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守望者2019

    守望者2019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19

    主演:雷吉娜·金,蒂姆·布雷克·尼尔森,叶海亚·阿卜杜勒-迈丁,安德鲁·霍华德,汤姆·米森,萨拉·威克斯,杰瑞米·艾恩斯,小路易斯·格赛特,弗兰西丝·费舍,詹姆斯·沃克,迪伦·肖明,珍·斯马特,唐·约翰逊,雅各布·明-特伦特,周洪,阿德莱德·克莱蒙丝,杰西卡·卡马乔,达斯汀·英格拉姆,尼古拉斯·罗根,李·特格森,吉姆·比弗,迈克尔·加雷兹戴,罗伯特·维斯多姆,大卫·安德鲁,夏恩·杰克逊,韦恩·佩雷,杰拉尔丁·辛格,布鲁克·托德,查尔斯·格林,里贾纳·陈婷,迈尔斯·多莱克,Adelynn Spoon,亨利·路易斯 

    导演:斯戴芙·格林,妮可·卡索,安德里杰·帕瑞克,斯蒂芬·威廉姆斯,大卫·塞梅尔,弗雷德·托耶 

    猜你喜欢

    • 第6集

      牧师神探 第九季

    • 第6集完结

      美丽破坏者 第一季

    • 更新第03集

      熊家餐馆第三季

    • 更6集

      星球大战:侍者

    • 已完结

      IT狂人第二季

    • 已完结

      IT狂人第三季

    • 已完结

      IT狂人第四季

    • 完结

      基和皮尔第一季

     剧照

    守望者2019 剧照 NO.1守望者2019 剧照 NO.2守望者2019 剧照 NO.3守望者2019 剧照 NO.4守望者2019 剧照 NO.5守望者2019 剧照 NO.6守望者2019 剧照 NO.16守望者2019 剧照 NO.17守望者2019 剧照 NO.18守望者2019 剧照 NO.19守望者201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HBO的剧版《守望者》开始选角:雷吉娜·金(《美国重案》《守望尘世》)、唐·约翰逊(美剧版《迈阿密风云》)、蒂姆·布莱克·尼尔森(《逃狱三王》《无敌浩克》)、小路易斯·格赛特(《军官和绅士》)、阿德莱德·克莱蒙丝(《寂静岭2》《昭雪》)、安德鲁·霍华德(《血仇》)加盟。该剧主创Damon Lindelof刚写了长信给粉丝预警:剧集将是基于原作漫画世界的新原创故事,结合当今时代,会有一些新角色。剧中,“超级英雄”们仍被世界看做法外之徒。  Lindelof说的从这些角色也可知一二:这六名演员的角色尚未官宣,但外媒deadline透露:金饰演的是一个名为Angela Abar的人物,小路易斯·格赛特饰演Old Man,霍华德饰演Red Scare,克莱蒙丝饰演Pirate Jenny。有漫画已知的老角色,也有尚不知来头的新角色。

     长篇影评

     1 ) 奴役曼哈顿博士的宿命,来自使思维收敛产生错觉的预知能力

    看完了《守望者S1E8》,激发了本人很强的讨论欲望。倒不是因为剧情如何精彩,恰恰相反,是因为剧情中出现了烂俗的宿命论。我发现用自己的那一套来解析并重构剧中的宿命论,能串起本人的许多哲学观点,一不小心可能会暴露我其实是个哲学大神的真实身份,想一想都有些小激动呢。

    因此本文的焦点是剧中曼哈顿博士的 “predestination”。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聊聊剧情本身放松一下。

    美剧守望者的风格

    《守望者》这一季对我个人而言还是比较惊艳的。

    首先是这种高智商、冷静、黑色幽默的角色风格。

    然后是每一集都频繁出现的超神转场(例如镜头抬升到星空中,结果是另一个镜头的路面),是我看过最NB的转场设计了。

    第三是对原作设定和剧情的化用,以及大量伏笔的设计。

    第四是叙事方式,除主角外,一集一个主线人物,用完就扔。

    对很多熟悉守望者原著的观众而言,最大的悬疑不是来自剧情,而是来自创作者写剧本的动机和主题。最开始的种族议题让人觉得格局小,评价下滑;慢慢地越拉越大,社会矛盾的隐喻越来越多,评价就不断上升。

    当EP6以后,剧情和守望者原作逐渐重叠的时候,各种剧情矛盾也开始河流,也与守望者原作的主题产生了共鸣。

    简单而言,原作的意识形态就落在 “一切矛盾源自人性之恶,源自人性对他人的恐惧和仇恨,解决事件永远无法解本源”,于是出现了三种观点或曰方案:曼哈顿博士的毁灭万物重来,法老王利用人类的恐惧来实现人类的团结,和罗夏始终坚持正义。

    美剧守望者显然不满足于和原作的主题共振,而是希望有所升华。从EP7到EP8,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出作者的升华方向。他首先意识到 “守望者” 世界观和基督教世界观的一致性,而且不满足于原著仅仅停留在基督教世界观的当代隐喻的位置上,而是进一步站在宗教哲学的基础上展开他的讨论。

    《守望者》和基督教世界观的一致性

    怎么说 “守望者” 世界观和基督教世界观有一致性呢?主要体现在,曼哈顿博士拥有 God 一般的力量,被人类崇拜;而剧情中的一切矛盾,都源自于人类的 “原罪”;最后曼哈顿博士因为对人类的爱,没有按自己的意图灭世重来,但 “大洪水” 还是在法老王的诡计下发生了,因为原罪陷入自我毁灭进程的人类社会,通过对共同的灾难的恐惧而走向了团结,似乎被灾难洗涤了。

    这套故事与 “旧约” 的故事相比非常像。最核心的抽象有三点:令人恐怖的神,人类的原罪,大洪水。

    从这个角度来看,《守望者》其实是基督教的衍生派系之一罢了。各种派系最核心的争论,在于如何解读 God 和 人类之间的关系:是仇恨还是爱,是恐怖还是惩戒,是安排还是放任。《守望者》对曼哈顿博士的塑造就是它的解读,比较接近现代宗教的观点:无能为力,而且 ”主不在乎“。

    美剧《守望者》的新约企图

    这种解答不能令美剧守望者的作者满意,基于恐怖主义威慑产生的秩序,在旧约的年代已经无法持续,更不符合当今人类社会的价值观了。他明显想用自己的价值观,用原有故事的元素重组整个故事,得到一个社会影响更积极的结局。

    于是我们看到了新版的美剧《守望者》,原作中的主要角色如曼哈顿博士、法老王、夜枭、丝魂、罗夏等都有对应者;原罪也从冷战时期确保互相毁灭的核威慑,变成了种族和文化冲突,以至于一切人和一切人冲突的现实,但源自人类相互仇恨和敌视的本性却没有变(典型的剥削阶级唯心主义解读,用自己的阶级体验来解答阶级社会的恶果,将自身原罪化给所有人分担)。

    但故事过程不一样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的美剧《守望者》明显是相对于《旧约》的《新约》。

    故事的主角变成了 ”圣母“ Abar, ”圣父“ 是曼哈顿博士;沿着这条路走,真正的主角耶稣应该是 Abar 收养的女儿,被曼哈顿博士传授了能力的孤儿。

    而故事的精神主题,从逻辑上看,可能也符合《旧约》到《新约》的转变,由旧约那个沙雕上帝主张的恐怖主义,变成耶稣主张的爱;而人类的原罪被耶稣用自我牺牲而救赎了。

    但作者野心如此大,恐怕不甘愿只是用隐喻重复前人的文学创造(新约)而已,而是要整一个自己价值观的新约,并在封面印上自己的大名。因为他们伏笔的技巧非常高明,以我的智力还没能力猜到结局的走向。

    我看得不够仔细,没有意识到最后砸中上帝脑袋的那颗石头,是之前哪一集中被谁抛出的。

    对上帝之无能的解读

    基督教的布道者们,最费脑筋自圆其说的问题在于一个 ”全知全能的上帝为什么创造了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为此基督徒们不仅编造了成百上千种说法,还编造出成百上千个派别。作为人类组织形态存在的基督教派,比他们传说的上帝制造的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更加不完美,是瑕疵中的瑕疵。

