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犯罪片 灰烬重生

    灰烬重生

    评分:
    0.0很差

    分类:犯罪片中国大陆2017

    主演:罗晋,聂远,辛鹏,姜珮瑶,李嘉琪,黄觉,方励,刘陆,杨一威,孙昊,史策,林津锋,聂君桐 

    导演:李霄峰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扫黑·决不放弃

    • HD中字

      死亡之地

    • 正版货

      法外情

    • HD中字

      东北往事之我叫赵红兵

    • HD

      阳光和混凝土

    • HD中字

      破裂2022

    • HD

      恶到必除

    • HD

      羔羊游戏国语

     剧照

    灰烬重生 剧照 NO.1灰烬重生 剧照 NO.2灰烬重生 剧照 NO.3灰烬重生 剧照 NO.4灰烬重生 剧照 NO.5灰烬重生 剧照 NO.6灰烬重生 剧照 NO.16灰烬重生 剧照 NO.17灰烬重生 剧照 NO.18灰烬重生 剧照 NO.19灰烬重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十年前,九十年代末的斯城,工人徐峰在继父死后远走,警察陈维坤没有在命案中发现任何线索。  十年后,医生王栋偶然进入陈维坤的视野,徐峰也回到斯城,面目全非。新的角逐就此展开,属于曾经的心灵秘密慢慢释放出来。

     长篇影评

     1 ) 文学时代的消逝

    影片整体有种沉郁细腻的风格,故事背景有明显的年代感。聂远饰演的警察把交错的时间脉络串联了起来,写实与写意结合,赋予了作品独特的气质,让人在已知与未知之间辗转前行。

    徐峰和王栋在各自的生活中沮丧失意,却因一本小说结缘,对彼此的经历产生共情,并相互帮对方除掉障碍。对于徐峰来说,这本小说带给他与一个陌生人命运的连接,但他们终究来自不同背景,有着各自重视的东西,即便他可以出于同病相怜而作案,但他未能看清自此之后给对方带来的改变。

    于是王栋起初通过书信与徐峰往来的目的就显得模糊,到底是真的出于同情,还是为了铲除情敌而对徐峰的利用,或者两者皆有?这些也构成了影片值得回想的地方。

    其中一个亮点是徐峰参观王栋的书房时说,你现在也不看书了。渗透出了两人在达成短暂的共识之后,产生的截然不同的转变。王栋作为既得利益者,暴露出了真实的本性。

    略需强化的是,两个主要人物虽然有作案动机,但还不够充分,从仇恨到实施犯罪之间缺少更多合理化的铺垫。警察除了保持对案件的追踪调查,人物本身起到的作用并不显著。

    也许这部影片并非意在突出犯罪和悬疑,更多的是对那样一个文学时代的回溯与缅怀。而如今,文学的处境和沟通手段都已发生了巨大改变,精神层面上所能达成的一致也越来越稀有。我们与那个依靠阅读和信件守望彼此的时代渐行渐远,直至无路可追,无踪可寻。

     2 ) 这部电影绝对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昨天被我哥逼着看了这部电影,这个类型的绝对不是我喜欢的。而且逼着我写个影评。看这部电影是由于我哥给我发了个视频,视频的标题是爱而不得,但是我觉得这里没有爱,男主对女主的感情称不上爱情。只是他自卑的舔狗生活,他设计杀了黄觉的角色也是为了他自己的自尊。而且电影的细节,我觉得女主并没有打掉孩子,从影片显示10年后开始,女主女儿的年龄,包括女主在和男主跳舞,男主的思维里面是黄觉再和女主跳舞,他只是充当了黄觉而已。如果男主没杀死黄觉我想女主应该可以和黄觉结婚的。从老院长夸黄觉的话里面能体现,一个父亲不会夸一个把自己女儿肚子搞大,而且抛弃她的男人的。再来就是女主唱歌时,女主的爸爸邀请男主坐旁边,应该是那时候黄觉的角色以死,男主当了接盘侠。而后对应女主看女儿唱歌,男主赶来,始终没有看台上的女儿,只是问了句你爱没爱过我,而女主却没正眼看过男主,回了句杀人不对。

