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佛罗里达乐园

    佛罗里达乐园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2017

    主演:布鲁克琳·普林斯,布丽娅·维纳特,威廉·达福,克里斯托弗·里维拉,梅拉·穆德,瓦莱丽亚·科托,乔希·奥利沃,艾登·马利克,爱德华·帕根,卡赖伯·兰德里·琼斯,克里斯托·尼科尔·沃茨,桑迪·凯恩,吉姆·R·科曼,安德鲁·罗马诺,卡罗丽娜·格拉波瓦,特里·艾伦·琼斯,卡伦·卡拉古利安,邹时擎,祖普·卡塔纳,梅肯·布莱尔,卡尔·布拉德菲尔德 

    导演:肖恩·贝克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莫斯科保卫战

    • 更新HD

      翡翠英雄

    • 更新HD

      给我个机会

    • 更新HD

      浩气盖山河

    • 更新HD

      灯船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泳装特辑2016

    • 更新HD

      清秀佳人国语

    • 更新HD

      谋杀快乐

     剧照

    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1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2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3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4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5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6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16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17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18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19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魔法城堡旅店坐落于破败的弗罗里达州基西米县,在这个经济萧条的小县城距离奥兰多迪士尼主题乐园只有25-30分钟的车程 。莫妮是一个早熟的六岁女孩,她和年轻失业的妈妈海莉住在魔法城堡旅店的一个廉价单间里,过着艰难的生活。她们靠垃圾食品、慈善捐助为生,有时还不得不对源源不断地去往迪士尼乐园的游客进行乞讨或者小偷小骗。在暑假里,莫妮和她的朋友们展开了一系列冒险 。

     长篇影评

     1 ) 糖衣泡泡包裹着苦涩,再斑斓也敌不住现实和破败

    《佛罗里达乐园》用轻松的外壳包裹着沉重的故事,熊家长的悲喜剧。九龙城寨般的破旧汽车旅馆,与迪士尼乐园只有一墙之隔,鲜明对比,也是无声讽刺美国梦。孩子们不懂惨,只觉好玩。包租公鲍比如同旧城堡里的骑士,努力想维护旧有秩序,也是全片为数不多,成熟理智而温暖的成年人。从不良少女到问题单亲妈妈,当哈莉卖肉也维持不了这个家时,暂时的幸福如同泡泡,一戳就破,斑斓的色彩只是让人更难过。

    1.贫富差距与对比,不同人有不同命。

    最强烈的感触来自于不同层面的对比,包括贫富差距、主流价值观和边缘人群、小孩和成年人等等,它们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这才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比如,富丽梦幻的迪士尼乐园与廉价简陋的汽车旅馆;一顿充满烤培根、树莓、草莓、橙汁的自助早餐和救济面包抹自制果酱的免费午餐;看似认真生活的人,拒绝跟不知如何在生活里自救的人交往;小孩天真烂漫,最苦恼的是天气太热,来不及吃的冰激凌会迅速融化;大人窘迫麻木,需要担忧房租、食物和不能再被抓进警察局的现实。

    这个看似轻松的故事,有着温暖的色调,柔和的滤镜和充满幸福意象的烟火和彩虹。小女孩穆妮跟好朋友斯库提、简希哈哈大笑,她们埋头于寻找廉价的乐趣,在破房子里点火、跟游客要钱买冰淇淋,但实际上,那份不谙世事又略显狡猾粗俗的天真,给了坐在荧幕前的观众最沉重的一击。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家庭、环境带给一个孩子多么严重的影响。就像那些花1700美元买四个通票手环家庭里成长的小孩,不会明白为什么有人嬉皮笑脸的问自己妈妈要零钱买冰淇淋,为什么她们不穿更好看的裙子和凉鞋,为什么她们长大后会文身、抽大麻、不务正业一样。她们的世界是平整开阔的马路,而穆妮脚下是一条充满泥泞的小道。

    2.当上进不可得,只能选择更加堕落。

    导演也把目光集中到了穆妮和她的妈妈身上,让观众看到平和冷静的叙述,也能流淌出巨大的能量。一切都越温情越悲惨,越动人越痛苦,这就是底层人民的某种本色。电影中,哈莉的野蛮、颓废、自暴自弃让人觉得头痛,总让人忍不住问一句,如果她能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自食其力,穆妮是不是就能有另一种人生?答案是否定的。她们照样逃离不了这样的生活,顶多像哈希礼那样按时交得起房租而已。她也试图自救过,找过工作,但因为坚持原则被人解雇。哈莉的坏脾气和不服管束让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兜售廉价香水成了一个途径,可最后又被来自迪士尼乐园的工作人员堵死,最终,她选择了更加堕落。

    整部电影,几乎都是剪切的生活片段,但细腻勾勒出一个群体的样貌。从一直充斥于画面内的粉紫色“魔法城堡”,到后面才真正揭开面纱的五彩的迪士尼乐园,像是痛苦长存、欢乐短暂的某种隐晦表述,如同我们每个人正经历的人生。但值得一提的是,整部电影流露出不必用语言诉说,全凭镜头表达的克制,没有过分煽情,也没有高高在上的俯视和怜悯,只是从小孩的视角切入这个贫困、被排斥的群体,看她们如何在佛罗里达湛蓝的晴空下生活。

    3.小孩的友谊是真诚,大人的友谊是互利。

    电影中给出了两条关于友谊的线,一条是小孩之间的分享、真诚和相互珍重,另一条是大人之间的互利、易碎到彼此陌路。这好像也在表达,天真帮孩子们抵挡住了一些外界的诱惑和有色眼镜,他们只凭对方是不是喜欢雨后的彩虹,相不相信彩虹后面有金子而相聚,并不会因为对方在某件事上跟自己有不同看法,就决绝离开。

    这种鲜明的对比,变成了一根锋利针头,再次刺破了许多人虚幻如泡沫的金色美国梦。导演用写实兼具个人风格的镜头,让我们从佛罗里达的汽车旅馆看到不同人的生存状态。除了精彩的剧情和主题,演员们的精彩表现也非常惹眼。鲍勃是电影中,一个正常、温暖的好人。可能在他眼里,不管是永远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脾气的哈莉还是聪明狡黠的穆妮,都是没有长大的孩子,他看起来有些严厉和不近人情,但事实上,在用一种普通人会有的善良保护着生活在汽车旅馆里的人。这大概是导演多赋予的一丝善意和温情吧。

    但看过电影,我们都会知道,再多的天真都抵挡不住现实的阴霾和破败。穆妮终究会长大,天真殆尽,谁也不知道她会成为下一个哈莉,还是人生发生逆转成为一个能够消费得起迪士尼乐园的美国中产。

    ———————————————————

    微信订阅:cmf2015 ,可能是全网福利最多的电影话剧号。

     2 ) 抽烟喝酒纹身,但我依然是个好妈妈

    1971年,佛罗里达州迪士尼乐园建成,这座占地12228公顷的游乐园,是全世界6所迪士尼乐园中面积最大的,分“动物王国”、“魔幻影城”、“科幻天地”和“梦幻世界”4个主题乐园,还有3个水上乐园,最少要5天才能将所有游乐设施玩完。

