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韩国剧 小妇人

    小妇人

    评分:
    0.0很差

    分类:韩国剧韩国2004

    主演:朴艺珍  柳善  朴恩惠  李润美  李莞   

    导演:高兴植  金亨植   

    猜你喜欢

     剧照

    小妇人 剧照 NO.1小妇人 剧照 NO.2小妇人 剧照 NO.3小妇人 剧照 NO.4小妇人 剧照 NO.5小妇人 剧照 NO.6小妇人 剧照 NO.16小妇人 剧照 NO.17小妇人 剧照 NO.18小妇人 剧照 NO.19小妇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以四个姐妹为故事主轴,描述她们对人生观、爱情的不同,进而引起与家人之间的衝突最后终於获得谅解。  一个渴望得到儿子却始终无法实现自己愿望的自私父亲和他倔强的四个女儿,大女儿惠德因为家人的期待,不能自如的表达自己的心事,个性倔强而直率的二女儿美德虽然总是受到家人的岐视,却比谁都努力的保护家人,三女儿性情温顺,小女儿仁德虽然不懂事,但她性个很开朗,惠德的家庭教师---贤宇对惠德表现出真挚的爱情,但妹妹美德,也不知不觉的爱上了姊姊的初恋情人贤宇,该剧通过这些不同性格,不同人生观,不同立场的四个女儿之间错综複杂的爱情关係来描述了家人之间的矛盾,痛苦和原谅。

     长篇影评

     1 ) 珠玉在前 一次令人失望的改编

    不太合格的名著翻拍 相较于薇诺娜的版本 让人失望

    首先 电影用了双线的叙述方式讲述故事虽然有新意 但并不适合故事讲述 时间流逝 在电影中几乎没有体现 姐妹四人几乎没有变化 并且其中多次交换穿插 角色引入仓促 如果没看过原著 我想应该不少人容易糊涂其中角色的关系。

    其次 情节改动不太合理,电影开头没有引入角色 jo和Friedrich两人不知道什么关系 莫名发生争吵 到结尾感情突然升温 令人糊涂。原本期待Laurie和jo的感情戏 结果并没有多少刻画 Laurie的告白和jo的拒绝感觉就像在一场争吵中稀里糊涂的过去了。jo对Laurie的感情不够明确 Laurie和Amy的发展也没有任何铺垫 jo和母亲的对话提到她会接受Laurie的求婚 Laurie也清楚自己对jo的感情 Amy也明白Laurie对姐姐的感情 所以导致到最后Amy和Lauri在一起 似乎三个人都感到惊讶与不满。结局强行大团圆 让jo和出场不到两分钟Friedrich光速复合,加入jo与报社老板的对话,僵硬升华,拔高主题,没有信服力。

    最后 电影的选角差强人意 四人的角色塑造不够立体 大姐meg原本勤俭持家没有体现 三妹Beth几乎全场隐形 最小的Amy嗓音粗得令人出戏 感觉她更像是大姐 当她烧毁jo的书稿时 没有一点感觉到是懵懂 不懂事 而是蓄意为之。而且Amy后期性格转变突兀,令人难以信服。

    总的来说,作为全新改编的小妇人,电影与时俱进,在其中加入对时代妇女问题的思考,只是没有展现出原著的魅力,与前作相比略微失色。

    补充:重看原著发现,19版的确更加贴近原著,情节更完善,角色台词更接近书本。但是我还是认为新版双线叙述方式并不适合讲述原书十多年来四人经历过程和发展转变,影响观众对Joe和Laurie的情感转变的体验。

     2 ) 全世界能拒绝甜茶的女人,都在这里了

    对,我说的就是最新版《小妇人》!

    第92届奥斯卡刚刚揭晓,这部电影仅获最佳服装设计奖,但如果有名著最佳选角奖,那它的胜算可能要比竞争对手们都高,毕竟男女主角,是他们俩呀——

    △ 好莱坞90后演技派扛把子:西尔莎·罗南、提莫西·查拉梅。

    当年《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上映时,我错过了,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到什么叫甜茶美如画……👇

    妈妈,劳里从书里出来啦!

    《小妇人》的原著,我只在小学读了一遍,记忆不太牢靠,但我始终记得书中最匪夷所思的情节:劳里集齐了“高富帅”、“青梅竹马”、“一往情深”三大成就,却还是没能收割女主角乔的芳心!

    我以为只有一百多年前的原作者爱当男主后妈,没成想世道变了,新电影的主创更是心狠手辣,是个姑娘就能挤兑劳里啊……

    △ 梅姨,你不跳舞就算了,为什么要对这么可爱的男孩子翻白眼啊!

    说正经的,这处情节安排的用意,真得等长大后才能体会。而长大后的我,真的很喜欢这次的翻拍,顺畅又痛快。

    顺畅,是故事的逻辑合情合理,符合人物性格,也符合时代背景。

    痛快,是主题的传达直抵人心,保留脉脉温情,亦正视现实嶙峋。

    原著作者路易莎·梅·奥尔柯特生于美国的“镀金时代”(我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第四章里对这段历史做过批注,点这里复习),经历过南北战争,《小妇人》的故事也是由此展开——战争将男性从家庭中抽离,迫使女性自力更生,小妇人们因此开始思考什么是事业,什么是独立。

    乔这个人物,是美国文学史上早期的独立女性,奥尔柯特本人即是她的原型,这本书写的就是她家里的故事。绝妙的是,电影将乔和奥尔柯特合而为一,对原作者真实的人生态度进行了大胆的解读,让这个原本太过童话的故事,显得更有质感,也更有重量。

    △ 相貌古典又有棱角的罗南妹子,太适合俊俏的乔了。

    电影对原著温淡如水的线性叙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现实与回忆双线交织,原本不着痕迹的岁月流逝,骤然有了令人揪心的波澜起伏,历史真实的细节都藏在台词里,掩映着人物的内心。

    影片开始,是已经离家的乔,在纽约一边当着家教,一边兼职写小说。为了挣钱,她磨平了脾气,乖乖听着出版商总结的畅销套路:内战后读者只爱大团圆,女主角要么嫁人要么死

    为什么要干这么没人性的活儿?

    因为别的姐妹,都难以帮扶父母,支撑家庭。

    △ 大姐梅格已为人妇还生了二胎,丈夫只是清贫的教书匠,年底想给自己裁新衣服,都买不起布。

    △ 全家最受宠爱的三妹贝丝身染重病,只能独留家中,忍耐寂寞和空虚。

    △ 唯一有望分担养家重任的是老幺艾米,而她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嫁入豪门。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一天,贝丝病重的消息传来,乔匆匆踏上归乡的火车,在沉睡中重温了年少时的梦,记起了未长大的无忧。

    乔一家七口人,当年战时,牧师父亲长期随军,母亲和保姆带着四个女孩,挤在马萨诸塞州的乡间小屋,清苦度日。好在父母慈爱开明,为人清正,姑娘们有了这样的榜样,并未被贫穷磨灭人格和理想。

    大姐梅格,娴雅端丽,梦想当演员;

    老二,英姿飒爽,立志成作家;

    三妹贝丝,羞怯文静,热爱弹钢琴;

    老幺艾米,娇蛮要强,最喜欢画画。

    四姐妹各有擅场,还成立了家庭戏剧社,唱念做打,无不尽欢。

    △ 电影让四姐妹都穿上男装,扮成拍板拿主意的商界大佬。她们相信,乔写的戏会把大剧院震垮。

    △ 而原著里只是贤妻良母的梅格,到了姐妹们的眼里,美国东部女演员加一块儿,都没她伟大。

    △ 还在上学的艾米,既敢于义正言辞地反驳支持黑奴制的同学,也放得下身段,用画画换社交的筹码。

    △ 小天使贝丝总是闷声做善事,给邻居爷爷亲手做拖鞋当谢礼,定期去接济食不果腹的穷人家。

    △ 家里永远温馨又热闹,还总能吸引来俊美的甜茶。

    积极生活,知足常乐,这段时光是四姐妹心里的永无乡。

    是什么时候,再也回不去了呢?