     3 ) 专访 | 李霄峰:我希望能在古典和现代中趟出一条路

    3月13日,李霄峰带着他导演的第二部电影《追·踪》结束了在日本举行的“中国新片展”一系列活动。在微信朋友圈,他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这几句曹操的《短歌行》表达起身回国前的离别和感谢。

    “相比西方语言,中文具有无法比拟的感性。因此用中文来表达理性就会显得特别庄严。”李霄峰解释到。类似于这种古典的现代运用,李霄峰不仅在生活中得心应手,在电影中,他也希望能在古典和现代之间趟出一条路来。

    “追”是对真相的求索

    “踪”是对灵魂的反省

    电影《追·踪》拿着剧本大纲去广电总局立项时其实两个字中间并没有点,但由于总局是将影视剧放在一起备案,已经有了一部电视剧叫做《追踪》,无法同名。于是团队抖了个机灵,在两个字中间加了点后,顺利通过了剧本立项。“这也可以说是弄拙成巧,为我们后来的创作带来了很多启发。”

    《追·踪》的故事很沉重,跨越十年,讲述两个陌路人,一个是医学院的学生,一个是钢铁厂的工人,因为一本《复活》成为笔友,各自犯下滔天大罪后各奔东西。十年后,回忆找上门来,两个人又不得不重新面对过去的罪恶。

    跟导演处女作《少女哪吒》一样,李霄峰在电影《追·踪》里依然继续了张扬的镜头和浓郁的色彩处理,与电影的悬疑片类型特点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是反叛。李霄峰用瑞典观众在IMDb上的评论说起来,“他说这是一部很现代的黑色电影,我觉得这句话总结得很好。为什么黑色电影就要是灰冷的色调呢?这种在影迷的心目中形成的模式恰恰不该是我们所探索的东西。”

    电影中有几处细节非常有意思,徐峰在杀杜国金的时候阳光非常好,导演并没有做特意地灰暗处理,而是将其表现为在光天化日之下完成的一次赤裸裸的犯罪行动,“为什么犯罪就必须在阴暗的角落里捅刀子?就像这样,能在阳光下犯罪才是有生命力的电影。”李霄峰解释,“黄觉第一次出场,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是死去的还是活着的,只有看完电影再回味这一段,才能发现这原来那是已经死去的黄觉。”

    “追”和“踪”可以作为电影的一个分野,正如李霄峰所说,“‘追’是对真相的求索,‘踪’是对灵魂的反省。我们把已经死掉的人先拎出来,再把杀人的那些东西放出来,这是电影最大的一个特点。”

    从演员到投资人

    罗晋很纯粹也很仗义

    电影《追·踪》的试镜通告是在2016年3月25日发出的,当天演员副导演的电话便被打爆了,很多一线二线的明星过来试镜,李霄峰都得不太满意,“的确这些明星会给电影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对投资人来说是好事,从适不适合角色的角度上,有时候却是一种伤害。”

    罗晋第一次参与试镜时李霄峰并不知道他是一个明星,演过很多电视剧。进了剧组后有了“三哥”:觉哥(黄觉)、远哥(聂远)、晋哥(罗晋),李霄峰才发现罗晋威信非常高,“场务、美工等都认识他,”李霄峰非常震惊,“第一是因为我们在正式拍片之前进行了很多次试片,三番五次地把罗晋叫来,他都没有架子;第二是我在拍摄之前跟他提了个要求,70天内不能离开剧组,他就真的把广告都拒绝了,没有戏的时候就待在屋子里面。很纯粹的一个人。”

    罗晋用在剧组里的实际行动表示他非常喜欢《追·踪》里王栋这个角色,在后期制作时,已经离开剧组几个月的罗晋得知了剧组资金可能不太足,慷慨帮助剧组解决了燃眉之急。“罗晋曾经拍过冈萨雷斯的《美错》,他知道一个好的电影是什么样的状态,因此他对电影要求的标准比较高,他跟我说过与其演一些不在状态的电影,还不如扎扎实实拍电视剧赚钱。他认可这部电影,演的也很爽,便投了钱进来。非常仗义的一个人,在生活中他也会这样帮助别人。”