    这座迪士尼乐园在初期规划的时候,也叫做佛罗里达项目(The Florida Project)。

    但《佛罗里达乐园》并不是在讲迪士尼乐园初期建设过程的故事,而是讲述在它隔壁的一座由汽车旅馆组成的“儿童游乐园”,这才是故事发生的地方。

    “佛罗里达乐园”里没有紧张刺激的过山车,没有精彩奇妙的动物表演,没有到处走来走去逗游客欢心的布偶公仔。

    说白了,就是一个贫民窟而已。

    这里住着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人士,这些人没有受过太高的教育,也没有一份像样的职业,一家人挤在一个窄小阴暗的旅馆单间里,卧室、厨房、客厅、餐厅,除了厕所以外所有的功能区都是同一块地方。

    这一点,和导演肖恩·贝克上一部用iPhone 5s拍的作品《橘色》一样,都是将视线拉下来,放到了社会底层身上。

    《橘色》的主角们是跨性别和变性人群体,给我的最大观感,一个是吵,另一个则是抓马(drama),这几乎原封不动地传承到了《佛罗里达乐园》里来。

    《橘色》片场照

    这一次比《橘色》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他将叙事隐藏了起来,全片没有完整地在讲述某一件事情,没有起承转合,而好像是在记录主角的某一段生活,中间还会夹杂一些汽车旅馆里其他人的无意义镜头,但这就像对《橘色》有这么一句评价——“现实中的对话这样才对嘛,而不是一个人说完一句台词等着另一个人说。”如此操作更显得生活化,毕竟这种真实感和劣质感与社会底层的生活现状相辅相成。

    哈莉和穆妮就是这个贫民窟里的典型代表,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

    哈莉不羁的外型似乎早就注定了她们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命运。

    她们交不起房租。

    哈莉上一份舞女的工作因为拒绝了为顾客提供性服务被炒了鱿鱼,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工作。

    每天吃饭都是靠在餐厅工作的朋友艾什丽接济一些残羹剩饭度日。

    小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而然也有样学样,出口成脏,调皮捣蛋,野蛮生长。

    我们能说是社会制度失衡导致她们母女如此的落魄吗,还是要责怪哈莉不思进取无法给女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条件?好像都不是,但无论如何她们就是沦落到了这样的境地,无法逃脱,并不是所有野鸡都能努力飞上枝头变凤凰。

    然而即使如此,她们也没有丧失活下去的信心。

    去你的有钱人,我有我的生存之道

    没有工作,哈莉就去批发小商店买廉价香水,再到迪士尼的高档游客区去兜售,卖得一点是一点。

    不买香水还可以乞讨。

    她还会去偷别人的游乐园门票,再以低价转售给其他游客。礼义廉耻是什么,可以当饭吃吗?

    和成人世界的生存压力形成鲜明对应的,是孩子们天真浪漫的童趣,每天和妈妈一起去卖香水、做黄牛、乞讨,大概只是一场冒险游戏。

    这个在我们看来不堪的汽车旅馆,在她们眼中是马卡龙色的梦幻游乐园,一草一木,任何东西都能成为嬉戏的对象。

    吃着剩饭,配点音乐就能开心地尬舞。

    好朋友要走了,丝毫没有离别的悲伤,只有获得新玩具的喜悦。

    没钱买冰淇淋,认真地撒一个蹩脚的谎言,浑然不觉。

    跑到废弃的房子里放火,酿成大祸,睡一觉之后就抛到脑后。

    为雨过天晴的彩虹讲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迪士尼乐园的烟花,不介意那根本不是为自己而绽放,也能成为庆生的礼物。

    多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为世俗名利所困扰,只要能够吃,能够玩,就没有什么大不了。

    贫民窟里的每个成年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这种宝贵的童趣,虽然无法提供给孩子们优渥的生活环境,但他们的爱却是一点都不逊于有钱人的。

    饰演旅馆经理的威廉·达福,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们,总是好脾气地对待他们,和孩子们打赌吃雪糕要是掉下一滴就赶走他们,于是三个人大眼瞪小眼地玩了起来。

    看到恋童癖怪老头接近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在孩子面前友好地招呼他过来,走到远一点的地方才面露凶狠地赶走他。

    平时看似是一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最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你房租交了吗,但当哈莉遇到困难,掏钱包却没有犹豫。

    哈莉看似是一个失职的母亲,没有尽到管教穆妮的责任,但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好家长,一种对孩子严加管教,细心地将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另一种则像哈莉一样,与其做个家长,不如做个朋友,陪着他们成长。

    穆妮走累了,就弯下腰来背她回家。

    不在乎淋雨会不会生病感冒,肆意地在滂沱大雨中陪女儿疯玩。

    刚赚了几百块马上就想到带着女儿去超市,坐在购物车里的穆妮笑得比谁都开心。

    甚至走投无路到了卖淫的地步,她也会让穆妮去洗澡,开着音乐掩盖声音。

    小心翼翼地将纯白色的儿童世界与肮脏的成人性交易用一扇厕所门隔绝开来,这是哈莉作为母亲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即使她已经堕落,但仍在用双手托举着穆妮。

    或许观众会戴着有色眼镜先入为主地评判,像片中想去迪士尼度假却阴差阳错来到汽车旅馆的那对夫妇,一下车就皱着眉头对旅馆的人一脸嫌弃。

    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并不是在讲他们多惨,社会压迫多残酷,在这些细微、琐碎、平凡的片段中,我看到了他们陷入泥潭般的命运,越挣扎越下沉,看着他们如此无奈却又何其可爱的生活。

    可就算一贫如洗,他们也依然在用力地去活着,去爱啊。

    巴塞电影,尽享每寸光影

     3 ) 暖色背后的成人苦痛

    肖恩贝克的电影中一个重要特点便是营造出一种充满色彩的空间环境,这种色彩可能来源于电影中的人造景观(如这部《佛罗里达乐园》),也可能是人工调色的结果(如《橘色)。与此同时,在被丰富色彩包围的叙事空间中,却是一个极为现实性的关于底层人群的故事,由此形成的反差是肖恩贝克电影中创造的独特效果,《佛罗里达乐园》便是这样一部作品。

    《佛罗伦乐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社区汽车旅馆,墙面的大面积紫色首先创造了一种看似温情的叙事场景,与此同时,电影在摄影上运用了大量逆光,例如电影中的母亲Halley带着女儿Moonee在夕阳下散步,形成了极为唯美的画面效果。甚至大部分故事场景中,我们都能看到暖色调的滤镜效果,配合部分广角镜头,这些颜色也被变形和放大,因此整个电影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绚丽而又温暖的效果,这个温暖的背景下,汽车旅馆貌似成为了一个“人间乐园”。