    是从她们渐渐到了成家的年纪,却发现,女人难以靠自己生活开始。

    提点她们的,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马奇姑妈。

    老太太亲身验证了一条至今都颠扑不破的真理:老娘要独立,钱是硬道理

    △ 要么结婚要么致富,对女人来说,总比“要么结婚要么死”好多了。

    △ 但马奇姑妈也很清楚,自己对婚姻有选择权只是因为命好,没有致富门路的侄女们还是得嫁个好人家。

    △ 谁知最有希望嫁入上流社会的梅格反倒嫁给了爱情,马奇姑妈用毒舌表达忧虑。

    △ 事实证明,确实是贫贱夫妻百事哀,马奇姑妈一语成谶。

    △ 乔不受教,梅格恋爱脑,贝丝太孱弱,有心帮衬弟弟一家的马奇姑妈,只能挑走美貌与才华皆输姐妹一等的艾米,带在身边教养。

    △ 艾米变身名媛淑女,却发现自己的绘画天赋不足以让她在天才遍地的艺术圈立足。

    (电影版真的有心了:《小妇人》成书的年代,正是印象派绘画在法国日渐兴盛的时代,这场戏里的艾米正是身处巴黎。看看把她传统的油画技法比下去的那一幅——梵高or莫奈,是你吗?)

    艾米成了四姐妹当中最务实的一个。她迅速调整了人生目标,积极地和有钱人约会。

    劳里在巴黎与她重逢,惊讶于当年娇气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竟变得如此世俗。

    而艾米有理有据地驳斥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劳里:

    这是新版《小妇人》剖开温软,露出尖牙的锋芒时刻。

    奥尔柯特在原著里,并未对女性的困境有过多着墨。这不是因为她没有吃过苦,恰恰相反——这版电影的开头,已经道出了她“不书”的实情:

    我的生活麻烦不断,所以我才要写开心的故事。 ——路易莎·梅·奥尔柯特

    明白了吗?

    原著里那些轻快的风和舞蹈,甜蜜的吻和面包,坚贞的爱和信仰,只是因为作者刻意掩去了背后沧桑的真相,才仿佛被暖橙色所笼罩。

    而电影告诉你,现实,是固执的冷色调

    这是我喜爱这部电影的地方。

    名著翻拍,做到还原往往不难,好作家总会留下详实的细节帮助读者构建栩栩如生的画面。

    真正难的是,读懂它为何不朽。

    马奇家的四姐妹,代表了女性为自己总结的4种面相,但她们难以用某几个词来概括完全,因为她们都会成长——我们都会成长。

    更准确地说法可能是“归宿”,19世纪的小妇人拥有这样4种归宿:美貌贤惠的继续当主妇,拔尖刺头的出去闯一闯,内向体弱的守住心和家,清醒精明的冲着钱去吧……

    竟和如今也没什么两样。

    但我们分明还是感受到了时空横亘出的差别,因为如今——

    我们终于能用一部电影,来替奥尔柯特诉一诉她的委屈和煎熬。

    我们终于不必再强颜欢笑着,避讳女性自古以来的艰难。

    我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咆哮:

    女人也有野心和挣扎,我承认她!

    我也要你,承认她!

    我不知道会读这篇文章的男性有多少,但我想请你们看看甜茶,然后说两句你们可能不会轻易从女性嘴里听到的真心话:

    这样美好、应有尽有的男性,一直都是许多女人希望、尊严和安全的象征。

    没有一个女人在让他伤心的时候,自己能不心碎。

    但我们当中就是会有一部分人选择成为乔,很大一部分。

    我们推开他,或推开你,如果不是因为你没有劳里这样好,那就是因为——

    我们试着相信,除了爱情,女人还值得一点别的什么

    影片最尖锐的锋芒,绽放于乔动摇这份信念的那一刻。

    △ 我只是觉得……女人也有思想,有灵魂,当然还有正直的心;她们都有抱负,有才华,就像她们也有美貌一样。所以我听腻了别人说,爱情就是所有女人的归宿,我真的听腻了!可是……我好孤独啊。
    Ijustfeellike...women,they...theyhaveminds,andtheyhavesouls,aswellasjusthearts;andthey'vegotambition,they'vegottalent,aswellasjustbeauty.AndI'msosickofpeoplesayingthat...thatloveisjustallthewomenfitfor.I'mSOSICKofit!ButI'm...I'msolonely!

    请原谅一名译者再翻一遍的强迫症,这破字幕真配不上罗南妹子的神演技……而我希望我们所有女孩都能把这段话背诵下来,因为当婚姻不再是女性生存的唯一选择时,身为脆弱人类的我们,还需要对自己承认:

    拒绝爱情,我恐怕也会遗憾。

    所以摇摆,并不可耻。

    原著里,乔后来遇到了更适合她的文学伴侣,但是你知道吗?在奥尔柯特的构思里,乔是从来不打算结婚的;她要她笔下的自己刚到底,而她本人,也终身未婚。只是市场需要小说里的女人“要么结婚要么死”,她也只好写成一团温软的和气。

    导演读懂了奥尔柯特的软弱和憋屈,所以只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结局:电影里的乔同样听从了出版商的建议,为了有自己的书,为了赚更多的版税,她给笔下的女主角配了个心灵契合的男人,而她自己,却像奥尔柯特一样,感情成谜,只与一位异国来的教授,留下一段虚虚实实的暧昧。

    △ 女主的备胎都选了个这么有气质的,电影果然在拍“开心的故事”。我因此而怀疑,主创让教授从“异国”来,是在暗示奥尔柯特对现实感情的无奈:我在现有条件下,怕是找不到心仪的男人了,只能求他从天上掉下来——唉,现代有多少姑娘,不也在愁这个吗?

    除此之外,电影里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改编,增添了无比丰富的细节,让这一版的人物表现出更强的现代性,和现实性

    比如,梅格第一次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出于虚荣,接受了富家小姐送的漂亮裙子,也顺势应下了宠物一样的昵称“黛西”。而多年后,梅格生下女儿,也为她取名黛西。她显然不把这名字看作是羞辱——丈夫是自己选的,婚姻里的爱成了责任,但为家庭负责,不代表女人不能惆怅自己短暂而虚幻的美丽。

    又比如,劳里曾对梅格情愿被人篡改本名而生气,自己却很愿意让乔叫成“泰迪”。好男孩的初恋多可爱,可一到谈婚论嫁,还是得承认大男子的脾气:我爱过当我是卷毛狗的大女孩,但要过日子,我选会叫我“大人”的小娇妻,她是成熟后的艾米——原著里这一对突兀的结合总算破了案,原来精明的女孩是靠自己坦荡的世故,赢得了梦里人落了地的爱情。

    还有贝丝,乔的精神支柱,所有人的心灵港湾,这版的选角却让她看来如此平平无奇,如此沉郁无力。贝丝或许只是青春如梦的象征,“她”的纯洁不存于任何时代,“她”的弱质也不容于任何时代:能幸存的,总是更千疮百孔却足够强韧的,所以“她”的死亡,是乔的重生

