影片的后半部分着重笔墨在叶先生的海外与回归生活,包括她的讲学和人际,都是以他人的视角在观摩叶嘉莹的状态。叶嘉莹在国内受尊敬,在海外则自在许多,这部分的抒情与留白就较之前少些篇幅,叶先生也从那个稍显“神化”的“先生”,退居为一个温婉的长者。

    叶嘉莹是诗词的布道者,中国古典文化的引路人。除去将东西方、古典与现代的诗词文学承接缝合,她也将个人的理性与感性融合,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为诗词作注解,为那种旧诗歌带来新的眼光。

    她提到自己讲学,从白天讲到夜晚来临,学生没有一人觉得慵倦,贪婪地想要听她读更多的诗词。对于叶先生的学生们而言,她创造诗歌,也为古诗歌打开现代的一扇门,让她背后的他们能够进入这个美丽高洁的世界。这是对于意象美的二次创造;对于叶先生自己而言,传授诗歌之味,也在通过诗歌表达自己,释缓自己的情感。

    她的人生并不似“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那样文雅轻松,她经历过的动荡和变革,失去与不安,这些情绪是很激烈和痛苦的。所谓“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的苦痛沉沉压抑在她的作品里,却能够被柔声细语地轻轻吟诵出来,这份厚重与轻盈的对比,恰是“弱德之美”的精神所在。

    顾随先生有句名言,“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学生叶嘉莹大概是在这句话的体味中去不断承受与坚持的。通过对于无法避免的、生命悲痛的内在体会,去提升感受快乐和实现满足的能力。诗歌之美可以帮助叶嘉莹先生享受安宁和潇洒,同样也可以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展现给我们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境界。

    “一个人把自己退到一个位置,对于每件事都统一的态度。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君子呢?”

    《掬水月在手》是一部叶嘉莹先生的传记片,也是一部可以纯粹去感受孤独和豁然的,感受美的影片。就像影片最后的那片白雪,踏着若隐若现的禽鸟足迹。也似影片开始时那条水流,映着闪碎波澜的薄暮月光。

    叶嘉莹先生说,将吟诗的声音留在海面上,就总有人会听到、被感动。我想,正是这种轻柔平淡的力量,让我们在不尽如人意的人生中总能感受到珍贵和幸福。


    文章首发于公号:MOVIE木卫,欢迎关注。

     短评

    漫长的一生,只能将将攫取一些人生的重要节点,通过叶嘉莹本人的讲述与她台湾、美国、加拿大、大陆历代学生的回忆编织在一起。既是一个学者的个人史,也是一整个百年的流亡史。古典诗词,融汇在人生际遇之中,方能体悟透彻。片中有人说是诗词救了叶嘉莹,因为它让叶退到一个恰当的位置,悲喜同样看待,一切轻而化之,可谓一语中的。

    6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认知准备上,我离导演陈传兴更近,因此没有首先看到叶嘉莹,而是认出他这面有点反光的茶色玻璃。在他已经自觉到如同潜意识一般设置出来的结构、符号和风格的镜像里,让我离叶老师离诗词以及背后整个世纪的颠沛流离更近了一些。历史、诗歌这些所谓需要接续的东西,今天都已经是一地碎镜,线性的二元的抒发不具备完全的说服力,太容易为人所用或者早已消磨殆尽,反而是被遮挡被掩埋被压低的声音,作为一种“中介”,可能创造出很多条小径,让完全不同的人找到完全不同的存在的根基。

    8分钟前
    • 57
    • 推荐

    最打动我的,是从过去走来的人身上烙下的强烈的“连结感”。像叶先生这样的人,和传统相连,和故乡相连,和身边的人相连,和文字、诗词相连。她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在不同的世界寻找离散的原乡。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或者这辈人?)是连根拔起的,没有故乡,没有安稳的落脚之处,没有可靠的人的连结,没有可触碰的真实生活,我感到自己终日徘徊在电子屏幕之间,琐事之间,空虚之间。而陈传兴复原了那一辈人的精彩和重量,气度之磅礴,步履之优雅,弱德之美,着实仰慕。