    《守望者》最有趣的地方之一,就是用曼哈顿博士代替上帝,给出了一种解读。虽然曼哈顿博士这个 God 自己的样子和人类的样子一样,但 God 的思维因为全知全能而改变,反而失去了理解人类感受的能力。曼哈顿 (God)对人类的爱是源于他自己的需要 (性欲,爱欲,和对不可知的兴趣),而不是和普通信众期待的那样,源自对普通人类感受的共情能力。

    当这个 God ”厌烦“ (至于 ”厌烦“ 本身又是什么,剧情并没有尝试解读)人类原罪导致的自我毁灭必然性,就想亲自动手毁灭重来。而当这个 God 意识到随机因素导致的不可知,使人类拥有不同于原罪命运的 ”可能性“,他又 ”乐意“ 继续观察下去 (至于 ”乐意“ 是什么,剧情又没有解读)。

    于是对 God 的无能给出了一种解释,简单来说 ”主不在乎“, 说的好听点,”主不干涉人类的自由意志“,或者 ”自由意识本身是主最大的创造“ 。

    这套 ”自由意志“ + ”不可知论“ 的说法,基本上是20世纪末的一种主流观点,简单来说是 ”自由意志论“。他们认为极其微小却不可知的随机因素,产生了人类不可被预知的 ”自由意志“。他们围绕这种说法叠床架屋的搞出了好多好多理论。至于微小的随机因素来自哪里,只要能自圆其说就作罢 (例如 DNA 的发现者认为人类自由意志来自于神经信号中的量子力学不确定性……)。

    剧集对上帝之无能的宿命论新解

    美剧守望者对原著的最大突破,就体现在 EP8 对曼哈顿博士主观世界的重现上。它第一次用镜头语言,将曼哈顿博士设定中那种过去和未来与现在重叠的精神现象(”体验时间的方式和人们不一样“),通过剪辑呈现出来。从而让观众感受到曼哈顿博士对 ”宿命“ 的无奈。

    按剧中的解读,曼哈顿博士对未来时间的体验不是 “或然”,而是“已然”;就像我们对过去的体验。我们无法改变自己 “已然” 过去的行为,曼哈顿博士博士也无法改变他 “已然”未来的行为。于是陷入到那种已知未来仍无法改变的 “宿命” 中。

    这种精彩的表达手法,还是非常令人佩服的。用短短一集拍出了一个电视版的《Predestination》(国内翻译是垃圾的《前目的地》)。

    这种 “宿命” 不是用预知能力可避免的,反而恰恰是预知能力带来的,预知能力导致的。

    因此曼哈顿博士这个 God 对人类文明的无能就体现出来了,他越是全知,越无法改变宿命。反而人类自己如何面对曼哈顿博士的存在,如何自处,真正推动了历史进程,决定了人类文明的走向。

    这么一来,通过 “自由意志” 战胜原罪带来的自我毁灭命运,取决于人类如何处理自己和曼哈顿博士 (God) 的关系。而剧集中已经有三种方式出现了:

    • 一种是充满战天斗地精神的独眼巨人,作为罗马帝国的化身,试图弑神自立
    • 一种是赵和法老王所在的集团,曾在旧约《守望者》里利用曼哈顿博士恐怖化。但发现人类无法走出恐惧,无法向美好未来前进;于是在新约时代似乎要将曼哈顿博士雕像化、偶像化,本质上也是弑神。
    • 第三种则是 Abar 和孩子们,直接作为曼哈顿博士的亲人,与他平等生活。

    按剧情的节奏估计,第一种会失败,而一直没有显山露水的第二种,将在最后一集里获得成功。而符合上述分析的逻辑可能性,则是前两种都失败,反而第三种玩出了花来。但编剧的段位比较高,我还想象不出他会玩出什么花来。

    为何使用了烂俗的宿命论设定

    虽然剧情设计,主题设计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但用到了宿命论这个设定,令我非常失望。尤其是剧情中还出现了烂俗中最烂俗的衔尾蛇:

    • 因为未来 Abar 为救曼哈顿博士奋不顾身,导致爱上 Abar 的曼哈顿博士在过去约会 Abar,导致了 Abar 因为爱在未来为救曼哈顿博士奋不顾身
    • 由于 Abar 在未来提问独眼巨人和 3K党白袍,让她爷爷在过去知道了这件事,去追查和谋杀警长,导致了Abar在未来提问独眼巨人和 3K党白袍

    似乎是怕有的观众看不懂,他们还翻出了最老的鸡生蛋、蛋生鸡的 Paradox 。 这不禁让刚刚称赞编剧 Full of Imagination 的我, 又为编剧他们 Lack of Imagination 感到疑惑。时间线上的衔尾蛇现象被人玩过太多次,而电影《前目的地》(<Predestination>)给出了全新的,反宿命论的因果论设计。我在之前已经谈过:

    //movie.douban.com/review/7216329/

    编剧基本上每一集,每一个设定都在标新立异,怎么会在这么关键的地方用烂俗的桥段呢?究竟是真的想象力匮乏,还是别有所图,埋藏着更深的剧情阴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并不存在悖论

    在解读衔尾蛇悖论之前,先说说更烂俗的鸡生蛋蛋生鸡悖论。

    且不说鸡蛋的进化是一个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过程,就假设它是瞬间发生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有以下三种:

    • 一只 “不是鸡” ,变成了第一只 “鸡”,它生的蛋都是能孵化出鸡的 “鸡蛋”
    • 一只 “不是鸡”,生下了第一枚 “鸡蛋”,这个蛋孵化出第一只 “鸡”
    • 一枚“不是鸡”的“不是鸡”蛋,变成了第一枚 “鸡蛋”,并孵化出了第一只 “鸡”

    真正的悖论并不存在于推理过程中,而存在于推理的前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这个问题本身隐含了两个未明言的,错误的假设,才导致了悖论感的产生:

    • 孵化出 “鸡” 的一定是 “鸡蛋”,生下 “鸡蛋” 的一定是鸡。 然而并不一定
    • 以 “鸡” 和 “蛋” 的信息,可以对问题给出唯一解。 然而信息不够,可以有多种合法解

    在知乎上搜 “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可以看到大量与此类似的讨论。由于悖论感的产生源自于错误的隐含前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是一个劣质的 Paradox 。《守望者》S1E8用这么劣质的桥段,来铺陈最重要的情节,还让作为 God 的曼哈顿博士来说。这点让我很迷惑。

    其实曼哈顿博士所陷入的困境,有一个更好的解释。在说这个解释前,我们先讨论一下悖论。

    许多悖论的本质是人类思维使用了错误算法

    人类总结的许多悖论,其实本质上都是思维使用了不收敛的算法。这些算法往往在具体的场景中可用,几次迭代就能得到结果,大大提高了思考的效率。但推广到无限的情况下,就失去了效率,让人陷入迷惑中。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数列:

    它是否比 2 要大? 如果我们的脑子照着图示中的算法计算一个值再去比较,永远也计算不出这个值。

    但换一个思路,用 2 - y,就会得到

    这能体现我们思维选用的 “算法” 对能否思考出问题的答案很关键。我们再用一个经典的视觉悖论来看:

    这个图让人感到存在悖论,是因为我们看它的时候脑子使用了两种算法,得到了不一样的结论。

    思维的第一种算法让我们感觉图案是一个在同一平面上,连续的三角形。但用目光仔细检查时你会发现这个图是不可能存在的,视觉沿着边走指向了不同的平面,可图形却始终是衔接的。不同平面上的三条线居然组成了一个三角形。

    这种悖论奇异感,其实来源于错误的算法。我们用视觉检查图案的连续性,其实是在检查三条线段是否相连。眼睛观察了三个角,每个角在视觉上都是相连的。

    思维这的个算法,简单来说,就是从某个起点出发,判断第 n 条线段和 n + 1 条线段是否相连,如果有一条不相连,这个图形就不连贯。每一次可以写成 :

    整体写出来是:

    我们脑子用这个算法跑下去,无论看多久,结论还是图形相连了,和同一个平面的感觉相矛盾了。

    其实有了 “所有线段在同一个平面上” 的假设,正确的算法应该是每到一个新线段,都递归地和之前所有的线段做比较。这样写出来就变成了:

    这样思考麻烦一些,但到第三个点就会发现,图形是不可能相连的 ( f(a0,a1, a2) 不为1 )。只有两种可能的情况, 一种是整个图其实是一个二维图,另一种,则有两条边实际上不相连:

    曼哈顿博士的时空体验是一种什么算法?