    我喜欢这抓住了现实与虚构的连结,延伸出崭新意义的改编。

    那一代的小妇人还在苦苦思索当女人的意义,而现在的我们,已经可以和男人一样贪心,当然,也必须和男人一样,付出相应的代价。

    有成功,必怅惘;要成长,也回望。

    那一代的小妇人终究踏上了和我们一样的路,就像我们此刻,也在赶往自己心里那一条纵有千般歧途,亦有万种精彩的路。

    路的尽头,命运,再无定数。

    主动选择人生,努力承受代价。

    这,就是独立的意义。

    也是《小妇人》,不朽的原因。

    200225更新:
    感谢@Antikvlt 同学在评论里的指正,我在梅格昵称黛西(daisy雏菊,寓意纯洁美好)的那段出错了:这个名字并非电影的改编,而是原著本来就有的细节。我看电影时刚完成《了不起的盖茨比》全书的翻译练习(我的公众号和豆瓣日记可以作证hhh),再加上对原著记忆不够深刻,所以第一反应是电影主创或许是想到了这部刻画名利场的经典,才为梅格母女挑选了这样一个延续青春的名字。这是我成文时不够谨慎,特此更正并道歉,希望不要误导没有看过原著的小伙伴~
    我由此仔细想了想,梅格的戏份还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结论是:选角。
    这一版四姐妹的选角,除了乔,在我看来其实都有意外之处,对我来说,艾玛·沃特森尤甚,因为她的现实标签其实更符合乔。但不管是她自己的意愿还是剧组的坚持,由她来代替梅格说出那句:Just because my dreams are different than yours, doesn't mean they're unimortant. (不能只因为我的梦想与你的不同,就说它们不重要。)都有种令人心安的感受——观众都知道艾玛本人从来不是任人摆布的姑娘,就像梅格最终选择了家庭而放弃了女演员的事业,这其中也有着身为女性清醒的坚持。
    这是所有看似没那么“先锋”的姑娘身上,非常容易被轻视的力量。选择一个坚定的女演员来扮演梅格,是在让这种力量更容易被看见。
    我把这个选角看作是电影献给所有愿意站在女性角度思考的人(不论男女)的温和劝告:一个人做了什么选择不是关键,关键在于ta是否清醒和坚持;如果是,那么我们作为旁观者,唯一要做的,就是尊重ta的选择。
    另外,我在看完电影之后也看了不少主创的采访(为了省事不截图了,油管B站都能看到),也有些零散的感受一并更新在这里: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细节,就是国内对这部电影的关注点集中在与前作/原著的比较,或者像我这篇文章一样,感动于女性意识当下的锋锐,但罗南妹子、甜茶还有其它主创都在不同场合强调了另一件事:这本书里的男性,都在支持和爱护女性。
    这在女性主义的作品里似乎也不太常见,我们习惯了批判男权框架下的性别压迫,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女性集体的弱势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挑明男性许多约定俗成、习以为常的思维和行为都是对女性不自觉的迫害,但这部作品对男性始终抱持着正面的态度。
    我猜想这是因为奥尔柯特的成长环境本身就充满了对女性很友好的男性,从她的生平可以看到她接受过很好的教育,而如果没有她父亲和男性师长的支持,她无法获得这样的资源。这其实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现实:确实不是所有男人都是大猪蹄子hhhh。
    而同时电影的主创也在借此呼吁当代的男性更支持女性。
    导演有个很有意思的编排,是让罗南妹子和甜茶互穿衬衫,以此制造两小无猜的极致亲密感。我再一次为这样的创意拍案叫绝:乔和劳里,作为男性与女性之美好的代表,不就是互为镜像的一对吗?他们年少的故事,就是男人和女人的青春啊。
    导演在采访里有些困惑地说:对女性来说,想象自己成为男人好像是很普遍的,但男人几乎不会想象自己成为女人。
    我希望这部电影能有更多的男性朋友来看,看看它是不是也映照出了自己的初恋,自己对人生的第一次思考,自己对世界的第一次探索;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男性明白,女性对他来说从来都不是威胁,更不是低他一等的贱货,恰恰相反,她们是启蒙,是爱,是光;而只要他足够尊重我们,与他相交的那段日子,无论最终被我们各自定义为什么,都会是我们永生难忘的一抹白月光。
    以上。真的是很好的电影,我一直忍不住在看主创的各种资料,特别特别喜欢葛导,或许哪天也写写她~

     3 ) but I'm so lonely

    Women have minds and they have souls and they have ambitions... I’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But I’m so lonely.

    Jo讲完这句,我一个没忍住跟她一起大哭了。

    还有Jo拿到Shakespeare的时候,我想起初中时朋友们用心送我的几米画册,那种自己小小的talent被人们珍视的感觉,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了。

     4 ) 了解一个人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抱希望地去爱他

    在东京的新家已经住了四个月了,当时选择这个房子的最关键因素不是它朝向好,也不是年数新,而是它离电影院非常近。因为疫情,东京的电影院直到五月底才重新开张,虽然就连自助购票机都还盖着厚厚的挡布,座位也是自动就被设置成隔着两个以上的空座。这恰到好处的孤绝感与电影相得益彰。

    因为没有读过原著的关系,这个故事对我来说是崭新而陌生的,但又因为喜欢Greta太久,这个故事对我来说又是那么熟悉和亲切。就像,就像任何故事如果是你最好的朋友跟你讲,无论故事本身平庸与否都会焕发不一样的生机。因为你在意的,是从那个故事里靠近你在意的那个朋友的心。电影好像对我来说就是这样。

    我是一个看电影的时候不太哭的人,但昨天看小妇人却哭了三四次。在Jo得知Laurie已经和Amy结婚,偷偷去他们才知道的秘密信箱里取出自己的表白信,然后在桥上亲手撕掉的时候;在Meg的婚礼上,Jo说,“I'd rather be a free spinster and paddle my own canoe. I can't believe childhood is over”的时候。在Laurie对Jo表白说“I've loved you ever since I've known you”的时候。

    前年夏天,我写了一篇关于亲密关系的文章,记录了那个夏天和朋友的好多次越洋电话,朋友说,恋爱是明知一切稍纵即逝还是举身跃入黑暗。我则说亲密关系的核心就是和对方建立起无法言说却又深沉笃定的精神联结。那些让对方从芸芸众生之中变得金光闪闪的瞬间。

    我几乎从知道爱情这个概念开始,就是心灵相通、精神联结之爱的狂热信徒,当然,我有很多很多藏在心里最宝贵位置的电影、音乐,都在向我反复陈述这个观点。安妮霍尔里,安妮第一次挑战在酒吧里唱歌,唱的是Doris Day的《It had to be you》,里面写“I've wandered around, and finally found...somebody who...could make me be true...could make me be blue...And even be glad, just to be sad thinking of you...",这首同样的歌,也出现在当哈利遇到莎莉里,哈利在电影结尾对莎莉表白,“我喜欢你在四十度的天气里还感冒,喜欢你用一个小时来点你要吃的pie”,这几乎是我这么多年来的爱情圣经。

    而Jo和Laurie呢,简直就是心灵相通之爱的完美典型。他们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却一样感到格格不入、孤独落寞,在愚蠢的派对上各自不合时宜,却偶然遇见彼此,在窗户和窗户之间,没有人能看得到的角落一起跳舞。还能说什么呢,这些画面简直就是曾经的我对爱的完美范本、定义本身。

    可是,昨天看完电影之后,百感交集许久,我想,也许这么多年来,关于爱,我都理解错了。

    最近胡缠老师在公众号上写关于爱的一系列文章,其中提到Scott Peck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爱,是致力于自身和他人边界的扩展和心智成长。

    “与之相反,追求浪漫之爱的人渴望的是静态的完整,是‘眼前的一切永远不变’。因为此刻的你,恰好是此刻的我所缺失的那块拼图。所以相信浪漫之爱的人,更喜欢用的表达是‘你使我完整’,或‘你是我一直寻找的另一半’。这句话听起来充满命中注定的意味,但同时也暗含着一个这样的自我认知:如果没有你,我就是残缺的。”(摘自胡缠的公号,《浪漫之爱与长久之爱》)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几乎已经习惯眼见着自己或者周围的人,因为孤独去爱,因为“他真的好懂我”去爱,因为豆瓣上的共同爱好超过500而去爱,我们好像已经忘记,爱的本来意思比起得到,应该更接近于给予。我们这些精神生活的信者,日复一日在大英博物馆里孤独地游荡,巨细靡遗地搭建我们的精神乐园,绘制比例尺详尽高度清晰的自我迷宫地图,然后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我们爱的,其实是那个兼任着我们与上帝之间授奖仪式使者的爱人,是他的存在好像才让我们开始相信,这么多年来其实暗暗引以为傲的孤独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居然芸芸众生中有一个人和我如此相似,他能懂我的全部。这样的爱,最终好像还是渴望越过爱人与上帝交谈。

    所以,爱真的应当成为我们确知自我的工具吗?

    Walter Benjamin说,"The only way of knowing a person is to love them without hope."