    电影的出彩之处便在于,在这个“乐园”的背后,电影中关于成人的故事却被刻意压缩和隐藏了,真正的苦痛被藏在了看似温情的画面之后。电影在叙事上主要以小女孩Moonee的视角进行叙述,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她与同伴们的玩耍,而真正属于成人的故事则以碎片的形式穿插在小女孩的视角之中。例如小女孩Moonee在洗澡的时候被母亲拉上了浴帘(暗示母亲卖淫,不愿意让女儿看到);孩子们玩耍时突然出现的怪大叔被Bobby警告然后赶走(暗示此人可能是恋童癖);还有Bobby和一个年轻小伙子搬冰箱的场景,看似突兀,实际上则是通过他们的对话来叙述管理员Bobby的个人离婚的经历;例如在电影中间,有一对被司机带错酒店的新婚夫妇,穿插在电影中显得莫名其妙,但如果细究则会发现此处是在暗示司机是“惯犯”,他很可能和旅馆有着某种协议,以“其他酒店已经被订满”的借口来强制拉客。像这样的细节还有好几处,如果不注意观察,很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其用意。

    由此看来,整部电影似乎是以两条平行线展开,一条是视觉上的温情暖意,是以紫色为基调的“天堂”,是以小女孩为视角切入的童年时光,而另一条则是被隐藏起来的,是成人世界的各种苦痛和烦恼。《佛罗里达乐园》则将两者完美地融合到一部电影之中,两者形成的反差更是让人感到沉重。电影本身就像是一则成人童话,在温情的暖色背后则是一个充满苦痛的成人世界。

     4 ) 住进那座紫色城堡——浅析《佛罗里达乐园》中汽车旅馆的叙事作用

    本文为2021春季学期杨鹏老师二十世纪建筑发展史期末作业,要求为分析在某部电影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建筑。

    汽车旅馆的外观

    湛蓝的天空,浅紫的汽车旅馆,橙红的晚霞,佛罗里达的黑色旷野里绽放斑斓的焰火,还有意外出现在拍摄过程中的彩虹,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暖心。但在这光鲜的色彩之下,却是令人绝望的贫穷陷阱。这便是《佛罗里达乐园》向我们讲述的故事。影片导演Sean Baker一如既往地将镜头聚焦社会底层,跟随小女孩Moonee的视角,叙述了一家汽车旅馆里热烈而窒息的生活。

    汽车旅馆作为美国人公路生活的暂居之所,自然是美国汽车文化与自由主义精神的绝佳表现符号。它可以是自由的,如凯鲁亚克《在路上》中狂欢式的自由放逐;也可以是温馨的,如昆汀《低俗小说》中拳击手的家庭时光;更可以是危险的,如希区柯克《惊魂记》中的浴室杀戮。而在这部影片中,汽车旅馆构成了对它自身文化承诺的巧妙反讽。以这家坐落于奥兰多迪士尼乐园旁边,名叫Magic Castle的汽车旅馆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经济、大众的居住空间如何埋葬了Halley和Moonee这对母女,创造出美国人永恒的贫穷陷阱和自由公路文化的谎言。

    充满讽刺的名字和立面设计

    建筑的构成

    正如其名,Magic Castle第一眼看上去就颇具迪士尼气质,通体紫色正如童话般梦幻,交通核的外墙添加了装饰性的砖块和积雪元素,更是对童话小镇的有意模仿。它究竟是梦幻的还是现实的?这卡通式的建筑外观究竟是景区为了统一视觉的强制要求,还是社区文化的真实写照?这个问题至始至终都困扰着我们。与之相隔一街便是一家高级的度假酒店。但那个世界似乎又异常遥远,除了背景中时常响起的私人直升机的噪音,两座紧挨的建筑并不发生关系。属于马路这边的建筑无外乎是同样装饰到荒诞的廉价餐厅,沃尔玛和景区周边商店。

    正如银幕上的每一家汽车旅馆,进入旅馆内部,我们可以看到停车位紧贴着开放式走廊,使得下车和入室只有一步之遥。L型建筑围成的室外空间正中央有一座游泳池,一个女人常常在这里裸体日光浴。角落上的步行楼梯和电梯井是唯一的纵向交通,连接起了三层狭长贯通的走廊。走廊构成了这里的公共空间,几乎所有住户都能看到和听到彼此。向外侧是一间间客房,每间房间的布局都大同小异。

    客房只保留了最核心的功能,进门依次是卧室,梳妆台和卫生间。电视位于床对面的墙上,成为了房间的视觉焦点。功能的单一与长期住户的需求发生张力,使得Halley和Moonee这对母女在这样的场所中的生活显得扁平而畸形。

    渗透着Disney视觉辐射的街区景观

    建筑的叙事

    1 快餐式的个人空间

    正如柯布西耶所言,每一种建筑都能对应地塑造居住者的精神面貌。在影片中,虽然故事不尽发生于汽车旅馆,但我们依然能从这种快餐式的居住特征中挖掘出人物的行事逻辑。

    首先关注客房的内部。在这个狭小的房间中,睡眠空间成为了绝对的主体,起居和社交的空间都被压缩至床和床的周围。梳妆台从卧室墙内凸出,除卫生间以外,客房的所有功能区域彼此相隔不超过两米。在视觉上,墙体均刷简单粗糙的白漆,从而取消了空间分区感,日常紧闭的窗帘更是使得室内自然采光几近为零。这样的环境势必构成的是单调和扁平的生活。影片中,我们很容易注意到人物形象之间类似的挤压感:女儿Moonee过于早熟,母亲Halley又过于幼稚,纵向的亲子关系本身似乎就与这种居住环境格格不入。母女俩看同样的节目,骂同样的f word,共享一切行为和表达。当这种生存空间的挤压被情节发展到极致,也就是Halley苦于没钱决定做妓之时,她能保护Moonee的唯一方式也只是关上卫生间的门叮嘱她不要进来。看似高效、经济的快餐式居住完美地诠释了福柯式的规训,这座魔法城堡称职地服务着资本主义的高效运转,但却撕裂了在这之中想要获得完整生活的每一个个体和家庭。

    母女俩唯一的居住空间

    从客房内部向外看,物理层面上,房间通过门和窗与外界联系。客房中的卫生间一面并没有开窗,因此整个房间仅剩一扇面朝走廊,与门挤在一起的小窗。这扇窗支撑了影片中多处内外交流的张力:在全片的开头,Moonee敲门不应,便从窗子翻进了屋。观者也因此意识到这扇向着走廊的窗户的尴尬地位——开着会暴露隐私,关着也无法阻止强行进入之人。而为了保留可怜的私密空间,影片中这扇窗户始终紧闭,为数不多的“使用”则是Halley从窗帘缝中观察门外前来“找她麻烦”的人。功能脆弱的空间流动性绝佳地隐喻着居住者幽闭、黑暗而又缺乏安全感犯的心理空间,以及对外来侵犯无能为力的社会现实。