    假设曼哈顿博士的设定为真,他真的能够体验到真实的 “未来”,而未来又对他 “现在” 的行为产生了作用,然后又作用于新的未来,新的未来又作用于现在…… 这种看上去无限循环的时空体验,可以极简地写成:

    t_0 这个时间点,曼哈顿博士作出了一个影响历史的选择;这个选择导致了一个 Future_n 的未来。曼哈顿博士能感知到 Future_n ,影响了他在 t_0 时的思考,作出了一个新决定,这个决定通过 Time 演变,导致了 Future_n+1 的未来;而 Future_n 又作用于曼哈顿博士在 t_0 时的决定。

    这种算法看起来是无穷次循环的,其实在现实中,当迭代次数 n -> ∞ 时,仅仅有几种情况:

    • 算法不收敛,无论 n 迭代多少次也没有确定结果。于是曼哈顿博士也无法了解未来是哪种
    • 算法收敛,当迭代到 Future_n 时, Future_n+1 = Future_n ,于是再迭代 n 次也是同样的结果,曼哈顿博士的宿命出现了
    • 当迭代到 Future_n 时,导致曼哈顿博士失去了做出任何选择的动力,于是作出选择的时间点 t_0 本身不存在了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曼哈顿博士只能知道真实发生的未来,所以无论 n 迭代了多少次,他永远只记得过去和 Future_n+1 ,而那些在迭代中消失的未来版本,曼哈顿博士自己也无法感知到。

    所以曼哈顿博士之所走向了 Abar,而不是另一个女性 Bbar,我们通过这个算法可以看出来原因。

    当他试着作出要不要跟另一个女性 Bbar 搭讪的决定时,未来已经迭代了 n 次,结果是曼哈顿博士不会爱上 Bbar,或者未来可能性太多,导致了他动力不足,从未作出走向 Bbar 的决定。于是,他自己记得的未来里这种可能性从未发生过。

    而当曼哈顿博士走向 Abar 时,“可能的未来” 和他 “试图表白的现在” 已经通过算法迭代了无数次,结果收敛了,对 Future_n 的知晓并不会改变曼哈顿博士在 t_0 的行为,Future_n+1 和 Future_n 相等,于是剧集中的宿命出现了。

    在这个推理中,衔尾蛇并未存在过。我们可以知道,当 n = 0 时,曼哈顿博士虽然走向了 Abar, 但并没有爱上 Abar,Abar 的爷爷也未曾从曼哈顿博士那里听说过警长的真实身份。

    我们可以合法地推理,当 n = 1 时,Future_1 的曼哈顿就找到了 “the moment”,知道自己为什么爱上了 Abar。

    而当 n = k 时,Abar 的爷爷自己发现了警长独眼巨人的身份,而在 n = k 的未来时 Abar 通过曼哈顿博士询问了爷爷为何知道警长是独眼巨人;于是从 n = k + 1 开始, Abar 的爷爷不再自己发现警长的身份,而是通过 n = k 版本的 Abar 提问,提前知道的。

    所以衔尾蛇的奇异感,如同上文的奇异三角形图片一样,通过对人类思维算法的还原给破解了。假设曼哈顿博士感知未来的设定为真,他的思维水平并没有跟上,他永远把 Future_n 当成了唯一的 Future_0 ,误导了别人。而在若干次过去未来相互干涉的迭代中,消失在宏观真实历史中的 “可能性”,被人彻底地忽略了。

    人人都像曼哈顿博士一样思考,只是不像他这样决策

    我们不要认为剧中曼哈顿博士的设定有多么神奇,其实他的感知模式,是人类正常思维公式加入了一个不正常超参数的结果。

    我们人类正常思考模式是这样的:

    新加入的 p 表示概率。

    简单来说,每一种未来对我们而言都是一种可能性,对未来的各种可能性的权衡,产生了我们现在的决策,而这种决策又给未来带来一种新可能性,于是导致下一轮迭代。

    对于人类思维的这种算法,可能的未来是树状的,由各种选择导致的各种分叉,我们的决策机制是在这个树中找到一个奖励最好的最优解。

    这种模型可能性太多,穷举是做不到的。所以人类的决策有一些常见的剪枝算法,例如:

    • 突出主要矛盾
    • 通过经验省去运算
    • 迭代有限次数 (“三思而后行?再,斯可也”)
    • 考虑最有利的结果
    • 考虑最坏的结果

    于是人类思维感觉最好的结果,就是有限次迭代后结果就收敛了,唯一的决策导致唯一的最优结果,让人觉得非常自信。绝大部分的思维则是一种基于概率的决策。

    这种思维算法,还可能因为加入别的决策者而更加复杂。比如最常见的,两个人骑着自行车迎面遇到了,非常默契地相互错开。这就是双方思维算法快速收敛,导致最优的结果。而如果没有收敛,就会导致两人同时向左,同时向右,几次之后撞到一起的悲剧。

    那么设定中的曼哈顿博士,比起普通人而言,最大的区别在于他看到的未来是唯一的, p 的值不是100%,就是0,于是曼哈顿博士的思维算法被高度简化了。

    曼哈顿博士沦为命运的奴隶,因为他的决策算法带来的错觉

    我们可以看出来,曼哈顿博士对未来的认识能力,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错觉。他自以为是唯一真实的 Future_0 ,本质上不过是第 n 次迭代的一个高可能性版本。他记得的版本其实都是迭代过程中的 “过去”, 但他却以为是唯一未来,还以为是自己对时间的体验和别人不一样。

    由于曼哈顿博士的思维放弃了对其它可能性的迭代,导致他能想象的未来快速收敛。

    对于拥有 God 一般能力的曼哈顿博士,由于作出 Choice 的能力极端地强,所以概率很低的 Future 也能变为宏观事实。可他却快速地剪枝,把这些可能性都删除了,导致他的决策高度单调,他预测未来的算法因此特别容易收敛,收敛之后就产生宿命论的假象。

    这种宿命论导致的无力感,进一步作用于他的想象力,导致他思维模式过度拟合经验,变得更严重地教条化。只有当 Future_n 对曼哈顿博士产生了非常非常强的动机之后,他才会改变自己的 Choice_n, 使得一个新的 Future_n+1 出现。

    典型的例子是,《守望者》S1E8的剧情非常滑稽,曼哈顿博士援助 Abar 时难道不能直接分解掉独眼巨人集团的那门消灭他的炮吗?多么简单的一件事。这要么解读为编剧自己也弱智了起来,要么解读成曼哈顿博士一直就是个弱智,Lack of Imaginations。

    所以故事中的曼哈顿博士,早就失去了改变未来的能力。未来的所有可能性,全都来自于他对别人诉说未来的那一瞬间,由别人的决策导致了未来的改变。曼哈顿博士变成了时间线上的旁观者。

    当曼哈顿博士在某些场景下,对未来的预测收敛了,他认为人类自我毁灭是必然的,他就只能得出亲手毁灭人类,或者彻底放任不管,重新创世这样的决策。这是一个悲观的旁观者。

    而当他的算法遭遇不收敛,例如无法得出丝魂二代是笑匠强奸的产物,觉得人类的未来仍然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时就变成了一个乐观的旁观者。

    他永远不是参与者,源自于决策思维远远落后于正常人的愚蠢。这时剧情就有文章可作,法老王,赵女士,独眼巨人们就成了人类新命运的创造者。

    宿命论背后的形而上学思维

    有了以上讨论,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对宿命论的思考。宿命论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错误,它包含两个至关重要的缺陷:

    • 错以为对现实的拟合等同于现实
    • 沉迷于思维中 O(1) 的简化算法

    现实世界中,无数相互作用关系在同一个无限可分的时间间隙中发生作用。而人类的思维能力却源自于生物由两点相连而成的神经网络。

    当物理学家洋洋自得地认为 A = F / M 这样的公式符合客观真理时,却没有意识到人类通过这个算法来计算,至少需要三帧或更多次的运算,而客观真理是随时生效的。包括数学在内,都是人类思维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拟合,而且假设了不可能存在的客观条件(类似“刚体”,“惯性运动”等),过程也明显不同。

    对于人类而言,一个优秀的算法能把思维中 O(n) 或更低效的算法转变为更高效的算法,甚至 O(1)的算法。这种转变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奖励机制,让人类感受到愉悦。

    可悲的是,这也必然导致了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出现,因为算法产生的美感倒过来认定现实就是如此 (如果有一个数学上足够完美的公式,但与现实观测不相符,反而要对所谓上帝表示遗憾),其实本质上是放弃了继续辩证和求索,于是产生了盲信和服从的宗教性质。 这种对形而上学之完美的渴望,是人类自身最大的不完美。

    这是隐藏地更为深的主观唯心主义。不像普通的主观唯心主义把感受上的道德、信仰、安全感、正义感视作世界的客观规律;这种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类思维模式、思维算法在边界问题上产生的错误和幻觉,当成了世界的客观规律。

    永远考虑各种条件,各种可能性,不是大刀阔斧剪枝而是不停迭代的算法——辩证法,往往不是人类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思维方式,但却是人类智慧的基石,也是形而上学思维的底线。使人类在虚假真理组成的世界面前,仍然能够 Never Compromise, not even in the face of armageddon

     2 ) 第一集一眼注意到的小彩蛋

    一,笑匠,这个太简单

    左上角血丝才是真彩蛋,来对比下

    红色血在左上角眼睛那

    这是用心在致敬啊

    彩蛋二,密码1985,这个年份不用我多说了吧?电影版守望者,笑匠死的那天。

    密码1985

    守望者电影

    彩蛋三?