    我想,Jo是深深明白这一点的。她有在十九世纪过分清醒而孤独痛苦的女性自我,是她的孤独和痛苦让她遇见了Laurie,也让他们相知相惜,但她明白这不是爱。她明白他们之间的惺惺相惜模糊了很多问题,她了解自己融入不了Laurie的生活环境,她也明白自己固执而暴烈的生活习性很快就会让Laurie厌烦,她拒绝了Laurie的求婚。但电影关于他们二人结末的处理,比起书悲伤以及有趣在,它让所有观众被迫复习了人性。

    人的欲望千变万化、相互矛盾,没有一种生活可以给我们提供不再失望和心碎的保证,我们只不过是在不同心碎之间挑选自己还比较能承受的罢了。即便是精神力无限强大的Jo,也最后因为妹妹的离世、在纽约不得意的写作和辛苦的生活而向妈妈自白如果是现在就会接受Laurie的求婚,因为自己非常孤独、想要被爱。妈妈回答说,可那跟爱好像不太一样。那一刻,我仿佛看到平行世界的自己。

    我们都很容易把在心碎困顿时的微光当作爱,其实是那时我们迫切需要些什么来承受心的重压。那些舞、交换过的信和戒指,曾经带来的心灵震颤和美妙情绪,还没有承担心碎的Jo,还是用理智选择放弃了。但生活的痛苦忽然就出现了——在时间面前,孤独和痛苦好像才是最无坚不摧的。

    如果爱不是工具,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爱呢?

    下午和朋友在池袋一边吃泰国冬阴功米粉,一边讨论这个问题。我想,在通过生命最后的那道窄门时,没有人是结伴而行的,除非我们真的肯定了自己的灵魂,确知也接纳了自己的——不管是孤独的、痛苦的、独一无二的或是比比皆是的——灵魂,才能够对其他生命,哪怕那是和我们很不一样很不一样的灵魂和生命——不再夹带私货地欣赏、产生想念、携手同行。也许从那一刻开始,爱才真正的发生了。

    思考完这些关于爱的问题,我和朋友都感到很久不曾有过的释然。

    接下来想谈的,是关于女性的问题。这也是电影给我最大感触的另一部分。

    我跟朋友说,我很讨厌在日本的媒体里,女性似乎只有两种,要么是fuwafuwa,软答答地一团,好像没有任何思想和生机的芭比娃娃,要么就是野心勃勃的事业女性,从不在意男人,也不会“软弱到”居然需要爱情。我觉得不论哪种,都是对女性非常严重的曲解和压迫。

    Jo在对妈妈说“Women, they have minds and they have souls as well as just hearts. And they've got ambition and they've got talent as well as just beauty, and I'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just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But... I just...just felt so lonely.”那一刻,我哭得很惨,因为Jo这个角色在Greta的镜头里,一下就活了过来,Greta透过Jo,在向所有人说,爱是美妙绝伦的,并且它绝不仅仅是一部分幸运人类的专有物,渴望爱也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蒂凡尼的早餐里,编剧早就写"You're afraid to stick out your chin and say, Okay, life's a fact, people do fall in love, people do belong to each other, because that's the only chance anybody's got for real happiness."爱不应该是软弱的近义词,不应该是独立女性的反义词,我们野心勃勃冲出困难的性别语境,但我们也当然应该被人爱、被人看到和欣赏。

    而男性的傲慢(或者说是被迫傲慢)则存在于,他们并不需要经历像女性一样多的思考和反复,并不需要像女性一样经历对爱的追求的迷茫和困惑,像Jo一样矫枉过正了许多年,才猛然惊觉,原来爱与被爱是如此重要的事。

    就这样因为小妇人想通了一些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事,我想很多年前,我就已经确信电影是对人生长达两小时的比喻,我可能不会爱任何男孩一辈子,但我一定会爱电影一辈子。

     5 ) 被注入了现代先锋意识的经典文学改编

    较之30年代凯瑟琳赫本版本和90年代薇若娜瑞德版本,西尔莎罗南既没有前者那种咋呼夸张的假小子气,也没有后者过于甜美的软糯感。尤其是薇诺娜另一形象(《纯真年代》里的May)蛮深入人心,所以May那股不懂诗书但天真隐忍的白玫瑰气质也一直环绕着她。在《小妇人》里饰演一个与May完全相左甚至可以说和May的情敌Ellen相似的女性,薇诺娜是不够令人信服的。倘若那会她有现在做Will妈妈(《怪奇物语》角色)的劲儿估计会更有表现力。

    但罗南是适合出演此类角色的,她坚毅的眼神、与周遭格格不入的weirdo气质,在《伯德小姐》里已然有过表现。说实话,前两年我还因为觉得罗南长相刻薄不怎么喜欢她,甚至因为她有点抗拒看lady bird,但看完lady bird又到小妇人,我深感“上镜头性”下,人物的精神特质透过一个合适的演员加之电影形式、内容上的技法渗透出来,那种生命力、神采是多么熠熠生辉。片子开头,出版社同意她的故事之后,奔跑在纽约街头的Jo,穿着黯淡无光但脸部神采飞扬。当Jo跑起来的时候,怎么能够不想到奔跑在《弗兰西丝哈》里的落魄但自由的弗兰西丝哈呢,这个跨越的互文显然也是激动人心的。于是,你知道这个故事会是什么样的故事,你知道这个人物会给你带来惊喜与震动。hey,你看,女孩充满生命力和无限可能性。

    Jo是个在教授批评自己的文章之后能立刻气到离开的人。Jo也算蛮毒舌,和Amy的相爱相杀中两人总是以神经喜剧里的绝快语速互相抵损,甚至在因beth赶回家中得知beth不希望干扰Amy的订婚所以Amy暂时还在巴黎的时候,Jo立马回说:“Amy总具有逃离苦难的幸运能力”。还有就是她和Laurie两个人偷摸出来跳舞的那场戏,和其余版本处理得也完全不一样,这里的璧人直接挪到了房子外面,在黑夜中狂舞,Laurie更是以女性的身姿转了好几圈倒在Jo怀里,非常格格不入的欢快,背景里亮着灯光的玻璃窗里是高贵优雅的舞会,前景里他俩恣意乱转,一种对世俗礼仪的蔑视跃然纸上。这版对Laurie表现太多,再加上又是甜茶出演,想必很多观众会为之抱不平。我私心也觉得,单就这个文本来说,Laurie比教授更懂得Jo的内心,他们都是跳脱在世人眼光之外的,不屑不在意。但可能Laurie并未有任何天赋爱好,对于Jo仰慕多于爱恋。这里给了一个钩子,可以去思考人生阶段与感情需要的关系。

    Greta给Jo的纸笔之爱表现得非常非常多。以至于你看完之后回想这部影片,Jo拿着纸笔写写画画的形象是溢出来的。在纽约的公寓,教授微笑地看她和她打招呼,她头也不抬,站在壁炉前面修改文稿,教授第二遍说你着火了,她才发觉。然后教授举出自己的衣服,也因为同样的原因烧了一块。大笑。同样,四姐妹里爱弹琴的beth和爱画画的Amy,她们的特长爱好也是塑造她们人物的一大切面。至于大姐,我则觉得相比之下对她的表演才能表现得比较单薄,所有的演戏场面四姐妹都是同时参与的。但大姐属于早熟型,人生追求更倾向于对家庭、对爱人而不是对自己的爱好。当艾玛沃特森饰演的大姐很诚恳地对不想让她结婚的Jo说:“你不能因为我的梦想不重要就轻视它,我就是想要和John一起面对人生的苦难”(回忆的大意)。很开明的,虽然一方面Jo这个女性形象进步、激进了很多,但另一方面对女性选择的各种权利也给予了重视。Amy在Laurie质疑自己嫁作有钱人时的反驳也同样掷地有声:“你有钱,你是男的,所以你不在乎婚姻。我没钱,而我作为一个女性,没有赚钱的途径;就算我有钱,我嫁给谁,钱便给了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得不把婚姻视作经济交易。”而最最令我有共鸣的是Jo对母亲说的:“女人也有天赋、思想、雄心,我觉得那种一说起女人就和谈情说爱联系起来的论调,让我觉得非常恶心。所以我不要结婚,但是现在我好孤独。”这是多少feminist的内心困境呢。

    电影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主题内容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则经典文学故事被注入了现代先锋意识。与直接使用线性叙事结构不同,这里用了交叉双线叙事,用色调以示区分不同时空阶段。一段是冷色调的现在时空,一段是暖色调的过去时空,两段交织在一起。