    电影要张扬一种好的价值观

    好的电影要传达真善美

    无论是《追·踪》首映的平遥,还是后来展映的台北、大阪和名古屋,总有人会问电影中徐峰的回归是不是对王栋的一种嫉妒。李霄峰的回答是否定的,“在电影中人物需要有一定的提炼,”他举刑警的例子,“我们生活中很难看到不喝酒不抽烟的刑警,但在银幕上的聂远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提示我们曾经向往过这样一种警察。徐峰也一样,他的回归是一种善良的复活。”

    日本做展映时,产经新闻的记者跟李霄峰谈过在日本其实已经很难看到像《追·踪》这样在讨论善恶和对错的电影了,“我个人是比较喜欢黑泽明和谢晋的,他们的电影里面就是在传达一种真善美,张扬一种好的价值观。”

    谈到谢晋和黑泽明,李霄峰表示他们对他的影响并不是在具体的技法上,“电影是精神世界的产品,他们不去追求某种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调性,在创作上是没有束缚的。他们总能以真善美的方式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你全部都看一遍托尔斯泰的作品,会发现他作品的主题就是善。谢晋和黑泽明也是这样。”

    不同于贾樟柯的小城背景,李霄峰成长与合肥这样相对较大的城市,对故乡的概念没有那么深刻,“我自己在外面漂泊这么久,对故乡的概念就是父母、家庭,对周围的社会关系印象最深刻的只有发小,回了家也不能天天喝酒,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那不现实。”

    从《少女哪吒》到《追·踪》,两部电影的小城背景给观众带来了很多疑惑,李霄峰却否定了这种故乡或者小城情结,“未必要拍小镇或者大城市,关键在于看电影的气质需要什么。《少女哪吒》之所以选择在小镇是因为原著的作者从小镇成长,作品才实现了从社会现实的变化到精神层面的变化。”李霄峰说。

    从影评人到导演

    不能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

    大多数观众其实并不了解李霄峰在上个世纪末是中国最早兴起的那批影评人,他个人也曾在1999年开创了中国门户网站的第一个影评专栏,“因为这件事很多人还骂我,好像我被招安了一样。”上个世纪末互联网是新生儿,更多代表的是反权威,而现在互联网代表着权威。

    “那会儿我根本没把自己当做什么影评人,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们看商业片和艺术片的角度是一样的,就像杂食动物,看过烂片,也看过最好的电影,才有很多收获。”回想起那段时间,李霄峰为那种纯粹感到怀念。有不少人在看过《追·踪》以后说不太懂,就去看了很多影评,作为导演,他表示反对,“人跟电影是平等的,我们小时候看鲁迅肯定看不懂,但长大了有了自己的阅历,反而会觉得越来越有味儿。看不懂一部电影,不是人比电影Low,无论是艺术还是电影,都不应该有等级观念。”

    李霄峰毫不掩饰张元对他的影响,“我其实早期在写影评的时候骂张元骂得很惨,但他并不介意。”两个人熟了以后,李霄峰帮张元写了一个少年抢劫犯的剧本,没通过立项审查,再后来就是电影《达达》,李霄峰参与剧本创作并主演了该电影。“那时候张元跟我说评论和创作是两种思维,我既然要搞创作就应该摒弃评论。”

    跟张元的相处让李霄峰逐渐有了电影创作理念,也开始对法国新浪潮等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所谓新浪潮运动,本质上并不是艺术运动,而是他们把裁判权和赛场都拿在了自己手里。好的东西不应该是让你去思考,不是仅是意识形态上的,而应该是对感官的调动。”

    李霄峰说自己是一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导演,做过很多岗位,包括电影海外发行。他的电影导演创作开始于《少女哪吒》,那时不知道能力有多少,便带着剧组在北京的郊区拍了两场戏,拍得非常高兴,心里也有了底。

    电影需要先解决工业问题

    希望能在古典和现代之间趟出一条路

    “第四代”导演谢飞曾在采访中表示中国电影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功夫片武侠电影传统,一个是家庭伦理片传统,除此以外,在中国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类型片。李霄峰对此的理解是中国和美国属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必然不能拿西方的那一套去理解中国电影。