    所以探长是夜枭石锤了(这个不是彩蛋,看过都懂)

    夜枭座驾

    夜枭吸毒

    这个镜头特意跟踪夜枭在众人吃饭之时偷偷假借倒酒而吸食毒品

    彩蛋四?

    法老王应该没跑了吧?

    这个怀表意味深长

    怀表意味深长,和后面的剧情紧密相关,同时法老王正在写一部戏剧,名字叫The Watchmaker's Son

    彩蛋五

    每个英雄都以漫画形式展现了

    大都会队长

    笑匠,扑克牌是7J94大王

    飞蛾人,旁边有本书是A Better Place

    美钞人当然放了美钞

    丝魂自然是钱包和粉底

    夜宵旁边放的棒球的杂志

    彩蛋六

    最后夜枭死亡这镜头和电影版笑匠死亡的镜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滴到徽章上的那滴血

    目前就一眼能发现的就这点,看后续预告曼哈顿博士,丝魂应该都要出现,且法老王的目的依旧是阻止人类灭绝拯救世界?

     3 ) 《守望者》S01E06:这集的存在就是为了各种啪啪打脸

    《守望者》来到第六集,终于,终于开始起节奏了。

    身边的小伙伴看罢这集都说嗨爆了,准备把评分给回到五颗星。

    但是说实话,剧情最终还是把论点落回到普通的黑人种族歧视这一块,创意上还是有所欠缺,不太符合《守望者》反传统价值的路子。

    不过在纯品质方面,五集的铺垫也让本剧的第一个高潮部分来的如此畅快。

    剧集之前抛出《美国英雄故事》的线索后,几乎再没有提及,让这条线成了孤儿线。

    没想到却在这一集给出了完整真实的答案,同时也把之前许多伏笔串联了起来。

    被忽略的超强编剧阵容,早已决定了剧集的高度

    这次看《守望者》之前,因为对题材的信心过于强烈,认准了原著的名号就没有关注编剧这一块,感觉完全不会出乱子。

    而看完这一集之后,一边觉得编剧必须要加个鸡腿,就顺手查了一下编剧的背景。

    这一查还真吓一跳,戴夫·吉布森达蒙·林德洛夫可都是实力派。

    达蒙·林德洛夫有着丰富的剧集编剧经验,他参与编辑的《守望尘世》和《迷失》等剧集都是豆瓣8分以上的精品。

    同时他还非常善于对特殊世界观的构造,并且对原有经典IP进行发散性续写,例如《僵尸世界大战》和《普罗米修斯》电影中的另类世界都出自他手。

    而另一位编剧戴夫·吉布森则更是不得了,尽管在影视界成就不大,但是他可是几乎参与过所有《守望者》及其衍生作品的编剧工作。

    其名字往往紧随原著作者艾伦·摩尔出现,可以说戴夫就是《守望者》作品的权威!

    一个影视剧编剧专精,一个《守望者》主创大神,怪不得剧集能达到如此高度。

    用最了解《守望者》的人,讲了个和原著关联最小的全新故事,本剧的改编牛就牛在直接否定了原著中的设定,而且还更改的十分合理。

    兜帽判官这位第一位带上面具执法的义警,作者并没有给出他真是的身份,直到他死去也只是暗示兜帽判官也许是一名叫做穆勒的俄罗斯大力士。

    然而剧集中大胆改写,将原创人物威尔(暗夜修女的爷爷)设定为兜帽判官本人。

    这一改动不仅把威尔敌视的种族歧视完美的契合到故事里,也终于把这部看上去和《守望者》没什么关系的剧集,变成了《守望者》无法质疑的官方续作。

    在纽约执行正义的判官,无论其真实身份是俄罗斯人还是黑人,都显得如此微妙

    通过上一集吃下药丸后的效果,修女开始以威尔的视角回顾他的一生。

    而这一次导演也玩了个大的,之前通过“窥镜”和骑士团成员的对话,曾被提起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回忆部分的画面选择通过黑白颜色呈现,部分重点用醒目的红色展示,本着反对种族歧视的初衷对《辛德勒名单》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致敬。

    五集的铺垫,只为了这一次爽快打自己的脸

    五集的沉闷铺垫,剧集给观众开的最大的玩笑不是节奏缓慢的剧情展开,而是编造了剧集中那个叫做《美国超级英雄故事》。

    这个故事才是网友口中真正垃圾的改编作品,而被网友称作垃圾的《守望者》剧集,又恰恰因为这个虚构的垃圾作品一集封神。

    正如上一段提到的,因为错把死去的俄罗斯大力士当做兜帽判官,这部全国大力推广的电视节目,甚至连主角的肤色都没搞清楚。

    而在前期的铺垫中,由于骑士团和瑞佛法案两种设定的碰撞,使得本剧的核心价值观在前五集空前模糊,一度也导致了小荐怀疑这片子可能会是反“反种族歧视”的“神片”。

    虽然没有走向这种奇葩发展,前期的铺垫还是产生了巨大的意义。

    在不同价值的对冲下,当故事再次回到哪个黑人权益还没有得到伸张的年代。

    跟随威尔的视角,我们再一次经历了曾经的一切,所有已经发生过的故事,被更加血淋淋的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一次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当时还是纽约警察的威尔被3K党同事报复,这些极端人士险些将他吊死在树上。

    当威尔绝望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却又再次遇上了一起犯罪案件。

    不再相信公理的他,戴上了刚才被殴打时3K党给他套上的头套,挺身而出以私刑的方式伸张了正义。

    于是,《美国超级英雄故事》中讥笑兜帽判官脖子上的套索造型是xing爱玩具的话语被反转,这个套索正是威尔开始怀疑世界的起点。

    威尔被迫成为兜帽判官,也使得他童年坚持的梦想破灭,威尔当上了警察,却无法成为剧集一开始那个反对私刑的巴斯·里弗斯。

    而为了隐藏身份,威尔不仅要带着头套隐藏自己的身份,甚至要要把暴露在外的双眼也涂成白色,这样才能保护他不会因为肤色问题成为人人喊打的罪犯。

    不仅关于人设的解读错误,兜帽判官在《美国超级英雄故事》中第一次帅气登场,是破窗而入解救了一间杂货铺。

    而现实中,他第一次解决3K党时,反倒是因为和对手搏斗而无意间闯入了一间杂货铺。

    杂货铺老板看到蒙面的怪人在追打3K党白人,他的枪口却指向了威尔。

    手无寸铁的威尔不得不狼狈逃走,而正是从那扇窗户逃出。

    两个画面相对比,正是无比辛辣的讽刺。

    还没有休息两分钟,《美国超级英雄故事》再次惨遭真相打脸。

    在那部片子里,虽然大都会队长和兜帽判官的同性恋情被还原,两人的关系却远没有故事中那么和谐。

    大都会队长邀请判官加入,更像是一种利用,利用判官伸张正义打下的良好口碑,成为了民兵团体发展的助力。

    威尔对3K党的追查被队长制止,反而拉着他进行打击“摩洛克大帝”的行动。

    而这一段有个细节十分值得玩味,威尔陪着队长接受完采访,回到家中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眼睛上的白色涂装终究不能让他摆脱黑人的身份,他也始终无法融入民兵组织这个不包容的团体。