    暖色调讲述着Jo和仨姐妹快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在party上遇到同样不合群的Laurie并与之结交,将Laurie带入姐妹们的女孩俱乐部玩耍,大姐Meg与Laurie的私人教师相爱,Amy与Jo相爱相杀,Beth被馈赠了Laurie祖父的钢琴,Beth去给贫困一家送食物结果染上猩红热所幸虎口脱险,Amy被送到姑妈家暂住……直到Meg正式结婚,Jo拒绝了Laurie的示爱,Amy要跟随姑母去欧洲求学,Jo也选择去纽约打拼,暖色的过去结束。

    冷色调里,在纽约待了好长一阵并与教授结交的Jo,接到Beth病危的通知,匆匆回家;Amy没有收到消息,在巴黎等待富二代男友向她求婚,遭到Laurie的讥讽;Beth鼓励Jo写作并倾听Jo写的故事。Beth病逝后,Jo疯魔般写成《小妇人》一书。她后悔当年拒绝Laurie的决定,在年少他们经常交换信件物品的邮箱里放上情书,不料Laurie陪伴Amy回来,此时Amy已经成为他的妻子。Jo把书稿寄了出去,教授来到她家拜访,众人劝她大胆示爱。Jo一路追到了教授要去的车站。值得品味的是,这里又是一段交叉蒙太奇,出版商要求更改结局书才能够出版,于是伞下拥吻的happy ending被加入,Jo和教授合办了学校,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同时交叉剪辑着Jo注视着自己的书被印刷出来的段落,直到最后书上金粉被扫开,little women一行字赫然在列,然后它被放到家族聚会的桌子上,电影宣告结束。

    电影的时空不再囿于现实,而可以按照人的想象进行重组和再造。 虽然电影以现在时空开始讲述,但重头戏明显在过去时空上。现在的为生计奔波、寂寞冷清对比出过去的无忧无虑、热闹欢乐。当Jo照顾Beth的两段剪在一起,物是人非的痛感令人嘶声裂肺。就这样一味丧下去么?对比是为了表现过去的总是好的么?不是的,沉湎于过去的情节未尝不像《午夜巴黎》一样虚妄。现在乃至未来都是有希望的。书是良药,书刻画了爱情,书成就了自我,书让热闹欢乐再度返还,女性的成长故事里女主角终于和自己、和周围人都达成了和解,生活有了一个新的欣欣向荣的面貌。其实在出版商针对这本书提出建议之后,我们会思考后面的是现实么?还是仅仅是改过后的书里内容的再现呢。现实和书中文字已然无法分清。 你怎么想都可以,注视着书印刷出来的那部分一定保真。尽管我要把从最后的伞下拥吻(蓄积—释放)开始之后的视作书中的情节,只因我丝毫不觉得Jo会在现实生活中妥协自己的爱情。

    电影艺术性的表现之一,就在于为观众提供了多少想象的空间,并且使观众产生丰富的情感联想,体现出诗意风格。双线交织方便了从现在的压抑到到过去的释放的能量转换,直到最后两条线变成一条, 变成最后的大释放——写书,激情迸发,像弹簧一样。

    感谢Greta再次告诉我,一个倔强奇怪热爱自由的女孩仍旧可以温暖可爱,也感谢在这条路上一直诠释着的西尔莎罗南。

     6 ) 这本书太坏了,我要把它丢进冰箱里!

    标题出自《老友记》里Joey的台词~~

    和我反应一模一样哈哈哈哈

    电影改编自世界名著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由荣获奥斯卡两次最佳导演提名的格雷塔.葛伟格执导,讲述了南北战争时期马奇一家四姐妹的故事。导演用细腻又有新意的叙事手法,为这部经典文学名作带来了当代女性的独立色彩。

    四姐妹

    马奇一家四姐妹有大姐梅格(艾玛•沃森饰)、二姐乔(西尔莎·罗南饰)、三妹(伊莱扎•斯坎伦饰)和小妹艾米(弗洛伦斯·皮尤饰)。她们是四个不同类型的女生,梅格美丽娴雅却有点爱慕虚荣,乔聪明独立但脾气急躁,贝丝善良无私但十分腼腆,艾美直爽利落却有点小自私,她们都不完美,但就是这些不完美让观众更容易喜欢她们。

    这是一部温馨的电影,同时也是部安全的电影。名著改编电影往往四平八稳,而不断翻拍的经典更容易变成那种为了冲奖而拍摄的奥斯卡系电影。然而这版《小妇人》凭借优秀的改编给我带来了惊喜。熟悉原著的都知道《小妇人》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童年和成年,童年部分主要是四姐妹的嬉笑打闹,成年部分主要是贝丝的去世和乔、艾米和劳里的爱情纠葛。格蕾塔•葛韦格采用了非线性叙事,暖色调的回忆和冷色调的现实互文,用一悲一喜的平行剪辑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更深刻得感受这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电影最好的改编是强化了乔的写作线,塑造了一个独立自主、让人钦佩的女性形象。乔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但是每当创作欲发作时,就全身心地投了进去。全片稿子有两次被烧毁, 一次是艾米的任性; 一次是乔主动写给贝丝的信。当第二次烧毁后乔开始了新的创作,死亡带来了新生,死神把你从我身边带走,我用文字复活你。最终乔用自己的名字出版了小说,那时的她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我了。

    乔、艾米和劳里的爱情是电影最扣人心弦的“钩子”。 蒂莫西·柴勒梅德饰演的劳里是个有钱人家的大男孩,也可以看作马奇家的第五个孩子,女性化的名字laurie 在拉丁文中是“月桂树”的意思,象征着荣耀和理想。从小缺爱的劳里想融入马奇大家庭,他在被乔拒绝后在异国遇见了艾米,最终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艾米

    如果有个票选的话,艾米很可能是四姐妹里最不讨喜的一个,原著中描绘她是差不多被大伙儿宠坏的女孩,都把她当成宝贝,她的虚荣和自私也在迅速膨胀。渴望进入“上流社会”是艾米的一个癖好,尽管她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上流”。

    艾米和乔有许多相似点,她们都有才华有抱负,不同在于乔认为写作不传达重要性,而是反映重要性,而艾米不这么认为,她说写下那些事会让它们变得更加重要。

    乔把劳里当做最好的朋友,她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她不想姐姐出嫁,会问“为什么爱情是一切呢”,实际上她是最努力想留住童年的人。童年终究是要结束的,就像那封撕碎扔进河里的信,带来眼泪的同时也获得了成长。木心先生谈爱情时说: “爱了一个人,没有机会表白,后来决计绝念。再后来,消息时有所闻,偶尔也见面——幸亏那时未曾说出口,幸亏究竟不能算真的爱上。又爱了另一个人,表白的机会不少,想想,懒下来,懒成朋友,至今还朋友着——光阴荏苒,在电话里有说有笑,心中兀自庆幸,还好……否则苦了。”爱情对一部分人来说,从来不是最重要的事情,When Summer is gone, Autumn is here.(出自《和莎莫的500天》)。

    梅格

    《小妇人》不是高喊女人要独立,男人靠不住的“伪女权”电影,它宣扬的是女性的自由。

    梅格仿佛是古典小说里的传统女性,她希望相夫教子,这是她的个人选择,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爱情的尊重——她们可以安全地摆脱世间的躁动与狂热,在那些依恋她们的幼儿稚女身上找到忠诚的爱,无惧悲痛、贫困与老龄;她们和一个忠实的朋友携手并进,同甘共苦。

    贝丝与乔

    贝丝代表了那些文静的女孩子,她们内心坚信着:爱必消除恐惧,感激能征服傲慢。电影拍出了原著中我最喜欢的一幕:贝丝的逝世。贝丝的生命如潮水般慢慢流逝,乔在一旁沉默不语。

    “世界上有很多个贝丝,腼腆文静,待在角落里,直到需要时才挺身而出。她们开心地为别人活着,没人留意她们所做出的牺牲。最后,炉边小蟋蟀停止了鸣叫,阳光般温暖的脸庞消逝,只留下了寂静和阴影。”

    最终乔与教授在一起了,导演通过教授上门拜访并弹琴这件事告诉观众,马奇一家接纳了这个外来者。之后的雨中表白拥吻后接着的是乔与出版社老板的交谈,这也给这段爱情带来了多重解读,也许这么浪漫的情节是乔虚构出的小说内容。