    13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感觉导演只有做PPT的才华,而不太理解叶嘉莹的真正价值所在,以及古典文学在她生命里究竟承担了怎样的共振。片子里呈现出来的所有的好都是叶嘉莹本身的好,因为她的造诣、经历和贡献随便拿出来一个都确实非常能打动人,但就是这种好也被割裂得支离破碎的,如果本身没对叶嘉莹和古典文学有一定的了解,那么看这个片子对她的基本生平都不会弄得太清楚。最可诟病的是加了许多古迹、石刻、雕像之类的特写,配上不知道什么的鬼声鬼气的吟唱,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文化遗产宣传片,实际和传主的人生毫无关联,支离破碎,真正希望能深入的部分又浮皮潦草地带过。但叶嘉莹本身和一些友朋、学生的访谈的记录还是有价值,这样好的题材拍成这样破碎又浮浅,真是遗憾。

    18分钟前
    • 沈书枝
    • 还行

    《在岛屿写作》一贯水准,制作精良,传记类纪录片拍得很有风格,很难得,尤其后半程,看得很感动。一开始给人铺成太多、有点没进入状态的感觉,用了很多中国古典文化的元素,但都有点表面。到台湾后,开始找着节奏,一下子丰富起来,加入其他人物的评论,空间也由之扩大到美国和加拿大。北京这部分挺可惜的,故乡和童年原本很值得表现,却留于一些浮光掠影的城市剪影和老套的历史记述,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在岛屿写作”这个系列的原因,重心移到台湾。另外,觉得全片念诗和念信有点多,叶先生自己讲述往事的内容反而少。

    23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迦陵词的创作和研究或有可议,但她推动普及的功劳不可没。电影拍得很美,就算是一个普通老人,生命的最后影像也是可贵的,遑论经历大江大海的人。#siff2020

    28分钟前
    • 江声走
    • 推荐

    意暖神寒,醍醐灌顶。看完这部片,发现我们根本没资格说“人生如梦”…缺失标题的VI章节,化解了一切困惑苦难。“人生最难的就是,退回到一个位置,用平等的态度去接受” 陈粒的片尾曲《短歌》竟也适合不过。今年上影节惊喜之作,视听好的大银幕看更加分…沉于讲述,如痴如醉。

    3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本片在人物、文学两个方面都没有讲到通透,从传统的纪录片衡量标准看是有缺憾的。但我认为即便如此也已经是极上乘的作品。尤其是每一个空镜都用得极好,屡屡有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觉,政治与历史观点皆“无言之言”;而所谓“无望之望”的“弱德之美”,也因此在相连相通的文化语境中得以传达,令人心生震颤。

    37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看这部电影,就像一颗水滴在观沧海,一粒纤尘在看宇宙。感叹叶嘉莹先生人生之厚重,其所代表的文化之博大。也反思自己的自大和渺小。

    41分钟前
    • 小明
    • 力荐

    太失望了。这么好的人物,有这么多独家资料,结果拍了一个糖水片。叶嘉莹从大陆世家辗转于台湾、加拿大又归国,家庭挫折和留洋漂泊经历都是很厚重的,但电影完全没能跟她的古诗词研究结合起来,没找到一个核心的解释,一直浮在表面。最可惜的是,对叶的诗歌和吟诵分析也很浅很浅。感觉创作者并没有带大家理解叶嘉莹的能力,大量大光圈唯美空镜头把叙事打得稀碎,不停跳,哪个线索都没讲明白。