    因为大都会队长的背叛,后来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见证了一起有预谋的屠杀案后,威尔决心铲除3K党却得不到大都会队长的任何支持,失望的威尔脱离民兵组织,彻底走上了以暴制暴的道路。

    被还原的裘德死亡现场

    作为故事引子的裘德局长之死,这一次也终于得以揭晓真相。

    威尔使用从3k党那里学来的催眠术,借助手电的闪光催眠了队长,并命令他自己吊死了自己。

    此时威尔与局长进行了对话,局长承认衣柜里的白袍是他爷爷传给他的。

    如果线索只到这里,我们可以推测的就只是局长继承了他祖父的极端思想也成为了3K党。

    然而此时在《美国超级英雄故事》中,有提到过大都会队长的卧室里有一副画着白马的图画。

    正巧裘德局长的客厅里也挂着一幅白马的图画,如果这两点能联系在一起裘德局长就可能是大都会队长的后代。

    而更细思恐极的是,已知局长的爷爷是个3K党。

    如果上述猜测属实,那么实际上大都会队长也是个3K党。

    这样的话人设的冲突可就复杂了,威尔杀死裘德局长的理由也更加充分。

    甚至如果他感觉到自己被整个民兵组织背叛,此时联合赵妪进行新一轮的灭世计划,也就显得比较合理了。

    距离末日时钟敲响还有三分钟!

    总长度九集的《守望者》,只剩下三集的篇幅。

    下一集从预告看一定是以黑夜修女为主视角,揭晓赵妪的背景。

    同时法老王的遭遇也将得到解答,顺便也可能会提到赵妪和威尔的合作关系。

    至于上一集韦德和参议员达成合作一事,证明骑士团此时也有着自己的行动计划。

    同时继承了罗夏意志和3K党精神的骑士团,实际上是个彻头彻尾的怪物,所以目前为止我们也不清楚他们的就核心目的是什么 。

    算上要留给曼哈顿博士发挥的最后一集,《守望者》除非提前预定第二季,要不然距离末日时钟敲响的时间,可是越来越短了啊!!!

     4 ) 达蒙·林德洛夫,永远对观众说“不”

    本文写于《守望者》剧集正式播出之前

    上世纪八十年代,达蒙·林德洛夫(Damon Lindelof)在自己郊区的家中拍了一张极为有趣的照片。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被抛向空中,即将坠落在一张磨损得有些发亮的黑色沙发上。碎花的黄色窗帘加上现在看起来略显陈旧的家具让整张照片透露出一种莫名的荒诞感。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被抛入空中,又是谁出于什么目的拍下了这张照片。达蒙的身体完全展开,脸上带着兴奋而惶恐的表情,不知道接下来的一秒迎接他的是什么样的命运。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隐喻。很多年之后,已经成为美剧行业一线编剧的达蒙总是给他的观众带来相似的体验。他总是习惯于将自己剧中的人物和观众毫无缘由地扔进一个巨大而神秘莫测的谜团之中,依靠蛛丝马迹探寻背后的真相。在《迷失》(Lost)里,飞机失事的幸存者流落到荒岛上,在求生的同时还是每隔108分钟输入一串莫名其妙的数字。换到《守望尘世》(The Leftovers)中,世界忽然之间失去了2%的人口,剩下得人则要继续寻找信仰和生活的勇气。

    至于谜团背后的答案,达蒙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要告诉观众,或者在他看来答案从来都不重要。这必然是一种冒险,需要某些信念和勇气。从业十多年中,达蒙习惯了这种冒险,他永远是那个对观众说“不”的人。

    达蒙·林德洛夫

    要有人

    回首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小屏幕,《迷失》绝对是那个最具话题性的剧集,也是矛盾的综合体。它是公共广播网最后的荣光,创下过史诗般的收视率,也在有线电视台长期霸占了艾美奖评选中摘得过最佳剧集的奖杯。同时它也坠入过深渊,最终的结局也饱受争议,长久以来都占据着“史上最大烂尾”的名号,直到九年后《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出现。对于亲手创造了《迷失》的达蒙·林德洛夫来说,《迷失》更像是一段甜蜜而痛苦的婚姻,在分开后的很多年里依然折磨着他。

    《迷失》

    《迷失》是典型的灵光一现的产物。它有着一个极具震撼性的开场,一个客机失事坠落在荒岛上,原来的形同路人的幸存者必须团结起来生存下去。眼前的小岛远比他们想象得要复杂,而每个人的过去似乎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命运。剧集最早的概念来源于当时ABC电视台的主管劳埃德·布劳恩(Lloyd Braun)的一次夏威夷度假,并借鉴了《荒岛余生》(Cast Away)和真人秀《幸存者》(Survivor),接着J·J·艾布拉姆斯(J·J·Abrams)和达蒙加入到项目中。这本该是一个由J·J·艾布拉姆斯完全主导的项目,但是在写完试播集并留下一些基础概念之后他就离开了,达蒙变成了项目的全权负责人。

    2004年7月24日,《迷失》的试播集在圣迭戈动漫展上首播,并获得了不错的反响。整个试播集花费天文数字般的1400万美元,比当时的其他剧集高出了两倍有余。同年9月,《迷失》在ABC正式开播,每集获得了超过1600万的收视率,无数的观众都为之疯狂。

    《迷失》的成功是全方位的,它可能是小荧幕史上第一个将人物群像的塑造和大规模的闪回手法结合在一起的剧集。这个手法是如此成功,甚至在今天诸如《我们这一天》(This Is Us)这样的大热剧集也在采用。每一个人似乎都是主角,现在的每一个决定都源自于过往的生命中的一个瞬间。命运的巨大张力让所有人都处在挣扎之中,想要和过去和解却并不顺利。达蒙把自己的影子投入到幸存者团队的领袖Jack(马修·福克斯[Matthew Fox]饰)的身上,一个失去了父亲的中年医生。他不想承担责任,却被推倒了领袖的位置上。达蒙自己经历有些相似,12岁那年他的父亲从家里搬了出去,父子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冷淡。之后他搬进了父亲的房间,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一家之主,带着自己喜爱的“星球大战”床单和“蝙蝠侠”闹钟。

    Jack(马修·福克斯饰)

    《迷失》另一个为人津津乐道是其中无处不在的神秘元素。神出鬼没的“黑烟”,已经离世的亲人忽然出现,忽然被治愈的绝症。在社交网络远没有今天发达的前互联网时代,沉迷于其中的剧迷在老旧的论坛上无休止地讨论着,提出自己的理论,妄图给出合理的解释。随着剧情的推进,达蒙的大脑里每周都会冒出新的想法。他总是习惯于加入新的谜团,而不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经过了六年的长跑,《迷失》在2010年5月迎来自己的终点。六年的时间里,剧集经历了一些波折。2008年的好莱坞编剧大罢工让第四季和第五季比原计划缩短了一些,收视率也不如开始时那般火爆。剩下的铁杆粉丝依然热情高涨,甚至让当时总统奥巴马的国情咨文演讲推迟了两个小时,只希望最后的大结局能解释所有的谜团。ABC在当晚安排了一个长达四个小时的超长狂欢,希望自己的得意门生有个华丽的谢幕。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迷失》的大结局有些过于“神棍”。一条时间线中,Jack在最终的拯救行动中牺牲,换取了剩下的一部人逃离了梦魇般的小岛。他在弥留之际缓缓地倒在剧集最开始的竹林里,心满意足的闭上双眼。另一条时间线中,所有人在集合在一座教堂里,谈论着人生的意义,最后是一片阳光普照的景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闭环,在经历了千辛万苦的磨砺之后每个人都走向成熟。但是这个颇具宗教意味的结局没有给出任何关于神秘元素的答案。所有之前的疑问仍旧存在,并且永远不会被解答。

    《迷失》大结局

    这是任何一个长播的热门剧集都会遇到的问题。随着剧集关注度不断爬升,慕名而来的新观众越来越多。庞大的观众数量意味着主创需要满足各式迥异的观影需求,而剧集有限的长度必然导致某些观众的需求将被忽略。在大结局时,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激化,变成了一场灾难。对于《迷失》,达蒙和剧中的Jack一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个更关乎于人物内心的抉择。而这个抉择不仅让Jack迎来了死亡,也让达蒙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要有光