    而在实质性交流的层面上,可以认为,电视和iPad才是实现内外空间流通的“家具”。电视被置于客房卧室墙的正中,占领了房间内视觉和生活方式的焦点。从成人脱口秀到动画片,Moonee和Halley对世界的所有认知被都电视文化所形塑,他们滑稽而粗野的行为貌似与美好的社会景观格格不入,却又是对电视文化工业的极致模仿。而iPad更是为数不多能够为Moonee和她的小伙伴们营造“无害”玩耍的媒介。网络空间替代了现实空间,而网络空间却也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茧房,将住客们塑造成一个个各异而单调的原子。

    2 间离的社区体验

    开放的走廊,公共的洗衣间,三三两两抽着烟的下午。这家汽车旅馆似乎拥有和谐的社区共同体?但人人都可以凭直觉感受到这样的“贫民窟风景”里隐藏着不堪与绝望。在这部影片里,我们可以从一个滑稽的情节切入,窥见汽车旅馆所展示出的阶级区隔和文化幻梦。

    Gloria和管理员Bobby的争吵
    “这里没孩子。” “不,孩子们在那里。”

    一位叫Gloria的中年女性执意要在游泳池旁晒裸体日光浴,而管理员Bobby总是会禁止她这么做,因为被孩子们看见对他们不好(而孩子们总是乐于偷看)。在这里我们可以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这里有一座游泳池?以及为什么Gloria想要裸体日光浴?

    了解汽车旅馆的历史可以知道,美国汽车旅馆最初仅是一种为公路游客提供廉价住宿的旅馆形式。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汽车旅馆开始拓宽客户群体,提高自身定位。游泳池、健身房等高级的附加设施也开始出现。从影片中旅馆的地理位置(迪士尼旁),到与迪士统一的装修风格,再到“奢华”的游泳池,这座旅馆的原始定位必然不低。而讽刺的是,这里的长住者的却是最贫穷的人群。在这两个冲突的事实背后,我们不难看到城市规划中一个乌托邦的破产。正如Halley对社区工作者所讲,那个“园子”都不招她这样的人。迪士尼的辐射效应终究只能增加利益既得者的幸福和提供眩目的景观,阶级矛盾在这样的景观下不但没有消解,反而被人忽视,穷人们只能在这片光鲜亮丽的地带中谋得求生的缝隙。

    而在此之上,更加讽刺的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却执意躺在已然荒废的泳池旁裸体日光浴,这是可笑的,也是可悲的。滋养Gloria的皮肤的并不是阳光,而是另一种人生的幻梦,是小资生活的符号。可以清楚地看到,在Magic Castle居住的人们从未心安于此,而是每时每刻都渴望着道路另一边的纸醉金迷,呼吸着消费主义的符号和欲望。这种“正能量景观”的力量是无处不在的,它们从迪士尼流出,从电视流出,更为悲哀的是,从旅馆内部流出。L型建筑围合的庭院正是对边沁圆形监狱的最好隐喻,从不谙世事的小孩到破产的大人们,走廊里的所有人都注视着庭院中央——游泳池,以及那些偶然到来的富有旅客。这种注视是双向的,是人对消费主义景观的观看,也是景观对人的监视与照射。这里的所有人都在“另一种生活”的诅咒之下,他们自由地放逐自己,却又被社会所奴役。他们依然生活在社会曾经许诺的事物所构成的童话之中,反而无法理解眼前劈头盖脸的现实。这里有社区文化吗?似乎可以说没有,人人都早已被街道另一侧所策反,他们说一种脏话,抽一种烟,吃一种披萨,但他们保持敌对和陌生。

    建筑、文化与社会

    在这部影片中,有别于往常浪漫的公路奇观,汽车旅馆展现为一个绝望的贫穷陷阱。与《低俗小说》《惊魂记》这类影片中的汽车旅馆对比,虽然结构与功能相差无几,但散发出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气息,巧妙地体现出不同的叙事体系中对同一事物表达的差异。

    《佛罗里达乐园》中的Magic Castle正是美国低廉汽车旅馆的真实写照,它们曾经消失在了公路文学的浪漫叙事里。分析建筑在影片中的作用,我们并不意图拥抱环境决定论,企图用建筑来解释人的精神面貌,而是要看到建筑和人背后共同的社会真实。这种真实从马克思的视角来看,是资本主义通过社会中的所有生产活动实现对自身的强化,进而执行对边缘人群的异常化。汽车旅馆在这个故事中并没有原初的恶,它作为美国高度发达的自由主义经济的象征,其建筑形式不过是传达出对社会“正统”文化和生产效率的永恒追求。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悖于资本主义逻辑的成为了反伦理的,贫穷的变成了疯癫的。汽车旅馆的长住者们既是社会生产体制的结果,也被这套体制所标记和放逐。

    Moonee和朋友奔向迪士尼乐园

    影片的最后,Moonee即将被送去领养家庭,她从领养工作人员的围堵中逃出,最后一次牵起朋友的手跑进了迪士尼乐园的人群之中,仿佛就要真正走进那个童话世界。而我们却清楚地知道, 这绝无可能。

     5 ) 佛罗里达乐园:现实中的黑童话

    很难想象,当我在看这部片子时切身地体会到了氧气一丝一丝抽离的窒息感。导演从一开始就将这部电影打造成了一个矛盾体。 纯真的儿童与下流的黑话; 护犊的母亲与堕落的少女; 梦幻的乐园与破败的老屋。 全片用了明亮的画面与色彩,花了极大的篇幅描写孩子玩耍的场景,却时刻提醒着观众这不是一部合家欢的情景喜剧。电影中有一幕是度蜜月的夫妇定错了房子住进公寓。管理员与丈夫打扫时,发现了床铺背后满墙的臭虫。这么一个片段将全片的核心和盘托出。住在公寓里的贫民都是远离社会中心的“臭虫”。 看这部片子感受到的甚至不是愤懑,而是一种极强的无力感。是对社会缺失的无力。全片没有人是纯粹的坏人,不务正业的母亲无私地给予了孩子爱和陪伴,顽劣无知的孩子用纯粹的心结为朋友,不苟言笑的管理员时刻为孩子们的安危负责。所以你没办法去怪谁,可是生活就是这么面目全非,社会就是这么现实残酷。 很巧的是片中的孩子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穆妮和斯库提与单身母亲一起生活,詹妮的母亲十四岁生下她从此由外婆抚养。他们的生活中都缺少了一位父亲的角色,女人和儿童,本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又将故事的悲剧性质进一步放大。 全片唯一的主要成年男性角色就是公寓的管理员鲍比,他也承担了父亲的形象,操心疲惫但是不失温情,他敏锐地发现靠近孩子的可疑人物并将其赶走,他劝阻住户不要在有孩子的公共场合赤裸上身,他也是唯一斥责孩子们要他们遵守规矩的人。但他也只是一个管理员,没办法成为改变生活的救世主。 身为社会的底层,明明被现实压迫着,却好像没有被社会抛弃,定时来派送免费面包的福利车,将孩子从没有抚养能力的母亲身边带走的警察。但是在面对真正问题的源头——经济,社区没办法给失业的人提供工作,给孩子提供教育环境。所以在这个社会缺失的前提下,其余一切社会福利保障都显得杯水车薪,虚伪至极。 社会对穷人缺乏责任感,穷人才会对孩子缺乏责任感,造成教育缺失。很多人对片中的母亲嗤之以鼻,说她不上进不对孩子负责,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这样的斥责质疑和何不食肉糜有什么区别?你要她怎么给,她或许也只是一个不被善待的孩子,失业,单身,孩子,她已经给了女儿她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陪伴和快乐,一个还没建成正确价值观的人怎么教育孩子。 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片子给我无力感的原因。现实就是现实,你看得见它的残破不堪,但你无从改变,已经形成的社会阶级难以逾越,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上流阶级施舍的善意不会让生活变得好一点,最大的作用或许是给自己做好人的快感,让自己得以心安理得地享受上流生活。像极了冰淇淋店前施舍给孩子五分美元的路人,没有人在乎这五分钱,也没有人会想为什么这些孩子吃不上冰淇淋。 这可能就是所谓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笼罩在乐园的浮华光影下,没有人会戳破那个七彩泡泡,哪怕泡泡中的人民即将窒息而亡。