    《小妇人》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了最佳服装设计奖,我很喜欢电影里的服装。每个女孩的主色调都不同,乔是活泼的火红,梅格是优雅的淡紫和黄,贝丝是温和的粉色,艾米是优雅的淡蓝。梅格参加舞会时的大裙子也很漂亮。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在一次采访时说自己在拍《伯德小姐》时,就迫不及待地写好了《小妇人》是电影剧本草稿,拍摄这部电影是她童年时的梦想,观众也不难发现,《伯德小姐》的女主角和《小妇人》的乔,都是独立有追求的女性角色。

    导演改编的最大不足,我认为是把原著里的战争元素抽空了,弱化了“南北战争”的背景和“父亲返家”的戏码,只是浅显得交代了时代性。另外不管男女演员,都是俊男靓女,人物都过于精美了。尤其是路易•加瑞尔演的教授也太帅了吧!明明原著不是帅哥啊!甜茶饰演的劳里与我期待的劳里也有所不同,贵族气有了但痞子气太重了。

    格蕾塔·葛韦格从《伯德小姐》到《小妇人》,女性角色几乎一脉相承,我对她下一部作品期待的同时也会有担忧,若简单的自我重复就太无聊了。

     7 ) 《小妇人》背后的永恒问题:一代代女性,如何在婚姻之外寻找自由?

    受疫情影响,影迷们已经很久没能进电影院观影。原定3月底公映的新版《小妇人》档期也一再延后,但它在美国公映后的高口碑还是为它在全球赢得了影迷们的期待与关注。在刚刚过去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新版《小妇人》(littlewomen)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的提名,被认为本届奥斯卡奖为数不多的女性电影。

    该片的导演是曾执导过《伯德小姐》的格蕾塔·葛韦格(Greta Gerwig),她也是近年来好莱坞比较重要的女性导演之一,既往的生活和作品中无不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当代女性主义关照,以至于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理解她为何要执导一部“古装剧”。

    新版《小妇人》剧照。

    事实上,算上这部新版的《小妇人》,以同名小说为蓝本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至少拥有了十几个版本。不仅好莱坞将这部小说改编了数次,日本、韩国乃至中国香港等东亚地区也有以此改编的电影作品陆续问世。此前,以1933年凯瑟琳·赫本版、1994年薇诺娜·赖德版和BBC版最为有名。

    在其诞生至今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无数女性以这本小说作为自己的启蒙阅读,又有无数电影作品演绎这个关于亲情和成长的女性故事。是什么让《小妇人》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如今的女性,又能从这部经典作品中获得怎样的启发?

    作者 | 余雅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01

    《小妇人》是美国女权运动的产物,

    彰显了时代精神

    《小妇人》是由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68年。彼时在美国历史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南北战争也才结束三年,小说的故事就发生在战争期间。因此,我们今天看来的“古装剧”,在《小妇人》的时代确是一本当代小说,集中体现的就是19世纪中叶的美国时代精神,可以被看作是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的产物。

    《小妇人》的故事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女主角乔的原型就是奥尔科特自己。她描写了美国新英格兰地区马奇一家四姐妹的生活和感情故事。而这四个女孩子的命运也可以被看做是当时美国女性的几种不同的人生选择。

    小说受到思想家爱默生的影响,强调了个人尊严与自立自律的观念,这本内容平实细腻的小说具有一种教化人心的力量。这也是它能畅销一百多年的基础。

    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奥尔科特1832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一个贫寒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不得志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一生立志办学,却都以失败告终。同小说中的父亲马奇先生一样,他成天耽在书斋里,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家庭逐渐陷入贫困的境地,生活的重担落到能干的母亲身上。

    为了分担家累,奥尔科特很早就出外做工,当过家庭教师、小学教师、医院护士,以后曾看护一贵妇人,并随同周游欧洲。她帮助家庭,不断努力工作,热爱自由,终身未婚。成名后,奥尔科特不仅出版了小说,还积极投身到社会事务中。投身于妇女选举运动和禁酒运动。后来,她还担任过一家儿童刊物《Robert Merry's Museum》的编辑。

    如何理解《小妇人》的当代价值,我们首先应该先把这本书放在它诞生的时代里去考察。在奥尔科特成长的年代,正值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早期女性主义者的诉求争论的焦点简单说就是男女平等、反对贵族特权、重申一夫一妻的神圣性,同时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智力上和能力上的平等。

    19世纪40年代,美国早期的女性主义者们开始了积极地奔走。1848年7月,由莫特夫人和伊丽莎白·凯迪·斯坦顿主持,召开了美国第一届妇女权利大会,通过了《美国妇女独立宣言》,它使美国女权运动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将争取妇女选举权纳入女权运动的奋斗目标之列。斯坦顿断言:“男人和女人生而平等。”她公开要求国家保障女性被剥夺的基本权利——神圣的选举权。

    但是当时美国女性面临的当务之急主要是财产权、受教育权和离婚自由,选举权缓不济急。大会对争取妇女在经济、教育、法律、宗教、选举权等十二项决议进行表决时,只有选举权一项未获得全体同意,仅以微弱多数通过。

    1868年和1870年通过的第十四、十五条宪法修正案,分别制定了关于什么是国籍、如何进行众议员选举、公民享有平等被保护权以及公民不得受到(除性别之外的因素造成的)选举权的限制。两次宪法修正案都对美国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却没有赋予女性选举权,因此也激发了妇女为争取自己的选举权展开一系列运动。

    1890年,美国妇女成立了“全美妇女参政协会”,使各自为战的妇女参政运动拧成一股劲,使争取选举权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妇女运动由西向东席卷全国,斗争方式日益多样化和激进化,游行示威,纠察、诘难政治候选人、绝食等等。在妇女运动的强大压力下,致使一些政治领导人也公开支持妇女要求选举权的活动。

    《小妇人》作者: [美]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译者: 刘春英 / 陈玉立 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20年2月

    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版本的《小妇人》虽然没有跳脱出着力塑造浪漫爱情和美好婚姻的窠臼,却创造性的加入了乔和朋友讨论妇女应该获得选举权的桥段,而她最终的婚姻选择,也是因为她的丈夫在选举权的问题上完全站在女性主义者的立场之上。

    02

    不仅着眼于女性情感世界,

    更是对资本主义上升期的回应

    《小妇人》不仅着眼于女性自身命运,同时还反映了整个时代的氛围。在一个人文主义达到鼎盛的时代里,理性和科学是人类的法宝,神学和父权的桎梏在慢慢松动,探索精神被认为是美国精神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乔的职业追求也可以正是继承了这种探索精神。 她想要成为作家这个梦想在19世纪是绝对的进步性的表现,在此之前,历史和文学的书写者大部分是男性,而女性只有为自己争取到贵族地位(她的父亲或丈夫是贵族)才有可能获得书写的可能。因此,被誉为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圣经”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才提出质问:“如果笔是对阳具的隐喻,奥斯汀、玛丽·雪莱、勃朗特姐妹……靠什么写作?女人,你选择在世上我行我素,还是隐退于家庭生活的屏障后?你选择言说还是沉默,独立还是依赖?”