    《迷失》惨淡的大结局后,达蒙·林德洛夫从小屏幕的世界里彻底消失了一段时间。他给几个电影项目的剧本做起了顾问,其中包括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的《僵尸世界大战》(World War Z)和老朋友J·J·艾布拉姆斯《星际航程:黑暗无边》(Star Trek: Into Darkness)。剧本顾问没有那么大的责任,通常情况下只需要对完成的剧本提出几个意见,就能拿到数十万美元的报酬。这意味这他不能发挥自己全部的构想,因为这并不是属于他的项目。

    即使如此,《迷失》的失败依然如同梦魇般困扰着达蒙。不依不饶的剧迷仍然通过各种途径表达着自己的愤怒和失望,声称达蒙彻底毁灭他们心头的挚爱。从伤痛中恢复过来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苦痛甚至将伴随终身。正如童年时期他父母的离婚给他造成的打击,后来他用“毫无任何感情基础,一段被世俗利益和信仰彻底撕裂的关系”形容那段婚姻。

    2013年的秋天,《绝命毒师》(Breaking Bad)以几乎完美的方式落幕。达蒙坐在电视前,感到嫉妒又羡慕。他承认和自己的《迷失》比起来,《绝命毒师》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理应受到褒奖。他把自己社交网络上的简介改成了“那个毁了《迷失》大结局的人”,并承认当时没有想到一个更完美的结束方式,但这个世界并不总能事事如意。与此同时,事情出现了一丝转机。HBO的执行副总裁迈克尔·艾伦伯格(Michael Ellenberg)想让达蒙来控制他们的新项目《守望尘世》。他看中达蒙在《迷失》中创造的那种独特的风格。达蒙接下了这份工作,并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每天持续工作到晚上一两点。

    《绝命毒师》大结局

    《守望尘世》和《迷失》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两者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是从出生开始就在两个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结果变成了一体两面的不同影子。在改编汤姆·帕洛塔(Tom Perrotta)原著的过程中,达蒙放大了《迷失》中某些元素,然后把另一些隐藏了起来。故事发生在某个“灭霸打过响指”的世界里,全人类无缘无故少了2%的人口。这些人完全没有相似之处,其中既包括像美国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Condoleezza Rice)和作家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这样的名人,更多的则是普通人。“神迹”发生的三年之后,还没有一个人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剩下的人必须在悲伤中学会继续生活,并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

    相比起《迷失》的坠机,《守望尘世》的开场显得更迷幻,也更触目惊心和内化。对于电视剧来说,一个好的悬念只是成功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则是如何把它保持下去。曾经的《迷失》保持了六年,结果被悬念压垮了。而《守望尘世》的原著只是355页,保持悬念成为了剧集成功的关键。对此达蒙选择一种另辟蹊径的方式,全然不去解释悬念,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人物的状态和内心挣扎上,就像他《迷失》的结尾做的那样,只是这一次更进了了一步。

    《守望尘世》第一季

    在《守望尘世》的每一分钟里,都弥漫着一股隐忍的悲伤,一种无法倾诉又沁入每一寸肌肤的痛苦。“神迹”不仅是带走了一部分人那么简单,而似乎抽走了每个人的一部分灵魂。残缺的心灵让身体变得麻木,生活却还在继续。

    男主人公凯文·加里(贾斯汀·塞洛克斯[Justin Theroux]饰)是一个小镇的警长。“神迹”并没有带走他身边的任何人,却把他的家庭弄得支离破碎,以至于他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生活。女主人诺拉(凯莉·库恩[Carrie Coon]饰)则作为一个调查员来到小镇上。三年前的“神迹”带走了她所有的家人,她至今还在绝望地想把亲人们找回来。但是一旦有人提起关于“神迹”的任何事情,诺拉立刻回陷入崩溃之中。

    除此之外,达蒙那些原本标志性神秘元素也变得更加诡异,充满了宗教感。一群身穿的白衣,拒绝说话,烟不离手的团体在小镇中游荡。偶尔会有一只雄鹿出现在飞驰的车辆之间,随即又消失不见,仿佛一切都是幻觉。和《迷失》一样,角色的前史会通过闪回的方式交代,讲诉他们在“神迹”发生之前的生活。

    《守望尘世》第一季

    2014年6月29日,《守望尘世》在HBO开播。虽然顶着前《迷失》制作人的名号,这部节奏缓慢,情节含糊不清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剧集在观众中依旧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收视人数只有区区数十万人。反倒是评论界一改苛责的口吻,对剧集给出了正面的评价,认为它洞悉了某种生活的本质。对此达蒙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前一年的10月24日,他在自己的推特上发出了最后一条状态:“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然后删除了整个账号。这一天正是《守望尘世》中人们消失的日子。

    即使收视率低下,良好的口碑依然让HBO决定把剧集延续下去。《守望尘世》第二季的故事来到另一座小镇上,这里的神奇之处在于没有一个人失踪。狂热的人群把这个小镇变成了一个宗教圣地,进行着各种匪夷所思的祷告。到了故事的第三季,地点再次转变到了澳大利亚,预言中的末日洪水即将到来,所有人正在寻找一种拯救世界的方式。正如以往一样,这也不会是达蒙故事的重点。

    在全剧的结尾,年老的诺拉搭乘着某种机器来到了那消失的2%的人生活的世界,并回到了加里面前,展开了一段长达数分钟的独白。正如7年前《迷失》的金光一样,它不解释任何东西。达蒙只是想告诉你,在那些层层迷雾的背后,在经历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去和千辛万苦的游历之后,每个人的内心到底是如何诡异而复杂的存在。

    《守望尘世》第三季

    只要满足你的旨意

    从《迷失》到《守望尘世》,达蒙·林德洛夫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被万人唾弃到无人关注。《迷失》曾经是万人瞩目的焦点,让他成为了好莱坞的一线主创;《守望尘世》则在颁奖季没有任何收获,加入那些加好不叫座的影视经典的队伍之中,然后静静地等待时间给出公正的评价。现在他接到一个比起以往更加艰巨的工作,为HBO改编《守望者》(Watchmen)。

    《守望者》的改编可能是整个好莱坞最困难的工作之一。阿兰·摩尔(Alan Moore)的原著黑暗,压抑而晦涩,在冷战的背景下对超级英雄的意义和当时的政治氛围进行了彻底的重新解构,出版之后立刻就成为了漫画皇冠上那颗最闪亮的宝石。曾有无数的人想把《守望者》搬上荧幕。《十二猴子》(Twelve Monkeys)的导演特瑞·吉列姆(Terry Gilliam)写过一个剧本,但没有通过。《梦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的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也尝试过一次。扎克·施奈德(Zack Snyder)在2009年第一次做到了,然而那部电影的院线版几乎是个灾难,直到215分钟的终极剪辑版面世,才挽回了些许口碑。

    扎克·施奈德的电影版《守望者》

    在达蒙对HBO点头之前,他曾两次拒接了这个项目。第一次时他38岁,那一年扎克·施奈德的电影版刚刚上映。第二次是两年之后,他再一次摇头,原因是他发现那些人对这本漫画一无所知。《守望者》与达蒙之间有一段不解之缘,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他父母离婚的那一年,父亲把这本漫画送给了他,并狡猾地说道:“你看这个还为时尚早。”之后很多年之间,他反复地读着这本书,看着其中“笑匠”一次次失败,想到:“父亲错了,这本书就是为我写的。”29岁那年,达蒙的父亲去死,此时他们的关系已经缓和了很多。在父亲离开之前,达蒙握着父亲冰冷的手,用《守望者》书中的人物“曼哈顿博士”进行祈祷。

    在HBO放出达蒙将要改编《守望者》的消息后,原著的粉丝们发起了抗议。毕竟这个人曾今搞砸了《迷失》;他的《普罗米修斯》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异形”;他改编了《星际迷航:黑暗无边》,这部电影成了六十年代那群看着原版成长的观众的噩梦。对此达蒙在Instagram发出了一封长达五页的公开信,讲诉了自己和父亲以及《守望者》之间的不解之缘。他觉得自己是那个合适的人,至少比大多数虚假的人云亦云的家伙更合适,希望大家能够相信他。