     6 ) 1

    住户们的态度是影片很有意思的部分。一方面,这里的人大都是处在社会底层,在生活边缘挣扎着,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底线。小孩顽皮可以,大人没钱可以,但有些事情不能做。不负责任的大人和疏于管教的孩子已不能接受,更别说卖身这种犯法又不要脸的事了。   而另一方面,人们也有些太冷酷无情了。大家都是辛苦人,彼此的根底也都知道,但说翻脸就翻脸。之前发生火灾的房子大概是瘾君子常光顾的地方,发生火灾时,就有人喊让它烧吧。一旦吸毒或卖身,那就不再是同伴了,是堕落者,是比他们更加低贱之人,不值得一点同情。   而且不止如此。哈莉与姐妹交恶的事,表面是因穆妮太顽劣怕她带坏自己小孩,背后其实更加现实势利。在姐妹这边看来,带小孩和提供食物是一种利益交换,一旦对方不能胜任照顾小孩这件事,那她也就没有提供帮助的必要了,甚至不必再做多余的交往。哈莉没这么现实,把对方当朋友,却只能收获更多痛苦。

     7 ) 佛罗里达没有乐园

    Sean Baker 被誉为最关注贫穷和弱势群体的导演之一,这大概可以算是他最具特色的个人标签。

    《外卖》纽约中的中国非法移民,《待绽蔷薇》来到圣费尔南多谷希望成为演员的落魄少女,《橘色》造梦好莱坞里变性性工作者,《佛罗里达乐园》里三餐不保的母女。

    但这个并不受学院欢迎的倔强导演(在刚刚结束的奥斯卡里,《佛罗里达乐园》仅得到了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又与其他钟爱同样题材的同行不太一样。

    他并没有居高临下地向社会展示底层人们的生活和态度,而是以一个平视的角度来进行记录,这些底层人群的粗鲁、不修边幅、讹诈和嚣张,全部被他不带偏见地全盘接纳,真实得令不食人间烟火的学院不敢触碰。

    Sean Baker 对他们的困境感同身受,对他们的恶理解但并不纵容,置身其中又始终游离在上,唯有这样才能以一个真实、全面和乐观的态度,去促进一个积极的改变。

    与相当粗糙和原生态的《橘色》(2015)和《待绽蔷薇》(2012)相比,《佛罗里达乐园》显然在制作和质感上往前迈了一大步。

    编剧、导演、美术和摄影都绝对在提名实力之上,更别说里面惊为天人的小演员们。尤其是主演 Moonee 一角的小女孩 Brooklynn Prince,那种天然的儿童野性和自由,一颦一笑都能触动观众的心。

    当然,Brooklynn 年纪尚小,在电影中的表演可能更多地归功于导演(和表演教练 Samantha)的调度和调教,但单论在电影内容范围内对作品的贡献,也是高于甜茶对《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影响。

    The Florida Project 原指兴建于佛罗里达州中部奥兰多的迪士尼东海岸分流计划,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造乐园附近,在阳光与巨大的魔法城堡之间的大片阴影之中,有着无数乐园的伪造品。

    在佛罗里达州那幢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名叫 Magic Castle [魔法城堡]的三层经济旅馆 Motel 就是六岁小孩 Moonee 生活中的魔幻城堡。

    在这里她是傲视所有人的公主,有放任她的母亲 Halley、默默守护她的旅馆经理 Bobby、三两一同“作恶”嬉戏的小伙伴,充盈着任性、自由和那无法压抑的童年活力。Scooty和 Dicky 是她最忠实的勇士,Jancey 是她最美的公主团姐妹。

    离她的魔幻城堡不远处,是佛罗里达州的另外一个城市项目迪士尼乐园,一个用金钱构筑起来的魔幻城堡。

    迪士尼乐园带给那些凭票入门的小朋友的欢乐,并不比经济旅馆为 Moonee 带来的要更多;同样是为梦想保驾护航的美好城堡,前者也并不比后者要牢固,一不小心就被现实击得土崩瓦解一场空。

    Sean Baker 大概是最喜欢和擅长拍摄贫穷和边缘题材的导演,部分也可能是因为导演自己也很穷。大部分导演在拍摄与贫穷相关的主题时,都会不自觉地陷入将贫穷画面浪漫化的陷阱,让观众有一种“世间不缺乏美,但缺少发现美的眼光”,而事实上,有些生活就真的是绝望,毫无生活美感而言。

    Sean Baker 用一种近乎淡漠到公正的镜头去还原了这种陷于贫困的绝望生活,整个电影一方面跟随 Moonee 的眼光和步伐(正确来说应该是高得令人头痛的各式各样的笑声和呼朋唤友)去探索这个被佛罗里达炽热阳光炙烤着的魔幻城堡,另一方面又冷酷地用各种细节来向观众展示何之为一个毫无希望的生活。

    Moonee 的生命从一开始就注定往下走。

    这种绝望不是电影或生活中出现的病危、千钧一发时刻,而是生活本身就是绝望二字,一天的 24 小时都弥漫着苟延残喘的气息。

    Moonee 出生的那一刻开始,贫穷和潦倒就早已经崁进她的 DNA 里,只是她太小还没能察觉。更可怕的是,有可能在她长大之后,她也没有办法察觉到这种 DNA 里面隐藏的宿命,就像她那脱衣舞的母亲 Halley 一样。

    Halley 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母亲,虽然她并没有虐待 Moonee,甚至努力去“赚钱”让 Moonee 有瓦遮头有饭可吃,但她仍然是一个可怕的母亲。

    她带着 Moonee 去朋友餐厅闹事、在大街上摔东西发脾气、在附近酒店停车场向住客兜售便宜香水、在旅馆前台大吵大闹、偷窃游客、去酒店骗吃骗喝,甚至把Moonee困在洗手间里、自己在家卖淫赚钱(虽然是迫不得以)。