    “电影有自己领域要解决的问题,光线、造型、色彩等,讲故事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单单是为了故事,那为什么不看小说呢?电影从无声发展到有声,从黑白发展到彩色,这就表明电影是有它技术上的门槛的。”对于中国电影与好莱坞之间的距离,李霄峰认为并不仅是在于审查或者分级,更多的应该是在电影工业层面的,“电影需要协作,需要不同工种之间的配合,不管历史情况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先有技术和工业,否则就是无根之木。”

    谈起在最近在日本的展映,李霄峰记忆最深刻的是已经70多岁的翻译裕子女士。她曾经接待过谢晋,也接待过张艺谋、陈凯歌等,对电影的研究非常透彻。但大多数日本人对中国电影的印象还是留在《那山那人那狗》那种灰调时代。玉子在看过《追·踪》以后问李霄峰,他跟中国的前辈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什么地方,他的回答是这应该交给历史去回答,他们能做的就是开拓和进取,经历电影的每一次冒险。

    问及他未来会在什么样的方向上发展,李霄峰这样总结,“我们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大有可为,而我也一直想在古典和现代之间找到一条路,这种古典并不是说戏剧起源于希腊的古典,而是戏曲也是很高级的一种古典。”姜文曾表示,什么时候中国的航母可以在西方的海洋上任意航行了,那也就是中国电影可以走进好莱坞的时候了。李霄峰也有类似的看法,“如果说一个国家还在找自己的定位,那么这个国家的电影也一定还在自己找定位的过程中。”

     4 ) 我们在坚持什么,使它成为了正确?

    “什么最珍贵?”

    有的人混到政府高官,因贪污受贿只能在牢里度过余生;有的人曾是风光体面的医院院长,却老来痴呆没有家人陪伴。

    黄金屋、颜如玉,到底什么是最珍贵的?

    《追·踪》国际海报

    《追踪》前导预告:罗晋黄觉聂远组暗杀迷局

    10月14日上午,华语导演李霄峰的第二部长片巨作《追·踪》(Ash,2017)在第2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举行全球首映。同时,该片还入围了今年新设的金智奭奖,与另外9部影片展开激烈竞逐。

    李霄峰导演在拍摄现场给罗晋说戏,photo by 黄觉

    片中可以看到与导演处女作《少女哪吒》(Nezha,2014)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都是以死去的尸体开场、都在讲两个同性伙伴的友谊成长;以及他们都曾拥有只属于两人的秘密,却有一方将它交给了别人,且都以某本小说为纽带。不过,本片在色彩、声效、场面调度和叙事结构的整体配合之下,浓缩了更为丰富可思的细节。

    本片故事的重心在于一场三角恋,或说单相思。

    官二代的儿子杜国金(黄觉 饰)爱画画,院长的女儿萱慧(姜珮瑶 饰)擅歌舞。当他们相拥在泳池,欢快嬉戏,另一位暗恋萱慧的医学生王栋(罗晋 饰)早在岸边嫉妒不已,他要得到身边最好的东西。私下照镜子、出门戴口罩是他不自信的表现,不自信的他用一个自欺欺人的谎言,把笔友、钢铁厂的工人徐峰(辛鹏 饰)和自己一起拖入了道德审判的深渊。

    《追·踪》剧照,聂远饰演警察陈维坤

    在陈维坤同事的婚礼上,嘉宾座位暗淡,台上结婚的新人戴上婚戒光亮;陈维坤与同事去选项链时,店里周遭暗淡,玻璃柜台光亮。航拍白天重庆成排低低的墓地与夜晚霓虹通亮的高楼。仿佛在述说,闪亮的才是实在的:

    生前有钱,死后可与生时一样住得豪华;生前没钱,死后同样落魄。在这不断推倒重建的都市里,钱,是最珍贵的吗?