    42分钟前
    • 熊阿姨
    • 还行

    “百凶成就一词人”,此言得之

    43分钟前
    • 一笑悬命的阿胖
    • 推荐

    岂知此情长在,爱悠悠,恨悠悠。

    45分钟前
    • 木芯儿
    • 力荐

    一切世法皆是诗法,一切诗法皆是世法。

    50分钟前
    • 你虎哥
    • 推荐

    好奇怪,从片头空镜头就开始流眼泪,中间好几次都快抽泣,哭掉三包纸巾,太奇怪了…制片人说导演心中的主题是诗与存在,但我觉得还有一条是诗与乡愁,这个nostalgia不光是对北京那个大门-脉房-庭院-内厢房的建筑的乡愁,还有在忧患里对风吹树叶声的乡愁,对唐诗宋词黄金时代的乡愁,所以要“pass the parcel”要主动地去讲学。联合早报那里也看得我特别难过,就双方原本应该是合在一起才完整的文化脉络,割裂对峙到如今无法挽回的程度。

    52分钟前
    • 有舟
    • 力荐

    每个人在世界上事实都是孤独和寒冷的……(唯有瑞思拜……这种大家,作品都是直接自动往外“跑出来”的!……OTZ……

    53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但我对她也没有说very close那种关系,只是偶尔互通电话,确认对方还活着。你要说我对她有什么感觉,就是她就是一个存在。她在那里。经历了那么多,她怎么能挺过去呢?她女儿女婿走了那阵子,XX在亚洲中心见到她,说叶先生来上班了。她迎面走来,看见大家,眼眶一红,但也就是那样了。一个人把自己退到了一个位置,对于每件事情统一的态度。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

    56分钟前
    • 窄树
    • 推荐

    团队糟糕的音乐品味拖累了影片 日本配乐师的配乐和陈粒的主题曲都是败笔

    60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形式充分体现出台湾对于精美的游刃有余,空镜织就了节奏上的诗意,可惜内容上并未向诗歌深处或人的内心走得更远。作为中文系学生更感动于其中求学与师承的部分。片尾主题曲太出戏,但很喜欢正片中的配乐。好评是为支持这样的文学纪录影片,希望古老的文学可以照亮更多年轻的世代。一件美妙的小事:映后一同观影的朋友说她是为她那喜欢叶嘉莹的爷爷而来,我后来意识到她的古典而动听的名字也是爷爷为她起的,叫作“冰轮”,是月亮的意思,恰好与本片的片名呼应。

    1小时前
    • 竹官碧
    • 推荐

    一位超越时代的谦谦君子,一个富有魅力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一个大写的人。惊叹于叶先生90多岁高龄还能如此思维清晰、学富五车、谈吐高雅,还有点小孩子气的率性可爱。看到片尾蛮感慨的,她一生如此清贫、颠沛,接连经历丧父、丧女、丧夫之痛,却又能豁达面对人生无常。出品人讲到叶先生97岁还在出席活动,但下雨天会不想出门,因为她害怕自己会感冒,而她还有很多未竟的事业,还想把古诗词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地方去。其实访谈本身就挺好了,传主已经足够有人格魅力,但导演可能觉得这样不够,加了很多风景、石碑、壁画、寺庙的空镜及歌姬吟唱,甚至还有些跟传主完全无关的老录像素材,手法比较笨拙,节奏冗长催眠且与访谈部分有割裂感。是很珍贵的采访记录,但不算优质的纪录片。

    1小时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luxe大屏看太幸福,完全沉浸于美的两小时。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诗,那一个个方块字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助我们渡过去国离乡的困厄、送走生命的黑暗,我们在莽莽漠漠的字海中突然就触到了共振的琴弦,体悟到这宇宙间啊谁人不孤苦寂寞。如亲历迦陵先生一堂诗歌美育课,欣悦如沐久寒春风,愁苦似故国秋雨萧索;自生于乱世,半世流离,终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愁化作曼声吟哦,在音韵与节奏触及到诗人词家的情丝意境。配乐极为契合作为“字幕卡”出现的诗词/书信,无边落木萧萧下;摄影也甚是瑰丽,踏遍南山北水,沿着族群的家乡河一路向北,寻根的情结并存于文字与现实。采访素材的剪接,不以寻常编年体口述,以旧宅建筑空间为章节名,且并不着重于生平,更关注先生对诗艺的的探究,以及诗歌是怎样陪伴漫漫人生。可与《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共读。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