    可怕吗?可怕。但在这里,并不罕见。当你疲于为三餐奔波时,道德和修养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佛罗里达乐园》那些亮得耀眼的紫色、粉色、蓝色建筑,却让人感到心寒。影片难得透露的一丝丝温暖,来自旅馆的经理 Bobby

    虽然多次威胁着要将 Halley 赶出旅馆,但刀子口豆腐心,他是用心在关爱和守护着这楼旅馆里的贫苦住客。容忍他们的迟交房租,在父母不在的时候守护他们无暇多顾的小孩、驱赶周围来来往往的变态,比起 Halley 之类的父母,Bobby 更像是一个这群无所适从的流浪人的监护者。

    Moonee 挣脱社工的包围逃走、Halley 大叫 F*ck you 的时候,那种绝望和无奈几乎要冲出屏幕,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这一幕被认为是《佛罗里达乐园》可以有的最具震撼力的收尾,但很明显所有观众都错了。

    《佛罗里达乐园》全程平稳的镜头让人差点忘了这是 Sean Baker 的作品,但最后 Jancey 带着泣不成声的 Moonee 奔向那个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时,跟随他们身后的抖动的手持镜头感突然间就把我们拉回到了《橘色》那看似五光十色的好莱坞大道,回到变性性工作者 Sin-DeeMya 冷战的那个街口。

    在大银幕上可以看出这一段和前面的镜头感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在迪士尼乐园内奔向城堡的这一段实际上是导演用 iPhone 6S 拍的,因为若要用专业拍摄器材就必须向迪士尼进行申请,而 iPhone 是被允许的。

    这在某种程度上违反了规定,但却仍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作为一个非知名电影拍摄团队,要向迪士尼申请拍摄许可,比大家想像中要困难得多。而由导演、编导、助手、几个小孩和小孩监护人组成的所谓拍摄团队,成功申请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为了保持低调和避免被园区管理者驱逐,当天的拍摄人员(原来就没啥人的情况下)再次精简,只留下了导演 Sean Baker 、编剧 Bergoch、摄影师 Alexis Zabe、表演教练 Samantha Quan、两位小演员 PrinceCotto 及其监护人。

    贫穷并没有限制拍摄团队的创造力。

    关于最后这一幕,Baker 并没有作过多的解读,他希望将这个想像空间更多地留给观众。

    Moonee 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内,用儿童特有的想像力去创造了本不应存在的快乐,她把整个旅馆活成了自己的迪士尼魔幻城堡。

    去不了动物农庄,但会带着 Jancey 绕过旅馆看草地上的牛群吃草,把这片有限的草地当作是远方的大草原,她没有办法进入鬼屋,但同样能在废弃的小楼里开启自己的冒险旅程。

    而在最后,在前面的那些抓马之后,Moonee 被逼冲入了这座虚构得非常真实的梦幻乐园。但我们都知道,在那里她也并不会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那些游客脸上的笑容,她永远都无法真正拥有。

    以变性性工作者 Sin-Dee 出狱后寻找并对质男友为主线的《橘色》在剧本撰写上就已经戏剧化十足,88 分钟里还加入了人肉小三、好友 Mya 夜店表演、深柜同性恋司机 Razmik 的猎艳之旅(这一段真的非常好笑)。

    所有故事线在一间叫“甜甜圈时光“的小店全面爆发,全程极有节奏感的配乐又让观众更加容易入戏,观赏性和娱乐性相对来说更强。

    但《佛罗里达乐园》更耐看,因为 Sean Baker 从影片之初就已经在画面里铺入各种细节来衬托魔幻城堡的绝望。

    在初次观看的时候,观众未免会容易被 Moonee 和她的小伙伴各式各样的恶作剧吸引了注意力,被 Halley 可怕的养育方式所震惊,被 Bobby 看似严厉但温暖的守护所感动,被绚烂的配乐所迷惑。

    狮门发行的蓝光版 DVD 更加好,由于影片不再像《橘色》那样用 iPhone 拍摄,而是采用 35 mm 电影胶片进行拍摄(大部分),转蓝光后色彩更有活力,细节清晰可见,单轨也相当得到了良好的处理。

    更重要的是,蓝光 DVD 版本附加了将近 1 小时的幕后花絮记录片,包括了一些花絮镜头和拍摄现场采访,让人对影片的边拍边改和小演员们是如何进入角色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虽然在奥斯卡的成绩惨不忍睹,但《佛罗里达乐园》在各个独立电影圈里可以说是好评如潮,观众口碑也不错,主要反映在相对不错的票房成绩上,200 万的拍摄成本收获了超过 700 万的票房收入。

    拍摄一部高预算的商业大片,似乎是 Sean Baker 非常合理的下一步,毕竟这样的口碑和实力,要吸引投资人的眼光已经不是难事,这也是大部分独立片导演常规的成名之路。

    Baker 对美国贫困及弱势人群的关注并没有打算因此为商业让路,几天前在《好莱坞报道》的采访中提到:

    马上接手 2000 多万预算的大片拍摄目前对我来说还是不太可能,大概还是会待在同一个工作室里,继续创作一些专注于人物故事驱动为主的作品。

    但当然前提是 Sean Baker 能够付得起自己的房租。


    如果你愿意

    欢迎移步到公众号 DramaMatters

    在这里,我们分享更多关于电影的私密感想

     8 ) 这部一丧到底的儿童片,实在太动人了!

    - 1 -

    谈到迪斯尼,你想到什么?

    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和美人鱼。鲜花城堡王子怪兽。天下所有的父母,把最美好的祝福变成现实都贮存在这个童话世界。

    在弗罗里达2000尺的游乐园阳光海岸背面,有着同样大片的阴影,在这潮湿泥泞的土地上,野蛮生长着无数塑料仿制品。这里,有一群扶不上墙的“烂泥”。廉价嘈杂的旅馆,大人们好吃懒做,看热闹不嫌事大,粗鲁好斗,孩子们有样学样,连篇的不只是脏话,更有谎话。

    美国电视剧《无耻之徒》

    如果说《无耻之徒》里是“小确丧”,《弗罗里达乐园》里就是一丧到底,影片没有出现对于“挽救人格”必须谈到的词——希望。

    迪斯尼,是造梦的童话世界。童话,是传递希望的。而在这个紫色的城堡里,没有希望,只有绝望。

    《弗罗里达乐园》中的紫色Motel

    但是绝望就代表着黑暗和阴郁?导演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当绝望变成生活,就绝不会只充满苦难和伤痛。因为生活,本身喜忧参半。

    肖恩贝克把镜头架齐在孩子的肩头,平等、甚至仰视着看待弗罗里达乐园内外的世界,一个有血有肉的阴影社会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银幕上。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的好好学生陈孝正

    不是每个每个清贫的家庭都一定有个节制刻苦,一心向上爬的陈孝正。当我们把俯视的镜头调转,当我们放弃”矫正人生“的教化策略,当我们改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只乌鸦都在发奋图强努力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思维定势,视角就会被打开,更真实的世界,虽然带着残忍,但是也更美好。