    王栋一直都是医生,陈维坤一直都是警察,他们都坚持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信念,都有掌控他人生死的能力,最终却走向不同的结局。陈维坤的同事从警察变成商人,徐峰从钢铁厂工人变成送花的人;前者放弃减少人间罪恶的职位而去积累财富,后者放弃将事物埋葬在熔炉里而让生命在手中传递。

    《追·踪》剧照,角色王栋与徐峰在地狱般的红色墓地

    十年后王栋和徐峰重逢,王栋揣着手术刀打量徐峰,徐峰捧着花、穿着当年杜国金死去时的夹克来到他家——刀与花割裂了两人的共识。那种感觉就像意大利诗人朱泽培·翁加雷蒂在诗作《永恒》中所写的:

    在一朵摘下的花与另一朵赠与的花之间,
    是那难以形容的虚无。

    当年的命案如果没有人再追问,那么它即便不被肯定,也算是被默许。似乎在规约的法律之外,还有一条不成文的条令:只要不被抓住就不算犯法。

    这个道德的缝隙,因王栋的坚持、妻子萱慧的不支持而不断在撕裂,因徐峰的醒悟、女友余莹莹(李嘉琪 饰)的支持而不断想弥合。不再戴手表这种物质性的、时间性的东西,妻子在一次醉酒应酬后也不再出现,一直追捕当年命案的警察陈维坤(聂远 饰)变成了一根串起全片的纯粹的针线。徐峰也不惜抛弃与莹莹的甜美生活,而去劝王栋和自己一起自首。

    当人们都在坚持其他东西的时候,道德又是最珍贵的吗?

    《追·踪》剧照,辛鹏在片中饰演工人徐峰

    从看到王栋与萱慧的第一次相处开始,他衬衣纽扣处的细小红线就和萱慧连衣裙上大片的绿色相对比。之后有场超离现实感的野炊场景,萱慧趴着的绿草地又与王栋给她撑起的红伞相对比。

    十年后,陈维坤偶遇王栋,在停车场跟踪他时,也是从绿色的区域走向红色。这些时刻,都在暗示着王栋欲望之强烈;被绿色包裹的、活泼开朗的萱慧在后景,前景挡住她的是一架医用骷髅,这是王栋唯一熟悉的东西。他不会像萱慧一样跳交谊舞,不会像杜国金一样画画,也不像徐峰那么会游泳。

    《追·踪》剧照,罗晋在片中饰演医生王栋

    当他学会交谊舞后,他自己一个人跳;当他学会画画,他照着镜子画自己。他那么自恋,可又那么自卑,在饰品店被陈维坤认出来的时候就因为他还带着口罩。另一组黄色与蓝色,运用在他现在的生活:家里是金黄明亮的,在厨房的他脸上泛着蓝光;杜国金的别墅是金黄明亮的,他医院办公的帘幕是蓝色的。这拥有强占有欲的黄、他的渴望,透出了他那蓝光下的谨小慎微。

    片中音效多处有加速的鼓点、密集的虫鸣鸟叫,都是在王栋的戏份。他永远都在害怕着失去,随时警惕着会对他的占有物造成威胁的人事。如此纠结复杂的内心表现,在渐渐展开的故事中,无疑使他成为了真正的主轴。

    在“老公”“主任”这些称号的欢乐之下,霸权称得上是最珍贵的吗?

    《追·踪》剧照,黄觉在片中饰演官二代杜国金

    回到本文开头,杜国金不屑父亲为钱荒废一生,而投向游泳、画画、交谊舞;萱慧反感父亲喜欢王栋这样的好好学生。徐峰的父亲马旭东(杨一威 饰)之死,也是因为他酗酒赌博对徐峰和徐母(史策 饰)家暴,让他失足僭越道德的红线。唯独王栋是在父亲的强压之下,迫切希望得到认可,而顺应了父亲的教育,总要争得最光鲜亮丽的样子。有意思的是,在主要的角色之中,只有警察陈维坤和徐峰的女友余莹莹从没提过父亲的事,他们就像片尾处王栋的女儿演唱的“茉莉花”一样纯贞。可以说,是余莹莹解脱了徐峰、陈维坤解脱了王栋。