    达蒙·林德洛夫和父亲在高中毕业典礼上

    今年5月,HBO放出《守望者》的首支预告片。预告片里,“末日时钟”的滴答声不绝于耳,一大群人带着罗夏的惨白的面具,声称他们无处不在。达蒙并没有照着原著一板一眼地拍摄,也没有延续之前电影版的剧情。他还是遵从着原来的框架,却做了一些更贴近当代世界的改编。冷战已经结束了三十年,过去站在权力中心的是赫鲁晓夫、撒切尔和尼克松,核战的威胁始终存在。现在掌握权力的是特朗普、特蕾莎·梅和普京,引以为傲的多元主义正在崩溃。在今天这样一个更加混沌的世界,超级英雄又会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对于自己的改编和原著的关系,达蒙用《旧约》和《新约》的关系来形容,一种更符合时代的在创作。

    在那份真情流露的公开信的最后,达蒙引用了“曼哈顿博士”的话:“万事万物都没有尽头”。这是一种对状态的描述,人的状态,世界的状态。达蒙热衷于描述状态,正如在之前飞机失事之后幸存者们的挣扎求生状态,还有忽然消失的“神迹”发生之后人们挣扎着寻求信仰的状态。

    《守望者》第一季

    那么达蒙·林德洛夫自己是什么状态呢?他总是带着一副塑料眼镜,留着光头,一副一整天没有打理的样子。在他的办公室里有着《星球大战》里帝国卫兵的头盔,《阴阳魔界》中的子弹游戏机,真人大小的《星际迷航》的海报,还有一些《迷失》剧组的纪念品,一件T恤,一个北极熊模型,以及那个著名的代表谜团核心的圆形舱门。这些东西代表了他曾经历过他珍爱的一切,那些不堪回首的失败,和对观众说“不”的勇气。或者说他还是那个被抛在空中的男孩,对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带着兴奋而恐惧的微笑。

    在所有这些纪念品旁边的墙上,挂着一个时钟,就像《守望者》中的“末日时钟”一样不停地走着,逐渐逼近极限。

    滴答!滴答!滴答!

    本文首发于深焦公众号 深焦DeepFocus ,文字和图片略有改动。

     5 ) 第一集中的知识点与细节与彩蛋。

    · 开场(虚构的)的黑白电影《Trust in the law》中的角色Bass Reeves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法警。

    · 之后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种族暴力事件。

    · 可以看到写着“watch over this boy”的纸背面的字,猜测是给有色人种士兵的警示宣传单。

    更新:这张纸是当时德国在一战时期向美国有色人种发放的政治宣传单,宣称只要有色人种士兵投降或被俘就能在德国南部获得住所和食物。

    ·进标题时的BGM是《Crushed Up》-Future。(司机正在放的歌) 。有意思的是作为种族主义者的白人司机竟然在听黑人说唱。

    ·警长看的音乐剧是《俄克拉荷马》,描写了二十世纪初时发生在美国西部原印第安人居住地的女主角Laurey(劳瑞)和她的两个倾慕者,牛仔Curly(克理)和农夫Jud(查德)之间的爱恨情仇。警长Judd Crawford和音乐剧中的最后死去的农夫同名。警长死时镜头的背景音乐就是该音乐剧的原声《Pore Jud Is Daid》(《可怜的查德死了》)。默哀。

    ·影片中对笑匠带血徽章的致敬就不用多说了。

    ·学校教室有张关于鱿鱼的海报一闪而过。

    之后女主就遇到了鱿鱼雨。清理鱿鱼时的BGM是《Three Little birds》

    · 更新:教室一侧有张关于squidfall cycle(鱿鱼雨的生态循环)剪贴报,看来鱿鱼雨是一种大众熟知的生态危害。(所以女主的丈夫和孩子清理鱿鱼雨时见怪不怪。)

    ·在剧中世界线里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当上了美国总统(图中左上角那位)。罗伯特·雷德福在现实世界中是位的演员,参演过美国队长2(饰演大反派,神盾局中的九头蛇卧底)。

    ·更新:关于小巨角的一些信息。

    ·更新:关于历史中的第七骑兵团的信息。可以发现第七骑兵团所暗含的种族主义,(团旗中还有马蹄铁的元素,联想到法老王的仆人所递的马蹄铁。)

    ·报纸上头条是“维特已官方确认死亡”,维特就是阿德里安·维特,法老王的真名。

    左侧新闻是“因为3K党的暴力破坏,自由女神像已关闭”,右侧新闻是“鱿鱼雨摧毁了流浪汉的居所,2人死亡”

    ·老人和男孩一样,右脸有痘。结合时间,老人是开头的男孩无误。

    ·女主的密码是1985,电影版《守望者》剧情发生的年份。

    ·女主去抓捕疑犯时的公园,有尼克松总统的雕像。从房车上的喷漆来看,这个公园里的人并不喜欢现任总统Redford。

    ·左侧的休斯敦纪事报(美国德克萨斯州 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头条是“总统Redford不打算连任”。

    ·更新:第七骑兵团所说的台词正是电影版中罗夏在日记中所写的。足以见得第七骑兵团已得到罗夏的日记。

    ·警长桌面的书《under the hood》,守望者世界中初代夜枭写的自传。09年出过同名守望者剧中剧,伪纪录片形式,讲述了守望者的前身“民兵”们的事情。

    ·给疑犯做测试时,ppt中的总统山和现实世界里的相比多了尼克松的脸。

    ·女主暴力审讯疑犯时对电影版的致敬。

    ·银行的广告海报中是初代守望者中的Dollar Bill(美钞人),保守党支持者,死于披风被旋转门夹住后被抢银行的歹徒射杀。

    ·二代夜枭的飞行器“阿基”底部印着“police”,看来已经上交警察,并由警长保管。

    ·更新:警长一家和女主一家吃饭时的BGM是《Unforgettable》,和电影版中笑匠被袭击前的BGM一样。

    ·法老王的城堡和曼哈顿教授在火星玩泥巴相似度极高。结合之前报纸上法老王的死讯,是否法老王已经被曼哈顿教授隔离?

    更新:在第二集的预告中,这个建筑造型又出现在女主家里,猜测此城堡已是全民熟知的建筑。由曼哈顿博士建造来关押法老王的可能性很大。

    ·法老王的两个仆人很可能和电影版中的人造猫科动物一样是法老王创造的生物,看得出来智商还有待提升。

    ·表匠之子指代的是曼哈顿博士。

    《守望者》电影

    ·警长所唱曲目同样来自音乐剧《俄克拉荷马》,《People will say we're in love》的男声部分。

    ·更新:reddit上有人说警长的爷爷和1921年暴乱时的一位白人青年很像。

    ·更新:开头的黑白影片中黑人法警是要吊死白人警长的。结尾处白人警长(目测)就被黑人吊死。


    目前看剧真的拍的很用心,从很多细节和情节的安排上就能看出来。

    期待之后发展。

    ps:部分情报来自reddit。

     6 ) 关于第一集北美社媒评价的一些感想

    其实看完HBO《守望者》第一集后得知爆米花桶倒掉我挺意外的。

    因为先只看了推特趋势,早上直接trend到了全球第三。里面热评内容主要都是夸的,集中都在讨论片子开头10分钟重现美国历史上真实发生的1921年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种族屠杀事件。

    大致查了下事件情况,主要是1921年6月1日白人驾驶轰炸机炸黑人。而后因为历史上很长一段白人至上主义占据主流,这段黑历史直接从历史书上删除,现在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曾发生过。

    以至于剧版《守望者》的播出是很多人第一次知道这件事的存在。(个人理解,大概相当于国内突然有一个剧开头就重现了8² event)

    然而争议也随之来了,推特上对于第一集的争议点主要也在种族主义方面,比较常见的几种声音:

    ①剧里把右倾种族主义塑造得非常疯狂;

    ②很多人担心罗夏会激励白人至上群体;

    ③不喜欢种族主义的表达,觉得偏离了漫画原作,尤其是罗夏信徒的塑造,把罗夏本身的正义观收窄到种族主义范畴内,格局变小ooc。

    其实个人观感看第一集觉得完全ok。除去其实大家都普遍认可的节奏配乐摄影外,剧情本身其实编剧很早就讲了这部不是原漫画的重现,某种程度上是续写和原创,所以肯定是有新的内容加进去的。比如之前就强调过的几个设定:

    ①故事发生在2019年的平行世界中,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罗伯特雷德福已经当了30年总统;

    ②越南已经成为了美国的一个州;

    ③加了几个新角色,比如Angela,深渊等;

    ④剧中没有互联网,社交媒体和手机的存在。

    第一集只是全剧的开始,主要任务在挖坑,整体好坏还待后续观察。其实纵观全集下来,虽然加了很多新的种族主义内容,但踩点节奏跟原漫画进度还是基本保持一致的。

    至于说把罗夏面具的含义缩窄为种族主义ooc个人其实不太同意——

    看过漫画都知道原作中20世纪80年代罗夏就已经死了,2019年的白人至上主义信徒确实戴了他的面具,但戴了面具就一定要完全复刻罗夏的价值观么?