    《弗罗里达乐园》当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带走Moonee时的Halley

    导演没有夹带私货挂上任何价值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同时他一定不是客观的,因为真实地触碰了边缘人群的喜怒哀乐,所以他更亲更爱更讨厌这群鲜活的人们,他把他们一切的一切都摆上银幕,并且让你也不置可否地与其进行了两小时的亲密接触,这时候,你很难去判断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对,是错。你只会为他们大哭,大笑,最后苦笑不得。

    彩虹就是彩虹,她不悲不喜,是孩子们的笑声为她染了喜悦的颜色。

    - 2 -

    影片多用片段式串联一个简单的故事,相依为命的母女在廉价motel靠快餐店打工的朋友分享剩饭剩菜生活,她们靠倒卖廉价香水度日。在脱衣舞母亲Halley与好朋友闹翻后,Halley不得不开始卖淫,导致儿童福利管理局派人来将女儿Moonee带走。

    《弗罗里达乐园》Halley母女

    这一对母女,在反套路的叙事中,一路奔驰。母亲没有为了女儿的生计奔波焦虑,委曲求全伪装自己找一个“老实人”做接盘侠,建立完整家庭;女儿也没有出淤泥而不染,一心倔强着想出人头地。

    唯一的男性角色,是好心的Bobby,他一次性充当了Halley和Moonee的“父亲”角色,虽然强势,但是懂得尊重,愿意交流与聆听。这是一次非常舒适的女性故事书写。

    旅馆管家Bobby负责打理这个大家听的一切,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Have a nice day.

    影片采用碎片化的叙事,和碎到不能再碎的镜头,使演员的状态达到高度真实的美感,没有强烈的目的性。以至于我想寻找导演到底想讲什么?什么都讲到,又仿佛什么都没有说,用细节的拼凑,使观众信服这个塑料的赝品游乐园世界,既是童话,又是生活。

    绕道游乐园背面,偷看烟花庆祝生日。她们认为别人的烟花就是自己的。

    坐在“学会分享”的标语下,等待的却是施舍。在孩子眼里,学会分享,与接受施舍是同义词。

    “我妈妈说我得了哮喘,必须要吃冰淇凌才能缓解。”拥有着让人忍俊不禁的骗人小把戏。

    母亲带着女儿贩卖廉价香水,甚至乞讨。在Moonee眼中这不是一次投机倒卖,而是一场冒险。买卖如果困难,就去乞讨,这也需要技术。

    废话从来无用,她们只能在这条路上自己走下去。Halley一声不吭地背起Moonee继续走。

    导演还善用逆光,让童话气质更加凸显。身在阴影,却始终面向阳光,就像Moonee最爱的那棵树,”它倒了,但是它还是长大了。”

    落日的余晖里,Halley牵着Moonee 的手。

    - 3 -

    如果说,影片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纪实的镜头语言和童话般的构图配色,那么演员就是成就影片纪实风格与童话风格的重要支柱。天然去雕饰的演技让人忽略镜头的存在,天真纯粹的眼神又带来梦幻的自由色彩。

    必须要提到的,是Brooklynn 饰演的Moonee。她贡献了天才般的演技,全篇2/3重头戏搭在这个小演员身上,而她却贡献了200%的戏剧张力和真实力量。

    香港国际电影节《面对面:辛贝克》映后交流

    在见面会上,导演肖恩贝克力赞Brooklynn不停口,“Brooklynn拍摄最后崩溃的戏份前,她跑到我面前,告诉我说,’我准备好哭了,我想了一下如果这次是我最后一次见我最好的朋友,我会多么伤心’,这个演员,我们应该称她为演员(笑),直接跳过调动个人情感,比如想想去世的宠物,想想受到教训的经历......而是直接跳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了,她真的震惊了我,也感动了所有人……

    就是这个哭得惊为天人的一条过镜头。

    还有这个想吃掉叉子的可爱特写。

    在浴室里遇到母亲的嫖客,惊恐却不敢表露的眼神。

    Halley的扮演者Bria Vinaite,导演在见面会上坦言:“我是在instgram上遇见她的,我认为她的纹身和形象很适合这个角色。当时她以为我是跟踪狂,她不相信我。但是后来事实证明,她一个人与所有小演员产生的火花就成就了影片的一半。”

    《弗罗里达乐园》Halley终于补齐房租

    没长大的女孩儿,有责任心不知道怎么负责的善良母亲,重情重义却意气用事的闺蜜,脏话连篇粗俗无理的脱衣舞小姐,Halley这个角色如果真如导演最初设想得那样选择一个迷人的魅力女星操刀,恐怕真不知还会不会有这样少不更事的洒脱与随性。

    《弗罗里达乐园》当儿童福利院人员即将把Moonee带走

    最后,奥斯卡最佳配角提名,威廉卡姆。他是真正意义上弗罗里达这群老孩子的大家长。这个失乐园中,满是麻烦不断、得过且过、不听管教的大孩子小孩子们,社会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积累竞争的资本,甚至,竞争的动机。社会工作者显然没有太大用处,只能靠Bobby时时刻刻修补的紫色城堡来维护他们千疮百孔的生活,这项工作是这样细致入微,又无能为力。

    Bobby因为孩子们的恶作剧捣乱自己工作暴跳如雷,但也会参与他们的捉迷藏。

    会容忍孩子们在室内吃雪糕,但也会因为弄脏地板将他们扫地出门。

    会强制限制Halley的访客,只因为怕她深陷泥潭.会因为房费赶走母女俩,也会赶来隔壁旅馆毫不犹豫地掏腰包补齐旅馆差价。他会在无力帮助Halley留住Moonee的时候,在门口点上一只烟。一个男人最无力的时刻。

    还有许多小演员,以及扮演小演员的社区家长,生活化的表演和台词淡化了戏剧冲突,却深化了背后的喜怒哀乐,放大了共鸣的力量。你会联想到生活中曾经见过的这样的一张倦容,一双泪眼,以及一个笑容。所有演员的训练,演技掌握的分寸都见导演游刃有余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功底。

    - 4 -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这个有点特别的导演。见面会导演本人身穿黑色套装,很活络健谈地讲述着拍摄细节,他说的最多一次是“自然“。没有太多预设,没有刻意表达的意图,没有太大的野心去教化,这导致整部电影纪实叙事手法与写实派演技。而这浑然天成的特点,多半归功于一个字——穷。

    肖恩·贝克

    肖恩贝克,现实主义风格鬼才,他关注的多半是美国社会的边缘人物和议题。

    从描述在美华裔社会的《外卖》,到描述变性人好莱坞造梦的《橘色》,直至这部关注低保无业游民的生活的《弗罗里达乐园》。他一直奋战在少数人社会一线,却没有多少抗争与批判的意思,他跟随,然后记录,搬运着每个群体最美的侧面。

    iPhone5s拍摄的《橘色》

    一个穷导演往往有着远大的志向,而把这志向变成现实的却很少,有的人等待资金与投资人垂青,有的人主动妥协创作,曲线救国积攒第一桶金。肖恩贝克有所不同,他总是主动出击,尤其是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他仍旧不停地拍摄。