    杜国金别墅里悬挂的那幅罗中立《父亲》,几乎每次被角色看到时都有噪点式的电音强调。

    罗中立《父亲》

    画中这位农民父亲,好比这幢属于杜国金爷爷的别墅,它是苍老的,但苍老之中又内里遒劲;他褶皱的脸庞像被开垦的土地,那表情又似长江大桥边的女神雕像,从容平和。让人想起一切都还没有发生前,两人临别的面庞。同时,画作本身也有很强的时代感。中国从九十年代走向新世纪,舞厅变夜pub,手表、房屋、礼堂变豪华,警服也从绿装变成了蓝装,但我们还会唱《在银色的月光下》,还会唱《茉莉花》。

    命案发生、秘密开始的那天夜里,陈维坤走进现场前,门的两旁各自高挂着一块牌匾。上面的字句,我想可以作为本文的结语:

    时移世转,
    情怀不变。

     5 ) 讨论感情杀人的一部电影

    这是一部讨论因为感情而杀人的电影。从这点上还是要给导演一些肯定的。因为要说明白为什么有人会为了情感而杀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现实中我们不难见到这种以爱为名的凶杀案。

    剧里主要讲了两起凶杀案,王栋为了喜欢的女生被渣男抛弃而愤而杀人。徐峰为了母亲和自己免受家暴而心起凶念。两人因为交换杀人,十年时间都得以逍遥法外,

    但杀人后的感觉并不痛快,如影随形的罪恶感侵蚀两个人的其他所有情感。最后都走向悲剧的命运。徐峰因此十年后向女朋友和宣慧坦白并希望自首以得解脱,但还是死于王栋之手。王栋最后也是因为自己妻子的告发而落入法网,并且他最希望得到的妻子的爱和谅解也没有得到,可能这也是对他犯下的罪最好的惩罚。

    剧里没有交代宣慧跟王栋哭诉了什么:杜强奸了自己?还是只是说自己被杜抛弃了?我们无从推断是什么成了压倒王栋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起了杀心。但善恶往往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又有谁说的清楚谁是谁非呢,所以还是认可导演对这部分的处理。无论别人是否完全无辜,但无论如何以爱为名的犯罪,到最后承担后果的也只能是你自己。所以虽然导演的拍摄手法还不算非常成熟,有些细节没有很明白的交代给观众,表达的过于隐晦和模棱两可,但勇于探讨这类社会话题,还是值得我们的鼓励和肯定的,看过这个电影还是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的。

     6 ) 我知道它有多对得起大银幕

    如果你女朋友被人强奸了,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最好朋友的女朋友被人强奸了,你会怎么办?

    《灰烬重生》的故事,就与这两个问题有关,以最出人意料的方式。

    这部6月25日在优酷视频独播的电影,是一部原计划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我有幸在影院看过之前114分钟的版本,知道它有多对得起大银幕。

    那是一场非公开的放映,此前我在电脑上看过一个顺叙的工作版,觉得平平。

    那场放映,让我大惊失色。

    大银幕当然放大了影片的许多优点,但最令人惊讶的,是导演在叙事结构上的巨大调整。这种调整带来的提升,和这背后的自信,让我忍不住跟导演开起了玩笑:李霄峰,这是你自己剪的吗?

    新的结构带来全新的魅力。当时这部电影名叫《追·踪》,第一部分叫“追”,这部分的叙事之自由令人惊叹,尤其是影片在十年前和十年后的自由穿行。其中的一次穿行是用一个开门的镜头来完成的:推门的是十年后的警察,推开门却是十年前的涉案人——这分明就是中国版的《猎凶风河谷》啊。

    “追” 的英文名是Ghost,而黄觉在这段的呈现,恰似鬼魂。比如罗晋见完女主角之后,镜头切到他在烤肉,然后是黄觉入画,整个过程中两个人和女主角没有任何交流;你甚至无法分辨,黄觉是不是罗晋内心的幻觉?而这种幻觉感,正和影片的内涵相呼应:罗晋是一个要拿最高分的人,而“镀过金”的杜国金,根本是他难以逾越的一个存在。他想超过杜国金,做梦。