    《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作者: [美] S.M.吉尔伯特 / [美] 苏珊·古芭 译者: 杨莉馨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2月

    因此,放在19世纪的脉络里,《小妇人》集中体现了奥尔科特的进步意识,也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种状况:阶级和贫富差距阻碍持续拉大,阶级固化等级观念森严,中下层人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匮乏且女性不能够拥有自主的财产权等等。她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集中表现在《小妇人》这本书中。 奥尔科特更是一个主张大胆改革的尝试者,她是一位为妇女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选举权的卫士。由于当时的女性很难与男性一样平等地接受教育,不少女性主义者都投身于民间办学的事业中。《小妇人》里的乔最终继承了姑妈的房产后决心建立一所女子学校,反映的正是风气云涌的时代气氛。 作者同时还借马奇太太的口吻表达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金钱至上”观念的不屑,马奇太太对女儿婚姻的态度是·:“我不希望我的女儿将来缺衣少食,但也不希望她们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而这种观念以今天的眼光看正是很典型的美式清教徒的中产阶级伦理。

    由于新版故事打破了线性叙事,我们观看新版的过程没有之前版本来得顺畅。我们先知道了人物后来的命运才渐渐了解了他们的前史。因此,马奇家的其他几个姐妹的形象和人生选择也比之前的版本更为突出和具有当代性。

    大姐梅格最为美貌,也是最符合当时主流社会审美的淑女。她本来可以嫁给有钱人,却因为爱情,嫁给了贫穷的家庭教师。她代表的是当时社会最符合主流审美的那一类善良的女孩,甘愿为了丈夫隐忍和奉献,颇有一些圣母的光辉。新版中,艾玛·沃森扮演的这个角色却更具有人性,她也会羡慕有钱人的生活,也会因为穿不起好看的衣服而懊恼……但当代的观众谁会去责怪她虚荣呢?反而会更加尊重她能够突破时代的局限选择自己所爱的人结合的举动。

    三妹贝丝的故事最悲情,她性格温柔内向,喜欢音乐,善于弹奏钢琴,十分惹人怜爱。但这个角色却因为照顾生病的穷人而感染了猩红热,不治身亡。这个人物被作者给予了最完美的道德期许,近乎于纯洁无瑕,是一个完人。她的死亡拔高了女性的道德力量,同时也启迪了马奇一家人。他们再次团结起来,几个姐妹都获得了成长。

    马奇家的姐妹

    小妹艾米是几个版本里变化比较大的角色,她性格张扬,颇有些爱慕虚荣,以嫁给有钱人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事实上,她很能代表那个时代具有野心的女性形象。在女性没有自主的财产权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艾米年轻美貌而又才华,她的梦想是成为艺术家,但在那个时代,只有通过丈夫的支持,获得长足的金钱支撑,这个梦想才有可能实现。因此,艾米一开始选择了可以帮助自己进行阶级跃升的弗雷德,但最后还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选择了成熟后的劳里作为自己的终生伴侣。

    艾米内心世界的变化是新版《小妇人》的一个亮点。她懂得抓住一切机会让自己获得上升空间,也对自己的命运有着清晰的认识,可以说她和乔是当时进步女性的一体两面。尽管表面看上去她没有乔的叛逆和大胆,但她们同样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付出努力。

    马奇夫人和姑母同样是《小妇人》电影里令人难忘的角色。马奇夫人是这个家庭的核心凝聚力,看似女儿们都喜欢远在战场上的父亲,但事实上却是母亲在操持一切。《小妇人》作为表现南北战争的文学作品从侧面指出男人们在前线建功立业、书写历史的时候,是女性在后方支持着家庭的根基。马奇夫人身上有非常可贵的清教徒的品质,她重视教育,乐善好施,艰苦朴素,是美国妇女的典型形象。

    而马奇姑妈这个角色看似刻薄,其实非常清醒,她劝诫几个女孩嫁给有钱人并非贪图享乐,而是指出女性无法拥有自己财产的现实,只有嫁给更有钱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人生可能性。她固然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但却具有洞察力和社会批判性。姑妈终生未婚,守住了自己的财产,最后将大房子留给了马奇姐妹,完成了乔开办学校的梦想。

    有意思的是,在之前的版本中,马奇先生都是以慈爱的父亲出现,占据了不少戏份,而新版的《小妇人》却淡化了这个角色,只让他在最后出现,突出了一家女性在父亲缺席的情况下的自我进步,可以说是有意识地去除原著的父权影响。

    新版《小妇人》剧照。

    03

    对文本的重塑与颠覆,

    彰显当代女性意识

    与新版《小妇人》最为类似的应该说是1994年版。两部电影的导演都是女性,也都启动了各自时代的超级偶像来饰演片中的男女主角。尽管相隔仅仅25年,我们却能从两个版本的不同细节看出这些年女性意识和婚恋观念的变化。

    1994版《小妇人》剧照。

    当然,不论是哪个版本的《小妇人》都不会放弃对乔和美男子劳里情感的渲染,她拒绝劳里求婚的一幕让一代代观众心碎。我们都会为这一对青梅竹马的少年人没能在一起而遗憾,也会敬佩乔对感情问题的理智。

    但乔对劳里的拒绝,不同的版本却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之前的版本中,乔拒绝劳里的理由主要是自己讨厌上流社会,认为自己不适合劳里,或者说配不上他。1994年版本中,劳里向乔承诺自己会照顾乔的家人,让他们过上优渥的生活,乔不需要因为钱而写作,这让一心想要成为职业作家的乔感到了不快。

    在新版中,乔更进一步,向劳里指出自己根本不愿意结婚,一个人也可以很快乐,自己太热爱自由以至于不愿意放弃自由。而劳里则反驳她,认为她有朝一日会遇到所爱的人并为之付出自己的一切。新版《小妇人》将乔对劳里的拒绝塑造成了新旧两种婚恋观的冲突。

    新版《小妇人》剧照。

    新版和之前所有的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入了乔和书商之间的讨价还价,而这段故事是小说中没有,取材于作者奥尔科特的真实经历的。奥尔科特终身未婚,但她却让自己的化身乔最终嫁给了一位德国来的教授。新版《小妇人》在这里给出了自己的解答,那是为了应对当时的出版行业的潜规则:如果一本小说的结局女主角最终没能以嫁人作为大团圆结局,这本书是不会有人喜欢的。而此后每一个版本的《小妇人》尽管对乔和教授的爱情故事做了不同程度的修订,最终都是以她们结合为结局。

    更早一些的版本都会塑造教授对乔的影响,他不仅是一个心地善良而朴素的人,还是一个具有非凡学养和谈吐的人。以往这个角色都会显得更老成和稳重,代表一种引领青年女性进步的力量,新版的《小妇人》让这个角色更具帅气也更具有男性魅力,他对乔作品的质疑也没有像之前几个版本那样立刻得到乔的正面反馈,乔激烈地反驳了教授。她不再是那个需要男性的介入才觉醒的女性,而更具有自觉意识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葛韦格的这个版本则颠覆了原著,她借电影里乔和书商的争论:看来婚姻永远都是和钱挂钩的,哪怕在小说里也一样。她对那个时代的婚姻观念进行了批判,而本质上是对现代婚姻观念的一种重申。这个版本暗示读者,我们耳熟能详的结局其实只是乔为了应对书商编造的,现实中,她并没有嫁给教授,这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对浪漫爱想象的反叛。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作者: [德]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译者: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版本: 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

    为何乔如此抗拒婚姻,放在《小妇人》的时代也并不难以理解。1884年恩格斯写作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就高屋建瓴地总结了当时女性的处境,他断定造成两性不平等的原因是阶级社会的私有制,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体制下的阶级差异。

    新版《小妇人》突出了乔对劳里的感情,表明他们之间并非没有爱情,而是不能够在一起。他们留下的遗憾不是性格问题或者不够成熟,而是某种必然。乔想要真正的自由,在那个时代她就不得不放弃婚姻的桎梏。她想要摆脱女性身份对于自己创作的限制,就要放弃某种女性的天然属性,因为电影设计她为了生活卖掉了头发,放弃了花枝招展的衣裙。

    新版《小妇人》中,有一段乔和母亲的对话,她说:“我厌倦了别人说女人只适合谈情说爱,但我真的好孤单……”这句话不仅是乔的难题,也考验着一代又一代女性:在爱情、婚姻、事业和自由之间,我们要如何选择,如何自处?乔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残酷的现实却是:她依旧不能解决所有的人生问题。这大约也是我们至今能够和这个文本持续共鸣的原因。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余雅琴;编辑:走走。校对:王心。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8 ) 我喜欢这个改编!!!我得到了安慰

    我很喜欢小妇人这次的改编。小时候(其实直到长大)我都很执着于为什么Jo和Laurie没有在一起。因为着实相隔太久,我能记起的细节很少,除了两处,一个是Laurie喜欢玩Jo围裙上的流苏,一个是他俩抱枕的暗号。

    Greta通过把Jo和出版商的对话与Jo雨中追教授平行剪辑在一起,给了导演个人的解释:这是时代需求,没有一部romance希望女主是以old rich spinster结尾。并用出版商口吻问出了我的问题:我看不出来为什么她不和她的青梅竹马在一起?我感觉我和Greta拥有同一个困惑的童年。(爽,由于这一点我愿意给这部电影五星,即便好些地方与我的预期不符)重来一次,我宁愿拥抱这样的开放式结局。我接受protestanism影响那段时间美国小说的解读,但我不接受因此否去了他俩的puppy love,说教授是最合适的人(去他的续集)。