    他甚至用Iphone 5s拍摄了一部长达88分钟的电影作品,甚至令他声名大噪,大奖纷至沓来。这部作品除了创意与技术完美结合,更是在剧本方面折射出导演与众不同的视角与人文关怀。变性人的嬉笑怒骂,在drama的喜剧风格下剖析着不被关注的生活,放映给不愿意撕开社会疮痍的多数观看。

    《弗罗里达乐园》最后一幕由Iphone6s拍摄

    他从来不怕冒险。甚至在《弗罗里达乐园》中,他同样选择了在迪士尼乐园内奔向城堡的这一段戏用iPhone 6S拍摄。因为若要用拍摄器材必须向迪士尼进行申请,而iPhone则可以钻个空子。这次冒险也带给我们新的美学尝试,电影,也许就应该是不同媒介的大融合,降低门槛和技术要求,以还原最真实的物质与精神世界。

    肖恩贝克这次的《弗罗里达乐园》打了一场漂亮仗,不仅开创了颇具潜质的美学实验风格,在叙事和观影体验上更加有观众缘。接下来身价倍涨的导演,将会同样接受无数小成本成名导演面临的考验,资本的介入会不会动摇导演对准边缘人物、社会的镜头的底座,以及技术与内容如何更佳完美的融合,实验美学风格是否继续?一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原文刊载于“幕味儿”微信公众号。这部一丧到底的儿童片,实在太动人了。

    作者公众号 WW无证驾驶

    2018.8.17

    转载\商务合作、约稿请联系微信: wangjiay_4774 qq:602252469

     短评

    小孩子演得太好,一种有意的成人化表演(非贬义),最后果然被打动了。很抓心的小独立片,结尾的风格变化略有不适,不过整体还是非常出色。包括与迪士尼乐园的对应,很有心思,威廉达福的角色好暖。

    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谁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我总是能看出来大人什么时候要哭”

    7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一气呵成。肖恩贝克连续两部展现了惊人的演员调教能力,几个新人天然去雕饰的演出一点都不逊佛州烂漫的色彩,相比之下威廉达福竟显得像是一个拉人气用的明星招牌😂。在他的电影里,所有人都用尽一切享受当下,取悦自己爱的人,拥抱并不完美的生活,这难道还不够动人吗

    1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这绝对是主竞赛拿奖水平的啊!怎么选到双周还没给奖!!!!!代表现实主义电影发展的最新境界,藏叙事藏得真是滴水不漏。想起《悲情城市》里那句“小孩子不知道残酷,一样觉得好玩”。汽车旅馆现实主义,结构性的贫困与最底层的生活,阶级分析;生活流与幽默感。似乎又可以发个年度十佳了。

    13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美国穷,一种在融化的粉红色冰淇淋里溺死的穷法

    17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这种熊孩子题材注定接受不了 一上来几个孩子吐口水还能更令人厌恶一些吗

    22分钟前
    • 年逝
    • 还行

    在迪士尼的时候,经理告诉说每个美国家庭在这里要平均消费8000美金,这注定了是有钱人的烟火。电影很自然不矫揉造作,孩子们的表演让人刮目相看。不过大家都说像《美国甜心》,我倒更觉得像《南国野兽》。因为在迪士尼工作过半年,结尾超喜欢,要是早一天看就是我的年度十佳了。

    23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这部电影胜在悲剧内核的故事外,包裹的那层梦幻糖果的外衣。故事越悲剧,观感越动人,那种童年的美好,血浓于水的亲情,跟一个家庭多么有钱没有关系。导演很会拍孩子,而且儿童演员的表演非常的成熟且自然,孩子们的欢乐冒险和无忧无虑,赋予了这部电影极富感染力的年轻和活力。

    2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总有些东西会消失,紫色屋顶的彩虹、盘旋头顶的飞机,来了又走的租客、认识又陌路的朋友。总有些事情会明白,已经变凉的洗澡水、正在融化的冰淇淋,笑了又哭的牵手、打包又扔掉的食物。茁壮得像离开湿地的鹳鸟、倒了又生长的树木、迪士尼外墙的烟花。这个夏天之后,她的童年还在,六岁却永远回不来了。

    30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三星半。小孩不错,部分情节还是太刻意了,威廉·达福的角色很暖。把这部和《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伯德小姐》、《三块广告牌》四部连着看,你会发现今年的北美颁奖季简直就是一场涵盖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的关于西方世界的大型presentation,痛苦的、难忘的、苦涩的、甜蜜的、悲伤的...一应俱全。

    32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都是生活拆散亲情,“妈咪”是熊孩子,这部是熊家长。和多兰不同的是Sean Baker没有任何MV空镜头,而是用生活细节把故事填得满满当当。明亮梦幻的颜色反衬出螺旋向下的命运,打光越温暖,生活越悲惨。主演除威廉·达福外全部素人,原生性的表演让人惊呆!主角小女孩是个天才吧...

    3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5/10,排除色调和大小姑娘们的演技,导演要说啥?总不至于是“我们垃圾白婊就这样,不要管我们,让我们好好培养下一代white trash”吧

    38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较差

    一墙之隔的迪士尼乐园既是个巨大的肿瘤持续辐射着周围的贫民窟,又是贫民窟里所有人生活与梦想的避风港。

    40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不要悲天悯人,不要屈尊俯就,不要温情泛滥,不要控诉批判。只要把镜头以仰视的角度冷静不语地照向现实就好。成人世界的一切,在孩子看来都是似懂非懂的胡言乱语。浓艳色彩的镜头里,现实生活映照着蛮荒生长的童年#结尾一幕神来之笔,精彩#

    43分钟前
    • davekozg
    • 力荐

    ——“你知道吗,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棵树?”——“为什么?”——“因为她摔倒了。仍然,长大了。”

    44分钟前
    • 贝塔先生
    • 还行

    好久没有在电影里看到真正的儿童了,冷不丁看到,妈的,太羡慕了。人类幼兽,完美物种。年度十佳。

    46分钟前
    • 老晃
    • 力荐

    结果那段拿着iPhone拍摄,打破现实风格奔入虚幻童话才是全片最打动我的地方 8.1分★★★★

    50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居然在短评里看到了不作死就不会死几个字。如果有混账愿意相信贫穷是个体行为的后果,那后果本身就足以被当作惩罚;如果在此之上还记不住don't judge几个字,then go fuck yourself, son of bitch.

    53分钟前
    • Urbino
    • 力荐

    结尾让我想起《四百击》。另鲍比是个好人,也许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那种好人。再另,热评那个比苦难的真让人恶心,绝对是这个时代最让人恶心的那种恶心。

    54分钟前
    • 没有枪的牛仔
    • 力荐

    这片子摄影太好太好了。小孩子眼中的世界五彩缤纷,从来不会意识到自己在贫穷线挣扎。我这么讨厌小孩子的人能看俩小时熊孩子跑来跑去搞破坏还感同身受,拍摄技巧惊为天人。威廉达福完美。

    58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