    这一段里罗晋也有令人难忘的表演。在喜欢的女孩面前自卑,为了她一个人在天台练交谊舞,那段跳舞的长镜头里,谁能相信罗晋翻身上了房顶,竟然是即兴演出的神来之笔?而摄影机流畅的运动,把这一切都熨帖进远处的灯火。

    还有一个96分钟版里剪掉的镜头我很喜欢。王栋陪妈妈在河边散步说话,随着演员的情绪如潮水般涨起,周围的风越来越大(是的,不是风机吹的)——这就是黑泽明的等云到啊,这就是称之为电影的时刻啊。

    《灰烬重生》的美术也很出彩。在十年后的“踪”那部分里,罗晋每次出场都自带红色,而红色,象征着危险。停车场的那场跟踪,视觉太惊人,罗晋被跟上的E区,墙壁突然从绿色变成红色,而E,可能就暗指他“Evil”。后来罗晋做检查时脸上的红光,片尾墓地对决红光吞没一切……对一位拍第二部长片的导演来说,这种视觉上的自觉,了不起。

    以及,什么叫余音绕梁?看完这电影之后的几天,我都会下意识哼唱马旭东被杀时的那段咏叹调。而Simon Fisher Turner的配乐,真该出张原声碟。

    叙事,表演,镜头,美术,音乐……这部电影值得细品。《灰烬重生》比导演的第一部长片《少女哪吒》有了太大的飞跃,看到朋友拍出这样的电影,真的开心。You made it,当浮一大白。

    看到这飞跃的不止我,还有豆瓣上署名顿河的影评。后来顿河当制片人,李霄峰做导演,合作了《风平浪静》,正在后期制作中。青年电影人因为作品惺惺相惜,又联手创造新的好电影,这例子再好不过了。期待《风平浪静》。

    现在,让我们先好好看看《灰烬重生》。

     短评

    #平遥影展#节奏失控,选角失控,布光失控……罗晋后半程放下包袱演技出色,意料之外。槽点很多,红蓝CP,类型气质跟作者气质都不太圆熟导致了很多段落的蜜汁尴尬,结尾的台词真…真是醉。近年看到的八九十年代小镇青年题材往往在精神内核上流于表象(浪漫主义的滥情)

    6分钟前
    • 应许
    • 还行

    李霄峰的电影具备非常大胆的视觉风格,这在新一辈导演中并不多见,电影在类型框架之中指涉钱权与情感纠结的道德困境更是非常具有现实主义意义及批判色彩,十分难能可贵。不足之处是人物关系及人物塑造可以再强有力一些,整部戏的风格化常成为了超越人物的存在,变得有些本末倒置

    8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是一次进步无疑。工业水准充分体现在卡司、摄影等制作环节。penfriend杀人本身,并不构成悬疑。导演的道德洁癖,是追问杀人者如何心安。墓地与高楼,如重庆十八梯连接的上与下,旧与新。更喜欢前半《追》,法律道德,只缚老实人

    1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一场实验。光色像湿热的气候,景别像废墟的回音。

    16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在较为精良的工业质感下,依然很好地保留了难能的作者气质。表象上是凶杀案件的剥丝抽茧,实质上是借以还原一个时代灰烬的消逝。那个由文学、信封、油画以及破败的国有剧院,甚至是嘈杂中又有序的车水马龙声建构的九十年代。经济浪潮席卷的前哨里,它注脚了最后的理想与浪漫主义的消亡史。

    20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一件迷雾重生的案件,两个忐忑十年的男人,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作者型电影导演李宵峰的力作,其实,暗合着回望一个时代,十年,感觉那么遥远。有一段辛鹏和黄觉在泳池的戏挺男男的,罗晋的表演超过想象,和黄觉的对手戏张弛有度,特别是最后那场大戏,情绪点很到位。然后不得不吐槽几句电影台词,“你人民JC,你清高,女人在外面挣钱养家,她不喝酒你就得喝西北风。”太不舒服了,这句。