    影片天才的地方是非线性叙事,用不同的色调与光区分过去与现在。某些过渡做的非常天才,尤其是Beth第一次得猩红热与最后一次去世之间的对比,Jo同样被惊醒但物是人非,实在太赚我眼泪了。它掐去了Beth在书中身体每况愈下的桥段,那让我一直惴惴不安。而直接用intensified continuity editing把结果像重磅催泪弹一样炸开在我眼前(还有Beth说write for me. Amy说Beth is the best of us我都哭瞎了)。

     短评

    真的过誉。虽说糖水片,对感情的理解也太想当然了吧。大家撺掇Jo去追教授那段好恶心哦。伯德小姐的小委屈加佛朗西斯哈的姐妹情等于Jo被温情打折了腿的女权。

    9分钟前
    • XYeah
    • 还行

    罗南和甜茶的功力已经羽化登仙,就连黑寡妇妹妹的表演都张力十足,而屈臣氏小姐再次巩固她花瓶界一姐的地位。

    10分钟前
    • NarvikAustin
    • 推荐

    看得出来这家子七年以来保养品没少买

    12分钟前
    • 无恨可诉
    • 推荐

    "I'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just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 But, I'm so lonely!”

    13分钟前
    • Sup
    • 推荐

    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很高,而流行的居然是丧文化。19世纪的美国陷于内战,人民生活贫困,女性地位不高,但是即便如此,主人公们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邻里关系也和睦慷慨,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影片保留了那种名著的厚重感,当然也有19世纪名著常见的狗血,甜茶在这种女性电影里总是沦为渣男工具人,罗南饰演的女文青经历了由“恐婚”到“恨嫁”的“真香定律”,其他几位女性角色则各有特色,表演都很令人印象深刻。

    14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还有人能拒绝甜茶?!我一个男的都想答应他

    17分钟前
    • 人家不是猴哥啦
    • 力荐

    “Women have minds and souls as well as just hearts, and they’ve got ambition and talent as well as just beauty. And I’m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But – I’m so lonely!” 【一个哭到崩溃的我】

    18分钟前
    • amie我乐苦多
    • 力荐

    当开头西尔莎罗南在街头快乐飞奔的时候,总是会想起《弗兰西斯哈》,都是自由灵动的。这一次的改编,也有意在传统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现代意识,是更当下的。包括在剧作结构上做的大量花样,以及结尾的修改,都很有心思。一部特别真善美的电影,期间会因为一些温暖所感动。几个演员都很出色,西尔莎·罗南找到了新的、属于她的、成年人的美,是另一种好看。实际上,几个女孩不在于她们各自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而在于,可以自由随心的做出想要的选择,这才是最重要的。弗洛伦斯·皮尤可以继续关注起来

    2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看到有友邻这么评价这个故事,觉得非常恰当。“当一个女性不再通过抗拒婚姻来表达独立和自由的时候,这样的这个社会才算达到基本的公平吧。” 卡司们都非常棒,青春无敌,虽然非线性叙事有一点overcomplicate整个故事,整体感觉还是很轻快。

    25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推荐

    相当娴熟的一次改编,非线性平行剪辑打破传统的流水账式叙述,在时空切换中不自觉地感受到美好和怅然若失。Greta用独立、成长等议题将这个古典故事做以现代性的注解。罗南妹子太优秀了,在这样饱满的女性群像中呈现出的灵动和层次感也几乎是碾压式的。

    30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还是比不上49版。首先剪辑太碎,少年和成年时期尚可区分,但成年后以Jo去纽约为分割点的那几段插叙就略炫技了,不仅迷惑观众,而且毫无意义。其次这个版本太注重这个故事悲情、无常、冲突的一面,甚至Jo和教授的感情根本没表现出来,导致我没看过原著的朋友们一头雾水以为Jo是被逼的。再次小妇人真的不是Beth的死Laurie的渣Amy的婊和Jo不断的逃跑,而是这些表现之下相互爱护的大家的可爱和温柔啊。本来想两星,但这打包销售的卡司真的很优秀,Saoirse的Jo太灵动出彩了,特加一星。

    34分钟前
    • 鲸息深海
    • 还行

    相较lady bird是更加完整多面丰富年轻的女性jo greta自然地把观众带入了jo与女孩子们交叉的世界 罗南的表演自带煽动力 写作遭到批评生气 无法原谅心爱的作品被烧掉的妹妹 拒绝Laurie的求婚 无法战胜孤独的自白 失去亲人的痛苦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啊真好 可惜包被锁了 没法拿出纸巾 就反复眼泪汪汪然后哗啦啦地流下来 花茶真好 劳拉真好 加瑞尔真好 遗憾的是不管原著怎样在我心里讲真烂尾了哭T T

    37分钟前
    • 세븐
    • 推荐

    一个很温暖的家庭群像,神仙卡司。最打动我的改编是乔和病重的妹妹贝丝在海滩上,贝丝说我不害怕死亡,人生就像潮涨潮落,潮落是阻止不了的,乔抱住她说我阻止过一次。同样从睡梦中惊醒的镜头,当乔再次冲下楼梯时,却再也没有贝丝的身影...

    4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Emma Watson演技被一众演员吊打,没看过原著但是感觉有媚女权主义者的嫌疑?Amy究竟啥时候爱上Lori的?Lori啥时候爱上Amy的?这有点一头雾水啊……女主Joe的变化线也缺乏连贯性,总体来说就是,可能片长限制了发挥,但是演得还是不错哒

    45分钟前
    • 云杀
    • 还行

    出版社对乔说:如果主角是女孩,确保她在故事结尾时结婚了。其实这就是《小妇人》作者路易莎自己的经历。路易莎终身未嫁,她也不希望乔被婚姻束缚。遗憾的是在那个年代(即便现在也是如此),人们会被迫写他不认可、不喜欢的作品。在出版社的要求下,路易莎写了一个违背自己初衷的结局。乔还是遇到了白马王子,还是选择了结婚生子。1933版、1949版、1994版《小妇人》电影都是如此。路易莎曾经写道:人们总是问她乔和谁结婚了,仿佛那是女人一生唯一的目标与终点。直到2019版《小妇人》,乔终于走了另一条路,弥补了路易莎的遗憾——乔是独身主义,凭自己的力量走向了成功。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足足过了150年才实现。这意味着如今女性地位更高了,不需要向出版社妥协了。最重要的是,女性不应该被婚姻定义,婚姻也并不是女性唯一的归宿。

    46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这么多神仙颜值的人儿聚在一起太画美不看了。虽然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还是心塞了,毕竟初恋才是白月光啊!甜茶和罗南青春洋溢,银幕上全是胶原蛋白的气息。当女性不再通过抗拒爱情来证明独立的时候,这样的社会只能算是具备基本的公平吧...

    4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那一瞬間,她們都長大了,也懂得了別人沒法代替自己悲傷。

    50分钟前
    • Cpt. 切尔卡西
    • 推荐

    很难说这是一部现代化的古典电影还是复古式的当代电影,或许在油画质感及欢脱感觉间,主创自身也并没厘清相对统一的思路。罗南的古典气质在片中得以完美呈现,曾被乔·怀特激发的灵气重现。

    51分钟前
    • Lynchman
    • 还行

    最喜欢的一段戏是甜茶和罗南在party上相遇,我不爱社交,你的裙子坏了,我们躲在外面也可以快乐的跳舞,那时候真好啊,一切都不如跳舞。

    56分钟前
    • 骞千仟
    • 力荐

    你只要非常有钱,就可以不用结婚。剧情不单单局限于女人的婚姻嫁娶,也关注了个人成长,她们独立,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写作,绘画,音乐,表演。你可以嫁给你爱的贫穷的男人,也可以拒绝你不爱的富有的男人,也可以选择单身热爱自由。婚姻不是每个人人生的必需品,有些人就是热爱自由。尊重人类选择的多元性。女主写作的纸张平铺了满满一屋子,令人动容,我与学霸/大师的差距。甜茶太美了,谁不想嫁给甜茶。

    58分钟前
    • Dreamer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