    现实中其实人们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理解问题,很多时候都存在曲解误读。罗夏信徒中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只是把罗夏的面具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利用了。就像现在HK新闻里很多黑衣人会戴V,小丑甚至一些超英得面具去违法制造暴乱。

    你可以说这些信徒曲解了罗夏本人的意思,但罗夏自己的正义观何尝又不是偏激片面的呢?从某种程度来讲,罗夏的信徒把罗夏已经扭曲的价值观再次扭曲,我甚至觉得片中他的信徒继承了罗夏本人的偏激,是完全忠实原作的。

    《守望者》漫画本身就是一部政治性很浓的故事,所以以政治味太重给差评个人觉得不成立。添加的新剧情有人觉得格局变小,我觉得这只是个开头,可以后续观望,毕竟这部有10集,谁又知道后面不会慢慢扩展开呢。毕竟看过的权媒很多都是给的好评,夸奖在原创剧情的同时继承了原著的精神。Just wait and see.

    我能理解漫画原著党不爽改编,毕竟原作的高度在那里,一时半会儿接受新编有些人会有困难,而且阿兰摩尔也不喜欢自己作品改影视,这个我也尊重。但电影党就算了,那个形似神不似的赔本片还真就没资格鬼叫打压剧版。

     短评

    犯罪猖獗到警察蒙面上班,警察使用枪支居然要经过繁琐的批准、解锁程序,这个设定不合理

    3分钟前
    • 西风独自凉
    • 很差

    评论令人窒息 都是些先入为主➕种族歧视 你们真有看漫画吗 电影版也还原漫画还原得一模一样?漫改动画都改很多设定各种重设 为啥电视剧就不能改?何况这是罗夏死了之后的故事 二代罗夏是黑人这个事大部分喷子都不知道吧? 电影粉别冒充漫画粉好吗 你们就是第七骑士团本团吧 就算不对胃口 这制作水准和诚意也不应该打一两星吧?别给电影版招黑了好吗

    6分钟前
    • 野牛大叔
    • 力荐

    7分吧,整剧9集540分钟所呈现的故事效果和戏剧性跟扎导215分钟的终极剪辑版有着不小差距的,但整体可看性算挺高的,特别是前7集双线平行时空的探案叙事风格,真的很有早期DC侦探漫画的风格,但最后两集一下子就拉胯了,一瞬间我以为看的是《自杀小队》,其次就是男女主感情线刻画的过于草率,真的让人完全没法共情,整剧看下来其实挺别扭的,看得出主创团队跟美国现状一样都挺分裂的,一边忙着弑神一边又想跟上帝谈恋爱。希望HBO不要续订了,或者邀请扎导来拍个正儿八经的剧版吧,他在影版里想要探讨的东西还挺多的。

    7分钟前
    • 浩子菌
    • 还行

    前两集平平淡淡,越到后面越精彩。因为前面是在布局,后面则是所有铺垫和伏笔的爆发。每当前面的铺垫揭晓谜底的时候,每当前面挖的坑被填上的时候,都让你被导演的精心布局所折服。与其它超英片相反,超级英雄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们对他们感到害怕,感到恐惧。他们被抛弃,被排挤,甚至成为人们攻击的对象。他们不得不跳出规则,化身为反英雄,用人们所不能理解的方式来实现英雄主义。影版《守望者》法老王用一场阴谋带来了世界和平,剧版也是如此。但是没有人知道他拯救了世界,因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从未发生。没有人知道他做了什么,也没有人感谢他。即便人们知道了,也不会视他为英雄,只会将他看做魔鬼和疯子。因为人们只会看到他杀死了300万人,看不到他拯救的70亿人。正如影版法老王所说: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和平,也是和平。

    11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第三集才应该是第一集,第一集的历史和背景应该从第二集开始穿插着说。现在的集数排布让前二集完全成了故弄玄虚的造物。是,DC不想学漫威变成麦当劳,但你们也不过是使劲将自己变成kfc而已。kfc以什么著称?——一天到晚瞎搞些花里胡哨的创新,结果既没营养,又很tm难吃。

    12分钟前
    • F
    • 还行

    全豆瓣第一个评论的说这是神剧!对非原著党甚至是只看过扎导版表男的观众都不友好,前几集一直挖坑,相信非原著党绝对云里雾里,到最后集中爆发,直接看到精神高潮,实在是佩服编剧和导演。但是,也是因为女导演的缘故吧,动作戏实在太少,还有LG,相信所有看这部剧的最感兴趣的就是他了,但是前边几集对LG的塑造就零星一点点,到中间抽出一整集塑造,但是呢?没了,到后边LG直接失踪,然后对结局没有丝毫影响,他的出现好像仅仅是为了告诉法老上次下冰雹雨是什么时候。高中时候对这部剧非常痴迷,因为一直非常喜欢表男,我们学校两周放一次假,我甚至一次晚上装病回家看了新更得几集

    16分钟前
    • 半個斯文人
    • 力荐

    8.5/10吹爆手表侠第六集!如果说前几集引起巨大的两极化评论,那么手表侠第六集正式以傲人的姿态告诉了如何用惊人的分镜头语言和黑白风格元素完成电影般行云流水的故事!安吉拉吃下回忆药丸,抽丝剥茧般的完成了第一集警察局长之死之谜解读!第六集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集!它不仅连接了缺失的关键环节,而且方式也是如此的精致。HBO以一种极具创意、天才的构思基础上,将漫改电视剧引入了一些真正崇高的黑色胶片怀旧复古风格!

    19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推荐

    看完第六集都给我回来改评分,谢谢

    22分钟前
    • 华北野武
    • 力荐

    很多人喷罗夏处理的不好。把罗夏价值观弄窄了,然而这种价值观被歪曲的事例现实中层出不穷,一个团体只会将对自己有利的传播出来,影片中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很明显是歪曲了罗夏的价值观。全剧根本就没有把罗夏搞烂的节奏,只是一帮没看懂的乱bb,戏外狂带节奏

    24分钟前
    • Aqu.í.estas
    • 力荐

    法老王这个逼就一直在背后搞事情,第三集劳瑞的出场,这部剧终于开始变得有趣了

    29分钟前
    • 飞侠式拼搏
    • 推荐

    当年看影版便觉惊艳,没想到剧版毫不逊色。形如莫比乌斯环,先鸡?先蛋?鸡即蛋;前因?前果?因即果。以后遇到说超级英雄片没营养、没深度的,就请他看影版、剧版《守望者》。但要说漫威电影没营养、没深度,那还真是。

    3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完全的种族性议题,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偏离了原作思想了

    39分钟前
    • 闵思嘉
    • 较差

    先报个数,第六。太强大了!又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41分钟前
    • Un sur le champ
    • 力荐

    好期待,好难等…… 另,怎么会有评论骂扎导?09年的《守望者》是十分伟大的作品。 | 20191216,看完S01E09,不得不感叹:如果你能忍受最后一集的话,这是部佳作。

    45分钟前
    • polar bear
    • 推荐

    如何超越zack?

    49分钟前
    • ntxz
    • 推荐

    第七集把我整懵了

    50分钟前
    • 马戏团顶楼
    • 推荐

    暗黑粘稠的末世超暴力美学,左的更左,右的只会更右,dark synth配乐极简有力酷毙,曼哈顿爱情故事沉郁动人。看个剧都要那么先入为主那么多偏见也是醉了,真是比种族歧视还要歧视,能不能别当专家、别哔哔背景知识,何苦框死自己甚或他人的观影体验。

    55分钟前
    • ハヴィエ
    • 推荐

    诸位没耐心的暴躁老哥已被一一打脸。

    58分钟前
    • E T
    • 力荐

    第一集观感:《守望者》变《黑色党徒》,配乐很强。

    1小时前
    • 天马星
    • 还行

    前八集眼瞅着就要抵达阿兰·摩尔的神殿,结果在最后一跃跌入尘世。

    1小时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