    25分钟前
    • 张劳动
    • 还行

    听完映后扣1分,故事逻辑过弱,形式大于内容。

    29分钟前
    • 傻特
    • 较差

    【台北金馬影展展映】劇本、台詞、剪輯、表演和每場戲都是災難。尷尬至死。還搞亂敘玩攝影弄調色?笑話!警察角色有毛用?2年前我對《少女哪吒》的評價,完全可照搬:“做作,生硬,割裂。难看得要命。除了叙事的省略与跳跃,人物行为动机莫名其妙,均如提线木偶般做作”。今後再見李霄峰電影我躲著走

    33分钟前
    • 汪金卫
    • 很差

    形式大于内容 摄影不错 色调诡异 剧情非常predictable 表演太过 台词白目 ”杀人是不对的”。女主造型非常有问题。剧本是ok的 导演的个人风格及创新意识是好的 但是没结合好 ps 一个常识 医院主任医生是不可能去动机器拍片子的

    38分钟前
    • leoleo
    • 还行

    调色堪称视觉酷刑,然而,核心概念还不错:交换杀人,可以理解为一种“影子杀人”,两个人彼此渗透成为彼此的影子,罪恶共同体的爆发,最后迎来罪与罚。这些能构成对整个九十年代消逝的大型隐喻。虽然关键节点的力道都没使出来,还是乐意于给三星。

    41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BIFF# 不妨在隐喻层面将这个鬼魂/复活的故事视为反对父权制度/对抗资本主义的、讲究策略的青春革命,把念念不忘十年后仍有回响的警察视为外化并具象了的罪恶感,那样的话,就是一个大写(Capital资本)的C让Ash死灰复燃了吧。

    45分钟前
    • btr
    • 还行

    2.5高开低走李霄峰,别再玩儿深沉了。这部还不如哪吒.......不过他结尾说自己喜欢杨德昌,嗯,至少他眼光不错。本片不推荐。

    50分钟前
    • 已汪销
    • 较差

    导演很想拍一部有电影感的电影,摄影的调度和灯光美术都很用力,不过摄影从头到尾基本上就一招,用一次还是挺起范儿的,多了就让人觉得过于自我陶醉。灯光用了很多大红大绿的超现实光效,看起来非常夸张,舞台感很强,用来表现罪犯扭曲的内心倒是还不错,不过故事人工痕迹太重,最后既不文艺也不商业。

    5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构图、光影都很起范儿,但整体捏合在一起,连同台词一块,完全不伦不类。华语部分导演们,玩逼格之前,要先学会讲故事,因为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而不是给电影院座位看的,文艺不是借口,真正好的文艺片比这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幸亏这片没上影线,等电影院开门之后,这种沉溺在自我世界里的产物,希望越少越好

    53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较差

    太可怕了,救救我们的导演吧,别再让他陷在自己的世界了,您选择的“第三条道路”是条死路。

    58分钟前
    • 把噗
    • 很差

    整个故事看起来一点都不真实,人物情绪也不对。

    1小时前
    • 次等水货
    • 较差

    让我们来数数黄觉一年到底要客串多少部戏。

    1小时前
    • 辣手玫瑰陆1萍
    • 还行

    能有两星完全是因为在码头垫着底 剧情漏洞百出 人物动机行为想当然 滥用所谓的风格化镜头 全程强行给演员尴尬大特写 夸张但缺乏实际意味的光色 聂远以为自己拿了主角的剧本 然而发现后面没自己什么事了 罗晋连演吊丝穷学生都是一脸“我为何帅的如此深沉” 导演还是真诚的 但真的不适合拍电影

    1小时前
    • Line
    • 较差

    明媚、纯粹、严厉,罕见的电影气质和品格。李霄峰继续直面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遗产,当所有人庆祝我们所得到的一切,他珍视的是我们失去的东西。用高度凝练和抽象的电影语言讲述一桩凶杀案,背后是异常清晰的现实政治和历史指向,资本主义鞭笞失败者的创痛,该是我们身上最新的伤痕。

    1小时前
    • 57
    • 推荐

    看到一半的时候想,如果真按照预想来的话,那就两星,最后看完给2.5吧。反正是越到最后越尴尬,还有两场尬舞,故事上也没有太多新意,好在场面调度上有些地方做得还不错。

    1小时前
    • 方枪枪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